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改革後,居民納稅人按次征稅的包含什麼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B. 如何理解增值稅按次納稅和按期納稅
按次納稅和按期納稅,以是否辦理稅務登記或者臨時稅務登記作為劃分標准。凡辦理了稅務登記或臨時稅務登記的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按季納稅的小規模納稅人,為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下同)的,都可以按規定享受增值稅免稅政策。未辦理稅務登記或臨時稅務登記的小規模納稅人,除特殊規定外,則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關於按次納稅的起征點有關規定,每次銷售額未達到500元的免徵增值稅,達到500元的則需要正常征稅。對於經常代開發票的自然人,建議主動辦理稅務登記或臨時稅務登記,以充分享受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免稅政策。
C. 徵收期在稅務上是什麼意思
納稅期限分別為一日,三日,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一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以一日,三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五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一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D. 房產稅衽按年徵收,分期繳納的辦法,具體納稅期限由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現行的房產稅是第二步利改稅以後開征的,1986年9月15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從當年10月1日開始實施。1、房產稅屬於財產稅中的個別財產稅,其征稅對象只是房屋;2、徵收范圍限於城鎮的經營性房屋;3、區別房屋的經營使用方式規定征稅辦法,對於只用的按房產計稅余值徵收,對於出租、出典的房屋按租金收入征稅。房產稅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徵收。房產稅由產權所有人繳納。產權屬於全民所有的,由經營管理的單位繳納。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繳納。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產所在地的,或者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繳納。產權所有人、經營管理單位、承典人、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統稱為納稅義務人。房產稅採用從價計稅。計稅依據分為按計稅余值計稅和按租金收入計稅兩種。依照房產余值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依照房產租金收入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依照房產余值計算繳納的應納稅額=房產計稅余值×1.2%依照房產租金收入計算繳納的應納稅額=租金收入×12%1、新建房屋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建成之日或辦理驗收手續之日的次月2、投資聯營房產的,公擔風險的按房產余值;不擔風險的按租金3、融資租賃房屋的按房產余值征稅4、納稅單位和個人無租使用房產部門、免稅單位及納稅單位的房產,由使用人代交5、納稅單位與免稅單位共同使用的房屋,按各自使用的部分劃分,分別徵收或免徵房產稅納稅人應根據稅法的規定,將現有房屋的坐落地點、結構、面積、原值、出租收入等情況,據實向當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房產稅實行按年徵收,分期繳納。納稅期限一般規定按季或按半年徵收一次。房產稅在房產所在地繳納。房產不在同一地方的納稅人,應按房產的坐落地點分別向房產所在地的稅務機關繳納。下列房產免納房產稅:一、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房產;二、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房產;三、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房產;四、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五、經財政部批准免稅的其他房產。
同花順官方網站 www.yaogood.com如果能夠幫助你解決問題,那麼希望你點擊「採納」
E. 2011注冊稅務師:什麼是納稅期限
2011年注冊稅務師的學習, 東奧會計在線每天為大家奉上最新最及時的學習資訊 。希望能幫助每位學員輕松過關 ,成就精彩會計人生。 納稅期限是納稅人向國家交納稅款的法定期限。 各種稅都明確規定了稅款的交納期限。 納稅期限也是稅收固定性特徵的重要體現現代稅收制度在確定納稅期限時一般有以下的考慮: ① 根據各行業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和不同征稅對象決定納稅期限。如農業稅,考慮到農業的收獲季節,規定分夏秋兩季徵收:各種所得稅,以年所得額為征稅對象,實行按全年所得額計算徵收,分期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辦法; ② 根據納稅人交納稅款數額的多少來決定。交納稅款多的納稅人,納稅期限核定短些;反之,納稅期限核定長些; ③根據納稅行為發生的情況,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次數為納稅期限。實行按次徵收。如屠宰稅、集市交易稅等都是發生納稅行為後按次交納; ④為保證財政收入,防止偷漏稅,在納稅行為發生前預先繳納稅款。確定納稅期限,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這個結算期限,由稅務機關根據應納稅款的多少,逐戶核定,一般分為 1 天、3天,5天、10天、15天、1個月等等; 二是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應納稅款到了結算期限,納稅需要有個代算稅款和辦理納稅手續的時間。 一般規定按1個月結算納稅的,稅款應在期滿7天內繳納,其餘的均在結算滿5天內繳納。
F. 1消費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和納稅期限的確定與增值稅一致嗎 2增值稅與營業稅征稅范圍有何聯系
1、交消費稅的肯定要交增值稅,而交增值稅的不一定要交消費稅。消費稅和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基本是一樣的;納稅期限都是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2、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徵收范圍沒有任何聯系,對同一業務只可能交增值稅或營業稅中的一樣。
G. 計稅依據和納稅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計稅依據可以分為計稅金額和計稅數量兩類:
其一,計稅金額,具體種類有:以銷售(營業)收入金額為計稅依據,如消費稅;以增值額為計稅依據,如增值稅;以所得額為計稅依據,如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以財產價值為計稅依據,如房產稅等。
其二,計稅數量,即以課稅對象的自然實物量為計稅依據,具體計量標准有數量、重量、面積、容積等,如車船使用稅以車輛的輛數和船舶噸位為標准計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平方米為標准計稅,汽油、柴油以升為標准計征消費稅。
在某些情況下,上述兩類計稅依據可以並用,如對白酒徵收的消費稅以斤數和出廠價格為計稅依據。
一、增值稅、消費稅的申報期限
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個季度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
新辦企業第一次納稅申報的所屬期為稅務登記辦理完畢的次月。
二、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
(一)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5日內申報,5個月內匯算清繳。
三、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繳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10日內申報並繳納。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預繳,月份終了後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7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
四、其它各稅,分別按法定期限申報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