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冬季施工可以索賠嗎菲迪克合同條款
冬季施工是否可以索賠應該查看合同清單中的措施費項目是否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費,若是包括則不能索賠,若是不包括則可以要求增加清單項,補充冬季施工費。
『貳』 國際fidic索賠,爭端和仲裁與國內的區別
各締約國可以適用《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公約》中所規定的規則,也可以另行議定規則。1907年公約中規定的程序規則,是根據長時期的仲裁實踐編纂的,要點如下:提請仲裁的國家應簽訂一項仲裁協定(compro-mise),明文規定爭端事由、委派仲裁人的期限和方法、賦予仲裁庭的特別權力、開庭地點、使用的語文等。各當事國有權委派特別代理人作為各當事國和仲裁庭之間的聯絡人,也可以聘用律師或輔佐人。仲裁程序包括書面程序和口頭程序。仲裁庭的評議秘密舉行,一切問題由仲裁人多數決定。裁決書必須敘明理由。裁決是確定的,不得上訴。裁決僅對各當事國有拘束力。每個當事國負擔自己的費用,仲裁庭費用則由各當事國平均負擔。上述規定基本上仍被沿用。1949年4月28日聯合國大會決議修改並恢復效力的1928年日內瓦《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總議定書》中關於仲裁的部分規定:關於「權利的爭端」必須提交聯合國國際法院(見國際爭端的司法解決),但如果當事國同意,可以提交仲裁法庭。其他爭端經和解未能達成協議的,也可以提交仲裁法庭。此外,總議定書就仲裁法庭的組成方式,以及當事國未能就仲裁人的委派達成協議時應遵循的程序,作了規定。但接受這一總議定書的國家很少。國際法委員會1958年通過,並經聯合國大會於同年提請會員國考慮和使用的《仲裁程序示範規則》,除了包含仲裁一般程序規則外,還就爭端各當事國在履行所承擔的仲裁義務時可能發生的一些情況及解決法作了規定。這些情況是:負有仲裁義務的國家,在仲裁法庭成立以前,對於是否存在爭端,以及爭端是否屬於仲裁義務范圍發生分歧;關於仲裁法庭的組成未能達成協議;當事國對於裁決的意義和范圍發生爭執,而不可能提交原仲裁法庭決定;當事國一方根據規定的理由對裁決的效力提出異議等。遇有這些情況,可以由當事國一方請求國際法院作出決定,或協助解決。國際聯盟的國際常設法院於1922年正式成立以前,仲裁是國際爭端的唯一的法律解決方法,提交仲裁的國際爭端比較多。法院成立以後,仲裁案件一度大為減少。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情況又有了改變。1945~1970年有20多個案件提交國際仲裁。在70年代,也有幾個較大的案件,如阿根廷與智利之間關於「比格爾海峽案」(1977)、英法「大陸架劃界案」(1977~1978),都是通過仲裁得到了解決。今後的趨勢是,作為國際爭端的兩種法律解決方法,仲裁與司法解決基本上會同樣被經常使用。
『叄』 索賠有效是14天還是28天內
國內及國際(FIDIC)均規定為28天 ,承包商的索賠應在引起索賠的事件第一次發生之後28天內,將它的索賠意向通知工程師。
『肆』 FIDIC合同條件規定的業主索賠
1、拒收不合格的材料和工程;
2、承包人未能按照工程師的指示完成缺陷補救工作;
3、由於承包人的原因修改進度計劃導致業主有額外投入;
4、拖延違約賠償;
5、業主為承包人提供的電、氣、水等應收款項;
6、未能通過竣工檢驗;
7、缺陷通知期的延長;
8、未能補救缺陷;
9、承包人違約終止合同後的支付;
10、承包人辦理保險未能獲得的補償部分。
『伍』 現在適用99版本的話,索賠未在28天內提出的話,是否喪失權利
