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最長訴訟時效期間
最長的訴訟時效意思就是時效期間為20年的訴訟時效。
「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這樣規定主要是出於證據方面的保全、取得的困難度而考慮,因為時間久了對於證據的取得、保全等是非常困難的,無論是對當事人還是人民法院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但這條規定與一年、兩年的訴訟時效時間並不沖突,因為一些侵權案件它的性質不同,它賦予訴權人追訴的時間也會不 一樣,但都是為了促使訴權人盡快行使他的訴權以便及早維護自身的權益。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消滅的是勝訴權,意思就是指你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即你的實體權利並沒有消滅,你仍然享有訴權),但人民法院會駁回你的訴訟請求,也即你喪失的是一種基於起訴可期待得到的權利。
㈡ 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有效時間是多長
合同糾紛、民事訴訟法的訴訟時效為二年。
經濟糾紛一般是按照民事法律的原則來處理的,通常情況下,經濟糾紛的訴訟時效也是2年,一種比較特殊情況是關於涉外經濟技術合同引起的糾紛訴訟時效是4年;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申請人不服得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最長起訴期限案例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起訴有效時間
《民法通則》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法通則》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l)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失的。」
《民法通則》137條規定:「訴訟時效的起算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民法通則》147條規定:「不服地方法院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
《民事訴訟法》135條規定:「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延長6個月;還需延長的,經上級法院批准。」
《民事訴訟法》146條規定:「簡易程序審結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159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民事訴訟法》147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㈢ 一個案件在法院最長能拖多久
簡易程序是三個月的時間,普通程序是6個月的時間,法院會判決。
㈣ 民事案件最長的訴訟期是多久
這個不叫訴訟期,這個叫訴訟時效。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訴訟時效是1年。很不幸。
但是起訴還是可以起訴的,只是法院會駁回你的訴訟請求
建議先和對方商量,能夠弄到對方承認此事的證據。
㈤ 這個案例適用20年最長訴訟時效嗎
你好】
我認為可以適用的,沒有約定這個還款時期,不受兩年訴訟時效限制,最長保護期限是二十年。
但是要注意,如果王某的兒子沒有繼承他父親的財產,那麼也沒有繼承他的債務。
無權要求他返還的。
一般來說都是繼承了。
在繼承范圍內承擔責任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㈥ 刑事案件最長起訴期是多長時間
根據你的陳述,分析如下:
一、法律對此沒有規定。
二、不過,收到起訴書,一定是在案件已經從檢察院移送到法院。
三、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以批准,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四、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內審結。
五、據此,可推算,開庭最長在二十日至兩個半月內。
請綜合客觀情況處理。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㈦ 20年最長訴訟時效一般用在哪些方面有沒有什麼實例.
中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20年的訴訟時效期間。最長訴訟時效具有如下特點:
(1)它既適用於一般訴訟時效所規定的一般民事法律關系,適用於特殊訴訟時效所規定的特殊民事法律關系;
(2)其起算點是權利被侵害之日;
(3)最長訴訟時效實質上是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的截止期限。因為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是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如果沒有最長訴訟時效的規定,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時起到20年、30年、40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後方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他仍可按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保護其權利,人民法院還應給予保護。
這就喪失了民法規定訴訟時效的實際意義。有了最長訴訟時效,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起超過20年才提起訴訟,請求人民給予保護的,即使符合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的規定,除有特殊情況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外,人民法院將不再給予保護;
(4)最長訴訟時效不發生中止、中斷。因為權利人在尚不知道自己權利受到侵犯的情況下,不可能主張權利,自然也就不發生中止和中斷的間題。
(7)最長起訴期限案例擴展閱讀
1986年4月12日
民法通則制定於1986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對民法通則中明顯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規定作出修改,修改如下:
1、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條修改為:「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2、刪去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