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電暈液有效期

電暈液有效期

發布時間:2021-07-27 09:51:24

A. 電暈處理後的塑料可以列印嗎

要看什麼塑料了,一般PP PS PET PVC等電暈後可以列印,其他就難說了。
而且要注意的是,電暈的活性只能維持一周,一周以後會衰減的。
最可靠的辦法是,在做片材的時候,塗布一層處理液,可以維持粘附力。
電暈處理是一種電擊處理,它使承印物的表面具有更高的附著性。
電暈處理器由電極、高電位器及走卷導輥組成,當電壓超過1-2mm的空氣間隙的電離電阻時,就會產生連續放電,由於導輥上的電介質使放電獲得均一的分散。電極裝在罩室內,以防接觸。為了降溫及排除所產生的臭氧,用排氣風扇把電暈處理器附近的空氣往外吹散。但為了不讓臭氧向外排放,還須讓排氣先通過一個空氣凈化器。
電暈處理增加基材的附著性能是通過下列機理的:
·移除表面上被吸收的原子和分子。
·促進原子的接觸,增進濕潤。
·增進表面能,調節極性。
·創造能起化學反應的原子基或功能團。
電暈處理對塑料表面所產生的物理及化學影響是復雜的,其效果主要通過三方面來控制:1、特定的電極系統,2、導輥上的電介質,3、特定的電極功率。
至於走卷速度、卷的寬度及塑料種類的變化,只需調節電機功率,有的是自動控制的,其效果的重復性有保證。
電暈處理的作用在於:
1、從電極上釋出的電子受高壓的加速而沖向走卷。
2、電子與空氣分子相撞擊產生部分臭氧及氧化氮。
3、電子與塑料膜(例如聚乙烯)撞擊後,使碳氫鏈或碳碳鏈斷裂。
4、受電暈影響的空氣與這些自由基發生反應,主要是氧化。
5、羥基、酮基、醚基、碳酸基、酯均是極性基團,是油墨附著的基礎。
由於不同的化學結構有不同的原子鍵,所以對塑料電暈處理的效果也視塑料的化學結構而異。不同的塑料需要進行不同強度的電暈處理。已證實:BOPP薄膜在生產後還會發生結構狀態的變化,在幾天內,聚合物由無定形變化成晶體形,從而影響電暈處理的效果。
經過電暈處理後,塑料表面層的交聯結構比其內層的交聯結構減少,因此其表面層的功能團有較高的移動性。所以,在儲存中,不少塑料出現電暈處理效果的衰退,添加劑由內部向表面遷移,也是使表面能下降,影響附著力的因素,這種負面影響無法完全抑制。
實際上相對濕度也會影響電暈處理的效果,濕度是去極化劑,但一般來說由於影響並不嚴重,往往在測試誤差范圍之內,被忽略不計。如果採用連機電暈處理,則更可不必考慮。
要把塑料表面處理達到一定的表面能,就需要把電暈處理的量(D)達到一定數值,其公式是:D=P÷(CB×V)
D=電暈處理量P=電動機功率(瓦)CB=電暈處理寬度(米)
V=走卷速度(米/分)
舉例:有一塑料薄膜印刷商要以350米/分的速度進行1600mm寬的薄膜印刷,有PET、LDPE、PP共聚體及PP均聚體等不同塑料膜。在開印前,這些薄膜的表面能均須處理達到45mN/m以上,根據電暈處理經驗,知道上述各種薄膜的電暈處理量大致要達到:
PET 5.0(由42達到45mN/m)
LDPE 7.5(由38達到45mN/m)
PP共聚體 12.5(由40達到45mN/m)
PP均聚體 25.0(由39達到45mN/m)
那麼其電暈處理的功率(P)也就可以根據P=D×CB×V計算出來,其中PP均聚體的功率要求最高為25×1.6m×350米/分=14000瓦,而PP共聚體為7000W,LDPE為4200W,PET為2800W。
一般情況來說,電暈處理器是按照要求最高的功率設定,對於要求低些的薄膜,把功率調低來處理。
電暈處理的效果與電極的設計有較大關系。多片電極的效果最好(如Softal公司的專利),這一系統的特點是電暈處理的能力是通過平行成排的電極片播散出來的。在熱膨脹的情況下,電極片可以在不改變極片間隙的情況下移動。另一優點是:由於放電的均一性,可避免長持續的放電通道。據對比,多片電極比一般金屬電極(如單片電極或U型電極)的效果,可能要高出5到10mN/m。而且處理後的塑料在儲存一個月後,其表面能的衰減情況前者卻反而比後者弱。

