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利法>規定: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進行什麼審查,為什麼
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進行形式審查,原因是一方面審查力量不足,實行實質審查有一定的困難,需有大批高水平的審查人員,且容易造成大量積壓。另一方面實用新型、外觀設計與發明相比畢竟顯得技術含量較低。而且目前各國的理論與時間基本上對實用新型都不進行實質審查。
中國對外觀設計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實行初步審查制度。在初步審查過程中,審查員會針對申請文件中的形式問題發出補正通知書。申請人針對該通知書做出補正。
同時審查員會針對是否屬於外觀設計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保護客戶進行審查,若存在不屬於外觀設計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保護客戶的,審查員將發出審查意見通知書,申請人針對該審查意見通知書進行答復或者對申請文件進行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四十條: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相應的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我國現行專利法對實用新型專利及外觀設計專利就採取的只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實質審查。這在減輕審批壓力的同時,也引發了專利數量泛濫質量卻普遍低下的問題進行形式審查。
還要審查發明的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實質審查能夠保證專利的質量,但需有大批高水平的審查人員,且容易造成大量積壓。
2. 專利審查指南上:「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其在先申請自在後申請提出之日起即視為撤回」,是什麼意思
《專來利法實施細則》第源32條:「申請人在一件專利申請中,可以要求一項或者多項優先權;要求多項優先權的,該申請的優先權期限從最早的優先權日起計算。
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在先申請是發明專利申請的,可以就相同主題提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在先申請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可以就相同主題提出實用新型或者發明專利申請。
但是,提出後一申請時,在先申請的主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基礎:(一)已經要求外國優先權或者本國優先權的;(二)已經被授予專利權的;(三)屬於按照規定提出的分案申請的。
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其在先申請自後一申請提出之日起即視為撤回。」分案申請、已經被授予專利權的和已經要求外國優先權或者本國優先權的在先申請都不得作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基礎。
3. 2019年深圳專利申請流程指南
專利申請流程:
(一)發明專利的申請
1、 發明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專利申請—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請求—實質審查—授權
2、 申請發明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 請求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和名稱、地址等。
2) 說明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
3) 權利要求書:說明發明的技術特徵,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內容。
4) 說明書附圖:發明專利常有附圖,如果僅用文字就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技術方案的,可以沒有附圖。
(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1、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專利申請—受理—初審—公告—授權
2、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請求書:包括實用新型專利的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和名稱、地址等。
2)說明書:包括實用新型專利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說明書內容的撰寫應當詳盡,所述的技術內容應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閱讀後能予以實現為准。
3)權利要求書:說明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內容。
4)說明書附圖:實用新型專利一定要有附圖說明。
5)說明書摘要:清楚地反映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的要點以及主要用途
(三)外觀專利的申請
1、 申請外觀專利的流程專利申請—受理—初步審查—公告—授權
2、 外觀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 請求書:包括外觀專利的名稱、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名稱、地址等。外觀設計圖片或照片:至少兩套圖片或照片(前視圖、後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如果必要還是提供立體圖)
2)外觀設計簡要說明:必要時應提交外觀設計簡要說明。
4. 專利申請文件撰寫指南
