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訴訟時效的中止和中斷有什麼不同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在於:
1、適用情形不同。
訴訟時效中斷適用於「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比如在訴訟時效還剩十天時,債權人被突發洪水圍困20天。
訴訟時效中止適用於「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比如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債權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償還債權。
2、法律後果不同。
訴訟時效中止產生「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的法律後果。訴訟時效中斷產生「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的法律後果。
由此可見,訴訟時效中止對債權人行使債權更有利,畢竟訴訟時效可以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中斷只是暫時停止計算訴訟時效,等中斷事由消失時,還要繼續計算。兩者的區別也體現出法律鼓勵權利人及時主張債權的立法精神。
(1)訴訟有效期的中止擴展閱讀:
當個人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如果要依靠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定要注意訴訟時效的問題。在我國法律中有訴訟時效的概念,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B. 簡述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與中斷。
訴訟時效中止來的原因包括:源(1)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2)其他障礙: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②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③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④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C. 論述訴訟時效的中止和中斷的區別
訴訟時效中止的原因包括:(1)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2)其他障礙: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②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③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④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D. 訴訟時效的中止的訴訟期間中止
訴訟期間中止的效力:
時效期間中止的效力,在於使時效期間暫停計算,待中止的原因消滅後,亦即權利人能夠行使其請求權時,再繼續計算時效期間。
E. 訴訟時效中止什麼意思
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四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