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雲錫大屯選礦廠的規模
目前該廠下設4個車間,20個部委辦、科室,現有員工2120人。屯選08年,年產錫、銅金屬16000多噸,營業收入16.10億元,內部利潤3.47億元。
② 最新的規模以上大中小型工業企業劃分標準是什麼
最新企業劃分標准如下:
一、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須同時滿足所列指標的下限,否則下劃一檔;微型企業只須滿足所列指標中的一項即可。
二、企業劃分指標以現行統計制度為准。
(1)從業人員,是指期末從業人員數,沒有期末從業人員數的,採用全年平均人員數代替。
(2)營業收入,工業、 建築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以及其他設置主營業務收入指標的行業,採用主營業務收入;限額以下批發與零售業企業採用商品銷售額代替;限額以下住宿與餐飲業企業採用營業額代替;農、林、牧、漁業企業採用營業總收入代替;其他未設置主營業務收入的行業,採用營業收入指標。
(3)資產總額,採用資產總計代替。
(2)選礦廠規模劃分與服務年限擴展閱讀
劃分方法
一、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結合統計工作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辦法。
二、本辦法適用對象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各種組織形式的法人企業或單位。個體工商戶參照本辦法進行劃分。
三、本辦法適用范圍包括:農、林、牧、漁業,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15個行業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四、本辦法按照行業門類、大類、中類和組合類別,依據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或替代指標,將我國的企業劃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種類型。具體劃分標准見附表。
五、企業劃分由政府綜合統計部門根據統計年報每年確定一次,定報統計原則上不進行調整。
六、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國家統計局2003年印發的《統計上大中小型企業劃分辦法(暫行)》(國統字〔2003〕17號)同時廢止。
③ 評估范圍與評估級別的確定
1.評估范圍的確定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范圍不應小於規劃區、建設用地和礦山范圍,而應根據規劃、建設和礦山項目的特點及影響范圍、地質環境條件和地質災害種類予以確定。
可能受崩塌、滑坡及塌岸影響的評估項目,評估范圍應以第一斜坡帶為限;可能受泥石流影響的評估項目,評估范圍宜包含完整的泥石流流域面積;可能受地面塌陷影響的評估項目,評估范圍應與初步推測的可能范圍一致;可能受地裂縫影響的評估項目,其評估范圍應包含地裂縫可能延展的范圍;可能受地面沉降影響的評估項目,其評估范圍應包含引發該區地面沉降主控因素所在的范圍;可能受建設工程或采礦活動影響的區域也應包括在評估范圍內。重要的線路工程建設項目,評估范圍一般應以相對線路兩側擴展500~1000m為限,區域性工程項目的評估范圍,應根據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及工程類型確定。
評估范圍劃定以後,要把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重點放在評估區內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地段,而不能平均施力。
為科學合理地確定評估范圍,應向規劃、建設部門收集以下資料:規劃區范圍、規劃功能和布局;建設項目用地范圍、擬建物平面布置、功能、整平高程和項目投資;礦山項目的礦界范圍、開采礦層、規模、投資、服務年限和地面保護對象情況。