專利申請文件撰寫指南專利申請文件摘要部分 專利申請文件就是申請人在申請專利時提交的一種說明申請內容並請求獲得特定范圍的專利保護的技術文件,包括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和摘要3部分。專利申請文件說明書是專利申請文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記載了專利申請的最詳細的技術信息,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充分公開的說明書內容,能夠了解與專利申請主題相關的技術內容。說明書由文字部分和附圖兩部分構成。其中,文字部分:首先,說明書應該寫明發明名稱,發明名稱需反映專利申請涉及的發明主題的相關內容,並且應當與請求書中記載的名稱一致。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應當採用所屬技術領域通用的技術術語,清楚、簡要、全面地反映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主題和類型,字數一般不得超過25個字。其次,說明書的主題內容包括5個部分,即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內容、附圖說明以及具體實施方式。關於附圖部分:為了便於公眾能夠更清楚地理解發明創造的內容,在發明專利申請的說明書中,可以輔以附圖;在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說明書中必須輔以附圖。權利要求書:權利要求書是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依據,也是判定他人是否侵權的依據。權利要求書中可以包括一項或多項權利要求。權利要求的類型按保護對象區分,可以分為產品權利要求和方法權利要求,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和專利的權利要求書可以包含產品權利要求,也可以包含方法權利要求;但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和專利的權利要求書只能包含產品權利要求,不能包含方法權利要求;按撰寫方式區分,可以分為獨立權利要求和從屬權利要求,其中,獨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保護范圍最寬,從屬權利要求引用獨立權利要求,從屬權利要求包含了其引用的權利要求的所有技術特徵,並且其保護范圍落在其引用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5. 《專利電子申請使用指南》在哪兒可以買到
去專利代辦點可以領取電子注冊指南
申請指南可以在專利電子申請網站下載
6. 如何判斷一項專利申請有無創造性
創造性的判斷標准參照下文。創造性的判斷本身就是一種主觀性較強的判斷,當然有模稜兩可的情況了。 在國內外的專利法中,關於創造性的判斷標准均是定性的描述,沒有一個完全客觀的定量標准,各國現行的專利判斷方法都是只能盡量將判斷標准客觀化。因此在專利的審查過程中,創造性的把握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審查員的主觀判斷。但是,審查員的主觀判斷又是在對技術方案和專利法的理解基礎上,進而採取某種判斷方法得出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創造性的判斷方法就是判斷標準的體現。如果審查員所採取的判斷方法不能客觀的體現一項發明創造的創造性高度,對專利制度的發展非常不利。 為了盡量消除創造性判斷中的主觀成分,各國在多年的專利實踐中均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判斷方法。例如美國在其1952年修改的專利法中首次規定了創造性的非顯而易見性標准,該法增加了第103條:「一項發明雖然沒有像本法第102條所規定的那樣被相同地披露或記載過,如果要求專利保護的發明主題與現有技術的區別,使得在該主題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做出該發明的時刻來看,該發明作為一個整體是顯而易見的則不能獲得專利權。可專利性不因做出發明的方式而被否定。」而在1966年,美國最高法院在Graham v.John Deere CO.案的判決中對第103條的適用做出了司法解釋,該判決得到了美國專利商標局的認同,並總結出了「Graham四要素——即:現有技術的范圍和內容;現有技術與所審查的權利要求之間的區別;相應領域的普通技術水平;輔助性考慮因素,包括商業上的成功、長期渴望解決的需求、他人的失敗等」,並要求審查員按此標准進行創造性的審查。而歐洲專利局的審查指南則規定,為了客觀地、可預期地判斷是否具有發明步驟,審查員應採用所謂「問題——方案法」,也稱作「三步法」:第一步、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第二步、確定要解決的「客觀技術問題」;第三步、考慮所申請發明,以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和客觀技術問題為出發點來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我國在從外國引進專利制度的同時,也對西方國家關於創造性的判斷方法進行了吸收,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的修改。目前對於專利創造性的判斷方法採用的是最早於2001年版《審查指南》中提出的「三步法」。所謂「三步法」,在我國現行的2010版《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3.2.1.1小節有詳細介紹,即:(1)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2)確定發明的區別特徵和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3)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誠然,該判斷方法簡便易行、條理清晰,是我國的專利工作者在參考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專利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專利工作的實際而總結出的一套比較合理的創造性判斷方法,該判斷方法的精神也與世界上主流的判斷方法大體相同。在我國的專利審查過程中,該方法得到了最廣泛的運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7. 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流程,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指南!
