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台灣年份怎麼算
台灣年份使用民國紀年和公元紀年。民國紀年,表記時稱作中華民國××年,簡稱民國××年、民××。這種紀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元年,與公元紀年相差1911年,月、日、置閏則同公歷。如:民國38年(1949年)。台灣公元紀年也是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
1911年10月10日,由孫中山等人領導的武昌起義爆發,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元年、新紀元。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國民黨將1912年定為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即為民國元年元月元日。
(1)台灣的年限擴展閱讀
關於民國紀年的使用
1、1949年,蔣介石以及國民黨戰敗後逃往台灣。在台灣繼續建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權。於是,國民黨便繼續使用民國歷紀年。一直使用至今。2018年,也就是今年,是中華民國紀年法的107周年。也就是通常說的所謂「中華民國107年」或「民國107年」。
2、國民黨集團退守台灣後,仍在國內使用民國紀年,之後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民間轉為民國紀年和公元紀年並用。但「中華民國政府」各機關,各式官方文書中均採用民國紀元來紀年,這也有維護所謂「法統」的象徵意義。
3、1949年10月1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標志著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統治就此結束,國民黨也退踞台灣,中華民國覆滅。1949年9月27日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中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與世界同步接軌,使用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
在大陸,中華民國(民國元年--民國38年)(也就是1912--1949年)所使用的民國歷法將永遠地停留在民國38年(也就是1949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國紀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國紀年法
B. 台灣和內地的時間一致嗎
台灣和內地的時間一致嗎 ?
~一致
比如說內地晚上10點,台灣那邊也是晚上10點嗎?
~是的
還有台灣那邊的大年30和內地是同一天嗎 ?
~是的
中國使用北京時間,不使用中原標准時間
香港使用香港標准時間,不使用中原標准時間
澳門使用澳門標准時間,不使用中原標准時間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http://www.time.ac.cn/time/concept/5.htm
北京時間
香港天文台
http://www.hko.gov.hk/gts/time/Clocksync.htm
要校對香港標准時間,可用以下三種方法 :
http://www.hko.gov.hk/nts/ntimec.htm
網頁標頭、內容「校對香港標准時間的服務」
http://www.hko.gov.hk/gts/time/Summertimec.htm
香港夏令時間 = 香港標准時間 + 1 小時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http://www.smg.gov.mo/geo/time_service/c_i_timeservice.htm
「澳門標准時間」
台灣使用台灣標准時間TST,不使用中原標准時間
格林威治網站
http://wwp.greenwichmeantime.com/time-zone/asia/taiwan/
世界標准時間,簡稱"UTC",佢英文系"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法文系"Temps Universel Cordonné"。中國大陸用ISO 8601-1988嗰國家標准《數據元和交換格式信息交換日期和時間表示法》(GB/T 7408-1994)叫佢「國際協調時間」。台灣用CNS 7648嗰《資料元及交換格式–資訊交換–日期及時間的表示法》叫佢「世界統一時間」。
世界標准時間系搦原子時秒長為准,到時刻上最接近世界時嗰一隻時間比照系統。
中華電信公司電信研究所表示,中原標准時間是國際慣用的標准,由於必須和全世界各地共用維持對時,台灣不可能自訂一個不同的時間標准,否則將會出現時間誤差,而電信研究所過去二十多年來提供的報時服務,都是沿用中原標准時間。
楊曄群表示,中原標准時間應該是沿用以前大陸的習慣,因為大陸幅員遼闊,早期透過無線廣播時,為方便邊疆地區對時,會以中原標准時間來對時。就像美國也有美東、美中、美西三個時間。
楊曄群說,嚴格說來我們所在時區定義是正八時區,也就是比格林威治時間快八個鍾頭的時區。以中原標准時間來稱呼,應該只是口語化應用的說法,實際上在台灣真的沒有中原標准時間。
大家經常過在嘴邊的「中原標准時間」根本不存在經濟部標准檢驗局表示,台灣所有土地位在一個時區內,因此只有國家標准時間,實際上沒有中原標准時間。
C. 台灣的時間是怎麼算的
台灣使用兩個時間:公歷和民國歷. 民國歷:用當前年(公歷)-1911年,如2008年是民國97年.
D. 台灣的西元年月日格式是怎麼寫的,怎麼跟公元年限換算
西元一般在台灣使用,也就是公元的別稱,也稱作西歷。比如2018年6月20日,用西元寫為西元2018年6月20日,與公元寫法相同。
西元元年與公元元年相同,西元是對西方(一般說元年是耶穌誕生的那一年)紀年法的稱呼,此法現在國際通用,中國大陸現在使用的也是這一紀年法,就把它叫做公元,以示與國際統一。
因此西元公元無需進行換算。
(4)台灣的年限擴展閱讀:
公元,即公歷紀元,原稱基督紀元,又稱西歷或西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歷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歷法。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
它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在儒略歷與格里高利歷中,在耶穌誕生之後的日期,稱為主的年份Anno Domini(A.D.)(拉丁)。而在耶穌誕生之前,稱為主前Before Christ(B.C.)。
但是現代學者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稱用公元(Common era,縮寫為C.E.)與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縮寫為 B.C.E.)的說法。
辛亥革命爆發後次年(1912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採用公歷作為國歷,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民國紀年法並行。
E. 台灣時間日期和大陸一樣嗎
西元是一樣.但年份方面,台灣並行二種,一為西元,一為民國.(西元-1911)但月,日期皆同.
