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公房承租期限

公房承租期限

發布時間:2021-07-28 08:46:57

❶ 公有住房承租權可以繼承嗎

不可以繼承。公有住房為共有財產,不是公民私有財產,公民只有居住權,沒有版處分權,因此公民承租的權公房無所謂繼承問題。

《繼承法》

第三條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1)公房承租期限擴展閱讀

《繼承法》第七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第八條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❷ 公房變更承租人,有什麼法律條文嗎

相關法律條文如下:

一、《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申請變更公房承租人的須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1、原承租人死亡或外遷;

2、與原承租人為同一戶籍;

3、是原承租人的家庭成員;

4、與原承租人共同居住二年以上;

5、沒有其他住房。

二、該條解釋條款規定,公房承租人的確定大致分三種情況:

1、原承租人仍然健在不發生承租人變更,在這種情況下承租人當然還是原承租人。

2、承租人依法變更,變更後的承租人為新的公房承租人。在第二種情形中,有些變更不符合規定,侵犯了其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的利益,被侵權的其他家庭成員可以請求政府公房管理部門或直管公房經營管理單位撤銷原來的變更,作出新的變更。

3、原來的承租人可能去世多年,公房由其共同生活的部分家庭成員繼續居住並交納房租,按規定早就應當辦理變更手續,但是因為沒有拆遷補償的問題,大家都沒有異議,一直到現在仍然沒有辦理變更。

(2)公房承租期限擴展閱讀

公房,包括共有居住房屋和公有非居住房屋。公有居住房屋是指政府和單位分配給職工和解放時收歸國有,並且租金按照政府規定的租金標准執行的居住房屋。

公有非居住房屋出租和轉租,應當提交房地產權證或授權委託書、租賃(轉租)合同、租賃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公有居住房屋轉租,應當提交租用公房憑證、轉租合同以及租賃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將公有居住房屋轉租給外來流動人員的,還應提交《房屋租賃治安許可證》。

承租人全家戶口遷離本市、全家出國(境)定居,要求繼續履行租賃合同的,承租人應當向出租人提出,出租人應當同意。承租人全家出國(境)定居的,應當同時按規定調整租金標准。

❸ 承租單位公房的承租權能繼承嗎

【案情介紹】高某所在單位於多年前將單位所有公房分給高某居住,由高某每月支付租金。此後,因單位多次調換領導,高某承租單位公房一事被遺忘,已多年未向高某收取租金。於是高某在該房屋居住至今,單位也一直沒有收回該房屋。高某於1995年去世,單位在清理其遺產時發現,高某與其家人現在所居住的房屋屬於單位所有。單位認為當初該房屋是租給高某居住使用,現在高某已去世,決定收回該房屋,將該房屋轉租他人,並要求高某的家人補交多年所欠單位的租金。高某的家人不服,認為對該房屋的承租權應作為高某的遺產由其繼承,不同意單位收回該房屋,要求繼續租用。雙方協商無果,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認為承租權不是遺產,不能繼承。本案高某雖已死亡,但房屋租賃合同並未終止,且高某家庭生活較困難並無其它居住場所,故與高某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有權繼續承租爭議房屋。 【案例評析】本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承租公房的承租權是否屬於死者的遺產范圍?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什麼是承租權?這里所說的「承租權」,是指我國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在滿足本單位內部的某些規定能享受某種福利待遇的特殊人群可以租用單位公房供自己或家人居住、使用的一種權利,在一般情況下,承租單位公房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本單位職工的一種福利待遇,能租用單位的公房的,必須是滿足本單位內部的一些規定能享受該福利待遇的特殊人群,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租用的,因此房屋租賃權的人身屬性很強,出租權專屬於出租人,承租權專屬於承租人。其次,單位出租的房屋的所有權由始至終都屬於國家、集體所有,不屬於承租人,承租人只能享有佔用、使用的權利。而承租權正是基於租賃合同而產生的一種專署於承租人的人身權利,承租人死亡後,根據《合同法》相關理論,該租賃合同就已經終止,也就是說承租權是基於租賃合同而產生,當然因租賃合同的終止而消滅。作為公房所有權人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對其擁有的房屋擁有合法的處分權,承租人死亡後,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有權收回該房屋或決定是否將該房屋繼續出租給死者家屬使用或出租給本單位其他可以享受租用單位公房的福利待遇的職工。再次,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可以作為公民死亡時的遺產繼承的范圍僅限於該公民死亡時的個人合法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雖列舉了幾種公民可以繼承的被繼承人生前的財產性權利,但是同時也規定有公民生前專署於自身的人身權利是不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如前所述,承租權的人身屬性很強,屬於專署於死者的人身權利,因此承租單位公房的承租權不能作為遺產繼承。上面談到的案例就是由於我國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租用本機關、本單位公房時,一般租賃合同中都沒有約定具體的租賃期限,該合同長期有效,就造成在承租人死亡後,其家庭成員仍舊長期居住該房屋的現象。於是有人就認為單位公房的承租權是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除上述情況外,在現實生活中還存在大量城鎮居民有承租人代表家庭與國家、集體及私房主簽訂房屋租賃合同,雖然也是承租的單位公房,但不同於上述案例中以個人名義承租單位公房的情況,應區分看待。此時,租賃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有所不同,一方雖仍為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一方雖然出面承租的人多為個人,且是以個人名義承租,但其本意是供家庭共同生活居住使用,此時的承租人應視為整個家庭。在租賃期內,每個家庭成員都應享有對承租房屋的使用權,承租人死亡的,並不影響房屋租賃合同的效力,死者其他家庭成員仍可繼續使用承租的房屋至租期屆滿為至,出租房屋的人不得以承租人已死亡為由解除或變更房屋租賃合同,剝奪死者其他家庭成員的承租權。而在此種情況下的承租權實際上是合同雙方按照合同的約定在繼續履行合同,並不是遺產的繼承。綜上所述,承租單位公房的承租權具有強烈的人身屬性,不能作為死者的遺產繼承。但與承租人共同居住的人在承租人死亡後有權繼續租用。 【法條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當事人對承租期限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明確的,視為不定期租賃。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第二百三十四條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19.承租戶以一人名義承租私有房屋,在租賃期內,承租人死亡,該戶共同居住人要求按原租約履行的,應當准許。註:以上文件轉載。

閱讀全文

與公房承租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