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住樓為什麼會是70年產權
決定房屋性質的是其土地的規劃用途,並非住宅樓下有商鋪的就為商住樓。而產權年限則要根據房屋性質而定:一般民用住宅建築產權年限為70年,商用房屋建築產權年限為40年,綜合用地性質的建築產權年限是50年。
⑵ 商住樓的使用年限與住宅樓有什麼區別
商住樓的使用年限與住宅樓不同,因商住樓的土地使用權屬於商業性質,所以產權年限為40年,住宅樓的土地使用權為住宅性質,產權年限為70年;除此之外,商住樓的水、電、物業費要高於一般住宅樓的費用。住宅樓可以辦理落戶手續,商住樓不可以。
除了土地性質上的差別,商住樓和住宅樓的差別還有以下幾點:
第一、價格的差別
由於兩者土地性質的不同,商住樓的商業性質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住宅性質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所以就帶給兩種類型房子了土地出讓金的不同,土地出讓金的差別,由於土地出讓金商業性質的土地低於住宅性質的土地就造成了建築成本的不同。
第二、生活成本的不同
由於商業性質的土地和住宅性質的土地在水電費等生活成本上的定價是不一樣。所以,商住樓和住宅樓的生活成本差很多。
商業標準的水電都要比住宅標準的高不少。雖然前期購房的時候購買商住樓的人感覺賺到了。但是後期生活成本算下來,也許還是虧的呢。同時當土地使用期限滿了之後續租土地的費用商住樓也要比住宅樓掏的多。所以,生活成本上還是相差不少的。
第三、公攤面積的不同
對於商住樓和住宅樓來說,公攤面積其實相差還是很多的。由於商住樓一般都會有底商的,底商的存在就佔用了底部幾層的面積。在相同樓層的商住樓和住宅樓里來說,住宅樓可以有更多的住宅面積。
但是商住樓的底商當中還有上到住宅部分的核心筒,這部分面積會分攤到樓上的住宅部分,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商住樓的公攤面積會大於住宅樓。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住宅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商住樓
⑶ 樓的土地使用年限和純住宅的一樣嗎
一、商住樓的使用年限與住宅樓不同,因商住樓的土地使用權屬於商業性質,所以內產權年限為40年,住宅樓容的土地使用權為住宅性質,產權年限為70年;除此之外,商住樓的水、電、物業費要高於一般住宅樓的費用。住宅樓可以辦理落戶手續,商住樓不可以。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分為40年、50年或70年不等。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是70年,到期後可重新繳納土地出讓金,獲得土地繼續使用權。
三、商住樓和住宅樓的共同點是土地使用權年限到期後,都是可以自動續約的。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續約:
1、延長土地使用權期限。可以由房屋業主聯名提出,補交土地出讓金,這個價格應該低於同類的土地出讓金的價格,類似於成本價和市場價的差額。
2、根據規劃需要,國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築物的,對業主進行相應補償,用類似拆遷安置的辦法解決。
⑷ 商住樓 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問題
70年是最高使用年限,只要購房合同上沒有超過70年就沒有問題。購房合同中註明的年限根據出讓合同或大證定的,談不上縮水的問題。你如果覺得縮水了,你可以和開發商討價還價,不過沒有法律不依據了。
⑸ 商住樓上邊的住宅為什麼70年產權
商住樓上邊的住宅物業類型是純居住使用,和底部的商業類型用地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樣。首先來了解一下商住樓的定義,商住樓是指該樓的使用性質為商、住兩用,商住樓一般底層(或數層)為商場、商店、商務,其餘為住宅的綜合性大樓。商住樓不分建設主體,不僅開發商可以建,非開發企業、個人也可以建,沒有規定必須出售。
商住樓產權使用年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一九九0年五月十九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五十五號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第十二條商住樓產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業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這里說到的商住樓上邊的住宅是指居住用地,因此產權是70年,其他商業類型用地為40年產權。
⑹ 商住樓上面的住宅樓是70年產權這不沖突嗎,商住樓不是40年嗎
商住樓的土地使用性質為綜合用地,根據國家土地法規定,綜合土地的使用內權年限為50年。
《中華容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要區分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購買房屋後,房屋所有權的期限為永久,而房屋下面的土地使用權為50年。
也就是說,商住樓上面的住宅房屋所有權為永久,但土地使用權是50年,不是70年,也不是40年。
(6)商住樓的住宅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商住樓的使用性質為商、住兩用,商住樓一般底層(或數層)為商場、商店、商務,其餘為住宅的綜合性大樓。商住樓不分建設主體,不僅開發商可以建,非開發企業、個人也可以建,沒有規定必須出售。商住樓的土地使用性質為綜合用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⑺ 底層是商鋪 上層是住宅的商住樓 住宅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40年50年還是70年
您好。這樣的房屋的產權大多數是50年的。具體需要您看房產證上的註明。
⑻ 商住兩用房產權年限怎麼算
商住兩用房是作為住宅的補充,土地使用年限為40-50年,既可以居住,又可內以注冊公司辦公,是適應一線城容市發展政策和年輕人生活發展的新型居住形式。
房產權年限起算時間是從開發商拿到使用權開始的,所以住戶能使用的期限是土地使用年限-開發商開發時間。
比如合同上說土地使用年限是40年,而開發商從拿到使用權開始用了2年開發建好房子,住戶馬上拿到房子,那麼使用年限就是40-2=38年。
而事實上,在房屋所有權年限方面與住宅並無差別都是永久的,根據[1] 第二十二條和[2] 第一百四十九條相關規定,住宅用地的最高年限70年,商業用地40年(有特殊50年限),綜合用地50年。現已明確,屆滿可自動續期,續費按當時的1%-10%來徵收(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補的費用不會超過5位數。另外,商業產權到期如國家沒又其他規劃,業主只需需要土地出讓金即可繼續使用;若有其他規劃,需要拆遷,則商業補償按照1:3賠償,為住宅的三倍。
⑼ 安置房,房產證坐落寫的商住樓,為什麼使用年限是70年
商住樓是指下層建築為商業使用,而上層為住宅,屬於混合型建築,所以安置房屬於住宅房,使用年限也就是70年了。
⑽ 商住樓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 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而這個年限又是從土地的使用權取得的時間算起的,所以實際中會比50年還要短。
2、對於非居住用地的項目,部分開發商可能會在價格定位上稍微降低,以此作為吸引購房者的條件,而具體是否會因為年限問題對購房者有補貼,這就要看開發商根據自身情況自己決定了。您若要購買此項目可就此與開發商溝通。
3、對於購房者而言,主要的影響還在於年限方面,增加了購房者今後的負擔和風險。比如土地使用權到期後,需要通過交納土地使用費的方式重新獲得使用權。至於土地使用費如何交納、金額是多少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出台。
4、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後將要繳納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讓金來延續使用年限,新實施的物權法規定住宅使用70年後自動續期,對於其他性質下的土地到期後如何處理並沒做詳細的規定,通常都是需要向管理部門申請,通過審批之後交納一定的費用續期。
提醒您一下,以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