2.評估級別的確定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分級進行,根據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與建設項目重要性劃分(表10-1)。
表10-1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分級
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主要考慮地質災害發育程度、地形與地貌類型的復雜程度、地質構造及岩土體性質、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條件、人類活動等,劃分為簡單、中等復雜、復雜三類(表10-2)。
表10-2 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分類
注:1.每類條件中,有一條符合復雜條件者即劃為復雜類型。
2.現狀工程: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區段大於(或等於)全線50%為復雜類型;簡單區段大於(或等於)50%為簡單類型;其他為中等類型。
丘陵山區規劃區或礦山面積大於等於1km2而小於5km2、平原規劃區或礦山面積大於等於5km2而小於10km2時,按表10-1劃分的評估級別應提高一級;規劃區或礦山面積大於等於5km2時,評估級別應定為一級。
當擬建線狀工程長度小於50km大於等於25km或非線狀工程山區用地面積小於0.5km2大於等於0.1km2、平原區用地面積小於1km2大於等於0.5km2時,按表101劃分的評估級別應提高一級;當擬定線狀工程長度大於等於50km或非線狀工程山區用地面積大於等於0.5km2、平原區用地面積大於等於0.5km2時評估級別應定為一級。
規劃和建設項目重要性按表10-3確定。表10-3中未列出項目重要性的,應根據相應行業建設工程設計規模劃分來確定,其中的「大型」為重要,「中型」為較重要,「小型」為一般;未列入相應行業建設工程設計規模劃分表的建設工程的重要性,宜根據其破壞後果的嚴重性確定,「嚴重」為重要,「較嚴重」為較重要,「不嚴重」為一般。
礦山項目重要性由礦山規模和地面保護對象重要性確定,取兩者中的較高者。礦山規模大小按表10-4劃分;地面保護對象中的建(構)築物的重要性按表10-3劃分,其他保護對象的重要性按《建築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樁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國家煤炭工業局,2000)確定,Ⅰ級保護等級為重要,Ⅱ級保護等級為較重要,Ⅲ、Ⅳ級保護等級為一般。
表10-3 規劃、建設和礦山項目重要性分類
注:學校的教學樓和監獄的監舍,其重要性當按本表劃分為較重要或一般時應提高一級。建設工程中各單位工程重要性不在同一級別時其重要性應取其中的最高級。礦山項目重要性由礦山規模和保護對象重要性確定,取兩者中的較高者。
表10-4 礦山生產規模劃分
續表
④ 選礦廠規模是如何劃分的
又稱選廠。礦山企業的一個主要生產單位和重要組成部分,專門利用各種選礦方法和工藝流程,從原礦中獲取品位較高的精礦(俗稱精粉)之工廠。
廠址選擇的基本原則
1、選礦廠廠址一般應盡量靠近礦山。對於處理礦石較富的或精礦產率較高的選礦廠,當用戶與礦山距離較近或限於水、電、燃料供應等原因,亦可靠近用戶或建在用戶的廠區內;對某些貴金屬選礦廠,為避免精礦在運輸中損耗,或精礦必須乾燥而用戶又有廢熱可利用時,可考慮靠近用戶建廠(也可在礦山建廠,脫水車間設於用戶,精礦礦漿泵送至脫水車間);當礦山資源分散,需要集中建廠時,宜在礦山與用戶之間合理選擇廠址,以求原礦和精礦兩者綜合運費最低。
2、廠址地形要滿足選礦工藝流程的需要。選礦廠廠址除必須滿足場地面積要求外,其地形條件應盡量滿足礦漿自流或半自流的要求。一般布置破碎廠房最合適的自然地形坡度為25°左右,主廠房為15°左右。如無理想的地形條件或平地建廠時,要考慮廠區排水要求,廠址自然地形坡度4%-5%為宜。
