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檔案保管期限表的期限
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永久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制定的法規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重要會議、舉辦重大活動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重要業務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關於重要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重要的報告、總結、綜合統計報表等;
(五)本機關機構演變、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機關房屋買賣、土地徵用,重要的合同協議、資產登記等憑證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重要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一般性業務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會議、舉辦活動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一般性事務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機關關於一般性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一般性工作報告、總結、統計報表等;
(六)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和同級機關制發的非本機關主管業務但要貫徹執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一般性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九)下級機關報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計劃、總結、統計、重要專題報告等文件材料。
Ⅱ 檔案保管期限表的介紹
就是用表冊形式列舉檔案的來源、內容和形式,並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種指導性文件,它是鑒定檔案保存價值和確定檔案管理期限的依據和標准。
Ⅲ 文件保管期限長期是
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永久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制定的法規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重要會議、舉辦重大活動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重要業務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關於重要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重要的報告、總結、綜合統計報表等;
(五)本機關機構演變、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機關房屋買賣、土地徵用,重要的合同協議、資產登記等憑證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重要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一般性業務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會議、舉辦活動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一般性事務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機關關於一般性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一般性工作報告、總結、統計報表等;
(六)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和同級機關制發的非本機關主管業務但要貫徹執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一般性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九)下級機關報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計劃、總結、統計、重要專題報告等文件材料。
Ⅳ 檔案保管內容主要有哪些方面
檔案保管內容主要有哪些方面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類。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銷毀:
1、由本單位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提出銷毀意見,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和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銷毀時間等內容。
2、單位負責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3、監銷人在銷毀會計檔案前,應當按照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清點核對所要銷毀的會計檔案;銷毀後,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並將監銷情況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單獨抽出立卷的會計檔案,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和會計檔案保管清冊中列明。
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
檔案不得銷毀。
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
序 號 檔 案 名 稱 保 管期 限
1 原始憑證 15年
2 記帳憑證 15年
3 匯總憑證 15年
4 總帳包括日記總帳 15年
5 明細帳 15年
6 日記帳 15年 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25年
7 固定資產卡片 固定資產投資清理後 5年
8 輔助帳簿 15年
9 月、季度財務報告包括文字分析 3年
10 年度財務報告(決算) 永久
11 會計移交清冊 15年
12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永久
13 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永久
14 銀行對帳單 銀行余額調節表 5年
)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類。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銷毀:
1、由本單位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提出銷毀意見,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和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銷毀時間等內容。
(二)單位負責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四)監銷人在銷毀會計檔案前,應當按照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清點核對所要銷毀的會計檔案;銷毀後,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並將監銷情況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單獨抽出立卷的會計檔案,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和會計檔案保管清冊中列明。
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第十二條 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應當保存列印出的紙質會計檔案。
具備採用磁帶、磁碟、光碟、微縮膠片等磁性介質保存會計檔案條件的,由國務院業務主管部
Ⅳ 機關檔案室對本機關檔案管理的具體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機關檔案室對本機關檔案管理的具體內容包括:(1)起草並監督執行本單位的檔案工作的計劃和規章制度;(2)負責對本機關所屬機構或單位的檔案工作進行具體業務監督和指導;(3)對本機關文件材料的形成、積累和立卷歸檔工作進行業務監督和指導;(4)組織開展機關檔案業務培訓、咨詢、協作交流、檢查評比及目標管理等活動;(5)本機關檔案的管理。包括機關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鑒定、統計和利用等工作。
Ⅵ 說明檔案保管期限表的類型及其適用范圍
類型及適用范圍:
A標準的檔案保管期限表;B專門的檔案保管期限表;C同系統機關檔案保內管容期限表;D同類型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E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以上各類型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互關系。標準的檔案保管期限表對其他幾種保管期限表具有指導意義;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又必須以標準的和上級機關頒發的各種通用檔案保管期限表所規定的保管期限表為依據。各種類型的檔案保管期限表不能縮短標准檔案保管期限表所規定的保管期限,但可延長保管期限。這種相互制約關系,是社會主義的檔案集中統一管理原則的體現,它有利於妥善地制訂有關的檔案保管期限表和實際確定檔案材料的保管期限。
Ⅶ 機關檔案鑒定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機關檔案的鑒定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
1、制定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
2、判定保管期限;
3、對到期檔案的鑒定;
4、鑒定後檔案的處理。
二、機關檔案鑒定的原則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本機關工作和為國家積累歷史文化財富的需要,用歷史的、全面的、長遠的觀點,正確分析和鑒別機關文件材料的保存價值,准確劃分檔案的保管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