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食品召回期限

食品召回期限

發布時間:2021-07-28 17:24:03

『壹』 關於食品快要過期了,法律上規定

法律只規定零售企業銷售合格的商品,在保質期以內的食品,沒有質量問題一般不允許退貨或者賠償。
不過如果吃了感覺不舒服給消費者帶來損害可以要求賠償。

保質期是廠家向消費者作出的保證,保證在標注時間內產品的質量是最佳的,但並不意味著過了時限,產品就一定會發生質的變化。

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沒有改變,仍然可以食用。例如牛奶,在冷藏條件下,在保質期限內4天,牛奶的所有品質都會得以保持。但是建議對生鮮飲品臨近保質期保持謹慎。

(1)食品召回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1、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

2、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3、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4、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5、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的製品。

6、經營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生產經營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7、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8、生產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9、利用新的食品原料從事食品生產或者從事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生產,未經過安全性評估。

10、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的。

『貳』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條違反哪些情形之一的給予處罰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釋義第八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

(二)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三)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四)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釋義第八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

(二)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三)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四)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五)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的製品;

(六)經營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生產經營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七)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八)生產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從事食品生產或者從事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生產,未經過安全性評估;

(十)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的。

【釋義】本條是關於違反本法規定,生產經營本法所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

食品是人們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質,食品不安全就會侵害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為了確保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了禁止生產經營的十一種食品,本條所列舉的違法行為包括其中的八種,其餘三種分別在第八十六條、第八十七條中規定。此外,本條還對利用新的食品原料從事食品生產或者從事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生產,未經過安全性評估,以及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的違法行為規定了法律責任。

本條所規定的行為均屬於性質比較嚴重,對食品安全危害比較大的違法行為,對於這些行為,不論是否造成危害後果,只要有行為出現,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里舉一個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的例子。保質期是指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產品完全適於銷售與食用,並保持標簽中不必說明或已經說明的特有品質。食品超過了規定的保質期限,可能該食品還沒有腐敗變質,消費者食用了該食品,可能也不會產生食源性疾病,但是作為食品經營者應當對其所經營的食品承擔社會責任,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負責,絕不能經營超過了保質期的食品。因為超過了保質期,就意味著該食品的品質可能有所改變,安全性可能難以保證,因此,經營者應當對這樣的食品立即作下架處理,不能再出售給消費者。否則,即使沒有給消費者造成危害後果,也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關於行政處罰

對於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要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這里應當指出兩點:一是,「有關主管部門」是指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四者的分工是: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如果發生在食品生產環節,由質量監督部門進行處罰;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如果發生在食品流通環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處罰;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如果發生在餐飲服務環節,則由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處罰;對於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或者生產經營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的違法行為,發生在食品安全法所規定的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三個環節以外的,則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條的規定予以處罰。二是,動物防疫法對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或者生產經營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的違法行為也規定了法律責任。按照立法法所確立的後法優於前法的原則,對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或者生產經營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的違法行為,應當適用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進行處罰。

(三)關於刑事責任

對於本條規定的前九種違法行為,如果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四條關於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或者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這里應當指出兩點:一是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的規定,如果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沒有構成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二是如果違反本條規定的犯罪的主體是單位,則依據刑法第一百五十條的規定,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叄』 問題食品召回處置制度

