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身損害傷殘鑒定有時間限制嗎
咨詢司法鑒定機構說個人申請需提供傷情鑒定書並在對方認可的情況下,進行鑒定。
傷殘的等級分為一級到十級傷殘:
一級傷殘劃分依據
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或採用專門設施,否則生命無法維持;
b. 意識消失;
c. 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 社會交往完全喪失。
二級傷殘劃分依據
a. 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
b. 各種活動受限,僅限於床上或椅上的活動;
c. 不能工作;
d. 社會交往極度困難。
三級傷殘劃分依據
a. 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經常有人監護;
b. 各種活動受限,僅限於室內的活動;
c. 明顯職業受限;
d. 社會交往困難。
四級傷殘劃分依據
a. 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間或需要幫助;
b. 各種活動受限,僅限於居住范圍內的活動;
c. 職業種類受限;
d. 社會交往嚴重受限。
五級傷殘劃分依據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爾需要監護;
b. 各種活動受限,僅限於就近的活動;
c. 需要明顯減輕工作;
d. 社會交往貧乏。
六級傷殘劃分依據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條件性需要幫助;
b. 各種活動降低;
c. 不能勝任原工作;
d. 社會交往狹窄。
七級傷殘劃分依據
a. 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
b. 短暫活動不受限,長時間活動受限;
c. 工作時間需要明顯縮短;
d. 社會交往降低。
八級傷殘劃分依據
a. 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b. 遠距離流動受限;
c. 斷續工作;
d. 社會交往受約束。
九級傷殘劃分依據
a. 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
c. 社會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級傷殘劃分依據
a. 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
c. 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⑵ 傷情鑒定有時間限制嗎
有時間限制的。原則上傷後即可進行鑒定,但如果造成容貌損害或器官功能障礙的,在損傷90日後進行鑒定。
1.《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規定,以原發性損傷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傷後即可進行鑒定。以損傷所致的並發症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在傷情穩定後進行鑒定;以容貌損害或者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在損傷90日後進行鑒定;
2.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根據原發性損傷及其並發症出具鑒定意見,但須對有可能出現的後遺症加以說明,必要時應進行復檢並予以補充鑒定。疑難、復雜的損傷,在臨床治療終結或者傷情穩定後進行鑒定。
⑶ 人身傷害的檢驗時間
我國人身傷害司法鑒定,在時間上的規定
1、鑒定機構應當在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委託事項的鑒定。但是,在實際的鑒定實踐中,往往比這個規定的時間要長,有的到四十五天,或者兩個月。因此,以鑒定會完成後,實際通知的時間為准。
2、如果委託鑒定的內容,涉及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或者檢驗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鑒定機構負責人批准,完成鑒定的時間可以延長,延長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也就是說兩個月應當是延長過的鑒定期限了。如果鑒定機構還要把時間後拖的,如果沒有其他特殊情況,應當屬於超時鑒定的違規行為。患者及其家屬應當積極督促鑒定機構出具鑒定結論。
3、如果司法鑒定機構與委託人,對完成鑒定的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的時間,出具鑒定報告。
4、在鑒定過程中補充或者重新提取鑒定材料所需的時間,是不計入到鑒定時限的。如果是由於當事人的原因沒有按時、充分的提供鑒定材料的,造成鑒定時間的延誤的,應當由延誤的一方承擔法律責任。
⑷ 人體輕傷鑒定時間限制
一。關於輕傷鑒定的步驟:
1、及時報案。根據案件管轄范圍到公、檢、法等相應的部門報案,確定進行法醫鑒定時的委託單位。
2、及時到醫院診治。報案後或病情較急時,應及時就近到醫院診斷傷情,採取必要的治療搶救措施。妥善保存醫生診治過程中書寫的病歷、輔助檢查結果,如x光、ct的報告
3、及時進行法醫鑒定。及早與法醫鑒定機關或部門取得聯系,如公、檢、法三機關及受其委託的法醫門診、司法醫院等。
二.但是相關法律並沒有規定輕傷鑒定的最長時限問題。
⑸ 人體損傷鑒定書收到後多久之內必須去鑒定
你說的情況不是很明確,按照辦案程序來說,被打傷後派出所就應該告知受害人有做傷情鑒定的權利,除非是傷情明顯輕微,受害人和嫌疑人都對傷情沒有什麼異議的時候才可以不用做鑒定,否則都應該做的,而且第一次的傷情鑒定是公安機關免費鑒定的,涉案雙方對鑒定意見不認同時才是自費到上一級鑒定機構做第二次鑒定,這個鑒定意見也會在作出後及時告知涉案雙方的,不知道你去派出所要的是什麼鑒定書,應該沒有這個東西,你能拿到的應該只是法醫出具的鑒定意見的復印件,這個不存在失效的問題,只是說你不認同鑒定意見的話可以隨時提出異議
⑹ 申請法醫學人體損傷鑒定補充鑒定有時間限制嗎謝謝
您好!申請法醫學人體損傷鑒定補充鑒定沒有時間限制。謝謝閱讀!
⑺ 對犯罪嫌疑人作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的期間是否計入辦案期限
不計入抄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襲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
33.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根據上述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案件,除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精神病鑒定時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外,其他鑒定時間都應當計入辦案期限。對於因鑒定時間較長,辦案期限屆滿仍不能終結的案件,自期限屆滿之日起,應當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更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⑻ 法醫鑒定 輕傷在多長時間內做有效
要看是那一類的傷害,不同種類傷害鑒定時間不同,具體如下:
《人體版損傷程度鑒定標權准》
鑒定時機
以原發性損傷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傷後即可進行鑒定;以損傷所致的並發症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在傷情穩定後進行鑒定。
以容貌損害或者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在損傷90日後進行鑒定;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根據原發性損傷及其並發症出具鑒定意見,但須對有可能出現的後遺症加以說明,必要時應進行復檢並予以補充鑒定。
疑難、復雜的損傷,在臨床治療終結或者傷情穩定後進行鑒定。
(8)人體損傷鑒定期限擴展閱讀
傷情鑒定的准則: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
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以致傷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傷及由損傷引起的並發症或者後遺症為依據,全面分析,綜合鑒定。
對於以原發性損傷及其並發症作為鑒定依據的,鑒定時應以損傷當時傷情為主,損傷的後果為輔,綜合鑒定。
對於以容貌損害或者組織器官功能障礙作為鑒定依據的,鑒定時應以損傷的後果為主,損傷當時傷情為輔,綜合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