A. 商標侵權案件工商機關先行處罰後,權利人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商標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任何人可以向工版商行政管理部門權投訴或者舉報。
如果權利人對處罰結果不滿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有如下規定: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對監督檢查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主管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其他相關內容請參考《商標法》、《民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
B. 商標侵權 銷售商店不知情 工商部門已經處理並罰款後 商標所屬公司起訴銷售商侵權 銷售商店要不要
商店銷售商標侵復權的商製品,只要經營者能夠證明自己確實不知道這個商品有侵權的行為,那麼商店是可以免於處罰。
關鍵問題是-----你不知道這個商品有商標侵權問題,你進貨的時候也不是沖著特定商標的商品才進貨的。
C. 跪求工商商標侵權罰款陳述書範本
工商處罰意見陳述書
湛江市工商行政管理霞山分局:
湛霞工商市管處告字(2008)第01號行政處罰告知書認定本公司在內褲包裝上印上「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及「增長增粗興奮型」是作引人誤導的虛假宣傳是不符合事實的。
一、本公司榮獲「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是事實
本公司出品的力加力系列內褲是在2004年初人民日報市場信息中心主辦、60多家權威行業協會協辦、10大權威報刊支持、<人民網><搜弧網|><陽光315網>等權威網站予以網上調查的「首屆中國市場產品質量用戶滿意度調查」大型公益活動中,80多萬用戶參與投票答卷,被用戶推選為「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的。這是事實,並有相關的證書和經人民日報市場報核實刊登的廣告為證說明有關證書是真實的(見「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證書和《人民日報市場報》復印件)。
該活動規格高,規模大,除有國家領導人出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頒獎儀式,還有多家全國權威大報進行了報道。
我們認為人民日報是中國黨報、人民網是人民日報的官方網站,陽光315網是國家工商總局消協官方網站,如此眾多的國家級權威機構聯手舉辦的該次重大活動不但具有權威性,影響亦是非常深遠的。這樣的活動不可能是做秀,更不會是虛假。參照國外的做法,國家計劃把產品評比活動交給行業協會的辦理,所以,這次包括國家工商總局在內的各權威部門和行業協會都積極參與。力加力系列內褲在這次活動中被評選為「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是本公司多年努力的結果,力加力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地位也已逐步成為湛江的榮譽。如果基層部門發現上述活動有問題或所評選的「第一品牌」不實,應向組織該次活動的國家機構提出糾正,而不應該追究企業的責任。更何況本企業自創辦以來就一直靠科學、靠誠信認真的研發和生產自己的產品,並努力在全國打響自己的品牌,我們覺得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給我們更多的關心、鼓勵和支持。
湛江市工商行政管理霞山分局的上級機關湛江市工商局曾經認同本公司獲得的「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2004年湛江市工商局曾經批准我公司在湛江市赤坎區立交橋做了一個200多平方米的「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戶外廣告,時間長達一年(見廣告照片,廣告批文號為湛工商戶外廣登第20040429201號)。2004年底湛江市工商局亦曾針對本公司增長增粗內褲的銷售和宣傳進行過專門立案檢查,當時,本公司還就力加力「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問題認真和詳盡地回答過工商局提出的質詢,並提供了人民日報原件、有關證書和材料以及可以查閱到本公司產品的網站網頁證明等等。如果本公司是弄虛作假、誤導消費,湛江市工商局能允許我們繼續宣傳、生產和銷售至今嗎?
