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查賬徵收改為核定徵收需要多長時間
1、稅務機關對實行查賬徵收的納稅人原則上是不允許核定徵收的。
2、因為核定徵收是在納稅人無能立建賬、不能准確進行核算,或者雖記賬但賬目管理混亂,收入費用憑證不全而難以查賬徵收時,才實行核定徵收。
3、所以當納稅人有上述情況時,稅務機關才實行核定徵收方式。假如經營不好,收入虧損,養活不了財務會計人員,可以申請稅務機關由查賬徵收改為核定徵收。
Ⅱ 核定徵收印花稅的,納稅期限如何確定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印花稅管理規程(試行)〉的公告》內(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77號)文容件的規定「實行核定徵收印花稅的,納稅期限為一個月,稅額較小的,納稅期限可為一個季度,具體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納稅人應當自納稅期滿之日起15日內,填寫國家稅務總局統一制定的納稅申報表申報繳納核定徵收的印花稅。」
Ⅲ 核定徵收單位是不是每月都要稅務申報呢期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8]30號)規定:第四條稅務機關應根據納稅人具體情況,對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核定應稅所得率或者核定應納所得稅額。
根據上述規定,核定徵收的方式有兩種:核定應稅所得率或者核定應納所得稅額。核定應稅所得率的需要申報企業所得稅年報表;核定應納所得稅額的企業不需要申報企業所得稅年報表。
Ⅳ 核定徵收轉為查賬徵收有時間限制嗎
根據《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辦法(試行)》 第十一條規定:稅務機關應在每年6月底前對上年度實行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進行重新鑒定。重新鑒定工作完成前,納稅人可暫按上年度的核定徵收方式預繳企業所得稅;重新鑒定工作完成後,按重新鑒定的結果進行調整。
Ⅳ 殘保金的核定徵收期是多少天,從什麼時間開始
殘保金沒聽過有核定徵收這一說呢,都是一年才交一次的,問問稅務局吧!
Ⅵ 核定徵收每年幾月份確定
上市公司遭忽悠,被「假核定「」真稽查「
「我們被蘇橋(化名)坑慘了!」一位上市公司的財務負責人感嘆道。
讓他如此表述的是,一封稅務稽查文件,文件內容是說該上市公司一個合夥制持股平台,因為事前核定徵收時確定經營范圍與企業納稅申報時實際經營項目不一致,涉嫌提供虛假資料騙取稅收利益,要求企業重新鑒定徵收方式,按照「經營所得」5%-35%據實申報。這一來一去,可能要補稅上億元,並且還可能要繳納上千萬的滯納金和罰金。
企業內部的反彈可想而知,當時就是為了享受「優惠政策」,從深圳遷址到福建,並且嚴格按照招商代理的要求,將投資類的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更換為商務咨詢類,也順利拿到了《稅務事項通知書》。但是按照核定徵收方式繳稅後,卻遲遲不能清稅注銷,直到年後稅務機關電話通知法人代表,要求法人代表面談,結果就收到了稅務機關下達的稽查文件,認定企業事前沒有如實向稅務機關報告企業從事股權投資的業務事情,以自己從事咨詢服務為由騙取稅務機關下達《稅務事項通知書》,要求企業限期依5%-35%稅率補足股票減持稅款。
記者向企業所在省稅務機關了解到,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關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法規>的通知》(財稅[2000]91號)第七、八、九條規定,主管稅務機關確實有權對符合條件的合夥企業採用核定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徵收,因而企業遷入後,稅務機關根據企業報告的行業類別下達《稅務事項通知書》是符合相關規定。但企業在《稅務事項通知書》有效期限內,超出原報告經營范圍取得大額股權收入,同時未向稅務機關申請重新核定並取得新的《稅務事項通知書》,違反了《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條例,企業這類「主觀騙稅」行為,應視作「偷稅」情節,應全額追繳並處以罰金。
記者向行業專業人士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各地財政狀況惡化,大量所謂的「招商代理」、「財稅服務」機構涌現。這類機構普通採取一系列「打擦邊球」的方式,為企業提供所謂的「節稅服務」。專業人士提醒,這其中很多方式都是不合規的,就如上文所述的這種事前「假核定」,事後「真稽查」的情況屢屢發生。企業應該加強風險管理,提高風控意識,謹慎籌劃,提供自身納稅合規性。
Ⅶ 稅局核定徵收有效期為期為9月1日,賬務什麼時候開始
帳務從8月開始申報,做帳。
Ⅷ 印花稅核定徵收納稅人每次核定的有效期是多久有效期內可否變更
根據《北京市地方稅務局關於發布<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印花稅核定徵收管理辦法>的公告》(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公告2013年第14號)文件規定:「......第八條 印花稅核定徵收納稅人每次核定的有效期為3年,自核定後的次月1日起開始按照核定徵收方式繳納印花稅。在核定有效期內的同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不得自行變更或取消核定徵收方式,經稅務機關審核決定變更或取消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