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持續督導期是什麼
就是保薦人的督導期。
持續督導是指主辦券商遵循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的原則專,對與屬之簽訂《持續督導協議》的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日常經營、持續運營特別是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等方面進行專業的規范、引導和督促。
使之符合國家法規和監管部門的要求,同時便捷、快速且自律地熟悉、遵循並適應新三板市場的運行規范,更好地與投資者互動和成長。
證券發行後,保薦機構應當針對發行人具體情況確定持續督導的內容和重點,持續督導期屆滿,如有尚未完結的保薦工作,保薦機構應當繼續完成。保薦機構在盡職推薦期間、持續督導期間未勤勉盡責的,持續督導期屆滿,保薦機構仍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1)持續督導期限擴展閱讀:
持續督導的意義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發揮市場的培育功能,幫助掛牌公司盡快熟悉資本市場,為其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是主辦券商通過持續督導可以優先 為掛牌公司提供融資、做市、並購重組等資本市場服務,建立主辦券商權責利相統一的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促使主辦券商推薦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掛牌,與中小企業共成長。
㈡ 原主辦券商輔導一年後更換主辦券商,輔導期還需要多久
這個是可以變更主辦券商的,
為什麼選好券商很重要?
新三板市場是眾多民企參與資本市場所跨出的第一步,這教你走出第一步的券商,其責任十分重大。
首先,民營多多少少都存在經營不規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些是小問題,有些是重大問題或根本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就需要負責任的券商幫你發現,並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對於一些重大問題,解決得好,就為今後資本市場的道路掃清了障礙,相反,解決得不好,就為今後的發展埋下了永久的隱患,這些隱患甚至存在不可逆,不可追溯調整,到那時候整改追溯已來不及。
其次,一家在新三板掛牌後,券商是終身輔導制,要求券商必須對掛牌的持續督導。因此,選擇券商,就是選擇一個長期的合作夥伴,這個夥伴選擇得好,對發展來說非常重要。
最後,掛牌僅僅是和券商合作的起點,掛牌後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就非常考驗券商的專業能力、服務態度和資源整合能力,即後續的增值服務才是給帶來切切實實的幫助,券商的價值在這個時候體現得更為明顯。
實際上,新三板市場是一個包容度非常大的市場,但絕對不能因為包容度大就可以對存在的問題不去整改和規范,甚至認為問題小就可以矇混過關。我往往跟家朋友說,一定要求中介按照IPO的要求來做,改制規范必須要整改到位,規范只有問題而沒有小問題,不能為了上新三板而上新三板,新三板只是的第一步,要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掛牌後,發現券商不好再更換到底好不好?
今年就有很多已經掛了新三板的主動找到我們,要更換主辦券商,想我們為他們做後續的持續督導。在這里,我必須要清楚告訴各位家的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拒絕的!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前期的改制規范我們並沒有參與,根本不知道其他券商做的活到底是粗還是細,有沒有隱瞞什麼問題,有沒有埋下一些定時炸彈,所以就券商來說,一般不太願意再去接手已經掛了牌的的持續督導工作。
持續督導,本身就是一件苦力活、費力活,券商收費不高,卻要承擔很多責任和義務。如果出了問題,股轉系統首當其沖的要拿券商試問。所以,後期持續督導工作的權、責、利不匹配,大多數券商不願意接手,除非特別優質的,我們還是可以考慮的。
另外,更換主辦券商本身對來說就不是一件好事,需要去跟股轉系統解釋更換的原因,者心裡也會打鼓:是不是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要去更換券商呢。同時,還要取得原主辦券商同意更換的函,作為券商來說,一般不願意去搶別的券商手裡的業務,因為這在行業里是一件比較忌諱的事情。
㈢ 保薦期間和持續督導期間有什麼異同
1、公司債券需保薦,但不需持續督導;
2、保薦期間包括上市推薦期間和版持續督導期間。
保薦權期間分為兩個階段,即盡職推薦階段和持續督導階段:
①從中國證監會正式受理公司申請文件到完成發行上市為盡職推薦階段。
②證券發行上市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持續督導期間為「上市當年剩餘時間及其後兩個完整會計年度」;上市公司再次公開發行證券的,持續督導期間為「上市當年剩餘時間及其後一個完整會計年度」。
持續督導期一般重大資產重組主板中小板再融資(包括公開、非公開、可轉債)創業板再融資上市公司收購新三板(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 掛牌期間都要持續督導。
㈣ 新三板主辦券商需要持續督導多長時間
企業掛牌新三板的條件是,有持續經營能力,第一路演小編可以告訴你,企業在新三板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都需要券商的持續督導。
