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舊設備入股的使用年限在稅法中有規定么

舊設備入股的使用年限在稅法中有規定么

發布時間:2021-07-29 17:49:44

⑴ 現行稅法規定固定資產中 交通運輸設備 使用年限是多少

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回船、機答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所以小汽車按不少於4年折舊即可。

⑵ 新會計准則和企業所得稅法中對各類辦公設備的折舊年限有新規定嗎

辦公設備項下:
汽車為運輸設備最低折舊年限4年,
電腦等電子設備最低折舊年限3年,
其他辦公傢俱等最低折舊年限5年。
折舊方法一般選取用直線法,殘值可根據清理時凈收入計提

⑶ 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有什麼新規定

經2007年11月28日國務院第197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第六十三條生產性生物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生產性生物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生產性生物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生產性生物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3)舊設備入股的使用年限在稅法中有規定么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的稅法標准現行稅法對固定資產的概念在不同的稅種法規中有不同的表述:

1、《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九條:「除不動產之外的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

2、《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試行)》第三十三條:「個體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的期限超過一年且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運輸工具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等為固定資產。」

⑷ 購入舊的固定資產,稅法折舊年限如何確認

一、處理方式:

1、可以確定已使用年限

年限確認: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剩餘年限。

准備資料:獲取購入舊固定資產企業的原始入賬發票,出廠時間證明資料;以及企業賬面記錄等作為依據。

2、無法確定已使用年限

年限確認:已使用過固定資產的新舊磨損程度、使用情況以及是否進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計新舊程度,然後與該固定資產的法定折舊年限相乘確定。

准備資料:成新度的測算底稿及判斷依據等

二、法規依據:

1、現行有效的規則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1號)第三條規定,企業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對其購置的新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的折舊年限的60%;若為購置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其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剩餘年限的60%.最低折舊年限一經確定,一般不得變更。

這邊對應購置的舊貨中,有說明其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剩餘年限。60%的比例是新舊都相同的。

⑸ 固定資產使用年限與稅法規定年限不一致

1.假如企業預計該固定復資制產在未來15年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採用直線法計提,則按原值扣除殘值後除以15確認折舊,如果稅法規定是10年,則期末要做納稅調整,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
2.假如企業預計該固定資產在未來5年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採用直線法計提,則按原值扣除殘值後除以5確認折舊,如果稅法規定是10年,則期末要做納稅調整,計入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

實務操作:最好按照稅法規定的使用年限去確定未來帶來經濟利益的形式!這樣二者一直,不用納稅調整,很好處理!

其實計提折舊的多少根據固定資產帶來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年限來確定的,不用跟稅法比應該按那個,只是在交稅的時候做相應的納稅調整就可以了!

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這兩個科目主要是解決企業納稅時候企業與稅法處理不一致造成的差異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

希望我說的能幫到你!

⑹ 單位購買已使用過的舊固定資產,能否適用國稅發(2009)81號文,即稅法上按照剩餘年限(稅法年限-已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 「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一)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第五十九條 「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第六十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外購的舊固定資產,如果有合理合法的證據證明其已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折余年限或確定尚可使用年限。否則,應按新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⑺ 投資入股的舊固定資產(機械設備)的折舊年限怎麼確定

一般按照原始的使用年限減去已經使用的年限。
在財務上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來講機械設備的折舊年限最低是5年,上限沒有具體要求。

⑻ 增值稅會計:購買舊資產如何確定其使用年限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和折舊年限,不論是新舊設備,均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和第五十九條以及第六十條處理,其中對購入的舊設備又以按實際使用剩餘年限提取折舊,計稅基礎應為買入價加上相關稅費。

關於企業取得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認定問題,如果能夠取得前環節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證據,如初始購置發票、出廠日期等能夠證明已使用年限的證據,則可就其剩餘年限計提折舊;對無法取得上述證據的,應當根據已使用過固定資產的新舊磨損程度、使用情況以及是否進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計新舊程度,然後與該固定資產的法定折舊年限相乘確定。

根據上述規定,購入舊固定資產,其折舊年限可按不短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剩餘年限計提折舊;該舊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可不再提取折舊。新企業應提供取得該舊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證據,如初始購置發票、出廠日期等能夠證明已使用年限的證據。

如果新企業無法提供上述證據的,該項舊資產不論是否提足折舊,其折舊年限不得短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但個別地方有不同規定,如青島國稅規定可按已使用過固定資產的新舊磨損程度、使用情況以及是否進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計新舊程度,然後與該固定資產的法定折舊年限相乘確定。

閱讀全文

與舊設備入股的使用年限在稅法中有規定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