一個曾經在全國多種媒體宣傳、曾經工商上級主管部門批准設置大型戶外廣告的國家及行業權威部門授予的獎項印在包裝上就成為虛假宣傳,無法律依據。再說,品牌的榮譽是對企業產品生產的一種鞭策,是對過去的肯定,宣傳品牌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所指的商品宣傳內容不是一回事。因此,在包裝印上「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不屬虛假宣傳,不屬於《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中行為。
二、本公司生產「增長增粗興奮型」是事實
「增長增粗內褲」是本公司研發的產品,供使用者按要求使用時,通過機械物理拉伸和生物物理刺激使用戶獲得相應的效果。該項發明已獲得國家專利權(見專利證書和說明書摘要,發明專利權也即將獲得)。2004年湛江市工商局經檢科曾對本公司生產的增長增粗內褲等系列產品、包裝物、宣傳方式和網站進行過立案和更全面的咬文嚼字檢查,根據國家所有相關法律向本公司進行過七次書面質詢,本公司曾一一給予回答,最後沒發現違法違規,所以湛江市工商局未作任何處罰或處理,實質上默認了本公司的生產、宣傳、推廣和銷售。使得本公司生產的增長增粗內褲未被扼殺在搖籃里。05年6至8月份本公司經報社審核如實地連續在南方都市報刊登了力加力保健、防污、興奮、增長增粗系列內褲的廣告(見南方都市報復印件),獲得廣大讀者的認可。
本公司生產「增長增粗興奮型」內褲是事實,不存在引人誤解的虛假問題,本公司不但有詳細的產品介紹,本公司網站還有專門作相應詳細介紹的多個網頁,使用新的手段向廣大用戶提供服務。通過機械物理拉伸或支撐能夠改變人體組織生長,如依班族婦女的長耳和克揚族女人的長頸,這是全世界都公知的事實。04年後,為了更好地展示增長增粗的原理,發明人張力中把自己的右手小指都根據同樣原理搞得又長又粗(調查時已展示給辦案人員看)。更何況包裝中介紹的情況軟莖輕微拉伸就變長,受拉伸結構刺激就可膨大這還是即時出現的,軟陰莖能/易被拉長是社會公知的人體常識。本產品的作用原理是明擺著的,本公司已通過相關渠道說得非常清楚,用戶很容易看明白,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現象和設計。本公司的「增長增粗內褲」生產投放市場3年多來,沒發現按要求使用後無效的用戶,本公司還沒接受過用戶的投訴,有些網上代理在銷售本公司產品3年獲得了三鑽信譽,數以千計的用戶給予了好評,好評率100%滿意。
而且,歷史上未有過「增長增粗內褲」,因而本產品技術才能連使用方法都申請了發明專利權保護,不存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的不正當競爭定義規定的必須具有「損害其他經營物合法權益」的行為。
因此,「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的評獎活動是由國家工商總局消協參與,獲得上級湛江市工商局認可並曾批准做戶外廣告,本公司使用該獎項曾經過湛江市工商局立案檢查未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本公司內褲包裝印上的「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及「增長增粗興奮型」都是有根有據的事實,「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不是我們自己無中生有捏造的,「增長增粗內褲」拉伸結構確實存在,沒有誤導消費者,不屬於《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虛假宣傳。
對商品作真實的宣傳不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也是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規定的。本公司在產品包裝上宣傳產品的相關科普知識曾通過國家主管領導的審核批准在中央電視台晚間新聞上報道。本公司有必要對所生產的各種系列產品包括「增長增粗內褲」在包裝上進行說明,而且必須說明,無須隱瞞,用戶有知情權。既然如此,貴局依據什麼認定本公司在產品包裝印上「中國內褲品質信譽第一品牌」、「增長增粗興奮型」是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呢?在「湛霞工商市管處告字(2008)第01號行政處罰告知書」中顯然沒有依據。一棵小樹苗,把它弄彎,鬆手後會馬上彈回變直,再弄彎再鬆手再變直,但如果弄彎後用繩子固定時間長了,樹木就會彎麴生長,樹苗長大後也都會是彎的,這能否認的嗎?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本產品的發明者張力中是一個從臨床醫生到專門從事了二十多年功能內褲專業研究和生產的發明家,這在全世界都沒曾有過,張力中發明創造是有技術含量的,不然也不會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北京知名的專利律師事務所也不會那麼無聊來代理本專利,也過不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實質性審查的關。
