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預期人均受教育年限
預期受教育年限的定義與計算_邱國版華_新浪博客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3788c010008rr.html
② 個人所受教育的年限和程度主要由什麼來決定
個人所受教育的年限和程度主要由個人的內在是否有再造的潛力來決定的。
③ 什麼是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就是平均上過幾年學
④ 中學(包括初中和高中)的受教育年限應該為幾年
於正常情況而言的話(指無因病或其他原因等中途休學或者留級現象),托兒所及學期教育回階段答不包括在內。
學習年限:
小學:大多數省市地方是6年制(極個別地方實行5年制);
初中:3年制
高中:3年制
如果有特殊情況的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提出申請適當的延長上學時間,如前文所說的因病休學,或者成績不達標留級等都是情況允許的范圍。我以前班上有個女同學因為家裡條件所迫,高二外出打工兩年多,掙夠了學費後又回來留級一年學習參加高考,雖然比同齡人晚上大學幾年,但現在都已經念研究生二年級了。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可就其實際問題和所在學校的老師和管理部門協商。現在的教育制度應該是越來越人性的。
希望回答能對你的疑問有所幫助。
⑤ 怎麼計算25歲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平均受教育年限指對一定時期、一定區域某一人口群體接受學歷教育(包括成人學歷教回育,不包括各答種學歷培訓)的年數總和的平均數。按照現行學制為受教育年數計算人均受教育年限,即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計算,高中12年,初中9年,小學6年,文盲為0年。如按此系數計算6歲及6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⑥ 什麼是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勞動力受教育年限的平均數,這是一項反映勞動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綜合指標,表現勞動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現狀和發展變化。按照現行各級教育年數的一般規定,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為16年、高中12年,初中為9年、小學為6年、文盲為0。
⑦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怎麼計算,數據怎麼獲得
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計算方法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1號)》:我國於2000年11月1日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登記工作。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中: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接受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文盲率為6.72%。每10萬人中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具有大學程度的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為33961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為35701人。
根據以上數據,粗略計算我國人均受教育年限。
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考慮到專科三年制,大專以上按人均受教育16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6年×4571萬人=73136萬年
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按人均受教育12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2年×14109萬人=169308萬年
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按人均受教育9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9年×42989萬人=386901萬年
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按人均受教育6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6年×45191萬人=271146萬年
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按人均受教育1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年×8507萬人=8507萬年
全國人口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73136萬年+169308萬年+386901萬年+271146萬年+8507萬年=908998萬年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
2000年全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為:
908998萬年÷126583萬人=7.18年
以上,可以看出,滿打滿算,全國200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低的原因是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低。要使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有要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高中以上教育。
⑧ 什麼是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勞動力受教育年限: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專,在一定時期內,勞動力受屬教育年限的平均數,這是一項反映勞動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綜合指標,表現勞動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現狀和發展變化。按照現行各級教育年數的一般規定,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為16年、高中12年,初中為9年、小學為6年、文盲為0。
*
平均受教育年限:指一定區域內的某個人口群體在某個時期平均接受學歷教育(包括成人學歷教育,不包括各種學歷培訓)的時間和程度。計算上一般先統計出該人口群體接受學歷教育年數的總和,然後再作總人口的平均,通常統計總受教育年數時計算方法可自行選擇。
大陸一般按現行學制來計算受教育時間
,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計算,高中12年,初中9年,小學6年,文盲為0年。—無錫市統計局核算處。
⑨ 最低受教育年限12年指的是高中畢業嗎
是的,小學加初中一共九年,是義務教育階段,中學階段包括初中和高中,加一起就是最低受教育年限12年。
⑩ 受義務教育的年限是越長越好嗎為什麼
中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為什麼不是十二年?
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的真正好處是,讓公共財政兜底,讓公民能接受到時間更長的免費教育、普惠教育,從而可以藉此提升國人的整體文化水平。但也要看到,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是一種雙向約束,對政府部門來說,是一種強制義務,必須要履行好投入和保障責任。對受教育者來說,意味著初中畢業的學生,必須接受高中教育,這又是否符合中國國情呢?
首先,我們沒有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的條件。雖說再窮不能窮教育,但師資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關鍵。師資力量不足,又怎麼能延長義務教育的年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花再多的錢,短時間內也培養不出足夠的,合格的老師。何況我國逐步放開二胎勢必會進一步引起教育資源的緊張。
從現實情況來看,與其將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不如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學前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但目前的學前教育階段亂象叢生,幼兒園教育水平良莠不齊,學前教育「拼爹」現象嚴重,有權、有錢、有資源家的孩子就可以進入示範園,窮人家的孩子卻面臨「入園難」的問題。
十八屆五中全會會議公報提出,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里的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並不是將高中階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而是注重普高和中職的協調發展,尤其是要加大對職高的教育投入。現在更應該著力做的是提高高中教育的質量。
事實上,在高考指揮棒不變前提下,延長義務教育年限非但不會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學習的時間,反而使得高考升學的壓力普遍性下移,進一步擠壓素質教育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