一、新三板掛牌企業是需要券商的持續督導的,也就是說只要企業還是新三板企業,就一定需要券商的督導,但是不一定要是同一券商。
二、主辦券商需要在公司掛牌期間履行持續督導義務,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指導和督促掛牌公司規范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對其信息披露文件進行事前審查;
2、指導和督促掛牌公司完善治理機制,提高規范運作水平;
3、對掛牌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進行培訓;
4、對掛牌公司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情況進行現場檢查;
5、在發現掛牌公司存在不規范行為時,及時向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報告,並視情況發布風險警示公告。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將發布主辦券商持續督導工作指引,明確和細化主辦券商持續督導職責。
三、要求主辦券商對掛牌公司進行持續督導義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發揮市場的培育功能,幫助掛牌公司盡快熟悉資本市場,為其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主辦券商通過持續督導可以優先為掛牌公司提供融資、做市、並購重組等資本市場服務,建立主辦券商權責利相統一的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促使主辦券商推薦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掛牌,與中小企業共成長。
四、 根據新三板規則,主辦券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承擔系統性風險,對企業進行掛牌前的盡職調查、掛牌後的持續督導,其中持續督導是在公司掛牌後,主辦券商需持續督導掛牌企業應合規合法的履行規范運作、信守承諾、信息披露等義務。但同一主辦券商對同一掛牌公司的持續督導可以是非連續的,同一掛牌公司可由不同的主辦券商持續督導,但持續督導不可間斷。可見,持續督導貫穿掛牌公司在新三板掛牌的整個生命周期。
㈤ 請教募集資金使用完畢但持續督導期已過是否需要出具報告
上交所持續督導要求只要有未盡事宜就還需要督導,何況募資未用完。
㈥ 創業板延長了其對上市公司的督導期,在這方面的具體規定是怎樣的
為加強保薦機構對創業板公司的督導,創業板不僅強化了保薦機構的職責而且延長了其對上市公司的督導期,《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對保薦機構的督導期的規定具體如下:
1.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持續督導期間為股票上市當年剩餘時間及其後三個完整會計年度;上市後發行新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持續督導期間為股票、可轉換公司債券上市當年剩餘時間及其後兩個完整會計年度;申請恢復上市的,持續督導期間為股票恢復上市當年剩餘時間及其後一個完整會計年度。持續督導期間自股票、可轉換公司債券上市或者恢復上市之日起計算
2.對於在信息披露、規范運作、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或違規行為,或者實際控制人、董事會、管理層發生重大變化等監管風險較大的公司,在法定持續督導期結束後,深交所可以視情況要求保薦機構延長持續督導期,直至相關問題解決或風險消除
㈦ 保薦期間和持續督導期間有何異同
謝謝。還有,公司債券需保薦,但不需持續督導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保薦工作指引:「保薦期間包括上市推薦期間和持續督導期間」 到投行先鋒論壇網站查看回答詳情>>
㈧ 企業上市輔導期是什麼意思
企業上市輔導期:根據規定,保薦機構(保薦人)在推薦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前,應當對發行人進行輔導。保薦人及其保薦代表人應當遵循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的原則,認真履行審慎核查和輔導義務,並對其所出具的發行保薦書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負責。
為了保障股票發行核准制的實施,提高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的素質及規范運作的水平,保證從事輔導工作的保薦機構(保薦人)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過程中依法履行職責,中國證監會分別於2006年5月、2008年12月實施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和《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
(8)持續督導期限擴展閱讀:
上市輔導期限制性規定
《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8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工作辦法》(證監發2001125號)已經廢止。上市輔導期至少一年的規定已經失效。
2009年6月14日期開始施行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將上市輔導期至少一年的限制性規定去掉,不再對上市輔導期時間做硬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