專利產品必須具有創造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在此技術之前世界上不能有他人擁有,不被公眾所知。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這三性已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實質性審查,並向社會公開審查。我們的專利產品已成為了新的保健用品,而且20年來一直是屬於獨創的隔層保健系列。具有「創造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專利產品不可能是虛假的。國家已在立法上保護發明創造技術,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六條就明確鼓勵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貴局在未能否定本專利技術及其作用就作出處罰,是不符合科學精神的,不符合法律精神,也不符合中國共產黨的三個代表精神。
內褲是生活日用品,不同於保健食品,葯品,醫療器械,法律不規定需要經驗證或有關部門的認證和審批。本增長增粗內褲的專利技術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後歸為內褲類。
力加力保健內褲是屬於功能性內褲已經是眾多消費者知道的事實,主要是利用隔層分隔來達到乾爽透氣防積污垢滋生細菌發臭的作用,分隔會乾爽這是常識,不需要對力加力保健內褲功能進行檢驗(一看就明白,這部分功能出口都可以免檢),湛江各工商局批准我們的專利保健內褲生產也從未要求提供過其它任何證明,我們經營了20年,全國各級各種媒體都做過宣傳,沒有人提出要我們提供驗證、認證或審批。04年湛江市工商局經檢科立案檢查時有關人員在回答力加力保健內褲的功能驗證時說:力加力保健內褲的保健作用當然不需要檢驗證明了。不就是因為其經過長期的使用獲得了公眾的認可。而在外省,我們的產品曾經某省有關部門檢查過,最後要求我們經防疫站按照食品衛生檢查做了細菌培養檢查合格,頒發了也許是普通內褲唯一的離譜的《食品衛生合格證》讓我們繼續銷售。現代信息傳遞加速,力加力增長增粗內褲已被眾多用戶接受。我們有研發新產品、申請專利、依法把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對產品進行如實的宣傳和介紹、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權利。
歷史上有首次提出日心學的科學家被送上絞型台,這是反動統治者的反科學罪惡行徑。這段歷史不能「重演」,真的就是真的,科學就是科學,必須尊重,象20多年的歷史給予力加力保健內褲的普遍認可一樣,增長增粗內褲經過三年多的推廣也獲得用戶的認同,通過專利的公開和授權已成為公開的技術,其作用原理已逐步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實。為維護真理,歷史上的科學家連殺頭都不怕,值得我們每個後來人學習。歷史一定會還我們公道 。
湛江盛力制衣有限公司
2008年3月3日
D. 廠家向工商部門告我商標侵權,經過協商廠家撤訴,工商部門還能處罰我嗎
不能了,只要原廠家商標權人撤訴,雙方協商後,工商部門就不會處罰了,廠家內都不追究了,工容商部門就不會管了。
更多有關專業商標及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知識或者更多服務,請登錄www.shewentm.com或者致電010-82685045
E. 商標侵權被投訴,工商局立案調查,工商局罰款是多少
這幾天美國對中興通訊(31.310, 0.00, 0.00%)的「一芯封喉」讓國人知道了專利、技術的厲害!然而,一家日本企業早在中美貿易戰前就在用專利訴訟阻擊我國一家擬上市高科技企業。我國這家擬上市企業就是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如果IPO審核通過,將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我們先看一下方邦電子是做什麼東東的。 方邦電子主營業務為電子薄膜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專注於提供電子薄膜材料產品及應用解決方案。 公司的核心產品為電磁屏蔽膜,其他產品為導電膠膜。 方邦電子的前身方邦有限,成立於 2010 年 12 月 15 日,於 2015 年 12 月 23 日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7年取得了較快的發展,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億、1.3億元、1.9億元及0.98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07萬元、4330萬元、7698萬元及3747萬元。 招股說明書披露行業競爭情況,日本拓自達在2000年首先開發出電磁屏蔽膜,12年後,方邦電子也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磁屏蔽膜產品。而電磁屏蔽膜正是方邦電子最核心的產品,占公司90%以上的收入來源。 拓自達創建於 1945 年,總部位於日本大阪。拓自達以電線、電纜業務為基礎,逐步發展到通信、電子及光電等新興領域,特別是在電子材料相關的功能性材料領域有較大技術優勢,其所開發的電磁屏蔽膜產品被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廣泛使用。 