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
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避免流入市場的不合格食品對消費者人身安全造成傷害,制定本制度。
一、責任:成品倉庫管理人員、營銷部經理、營銷部召回工作負責人對本規程的實施負責。
二、在獲悉本公司銷售的食品可能存在危害消費者健康、安全的缺陷時,及時通知消費者,並從市場和消費者手中收回問題食品,予以更換、賠償和積極有效的補救措施,以消除不合格食品危害風險。
三、召回食品含三類:一類是可能造成較嚴重健康損害或死亡的食品;二類是造成健康損害可能性較小的食品;三類是不會造成健康損害但不適合消費的食品。
四、需召回食品信息的來源:一是經營者從食品生產廠商處獲悉的;二是經營者自檢、執法部門檢測出的不合格食品;三是媒體曝光的;四是政府和職能部門發布的。
五、程序:
根據召回產品的時限,召回產品可分為一般情況產品召回和緊急情況產品召回。
1、一般情況產品召回程序:
(1)召回工作負責人按到產品召回決定後,迅速調閱銷售記錄,制定召回計劃,計劃內容包括產品名稱、規格、批號、召回單位名稱、地址、電話(或傳真)、聯系人、召回產品數量、召回方式、時間、召回原因等。
(2)把召回計劃通知營銷部門及有關人員,立即實施召回計劃。
(3)執行人員定期報告召回工作情況及異常情況,統計召回差額及召回率等。
(4)召回的產品進成品倉時,按《退回產品接收標准操作規程》進行。
(5)填寫退貨品管理記錄,記錄內容包括:品名、批號、規格、數量、召回單位、地址、電話、傳真、退貨原因、日期、處理意見。
2、緊急情況產品召回程序
(1)經企業領導人批准決定進行產品緊急召回後,成立由企業主管質量領導、質管部門及營銷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緊急召回領導小組,負責緊急召回全過程的領導決策和異常情況處理。
(2)成立由營銷部門為主,質量管理部門和倉庫參加的工作小組,負責實施產品緊急召回工作。
(3)緊急召回決定下達後要在24小時內准備如下資料:
①產品名稱、規格、劑型、批號、數量。
②產品批銷售記錄。
③產品停止使用說明或停止銷售說明,內容包括緊急回收原因,可能造成醫療後果,建議採取補救措施或預防措施,立即停止銷售、使用的通知。
④把召回產品的資料及停止銷售使用的說明和通知等資料呈報當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⑤營銷部門以最快的手段和途徑通知銷售記錄中該批的收貨單位,把召回產品的資料及停止銷售使用的說明和通知等發至收貨單位。
⑥收貨單位接到通知後轉發至各銷售單位,直至該批產品售往的產品批發企業,甚至個人等。
⑦在召回產品時注意召回率,召回數量與規定的差額。
⑧在緊急召回過程中,工作小組應定時向領導小組報告召回工作進展情況,應24小時有值班人員處理隨時可能發生的情況。
⑨召回的產品運到廠成品庫時,啟用「退回產品接收標准操作規程」。
⑩緊急召回的每一階段,每一參與人員均應詳細記錄所採取的措施和時間等,召回工作結束後要整理分析並歸檔,存入產品質量檔案中。

『肆』 國家關於對食品等產品的特別規定

向國家對於關於食品的產品的規定還是比較嚴格的,所以說如果有需要類似產品類似食品的話,一定要符合相應的食品標准才能生產銷售。

『伍』 食品包裝袋內有兩種不同日期算不算違法嗎

食品包裝袋內有兩種不同日違法。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
第五十三條 國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產者發現其生產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並記錄召回和通知情況。
食品經營者發現其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應當立即停止經營,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並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食品生產者認為應當召回的,應當立即召回。
食品生產者應當對召回的食品採取補救、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並將食品召回和處理情況向縣級以上質量監督部門報告。
食品生產經營者未依照本條規定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

『陸』 食品召回管理辦法的解讀

為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第一責任,強化食品安全監管,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15年2月9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食品召回管理辦法》。2015年3月11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畢井泉局長簽署第12號令,該局令於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質量。在充分吸收借鑒國內外有益經驗的基礎上,經廣泛調研、多次論證,形成《食品召回管理辦法》。主要內容包括:
一、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防控。一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現不安全食品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停止生產經營;產品已經進入市場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嚴格按照期限召回不安全食品,並告知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消費者停止食用,並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二是食品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食品經營櫃台的出租者、食品展銷會的舉辦者、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發現不安全食品的,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相關經營者停止經營不安全食品。三是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者召回時限。一級召回是食用後已經或者可能導致嚴重健康損害甚至死亡的,應當在知悉食品安全風險後24小時內啟動,並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二級召回是食用後已經或者可能導致一般健康損害的應當在知悉食品安全風險後48小時內啟動,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三級召回是對標簽、標識存在虛假標注的食品,應當在知悉相關食品安全風險後72小時內啟動,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四是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腐敗變質、病死畜禽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安全食品,應當立即就地銷毀。
二、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一是明確主體義務。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承擔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義務,依法履行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責任。二是規范公告發布。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在省級以上食品葯品監管部門網站和主要媒體上發布不安全食品召回公告。三是嚴格書面報告。不安全食品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風險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在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結束後5個工作日內向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書面報告。四是規范信息記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如實記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的名稱、商標、規格、生產日期、批次、數量等內容。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五是強化責任追究。對不立即停止生產經營、不主動召回、不按規定時限啟動召回、不按照召回計劃召回不安全食品或者不按照規定處置不安全食品等行為均設定了法律責任。在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的同時,還規定對食品生產經營者主動採取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措施,消除或者減輕危害後果的,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違法情節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強化依法嚴格監管。一是依法責令履行。食品生產經營者未依法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的,縣級以上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可以責令其履行上述義務。二是發布預警信息。為有效防控風險,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可以發布預警信息,要求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不安全食品,並提示消費者停止食用。三是現場監督檢查。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可以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情況進行現場監督檢查。四是開展效果評價。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可以對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交的不安全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報告進行評價。評價結論認為食品生產經營者採取的措施不足以控制食品安全風險的,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應當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食品葯品監管部門組織建立食品安全專家庫,為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提供專業支持。五是強化責任落實。食品葯品監管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造成不良後果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各地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認真做好《食品召回管理辦法》的宣傳貫徹工作,進一步規范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工作,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確保公眾飲食安全。