B. 測試電暈的葯水是如何配製的

你這個問題夠專業,實在是無能為力,查了我半小時,還只是搞清楚了什麼是電暈筆..坐沙發等強人

C. 達因液的保質期是多久 國標是什麼

塑料薄膜作為包裝材料,往往需要印刷,這就需要對表面進行處理,如電暈處理,來達到一定的表面張力GB/T14216-1993《塑料 膜和片潤濕張力測試方法》規是用原先配好的不同張力的試液,俗稱「達因液」來測試試樣的表面張力。

D. 電暈處理的作用效果

電暈處理對塑料表面所產生的物理及化學影響是復雜的,其效果主要通過三方面來控制:①特定的電極系統,②導輥上的物介質,③特定的電極功率。
由於不同的化學結構有不同的原子鍵,所以對塑料電暈處理的效果也視塑料的化學結構而異。不同的塑料需要進行不同強度的電暈處理。實踐證明:BOPP薄膜在生產後還會發生結構狀態的變化,在幾天內,聚合物由無定形變化成晶體形,從而影響電暈處理的效果。
經過電暈處理後,塑料表面層的交聯結構比其內層的交聯結構減少,因此其表面層的官能團有較高的移動性。所以,在儲存中,不少塑料出現電暈處理效果的衰退,添加劑由內部向表面遷移,也是使表面能下降,影響附著力的因素,這種負面影響無法完全抑制。
實際上相對濕度也會影響電暈處理的效果,濕度是去極化劑,但一般來說由於影響並不嚴重,往往在測試誤差范圍之內,被忽略不計。如果採用連機電暈處理,則更可不必考慮。
電暈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許多承印物的表面能量,使之易於同印刷油墨、塗布材料及膠粘劑相粘結。所有承印物在製造過程中進行一些處理之後便具有較好的粘著特性。電暈處理屬於後期處理,需要指出的是電暈處理並不是在生產承印物時所能運用的改變承印物表面能的唯一處理法。其它處理方法包括火焰處理及塗布處理法。具體採用哪種處理法主要取決於承印物的結構。
許多人認為,電暈處理使承印物表面變得粗糙,從而易於吸附印刷油墨及膠粘劑,但是這種看法卻被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得出的觀察結果所否定。目前流行的理論認為,電暈處理使承印物表面分子結構重新排列,產生更多的極性部位,有利於附著外物。表面能的測量單位為達因(dyne)。所有的液體以及大多數承印物(多孔型除外)都可以測量其達因值。為了使印刷油墨能夠很好地附著在承印物表面上,承印物的達因值應該比所有油墨的達因值高出10個達因。水性油墨的表面能高於溶劑型油墨的表面能,所以其承印物也必須具有較高的表面達因值。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回歸初始狀態的特性。紙製品加工商想要達到的達因值越高,處理能量衰減得就越快。所以用水性油墨在薄膜、金屬箔及一些紙張上印刷時,應該在開機印刷前進行二次處理。在印刷機上使用電暈處理裝置(匹配得當)時,可使薄膜的處理能級加長到原來的能級(或者略高)。
前面談到,處理能級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減。二次處理可以除去薄膜表面的污物,不僅有助於提高印刷油墨的粘著程度,而且還能改進視覺效果。有鑒於此,專家們建議在使用溶劑型油墨、水性油墨或UV油墨承印薄膜、金屬箔或一些紙張印刷活件時,應該對承印物表面進行二次電暈處理。

