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檯球皮頭平均多長時間換一次
皮頭這玩意沒有固定的更換時間周期。基本上是用的差不多就可以換了,皮頭會越打越薄,等薄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更換了。換頭周期跟皮頭還有你的打球習慣有關系,一般來說,硬度高的皮頭比較耐打,基本一兩個月要換一次(前提是你打得多少),軟皮頭更換周期就要短一些。
『貳』 一般好一點的檯球桿前節用多長時間就會彎了比如毒葯的,環球的。2000左右的這種桿。
檯球桿主要靠自己愛護,並不是越昂貴的檯球桿就用的時間越長,平時的保養非常重要,球桿千萬不要斜靠牆放置,不然再好的球桿也很容易變彎。2000左右的球桿如果保養的好一般能用十多年。
『叄』 檯球桿 前肢太軟,
球桿由於製作木料的粗細、年限和生長環境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讓球桿擊打時感覺偏軟或偏硬,這個問題必須在挑選球桿時球友們根據自己的習慣和特點來決定購買什麼樣的球桿。但到底自己適應什麼樣的球桿呢?我這里先談談我的一些心得:一般來說,偏硬的球桿準度較好,尤其體現在需要發力或長台和中桿擊打時;而偏軟的球桿在小力擊打時,回傳到手上的感覺會相對比較細膩一些,更重要的是,偏軟的球桿加塞(加旋轉)擊打時偏移較小,也就是所謂的讓點會較少,這是球桿的一個讓人比較矛盾的特性,即便是職業高手也只能在兩者之間做出取捨,無法兼得,那麼,球友們中習慣和特點是以準度見長的應該選擇偏硬一些的球桿,而喜歡旋轉和擊打時細膩的回傳手感的球友,偏軟的球桿更能讓你找到感覺。這位球友的球桿發力擊打感覺偏很大的距離,那是因為你的白球沒有打准,也就是說,比如你在擊打純中桿時,實際上你可能沒有擊打到白球的正中位置,那也就相當於加塞了,而偏軟的球桿加塞效果又相對較好,所以才會打偏,多加練習應該會有所改變,但感覺前枝發顫,無法適應,那也許是球桿太軟了,建議你可以考慮換一支。
『肆』 抬球桿皮頭怎麼維護打多長時間換一次怎麼判別皮頭的好壞
皮頭維護更換問題:
工具:皮頭、快膠、刀片、砂紙1000#,400# 。
1、處理舊皮頭:用刀片把舊皮頭削掉,盡量把所有殘留物削干凈,再用砂紙砂平。用刀的時候用右手把刀固定,從中間的位置向外,左手加力推右手就可以了。
2、處理新皮頭,捏住皮頭在砂紙上打磨,把皮頭下端磨平。用400號砂紙,把皮頭放在上面以圓周打磨,注意姆指和食指要用力均勻。(新皮頭一般下面本身已經比較光滑了,只要稍微打磨下就可以了。)
3、粘新皮頭。膠水塗在桿頭的木頭和銅嘴的邊緣上,將新皮頭粘到桿頭,注意盡量靠中間,不然稍後的打磨會不太容易。
4、等膠水干透後,用刀片貼著銅嘴把皮頭邊削去。慢慢轉動球桿,並保持好角度,不要讓刀片碰到桿身。注意用刀削的時候一定要一丁點一丁點地削,才能保證皮頭邊的圓度。如果心急削皮頭太多,反而會把皮頭削壞。如果不熟悉換皮頭,建議先在銅嘴粘上透明膠,避免把銅嘴刮花。當然如果輕微擦碰也沒關系,用最細的砂紙打磨下就可以了。新皮頭一般不用打磨成蘑菇狀的,因為打著打著就自然會變成蘑菇狀的。
5、打磨,右手握住400#砂紙,保持砂紙一定的弧度和傾斜角度,配合虎口,上下拉動打磨皮頭,打磨出基本形狀後,將砂紙折一條長邊,用這條邊打磨皮頭周邊,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讓砂紙在打磨過程中傷到球桿。同時勻速轉動球桿。最後可以用1000#的砂紙全部打磨一下,保證桿頭的美觀。
皮頭時間更換時間問題:主要看你打球的時間長短,皮頭磨損狀況來判斷。一般來說的話,皮頭毛糙了,變薄了,或者沒彈性了,就差不多可以換了。當然每天打得越多更換時間肯定要頻繁一點,建議沒是的話別老是出大力去擊球,對桿子好皮頭都不好保養。
皮頭好壞判斷:衡量檯球桿好壞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硬度、彈性、傳力、工藝、外觀等,如果是新手,還是找有經驗的人幫助挑選,因為這些因素很難用語言描述到位,全憑手感和經驗。皮頭也很重要,就像汽車的輪胎,再好的汽車,沒有好的輪胎,也很難發揮汽車的性能。一根好的球桿,皮頭也僅僅是一部分。建議選知名品牌的皮頭。
謝謝,希望採納!!!!!