然而,在方邦電子2016年6月16日報送IPO材料6個月後,第一競爭對手拓自達(即原告大自達電線股份有限公司)即於2017年1月6日發起專利訴訟阻擊,起訴於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起訴發行人侵害其專利權號為 200880101719.7 號的發明專利「印刷布線板用屏蔽膜以及印刷布線板」, 並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方邦電子)立即停止侵害原告第 200880101719.7 號發明專利權,包括但不限於停止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侵害原告專利權的印刷布線板用屏蔽膜,並銷毀專用於生產侵權產品的設備和模具,以及銷毀所有庫存侵權產品; (2)判令被告(方邦電子)就其侵權行為向原告支付侵權賠償,該侵權賠償包括原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公證費、調查費、律師費等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 2050 萬元;(3)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2017年4月27 日,拓自達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提交《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請求將原起訴狀中第二項訴訟請求變更為:判令被告就其侵權行為向原告支付侵權賠償以及原告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 9272 萬元。 兩項訴訟請求還是很厲害的,第一項「停止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侵害原告專利權的印刷布線板用屏蔽膜,並銷毀專用於生產侵權產品的設備和模具,以及銷毀所有庫存侵權產品」,如果拓自達勝訴,對方邦電子無疑是滅頂之災,直接關閉清算的命運。 2017 年 7 月 21 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作出判決,駁回原告拓自達的全部訴訟請求,並由原告拓自達負擔本案案件受理費 505400 元。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拓自達已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雖然一審方邦電子勝利了,但二審結果還沒有出來,給方邦電子的IPO審核增加了巨大的不確定性。萬一二審判決支持拓自達的訴訟請求呢?在二審判決出來之前,發審委員能讓這家企業過會嗎? 即使二審駁回拓自達的訴訟請求,方邦電子是否可以高枕無憂了呢?也不是,從法律上來說,只要使用了方邦電子產品的終端產品如智能手機在美國或日本銷售,拓自達仍然可以在美國或日本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這個專利侵權訴訟中,對方邦電子很不利的一點是,訴訟發起人日本拓自達是這個產品技術的原創發明人,而方邦電子是拓自達發明後12年才擁有這個技術,難免讓人猜測方邦電子侵犯了原創人拓自達的專利技術。 技術密集型公司都把專利作為保護自己、打擊對手的重要武器。國際知名企業英特爾、微軟、高通、蘋果、波音等都擁有強大的律師團隊時不時針對競爭者、挑戰者發起專利訴訟。我國的一些技術企業這幾年也學會了專利戰這一招。據傳,去年12月上旬通過發審委審核的一家深圳公司至今未拿到IPO核准批文,原因就是被一家公司起訴專利侵權。
F. 商標侵權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商標侵權 工商已經處罰 現在被侵權公司發律師函是什麼情況
工商處罰和商標注冊抄人發襲律師函,是兩個概念。工商行政處罰,是工商局常規的行政管理,發現你或你公司的商標侵權行為,而採取的制止行為,這代表工商局有所為,對市場進行了監督與管理。但工商局,不代表法律,對商標注冊人的侵權造成的損失,也不會因為工商局的罰款而結束。商標注冊人發律師函,主要就是告知你已經侵犯商標注冊人權利,最終向你追索你在侵犯他人商標權利的時候,給商標注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為此,在我不知道你所說的律師函的內容的時候,你只能關注商標侵權的事件中,律師函要表達的內容。但你在不進行再次侵權行為的前提下,你可以不用理會律師函。等他們找到你的時候,再說具體要求,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請一個對商標侵權案件精通的律師,來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總之,對於商標侵權案件來說,少說多看,以免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商標注冊人的律師或法務團隊採集到對你不利的證據。
G. 請問商標侵權工商行政處罰後還可以起訴侵權人嗎侵權商品數額不足3000元,到法院會怎麼處罰!
可以起訴,訴求只能是針對侵權造成的損失。
工商已做出處罰,法院不會再做處罰。
H. 個體工商戶商標侵權,背廠家訴訟了
應訴就可以了。工商對你的是行政處罰。廠家起訴是民事經濟追償,要你賠錢。
I. 請問商標侵權工商行政處罰後還可以起訴侵權人嗎
商標侵權工商行政處罰後,被侵權人可以起訴侵權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以上法條可知,行政處罰是針對侵權人的違法行為的處罰。對被侵權人的賠償,可以直接訴訟;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賠償結果,產生爭議的也可訴訟。
J. 商標侵權工商已經處罰過,又被廠家起訴
當然可以,工商處罰是你觸犯法規,商家告你是因為你侵犯了人家的合法權益,比如銷量內啊什麼的因容為你銷售誤導消費者給商家造成損失,因為在先你已經被工商處罰,所以你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基本成立了,這個官司你基本上是輸了,關鍵是在賠償上要盡量降低,再有就是你們需要一個自己的商標,做自己的商品,有這方面意向可以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