E. 電暈在什麼時間能看到

電暈現象就是帶電體表面在氣體或液體介質中局部放電的現象,常發生在不均勻電場中電場強度很高的區域內(例如高壓導線的周圍,帶電體的尖端附近)。其特點為:出現與日暈相似的光層,發出嗤嗤的聲音,產生臭氧、氧化氮等。

均勻電場中,由於各點電場強度都是一樣的,當施加穩態電壓(直流、工頻交流),電場強度達到空氣的擊穿強度時,間隙就擊穿了。但日常很難見到均勻電場。對於稍不均勻的電場,日常見得很多。如球-球間隙,球-板間隙等,以球-球間隙為例,當間隙距離小於1/4D時,其電場基本為均勻電場,當 D/4 ≤S≤ D/2 時,其電場為稍不均勻電場。

均勻電場的放電電壓也可用公式計算,公式為(單位為kV):

δ—空氣相對密度;

s—間隙距離cm;

應用說明

不均勻電場的差別就在於空氣間隙內,各點的電場強度不均勻,在電力線比較集中的電極附近,電場強度最大,而電力線疏的地方,電場強度很小,如棒-棒間隙,是一對稱的不均勻電場,在電極的尖端處電力線最集中,電場強度也最大。當加上高壓後,會在電極附近產生空氣的局部放電——電暈放電,電壓再加高時,電暈放電更加強烈,致使間隙內發生刷狀放電,而後就擊穿了(電弧放電)。如棒-板間隙,在尖電極附近電場強度最大,加上高壓後,電極附近先產生電暈放電,而板上的電力線很疏,不會產生電暈。當電壓足夠高時,棒極也將產生刷狀、火花放電,最後導致電弧放電(擊穿)。電暈多發生在導體殼的曲率半徑小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特別是尖端,其電荷密度很大。而在緊鄰帶電表面處,電場E與電荷密度σ成正比,故在導體的尖端處場強很強(即σ和E都極大)。所以在空氣周圍的導體電勢升高時,這些尖端之處能產生電暈放電。通常均將空氣視為非導體,但空氣中含有少數由宇宙線照射而產生的離子,帶正電的導體會吸引周圍空氣中的負離子而自行徐徐中和。若帶電導體有尖端,該處附近空氣中的電場強度E可變得很高。當離子被吸向導體時將獲得很大的加速度,這些離子與空氣碰撞時,將會產生大量的離子,使空氣變成極易導電,同時借電暈放電而加速導體放電。因空氣分子在碰撞時會發光,故電暈時在導體尖端處可見亮光。

應用

(1)電暈引起電能的損耗,並對通訊和廣播發生干擾。例如,雷雨時尖端電暈發電,避雷針即用此法中和帶電的雲層而防止雷擊。

(2)靜電復印機的充電過程是光導體鼓在暗處並處在某一極性的電場中,使其表面均勻地充上某種極性的電荷而具有一定的表面電位的過程。這一過程實際上是鼓的敏化過程,使原來不具備感光性的鼓具有較好的感光性。它通常採用電暈放電法,即在離鼓一定距離的電極絲上加高壓電,使其產生電暈放電,使光導體表面帶上靜電荷的過程,這個過程叫「充電」。

F. 薄膜電暈保多久

保用時間與材料種類及儲存環境密切相關,溫度、濕度、薄膜中的添加劑都會影響電暈值;
極性薄膜類(PA、PET。。。)存儲六個月一般可用,復合後測試數據變化不大;
厚的PE膜(80um)一般四個月還可用,6個月就有點風險;
要求高的產品如:蒸煮型CPP最好不要超過三個月。

G. 電暈現象是怎樣的電暈有何危害

電暈,指帶電體表面在氣體或液體介質中發生局部放電的現象,常發生在高壓導線的周圍和帶電體的尖端附近,能產生臭氧、氧化氮等物質。

在110kV以上的變電所和線路上,時常出現與日暈相似的光層,發出「嗤嗤」「陛哩」的聲音。電暈能消耗電能,並干擾無線電波。電暈是極不均勻電場中所特有的電子崩——流注形式的穩定放電。