樓主的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不知道你的合同採用的是哪個格式和版本。對於99版FIDIC而言,對承包商的索賠有明確的時間規定。首先是索賠通知,承包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索賠事件發生,並可能對工程完工日期或者產生額外成本時14天內向工程師發出索賠通知,並在28天內提交索賠報告。如果事件持續影響,應該每個月提交索賠報告。
根據很多的法庭判決案例,如果在合同中沒有明確規定「在期限內發出索賠通知」是索賠的必要前提,比如規定說「盡快」、或者「合理期限內」發出索賠通知,則在28天後發出索賠通知仍可能成功;如果合同中有條文明確規定了在「期限內發出索賠通知」是索賠的先決條件,則很可能喪失索賠的權利。如果損失巨大,且索賠通知超期不多,在法庭上仍有可能獲得法官的同情而判決仍有索賠權利。反之,可能性不大。
另外,如果在不可抗力事件發生時,承包商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會引起延期或造成費用損失,而是之後才意識到的,索賠通知發出時間的起算點可能得到相應後延。
再一種情況,不可抗力事件發生時,承包商知道可能引起完工延期或者費用損失,但受當時不可克服的客觀因素限制,導致無法向工程師發出索賠通知,比如通訊原因、交通原因、安全原因等,在限制因素消失後,立即發出了索賠通知,該通知仍然有效。
對於合同管理者而言,仔細閱讀合同條文,熟知有關事項執行程序的規定,並建立相應的執行清單是非常有必要的。索賠通知可以很簡短地闡述事件的發生時間、地點、性質,並認為承包商可能因此取得索賠權利,告知工程師即可,並同時保持真實的現場同期記錄。因為沒發索賠通知而喪失索賠權利是很遺憾的事情。
『陸』 FIDIC合同是如何索賠的
工程索賠通常有兩類:1)可以根據合同隨時解決的;2)需要司法解釋或經徵求工程師意見後提交爭端調解委員會或最終提交仲裁解決的。 為有效處理索賠並盡量減輕對工程合同的負面影響,最關鍵的事無論是工程師代表還是承包商的代表,在整個合同期間要保存如下全面詳盡的紀錄:現場日記、進度資料及照片、人力和設備損耗、周報和月報、更新的施工計劃、會議記錄、現場指令、變更指令、圖紙發布登記、財務卷宗、往來函電卷宗等,並就特別事件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向業主提交索賠意向、索賠報告及程序性文件。 為彌補費用和損失,承包商按照既定的、商定的程序提交其索賠要求。這種索賠主要有三種: (1) 追加工程:所追加的項目為工程數量表中已包含的項目,一般可以按合同單價得到支付並得到相應的工期延長。當追加數量超過合同規定時,承包商有權提出單價變更。 (2) 業主違約:由於業主的違約而對承包商造成的損失,可由承包商提出合理的費用增加及相應的工期演唱。但如何落實索賠費用是一大難點。因此索賠值的計算方法應運用國際上工人、慣用和慣例的基本原則,在業主、承包商和工程師及調解人等之間達成共識。承包商在計算費用時,應採用國際通用的計算方法,如實際費用法、總費用與修正費用法、分項法等。要遵守的基本原則包括:1)實際損失中,應注意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的區別,一切實際損失都必須以出具的證明和證據為准;2)承包商在提出索賠時,應扣除按合同規定承包商應自己承擔的風險部分;3)對已定標準的費用項目,除非變更超過合同規定,原則上不宜擴大其計算值;4)索賠的典型案例所採用的計算原則和計算方法,基本上是國際工程索賠處理時的「公理」,承包商應學會應用。 (3) 無法預見:因無法預見特定事件而被迫發生的延誤,須提交索賠報告,其評估過程分3個步驟:1)訂立索賠處理原則,即相關條款;2)調查索賠的起因,特定事件怎樣即在多大程度上給承包商造成了實際損失和延誤;3)估算應付金額,計算並核實所有相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