深圳外觀專利抄申請流程,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指南!深圳外觀專利申請的流程的三個階段 在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應該怎麼辦理?外觀專利是富有美感且適用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在實際的外觀專利審查中是如何具體要求的?深圳外觀專利申請又該具備哪些申請文件?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流程介紹。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流程,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指南!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流程,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指南!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是獲得深圳外觀專利權的必須程序,申請深圳外觀專利的申請人可以將相關資料直接提交到專利局受理處,各地代辦處或委託給代理機構辦理。《專利法》第二條中規定: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據此,申請深圳外觀專利的新設計應當符合以下要求:⑴是指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的設計;⑵必須是對產品的外表所作的設計;⑶必須富有美感;⑷必須是適於工業上的應用。
8. 《專利申請審查指南》包括哪些內容
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國務院專利行政管理部門,委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版受理、審權批專利申請,專利局以國家知識產權的名義作出各項決定。國家知識產權局設立專利復審委員會,負責復審及無效宣告請求的審查並作出決定。
為了客觀、公正、准確、及時地依法處理有關專利的申請和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制定《專利審查指南》,《專利審查指南》是《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具體化,是專利局和專利復審委員會依法行政的依據和標准,也是有關當事人在上述各個階段應當遵守的規章。
本指南是在2006年版的基礎上,根據2008年12月27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和2010年1月9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以及實際工作需要修訂而成,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局部門規章公布。
9. 專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
專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專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2) 專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2010年版的《專利審查指南》(下文簡稱為《指南》)在第二部分第十章第3.4節第2項規定,判斷說明書是否充分公開,以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內容為准,申請日之後補交的實施例和實驗數據不予考慮。今天我們就從業過程中碰到的一些案例分享下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的情況。專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是否能夠認可?1、補交實驗的效果應能從申請文件中得到葯品是用於預防、診斷、治療疾病的與社會公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的特殊商品。葯品的研發一般存在投資大、難度高、周期長等特點。為了避免研究成果被竊取或被競爭對手佔先從而造成重大損失,從事葯品研發的主體傾向於盡早提出專利申請。早期的研究可能並不完善,所以在專利審查過程中,當要求保護的發明被質疑不具備創造性時,申請人希望能通過補交實驗數據來證明其技術效果。然而,如果一律允許申請人憑借申請日後補充的實驗數據證明其技術方案具備創造性從而獲得專利權,則有可能違背先申請制和公開換保護的原則。那麼,針對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應設立怎樣的標准才能既不違反專利法的制度設計和基本原則,又能滿足申請人的現實需求呢?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修改〈專利審查指南〉的決定》(第七十四號國家知識產權局令),2017年4月1日起施行的《專利審查指南》(下稱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第3節中新增3.5關於補交的實驗數據一節,規定:對於申請日之後補交的實驗數據,審查員應當予以審查。補交實驗數據所證明的技術效果應當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從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中得到的。為什麼審查指南規定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只能用於證明所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從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得到的技術效果呢?首先,專利權具有獨占性,所以同樣的發明只能被授予一件專利權,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就同樣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時,專利權授予最先提出申請的人。因此,申請日成為判斷同樣的發明創造應授予誰的重要時間節點。同樣,申請日之前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內容是確定授予專利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大小的重要依據。如果不加限制地允許申請人補充申請日後完成的實驗數據,那麼申請人可能為了獲得較早的申請日,在發明創造尚未完成就提交申請,然後通過補交實驗數據將申請日後完成的發明納入保護范圍內。如此一來將破壞公平的競爭秩序,不利於專利制度和市場機制的運行。其次,公開換保護是專利制度設計的初衷和基本原則之一,即申請人履行向社會公開發明創造的義務,從而換取一定時間的獨占權利。申請日後補交的實驗數據不屬於專利原始申請文件記載和公開的內容,公眾看不到這些信息,如果這些實驗數據也不是現有技術內容,在專利申請日之前並不能被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獲知,則以這些實驗數據為依據認定技術方案能夠達到所述技術效果而對申請授予專利權或確認其專利權,這對於公眾來說是不公平的。因此,當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在申請日後欲通過提交實驗數據證明其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相對於現有技術具備創造性時,補交實驗數據所證明的技術效果應當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從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中得到的。
10. 專利申請權利要求為什麼很多人都寫的那麼細,比如
請問這個是兩個獨立權利要求嗎?方法的權利要求描述對嗎?保護的寬嗎回?答復:是兩個獨立答權利要求;方法的權利要求不怎麼對,裡面多數是功能性的描述,保護的范圍當然是很寬,可是會面臨著新穎性或者創造性的問題,很可能會因為沒有新穎性或創造性被審查員駁回。如果你的方法權利要求裡面把本體、滑蓋、滑軌和滑槽之間的運動關系描述一下,可能會比目前的更好,權利的穩定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