危害:

1、由於電暈放電伴隨著電離、復合、激勵、反激勵等過程產生的聲光熱效應,發出「絲絲」的雜訊,對人的生理,心理的影響。220kV以下問題不嚴重,500kV及以上影響較大,其次使周圍氣體溫度升高,減少元件熱穩定性。

2、在尖端突出處,電子與離子在局部強場作用下高速運動,形成「電風」。當電極固定得剛性不夠,會使電暈極震動轉動,減少元件動穩定性。

3、氣體放電會發生化學反應,主要產生臭氧、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其中,臭氧對金屬及有機絕緣物有強烈氧化作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會溶於空氣中的水形成硝酸類,具有強腐蝕性。

4、產生高頻脈沖電流,其中含有大量的高次諧波,干擾無線電通訊。

5、會產生可觀的能量損耗。

(7)電暈液有效期擴展閱讀

形成機制:

電暈放電的形成機制因尖端電極的極性不同而有區別,這主要是由於電暈放電時空間電荷的積累和分布狀況不同所造成的。在直流電壓作用下,負極性電暈或正極性電暈均在尖端電極附近聚集起空間電荷。

在負極性電暈中,當電子引起碰撞電離後,電子被驅往遠離尖端電極的空間,並形成負離子,在靠近電極表面則聚集起正離子。

電場繼續加強時,正離子被吸進電極,此時出現一脈沖電暈電流,負離子則擴散到間隙空間。此後又重復開始下一個電離及帶電粒子運動過程。如此循環,以致出現許多脈沖形式的電暈電流。

電暈電流這一現象是G.W.特里切爾於1938年發現的,稱為特里切爾脈沖。若電壓繼續升高,電暈電流的脈沖頻率增加、幅值增大,轉變為負輝光放電。電壓再升高,出現負流注放電,因其形狀又稱羽狀放電或稱刷狀放電。

當負流注放電得以繼續發展到對面電極時,即導致火花放電,使整個間隙擊穿。正極性電暈在尖端電極附近也分布著正離子,但不斷被推斥向間隙空間,而電子則被吸進電極,同樣形成重復脈沖式電暈電流。電壓繼續升高時,出現流注放電,並可導致間隙擊穿。

工頻交流電暈在正、負半周內其放電過程與直流正、負電暈基本相同。工頻電暈電流與電壓同相,反映出電暈功率損耗。工程應用中還常以外施電壓與電暈電荷量的關系表示電暈特性,稱為電暈的伏庫特性。

H. 什麼是電暈

電暈(放電)是指由於高電壓使周圍空氣產生電離,當電壓梯度超過一定臨界值時,在導體表面和它的附近出現紫藍色輝光的放電現象。 氣體介質在不均勻電場中的局部自持放電。最常見的一種氣體放電形式。在曲率半徑很大的尖端電極附近,由於局部電場強度超過氣體的電離場強,使氣體發生電離和激勵,因而出現電暈放電。發生電暈時在電極周圍可以看到光亮,並伴有噝噝聲。電暈放電可以是相對穩定的放電形式,也可以是不均勻電場間隙擊穿過程中的早期發展階段。 電暈放電的形成機制因尖端電極的極性不同而有區別,這主要是由於電暈放電時空間電荷的積累和分布狀況不同所造成的。在直流電壓作用下,負極性電暈或正極性電暈均在尖端電極附近聚集起空間電荷。在負極性電暈中,當電子引起碰撞電離後,電子被驅往遠離尖端電極的空間,並形成負離子,在靠近電極表面則聚集起正離子。電場繼續加強時,正離子被吸進電極,此時出現一脈沖電暈電流,負離子則擴散到間隙空間。此後又重復開始下一個電離及帶電粒子運動過程。如此循環,以致出現許多脈沖形式的電暈電流。電暈電流這一現象是G.W.特里切爾於1938年發現的,稱為特里切爾脈沖。若電壓繼續升高,電暈電流的脈沖頻率增加、幅值增大,轉變為負輝光放電。電壓再升高,出現負流注放電,因其形狀又稱羽狀放電或稱刷狀放電。當負流注放電得以繼續發展到對面電極時,即導致火花放電,使整個間隙擊穿。正極性電暈在尖端電極附近也分布著正離子,但不斷被推斥向間隙空間,而電子則被吸進電極,同樣形成重復脈沖式電暈電流。電壓繼續升高時,出現流注放電,並可導致間隙擊穿