『柒』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對召回的食品採取什麼措施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對召回的食品採取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人市場。
但是,對因標簽、標識或者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產者在採取補救措施且能保證食品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繼續銷售;銷售時應當向消費者明示補救措施。
《食品召回管理辦法》日前發布,自9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強化了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強化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強化了依法嚴格監管.其中規定: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現不安全食品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應當嚴格按照期限召回不安全食品,並告知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消費者停止食用,並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食品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食品經營櫃台的出租者,食品展銷會的舉辦者,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發現不安全食品的,應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相關經營者停止經營不安全食品.關於召回時限,一級召回是食用後已經或者可能導致嚴重健康損害甚至死亡的,應當在知悉食品安全風險後24小時內啟動,並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二級召回是食用後已經或者可能導致一般健康損害的應當在知悉食品安全風險後48小時內啟動,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三級召回是對標簽,標識存在虛假標注的食品,應當在知悉相關食品安全風險後72小時內啟動,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於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腐敗變質,病死畜禽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安全食品,應當立即就地銷毀.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承擔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義務,依法履行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責任;應當在省級以上食品葯品監管部門網站和主要媒體上發布不安全食品召回公告;不安全食品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風險的,應當在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結束後5個工作日內向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書面報告;應當如實記錄停止生產經營,召回和處置不安全食品的名稱,商標,規格,生產日期,批次,數量等內容,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捌』 食品葯品法的責令整改是幾天

食品安全法處罰措施是
第八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經許可生產食品添加劑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第八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
(二)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三)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四)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五)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的製品;
(六)經營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生產經營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七)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八)生產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從事食品生產或者從事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生產,未經過安全性評估;
(十)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的。
第八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經營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二)生產經營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三)食品生產者采購、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四)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中添加葯品。
第八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未對采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
(二)未建立並遵守查驗記錄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
(三)制定食品安全企業標准未依照本法規定備案;
(四)未按規定要求貯存、銷售食品或者清理庫存食品;
(五)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
(六)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七)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條所列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八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事故單位在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後未進行處置、報告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毀滅有關證據的,責令停產停業,並處二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第八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本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一)進口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
(二)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或者首次進口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未經過安全性評估;
(三)出口商未遵守本法的規定出口食品。
違反本法規定,進口商未建立並遵守食品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的,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九十條違反本法規定,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展銷會的舉辦者允許未取得許可的食品經營者進入市場銷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檢查、報告等義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業,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第九十一條違反本法規定,未按照要求進行食品運輸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第九十二條被吊銷食品生產、流通或者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內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食品生產經營者聘用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人員從事管理工作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第九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食品檢驗機構、食品檢驗人員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由授予其資質的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撤銷該檢驗機構的檢驗資格;依法對檢驗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食品檢驗人員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
違反本法規定,受到刑事處罰或者開除處分的食品檢驗機構人員,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處分決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內不得從事食品檢驗工作。食品檢驗機構聘用不得從事食品檢驗工作的人員的,由授予其資質的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撤銷該檢驗機構的檢驗資格。
第九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在廣告中對食品質量作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給予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承擔食品檢驗職責的機構、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以廣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費者推薦食品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第九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未履行職責,本行政區域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不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第九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第九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九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閱讀全文

與食品召回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