F. 台灣用的是什麼時間
中國的國境橫跨五個地理時區。目前,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台灣所使用的標准時間位於同一時區(UTC+8),皆比世界協調時快8小時。由於歷史及政治因素,上述各地維持各自的時間標准與名稱。中國大陸的時間標准稱為北京時間。台灣的時間標准稱為中原標准時間或國家標准時間、台北時間、台灣時間。香港的時間標准稱作香港時間。澳門的時間標准稱作澳門標准時間。
歷史
1912年,中華民國首次設立並正式頒布各個時區。中國劃分為五個時區:GMT+5.5、GMT+6、GMT+7、GMT+8和GMT+8.5。在此以前,各地並沒有統一的標准時間;另一方面,天文預測都以各朝的首都所在地(准確來說,是當時欽天監的觀測點所在地)的經緯作為標准時間。因此,直到現在,部分算命程序仍需把測問者的出生時辰轉換成洛陽的標准時間,使求出來的結果跟原來的預測吻合。
國共內戰後,中國共產黨從1949年開始統治中國大陸,國民政府播遷台北,管轄台灣及其它島嶼。兩岸雖然分治,但都不約而同選定UTC+8為其統治區域的標准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原先五個時區,全並為單一的北京時間。
19世紀中期至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門分別成為英國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雖然港澳先後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兩個特別行政區都有各自的時區政策。又由於港澳都位處GMT/UTC+8時區,事實上與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時區無差別。
1949年前的時區規定
1912年,其時位於北京之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將中國劃分為五個時區:昆侖時區(GMT+5.5)、新藏時區(GMT+6)、隴蜀時區(GMT+7)、中原標准時區(GMT+8)和長白時區(GMT+8.5)。1939年,這些時區經行政院內政部的標准時間會議批准。
1949年之後,這些時區不再採用。然而,由於國民政府遷台後仍聲稱擁有中國大陸的主權,所以1912年分配的時區仍然採用。現在台灣少數政府部門及廣播電台(如中廣)仍把台灣地區的時間稱為「中原標准時間」。
昆侖時區
昆侖時區分配至中國西部的昆侖山脈附近的地區,以東經82°15'的時間為基礎。昆侖時區內的行政區域:
新疆省西部地區(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藏地方西部地區(今西藏自治區部分地區)
新藏時區
新藏時區的名稱來自新疆及西藏的簡稱,覆蓋這兩個省份的大多數地區,以及鄰近的行政區域的西部一半地區。新藏時區的時間以東經90°為基礎。新藏時區內的行政區域:
新疆省東部地區(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藏地方西部地區(今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西部地區
西康省西部地區(今西藏自治區東部及四川省西部)
蒙古地方西部地區(現為蒙古國)
隴蜀時區
隴蜀時區覆蓋中國中西部地區,以東經105°為基礎。隴蜀時區內的行政區域:
甘肅省
四川省
寧夏省(今寧夏回族自治區)
綏遠省(今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
陝西省
貴州省
廣西省(今廣西壯族自治區)
雲南省
青海省東部一半地區
西康省東部一半地區
蒙古地方中部地區
中原標准時區
中原標准時區(或中部標准時區),覆蓋中華民國人口稠密的地區,包括當時的首都南京。時區的時間以東經120°為基礎。中原標准時區內的行政區域:
興安省(今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
遼北省(今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
察哈爾省(今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
河北省
熱河省(今河北省部分地區及內蒙古自治區)
遼寧省
山東省
山西省
安徽省
江蘇省
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廣東省
海南特別行政區(今海南省)
台灣省(戰後成為中華民國行省)
蒙古地方東部地區
長白時區
長白時區覆蓋中國東北(舊稱滿州),名稱來自位於中韓邊境的長白山脈,以東經127°30'為基礎。長白時區內的行政區域:
黑龍江省(今黑龍江省部分地區)
合江省(今黑龍江省部分地區)
吉林省(今吉林省部分地區)
嫩江省(今吉林省部分地區)
松江省(今吉林省部分地區)
安東省(今遼寧省部分地區)
G. 台灣回歸中國什幾年幾月幾日
1945年8月29日,即日本投降後14天,設在重慶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任命當時的陸軍大學校長陳誠出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兼台灣警備司令。9月4日中國政府宣告:中華民國政府將根據有關協議,接受治理台灣全境及澎湖列島。10月25日陳誠在台北市公會堂(後改名中山堂),接受日軍第10方面軍司令長官安藤利吉的投降。受降儀式完畢,台灣省行政長官陳誠發表談話宣告「自即日期,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華民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政府主權之下。此一極有歷史意義的事實,本人特向中國同胞及全世界報告周知。」至此,淪陷50年的台灣終於復歸於中華民國主權的管轄之下,台灣人民恢復了中華民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