I. 如何測試電暈值

測試電暈值用電暈筆來測試。

選擇合適達因值的電暈筆;將薄膜表面清潔干凈並平平鋪於水平桌上,用電暈筆在薄膜面上輕輕劃上一筆。如果三秒內液體無收縮,則達到所選達因,反之則未達到。

電暈產生是因為不平滑的導體產生不均勻的電場,在不均勻的電場周圍曲率半徑小的電極附近當電壓升高到一定值時,由於空氣游離就會發生放電,形成電暈。

大多數塑料薄膜(如聚烴薄膜)屬非極性聚合物,表面張力較低,一般在29-30mN/m,從事論上講,若某物體的表面張力低於33mN/m,目前已知的油墨與粘合劑都無法在上面附著牢固,因此要對其表面進行電暈法處理。

(9)電暈液有效期擴展閱讀:

在使用電暈筆時要注意的問題:

1、保持被測物表面的清潔。

2、不要弄臟電暈筆尖。

3、勿在被測物表面同一個地方多次劃線。

4、保存電暈筆在0~25度的環境中。

5、避免皮膚接觸電暈液。

6、在保質期之前使用電暈筆。

J. 電暈處理後的膜可以存放多長時間

塑料薄膜的電暈處理法:在處理裝置上施加高頻高壓電,使其電暈放電,產生細小密集的紫藍色火花。空氣電離後產生的各種等離子在強電場的作用下,加速而沖擊處理裝置內的塑料製品,這些等離子粒子的能量一般在幾至幾十電子伏特,與塑料分子的化學鍵能相接近,因此,能誘發塑料表面分子的化學鍵斷裂而降解,增大表面粗糙度。在電暈放電時,還會產生大量的臭氧。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使塑料表層分子氧化,產生羰基化合物、過氧化合物等。另外,電暈處理還有除去油污、水汽和塵垢等作用,經過上述物理和化學改性後,能明顯改善塑料表面的潤濕性和附著性。優點:
①處理材料的范圍廣,可用於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醯胺、聚酯、聚碳酸酯、氟塑料、以及各種相應的共聚物,金屬箔等;
②處理時間短、速度快,可在生產線上進行處理;
③操作簡單、控制容易;
④電暈處理只涉及材料表層極淺的范圍,一般只有納米數量級,基本上不影響製品的機械性能;
⑤無廢液排放,基本上不污染環境;⑥處理成本低。
工藝線路形式:

第一種形式是在薄膜的生產線上進行,即通常所說的熱膜處理,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處理形式。由於在高聚物分子還沒有完成結晶的情況下就進行處理,因此,處理效果強,但一般只適用於當即進行再加工(如印刷、塗布或復合)的薄膜處理。處理裝置設置在薄膜冷卻定型段後面,卷取裝置之前。
第二種形式是在薄膜的再加工線上進行,即通常所說的冷膜處理,這種形式的處理質量還與薄膜的經歷有關。若薄膜生產後存放時間長,析出的添加劑大量附在薄膜表面,處理質量就會變差。選用這種形式還應注意電火花是否會對所使用的溶劑產生著火的可能。處理裝置設置在印刷(或塗布、復合)裝置之前。
第三種形式是上述兩種形式的組合,即先在薄膜的生產線上進行處理,然後在薄膜的再加工線上進行第二次處理。它適用於第一次處理質量差,或第一次處理後存放時間已長,處理效果已消退許多的薄膜。

閱讀全文

與電暈液有效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