『伍』 檯球桿油在南方地區多久塗抹一次比較好
球桿上油的周期在二到三周之內,薄薄的上一層,之後擱置24小時,讓球桿充分吸收後抹乾凈即可。當你發覺球桿已經吃不透油了,這時上油的周期改為幾個月一次也行。
南方天氣比較濕潤,不像北方那樣乾燥。 重點塗抹 前枝。也可以將球桿浸泡於油中。幾小時之後用干凈的布將其擦乾凈,擦到光滑、乾燥,沒有殘余物為止,最後用濕布和軟皮擦乾球桿。如果你的球桿有接扣的話,應常用鋼絲絨清潔接扣表面,因為污垢和油脂物留在接扣處會在撞擊時影響桿與球的接觸。
『陸』 我想問問斯諾克球桿的皮頭一般可以使用多長時間到什麼情況就需要換皮頭了呢還有常用那些牌子的皮頭呢
1、看你自己的感覺
2、最起碼不能傷到銅頭
3、一般業余的愛好者可以用一兩年
以上是個人見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柒』 出廠時間越長的斯諾克球桿是不是越好,或者越不會變形
你的問題問的比較奇怪了,斯諾克球桿的好壞不是通過出廠時間來衡量的。
一般來說,從球桿結構上來說,斯諾克球桿分為三種,單枝的,四分之三的和二分之一的。從球桿工藝上來說,分為機制球桿和手工球桿。
從售價上來說,手工桿一般要比機制桿貴(手工桿也分很多種的,這里暫時不討論),但是不是說手工桿就一定好過機制桿。舉個例子,亨德利用得球桿就是機制桿,而且據說是25美元買來的,可是打順了手是一樣的,有一年(具體時間不記得)在機場把那把球干弄丟後曾經懸賞20萬哦!
可以發現現在很多的職業選手都是選用單枝的比較多,比如希金斯、奧沙利文以及丁俊暉,用的都是單枝的球桿。從售價上來說,單枝的球桿售價一般也比四分之三或者二分之一的要貴。但就我自己來說,我更推薦四分之三的球桿。其一是便於攜帶,其二是球桿的重心比較好找。而你說的球桿變形的情況,那是所有球桿都不可以避免的。而球桿的出廠時間,最少在我看來和球桿的好壞根本沒有關系。
下面我就購買球桿和保養球桿兩點說一下自己的一些見解。
我自己用得幾枝球桿都是出廠後不久的球桿,由於我在的俱樂部會不時到廣東LP球桿長定做球桿,所以對LP的球桿我比較了解一點。簡單一點說,LP的機制球桿很適合初學者的使用,球桿的彈性好,木質緊密且不易變形,球桿的前枝紋路好且直。而且LP機制桿相對也不是那麼貴,A級桿的價格大概在1000元左右(當然還要看你選的是什麼木質,這裡面也有很多講究,暫時不討論),B或者C的相對還要便宜一點,700多吧。另外你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白沙球桿做的廣告(這一點上,LP的球桿倒是很少做在網上廣告,因為LP的球桿廠是直接跟球員簽約,然後讓球員直接做廣告),網路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白沙的球桿我有一枝,是最早學習檯球是買的,算是白沙機制桿里最差的那種了。但是現在打起來手感還是很好,很直,紋路很清晰,可能唯一的缺陷就是球桿有一點輕。白沙的球桿也玩過幾枝,很不錯的,算是國產球桿中的上品。如果你想買球桿的話,建議考慮一下這兩個國產品牌。
球桿的保養,平時不用的時候要麼吊起來要麼放回球桿盒裡,平時打完球用毛巾輕輕擦拭乾凈,平常有時間要記得給球桿上油(不過也不要太頻繁)。這些都算是比較基礎的常識,有空多上上論壇吧。像tq147.com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最後說一下,球桿的好壞只是一方面,自己用得順手就好,更主要的是基本功的練習。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王道。
『捌』 檯球大概需要連多長時間才能練好拜託了各位 謝謝
美女你好!要想打好球就一個字,練!!!打檯球我認為最主要的是三個方面:1基本功 2手感 3思路!1.基本功是要長期練出來的,最主要的就是姿勢,標準的打檯球的姿勢是右腿伸直,左腿略曲,彎腰之後與腿成90度角,再一個就是手架一定要穩,你上面提到的把球挑起來一是因為你手架可能不穩,再一個你運桿有問題,運桿一定要流暢和平穩!2.手感隨著你打的次數增多,慢慢就有了!3.任何事情都是要用腦的,你打球的時候要考慮球的走位,能做到看到球就在腦海中出現母球擊打之後的路線!建議你看下龐衛國的撞球教程. http://so.tudou.com/isearch/%E5%BA%9E%E5%8D%AB%E5%9B%BD/ 你要說練多長時間能打好,這個還真不好回答,每個人的天賦都不一樣,你看下那個教程再去實踐一下不到一個月就可以打的很好了!PS:本人接觸檯球8年!
『玖』 一根檯球桿一般可以用多久是不是越貴的保存時間越長
一般來說球桿的使用壽命取決於三方面的因素:
1、球桿的質量,在同等條件下當然質量越好的球桿使用壽命越長了,而且越打越好用;
2、球桿的保養,養成良好的習慣,每次打完球以後用干毛巾(或是擰的非常干稍帶一點水分的毛巾)擦桿,定期使用桿油、桿蠟、黃銅膏來保養桿身,拋光銅箍;
3、個人的運桿、發力習慣,良好的運桿發力習慣可以有效的延長球桿的使用壽命,而且能使使用者的球桿越打越好用。
檯球桿越貴越好這個說法是錯誤,好多價格昂貴的手工貴在收藏價值而非打感,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一根純金做的桿子肯定比一根普通的楓木球桿貴,但是不好打。
其次是第二個問題,同樣的材質,區別可以很大,同樣是楓木,在沒做桿前本身就有等級差異,
其次風化時間也有差異,做桿的時候各個品牌做工上也存在差異,如果是科技桿,科技成分又有差異,這都是造成價格區分的因素。桿子挑到合手的都是利器,價格只是桿子本身價值的體現,而非它對於使用者的價值。
『拾』 球桿皮頭多久換一次
沒有統一的時間,要看皮頭的磨塤程度和彈性,一般皮頭厚度不能小於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