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律對舉證期限有什麼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在民事訴訟中有舉證期限關「舉證時限」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3、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
4、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15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10日。
5、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6、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7、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8、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3條規定,當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74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的,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7日,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B. 民訴中,二審、再審中舉證期限有何規定
在民事訴訟中,證據是很重要的。有人說打官司就是打證據。證據准備充分就需要充足的時間。那麼民訴舉證期限是多久呢?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你介紹民訴舉證期限的內容,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如何確定舉證期限
1、可以由當事人協商確定,並經人民法院認可。
2、當事人沒有協商的,法院可以直接指定舉證期限。該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30日。
二、舉證期限可以少於30日的情況
1、一審普通程序,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只要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少於30日。
2、上述舉證期限屆滿後,法院酌情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或者反證的期限的,該期限可以少於30日。
3、一審簡易程序,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可以少於30日。
如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的,法院應當補足30日的舉證期限。但當事人同意不補足,可以不再補足。
4、二審程序中,當事人提出新證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可以少於30日。
5、因證據或者事實原因發回重新審理的案件,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受30日的限制。
6、當事人雙方就舉證期限達成協商,經法院認可的,也可以少於30日。
三、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的情況
1、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法院應在駁回異議後,另行指定不少於30天的舉證期限。經當事人同意的,可以少於30日。
2、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內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法院應當根據案件情況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3、在訴訟程序中,需要追加當事人或者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法院應當為新參加訴訟的人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此期限內,也適用於其他當事人。
舉證期限從當事人收到受理通知書、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開始計算。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C. 我立案後,為什麼法院沒告訴我舉證期限
立案是立案庭的工作,給舉證期限是審判庭的事,所以,在立案時,立案庭是不會給舉證期限的。稍等一段時間,原告就會收到法院給的舉證通知書,上面有舉證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九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D. 當事人超出舉證期限的證據法院該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版定》第34條規定:「權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當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第47條第1款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世,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所謂證據失權,就是說當事人超出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提交的證據是不能作為有效的證據使用的,人民法院不能將其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根據《若干規定》,證據失權有幾種例外:
1、當事人超出舉證期限提交的證據,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
2、新證據。《民事訴訟法》第125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若干規定》第41條第1項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
E.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舉證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中有關「舉證時限」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3、舉證期限:根據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5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
4、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5、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6、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7、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8、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3條規定,當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74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的,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7日,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5)法院為規定舉證期限擴展閱讀:
民訴法新解釋關於舉證期限
《解釋》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
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解釋》規定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十五日,第二審案件提供新證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二審案件沒有舉證期限,若提供新證據,除不開庭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以外,其他應在開庭前或開庭審理時提出的舊規定。
同時《解釋》規定在縮短庭審前准備階段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的同時,又給當事人提供了在之後提供反駁證據或補正證據的機會;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簡單規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訴訟實踐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F. 在簡易程序中,法院指定舉證期限可以少於30天,錯在哪裡
按實際情況,適用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人民法院確定,也可以版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權院准許,但不得超過十五日。
所以在簡易程序中,法院指定舉證期限可以少於30天的說法錯誤。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六十六條 適用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人民法院確定,也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准許,但不得超過十五日。被告要求書面答辯的,人民法院可在徵得其同意的基礎上,合理確定答辯期間。
人民法院應當將舉證期限和開庭日期告知雙方當事人,並向當事人說明逾期舉證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後果,由雙方當事人在筆錄和開庭傳票的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捺印。
當事人雙方均表示不需要舉證期限、答辯期間的,人民法院可以立即開庭審理或者確定開庭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