3、要貫徹節約用地原則。廠址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要盡量少佔地,尤其要少佔或不佔農田。對於佔地面積大的尾礦庫要考慮復墾還田條件。
4、尾礦庫容積應與選礦廠規模及服務年限相適應。庫址的地形應選擇呈低凹形的山谷或窪地,以使土石方工程最小。尾礦庫的位置要盡量靠近選礦廠,並盡量考慮尾礦自流或半自流的條件,以節省尾礦輸送費用。
5、選礦廠廠址要盡量靠近水源,減少輸水管線長度和能耗;在確定水源時要特別注意不得與農業爭水。
6、選礦廠要有可靠的電源,凡有條件利用電力網供電的,應盡量利用,並要盡量縮短輸電線路長度。
7、選擇廠址要考慮適宜的交通運輸條件。鐵路運輸要便於與國家干線接軌,減少專用線長度;公路運輸要便於與國家公路干線銜接;水路運輸要盡量利用已有碼頭或選定新建碼頭的合適位置。
8、選礦廠應避免建在礦體上、磁力異常區、塌落界限內和爆破危險區內。
9、選礦廠廠址要有較好的工程地質條件,建築物應避免建在斷層、滑坡體上及洪水位以下,應避開溶洞、淤泥、腐殖土、坑洞、古井等不良地段或文物保護區。廠區土壤承載能力一般要求大於100kN/平方米,破碎廠房、主廠房、礦倉等建築物所在地土壤應不小於200kN/平方米。不宜在-級以上地震區或)級以上濕陷性黃土層區域建廠。
選礦廠規模大小,一般按原礦處理量多少來劃分,有色與黑色選礦廠規模大小稍有不同。選礦廠規模劃及類型見下表。
黑色金屬礦的規模劃分標准:單位(a/t)
大型3000以上,小型900以下,3000—900位中型
⑤ 確定選礦廠規模的一般原則是
選礦廠的規模,一般是由上級機關根據國家的全面規劃,或地方領導機關根據地方的區城規劃下達的設計任務書而確定的。在規劃過程中,決定選礦廠的規模要充分考慮以下一些問題:
(一)根據國家對產品的需要,考慮地質來源,礦床保存情況,企業建股條件(廠址、運輸、供水、供電等)以及在技術上的可能和經濟上的合理來確定選礦廠的規模。
(二)在確定選礦廠規模時,必須由小到大,由土到洋,多、快、好的建廠。在目前條件下,大型選礦廠(特別是有地下開採的礦山供礦)一般應考慮分期建設,分系列建成投產的可能性,以便在短期呢內形成生產能力,盡快發揮投資效果。
中小型選礦廠一般可一次建成。
(三)確定選礦廠規模時,必須在礦山開采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考慮合理的服務年限。
⑥ 如何選擇礦場
又稱選廠。礦山企業的一個主要生產單位和重要組成部分,專門利用各種選礦方法和工藝流程,從原礦中獲取品位較高的精礦(俗稱精粉)之工廠。
廠址選擇的基本原則
1、選礦廠廠址一般應盡量靠近礦山。對於處理礦石較富的或精礦產率較高的選礦廠,當用戶與礦山距離較近或限於水、電、燃料供應等原因,亦可靠近用戶或建在用戶的廠區內;對某些貴金屬選礦廠,為避免精礦在運輸中損耗,或精礦必須乾燥而用戶又有廢熱可利用時,可考慮靠近用戶建廠(也可在礦山建廠,脫水車間設於用戶,精礦礦漿泵送至脫水車間);當礦山資源分散,需要集中建廠時,宜在礦山與用戶之間合理選擇廠址,以求原礦和精礦兩者綜合運費最低。
2、廠址地形要滿足選礦工藝流程的需要。選礦廠廠址除必須滿足場地面積要求外,其地形條件應盡量滿足礦漿自流或半自流的要求。一般布置破碎廠房最合適的自然地形坡度為25°左右,主廠房為15°左右。如無理想的地形條件或平地建廠時,要考慮廠區排水要求,廠址自然地形坡度4%-5%為宜。
3、要貫徹節約用地原則。廠址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要盡量少佔地,尤其要少佔或不佔農田。對於佔地面積大的尾礦庫要考慮復墾還田條件。
4、尾礦庫容積應與選礦廠規模及服務年限相適應。庫址的地形應選擇呈低凹形的山谷或窪地,以使土石方工程最小。尾礦庫的位置要盡量靠近選礦廠,並盡量考慮尾礦自流或半自流的條件,以節省尾礦輸送費用。
5、選礦廠廠址要盡量靠近水源,減少輸水管線長度和能耗;在確定水源時要特別注意不得與農業爭水。
6、選礦廠要有可靠的電源,凡有條件利用電力網供電的,應盡量利用,並要盡量縮短輸電線路長度。
7、選擇廠址要考慮適宜的交通運輸條件。鐵路運輸要便於與國家干線接軌,減少專用線長度;公路運輸要便於與國家公路干線銜接;水路運輸要盡量利用已有碼頭或選定新建碼頭的合適位置。
8、選礦廠應避免建在礦體上、磁力異常區、塌落界限內和爆破危險區內。
