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地震的餘震的期限

地震的餘震的期限

發布時間:2021-07-27 14:38:06

❶ 一般地震過後,餘震持續多長時間

v四川省地震局預報研究所:「5·12」汶川8.0級地震的類型是「主震餘震型」,其總體特徵是衰減趨勢,但其持續時間較長,而且還會有一些起伏。具體持續多久。這還不能確定。

❷ 地震過後餘震一般會持續多久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黨委書記李強華表示,未來一個月內餘震還會持續發生,但今後餘震間隔時間會越來越久,震級也會越來越低。

李強華介紹說,大地震後要使餘震完全消除會有一個過程,因為一般地震不會一次釋放所有能量,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據地震預測數據顯示,未來一個月內四川境內可能會有陸續強弱不等的餘震,甚至可能會在一日內連續發生幾十次、甚至上百次餘震,但餘震大多能量小,持續發生的餘震不會危及群眾的生命安全。隨著時間往後推移,餘震之間的間隔時間會越來越長,震動級別也會越來越低。

李強華同時表示,近期內汶川附近區域不排除發生6級以上強震的可能,在此區域的民眾應當注意安全,李強華同時提醒民眾盡量不要入住一些發生裂痕的建築。

❸ 大地震後,餘震一般會持續多長時間

1-單震型:就發生一次較大的地震,前後基本上沒有地震。這種地震比較少見,基本上目前無法預報。

2-主震-餘震型:先發生一次大的地震,隨後發生一系列較小的地震,這些較小的地震稱為餘震。例如汶川地震、唐山地震都是這種地震,一般主震發生或很快就有餘震。離主震越近,餘震越多,平均強度越強,隨著時間的流逝,餘震越來越少,平均震級也逐漸下降,但不排除偶爾又來一次較大余。




組成部分:

前震、主震、餘震是地核移動的表現形式,地震開始移動,岩漿就發生波動,推動地殼振動,稱為前震;岩漿發生頂頭峰時產生的振動是主震,殘余岩漿的波動,地核的復原間接的推動地殼振動是餘震,由於地核的復原比原先移動的動量大,故餘震比前震大。

地震前後相當於岩石蠕動應變恢復過程。前震、主震、餘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現象,國外很多人把時間間隔不大。

❹ 汶川4.8級地震屬512地震餘震,地震的餘震是否有「有效期」這一說法

地震的餘震並沒有有效期的說法,餘震能量釋放的過程,在釋放過程中會有不斷的餘震發生,餘震衰減時間有長有短,有時一瞬間就釋放完,有時長達十幾年。自從1970年以來,在汶川一共發生了120次地震,其中5級以下的地震發生了100次,5~5.9級地震發生了15次,6~6.9級地震發生了4次,8級地震發生了一次。4級以上地震其中含有汶川餘震,專家認為在未來汶川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因為觸發地震的板塊能量已經基本釋放。


當聽到地震預警信息,如果在學校應及時躲在桌子下面,用比較厚的書籍擋住頭部,為了防止摔倒,另一隻手要握住桌腳。等餘震過去後,聽從指揮從教室內迅速撤離,在操場里蹲下身子握住頭部。如果無法逃出室內,可以藏在櫃子或者床底下,在空曠的房間可以蹲在角落處,這些地方容易形成縫隙,生存幾率更高。

❺ 地震過後會有餘震嗎一般在多長時間內會發生餘震

餘震
主震之後接連發生的地震。餘震一般在地球內部發生主震的同一地方發生。通常的情況是一個主震發生以後,緊跟著有一系列餘震,其強度都比主震小。餘震的持續時間可達幾天甚至幾個月。

餘震發生的原因
美國地球物理學家發現,「餘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動態」地震波的沖擊,而不是原先認為的緣於地震引發的斷層附近的地殼重整。 美國地質調查的Karen Felzer和加州大學的Emily Brodsky分析了近二十年發生在南加州的數以千計的中小型地震中餘震的數據之後得出了這一結論,他們的工作可能影響關於餘震發生的預測(來源:Nature 441 735)。
地震主要起因於地殼上大陸板塊彼此相對移動產生的壓力累積。主震發生過後,時隔不久最多一兩天,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開一定距離,可發生稱為餘震的二次震動。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認為餘震產生於主震引起的「靜態壓力」改變,因為似乎只有它能夠具有產生餘震的這種機制。但 Felzer和Brodsky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科研人員研究了在1984年至2002年間,發生在南加州的數千次地震中主震之後的2至6次餘震的精確數據。他們發現,在距離震中50km之外,餘震的發生數量急劇下降。更確切地說,他們發現至震中距離與餘震次數約呈指數-1.35左右衰減。 他們說這意味著一個平穩的量引發了整個運作過程,在50公里的距離中靜態壓力的改變幾乎可以忽略不記,因此「動態應力」是餘震的罪魁禍首。他們還指出,地震波在距離上的衰減遵循指數規律。
研究者說這個結果將對地震過後預測餘震的發生產生影響。Brodsky說:「我們研究餘震預測的一個關鍵點是,餘震發生可能性與主震的烈度成正比。換言之,如果你知道地震波的振幅,你就可以在概率意義上預測在某點是否有餘震。」

❻ 地震了餘震一般有多久

每一次大地震.震級最強的一次就把地震的能量釋放了90%以上.而後它會不斷的釋放.震級會越來越小.每個震級相差33倍.直到它釋放完為止.地震學家認為.大震以後慢慢釋放未必是個壞事.它有利於地殼和地表的結構長期穩定.這個時間一般在幾個月到幾年不等

❼ 大地震後,餘震一般會持續多長時間

1-單震型:就發生一次較大的地震,前後基本上沒有地震。這種地震比較少見,基本上目前無法預報。

2-主震-餘震型:先發生一次大的地震,隨後發生一系列較小的地震,這些較小的地震稱為餘震。例如汶川地震、唐山地震都是這種地震,一般主震發生或很快就有餘震
發生(常常幾十分鍾之內就有),離主震越近,餘震越多,平均強度越強,隨著時間的流逝,餘震越來越少,平均震級也逐漸下降,但不排除偶爾又來一次較大余
震。通常最大的餘震比主震小1.2級以上。這種地震目前也無法預報。

3-前震-主震型:先發生大量小的地震,然後小地震突然消失一段短的時間,隨後就發生大的主震。這種地震由於有大量小的前震,所以比較容易預報,小地震突然消失的時候就是預報的最佳時機。世界上唯一成功預報的一次地震——遼寧海城地震就是這種地震。

4-雙震型:在間隔很短時間內(一般幾十分鍾到十幾天),同一個斷層上發生兩次震級差不多的地震,例如70年代四川平武地震。雙震型地震也不排除在兩次主震前有小的前震或之後有小的餘震。

5-震群型:在間隔很短時間內,連續發生多次差不多大的主震,例如智利發生的那個世界最大地震就是這種地震,在差不多1個月時間內反復發生多次7級以上甚至8級以上地震。

❽ 地震的餘震會持續多久

預計汶川地震的餘震持續將在1個月以上!
中國地震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總體看來,餘震的活動基本是正常的,說明剩餘能量在逐漸釋放。在以後的釋放過程當中,較強的餘震還有可能發生。此前中國地震局台網中心負責人接受本報采訪時也表示,預計汶川地震的餘震持續將在1個月以上。

與地震的餘震的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