9、選礦廠廠址要有較好的工程地質條件,建築物應避免建在斷層、滑坡體上及洪水位以下,應避開溶洞、淤泥、腐殖土、坑洞、古井等不良地段或文物保護區。廠區土壤承載能力一般要求大於100kN/平方米,破碎廠房、主廠房、礦倉等建築物所在地土壤應不小於200kN/平方米。不宜在-級以上地震區或)級以上濕陷性黃土層區域建廠。
選礦廠規模大小,一般按原礦處理量多少來劃分,有色與黑色選礦廠規模大小稍有不同。選礦廠規模劃及類型見下表。
黑色金屬礦的規模劃分標准:單位(a/t)
大型3000以上,小型900以下,3000—900位中型
⑦ 選礦廠的概述
選礦廠(包括尾礦庫、水源及生活區等)廠址選擇直接影響基建投資、建設進度、投產後生產和經濟效果以及地區環境和農業生產,因此它是設計前期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廠址選擇必須貫徹我國工業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滿足工藝要求,體現生產與生活的長期合理性。
廠址選擇工作一般是在上級主管部門或建設單位的組織下,會同當地政府、有關專業職能機構及設計單位有關人員對可能的廠址共同進行現場踏勘,收集有關資料並聽取多方意見。在此基礎上提出幾個廠址方案,經綜合性技術經濟比較推薦最佳廠址方案。一般對中小型選礦廠或廠址條件簡單的大型選礦廠可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同時進行廠址選擇工作;對某些條件復雜的大型選礦廠應在可行性研究之前單獨進行廠址選擇工作,並編制廠址選擇報告,呈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1、選礦廠廠址一般應盡量靠近礦山。對於處理礦石較富的或精礦產率較高的選礦廠,當用戶與礦山距離較近或限於水、電、燃料供應等原因,亦可靠近用戶或建在用戶的廠區內;對某些貴金屬選礦廠,為避免精礦在運輸中損耗,或精礦必須乾燥而用戶又有廢熱可利用時,可考慮靠近用戶建廠(也可在礦山建廠,脫水車間設於用戶,精礦礦漿泵送至脫水車間);當礦山資源分散,需要集中建廠時,宜在礦山與用戶之間合理選擇廠址,以求原礦和精礦兩者綜合運費最低。
2、廠址地形要滿足選礦工藝流程的需要。選礦廠廠址除必須滿足場地面積要求外,其地形條件應盡量滿足礦漿自流或半自流的要求。一般布置破碎廠房最合適的自然地形坡度為25°左右,主廠房為15°左右。如無理想的地形條件或平地建廠時,要考慮廠區排水要求,廠址自然地形坡度4%-5%為宜。
3、要貫徹節約用地原則。廠址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要盡量少佔地,尤其要少佔或不佔農田。對於佔地面積大的尾礦庫要考慮復墾還田條件。
4、尾礦庫容積應與選礦廠規模及服務年限相適應。庫址的地形應選擇呈低凹形的山谷或窪地,以使土石方工程最小。尾礦庫的位置要盡量靠近選礦廠,並盡量考慮尾礦自流或半自流的條件,以節省尾礦輸送費用。
5、選礦廠廠址要盡量靠近水源,減少輸水管線長度和能耗;在確定水源時要特別注意不得與農業爭水。
6、選礦廠要有可靠的電源,凡有條件利用電力網供電的,應盡量利用,並要盡量縮短輸電線路長度。
7、選擇廠址要考慮適宜的交通運輸條件。鐵路運輸要便於與國家干線接軌,減少專用線長度;公路運輸要便於與國家公路干線銜接;水路運輸要盡量利用已有碼頭或選定新建碼頭的合適位置。
8、選礦廠應避免建在礦體上、磁力異常區、塌落界限內和爆破危險區內。
9、選礦廠廠址要有較好的工程地質條件,建築物應避免建在斷層、滑坡體上及洪水位以下,應避開溶洞、淤泥、腐殖土、坑洞、古井等不良地段或文物保護區。廠區土壤承載能力一般要求大於100kN/平方米,破碎廠房、主廠房、礦倉等建築物所在地土壤應不小於200kN/平方米。不宜在-級以上地震區或)級以上濕陷性黃土層區域建廠。
10、要重視環境保護,選礦廠廠址要盡可能選在城鎮或居民區的下風方向,並考慮「三廢」治理條件,最大限度地減少粉塵、煙氣和其它排放物對環境的污染。礦山開采出來的礦石叫原礦,原礦一般含金屬的比例(專業名字叫品位)比較低。直接送去冶煉在經濟上不合算,因此需要提高品位。通過除去原礦中的雜質後,品位會有很大提高,品位提高後的礦叫精礦。從原礦加工成精礦的過程叫選礦,從事選礦的單位就叫選礦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