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土地使用年限的問題,求解!
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業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因此,實踐中土地管理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在與受讓人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時根據不同用途確定不同的使用年限。
一般用於住宅的商品房,其土地使用權年限為70年,這一點很容易了解。這里主要提出在認定幾種特殊房產的期限時所應注意的問題:
1、經濟適用房:經濟適用房因其土地使用權由劃撥方式取得,在土地使用權上沒有明確的年限。但是在出租和轉讓時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關於出售,我國《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經濟適用住房在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證一定年限後,方可按市場價上市出售;出售時,應當按照屆時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與經濟適用住房差價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納收益。具體年限和比例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2)關於出租經營,個人購買的經濟適用住房在未向政府補繳收益前不得用於出租經營。
2、二手房:(1)二手商品房,即原來就屬於商品房,已經取得了土地使用權的,此類二手房的購買者實際取得的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證上所載明的年限減去已經過的年限。(2)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所建成的房產,如:單位集資房、房改房、經濟適用房等。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房產和地產必須同時轉讓,而且只有國家出讓的土地使用權才可以依法轉讓,但是這些房產所對應的土地使用權是通過劃撥形式取得的,所以不能轉讓。因此,通常這些房產的轉讓包括一個土地使用權的更改程序,即將土地使用權的取得由劃撥改為出讓,表現為購買人在購買房產的同時向國家交納土地使用費,由此取得土地使用權。
3、商住房:按照上述《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規定,居住用地最高年限70年,商業用地最高年限40年,混合用地最高年限50年。目前,對商住用地的性質尚未有統一認定,實踐中有的開發商在報批土地時報為住宅,取得的是70年的使用年限,有的開發商可能報的商用,得到40年的使用年限,也有開發商報為綜合用地,取得50年使用年限的。因此,購房者一定要看清楚土地使用證上所標注的土地用途和年限,在簽訂合同時做出相關的違約責任約定。因為不同的年限以及房產性質的不同直接決定著房產價格的高低以及購房者將來的利益。實踐中,也有開發商交付了70年的土地使用費,後因土地用途的改變變更為50年或40年的,這種情況下,開發商應將實情通知給購房者,同時開發商也有權要求土地管理部門變更土地出讓合同,要求退回多交的土地使用費。
此外,前述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對出讓土地年限的規定,其70年、50年或40年都是關於最高年限的規定,實踐中,開發商實際報批和取得的使用年限可能低於該最高年限。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從開發商取得土地使用權到購房者得到房產已經過了很長時間,購房者實際取得的房產年限則實際低於土地使用證所標明的年限。這些都是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時所應該注意到的問題。
最後,關於土地使用權年限屆滿後房產的歸屬。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規定,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需要續期的,應當依照該條例的規定重新簽訂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登記。因目前尚未有土地使用權年限屆滿的情況出現,因此上述法律的規定,而實踐中尚無具體的執行政策。
⑵ 土地所有權是村委,土地使用權是公司,土地用途是工業,使用權類型是批准撥用企業用地使用年限應是多少年
按你所介紹的情況看,該宗土地是集體建設用地。目前僅少數地方進行集體建設用內地流轉試點,非試容點地區集體建設用地只能由鄉鎮企業使用。若需要上市買賣,首先需要徵收為國有土地,由當地國土部門按照招標、掛牌、拍賣的程序交易。
⑶ 土地使用年限是如何確定的
一、有關住宅用地所使用年限,國務院早在1990年5月19日發布了第55號令,《條例》中規專定:住宅用地的出讓最屬高年限為七十年、綜合用地的出讓最高年限為五十年;您正准備購買的房產,可能是房產開發商原先辦理的綜合用地,現其中的部分已開發了商住房,其使用年限為五十年低於出讓的最高年限,因此是合法的。
二、關於補年期差價的問題,崑山市人民政府2001年8月8日昆政發 [2001]33號文通知,要求房產開發商在新開發綜合用地時,須調整土地用途,補足年期後,再開發和轉讓土地使用權(含變更)。對購房者不必補繳年期差價。您只需在購買房子時,根據土地使用年期可適當要求房產銷售商降低購房價格。至於補年期的費用,是按現行土地價格折算成年平均地價再補繳,具體按住宅用地所處土地級別的基準地價的上限標準的年平均價補繳年期差價,或按市場評估價補繳年期差價。
三、土地使用權的年限確定,是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補充協議明確的,開發商應在購房合同中載明,國土使用證號和使用年限,因為將來您領到的土地證和開發商的土地證年限是一致的。
⑷ 土地所有權是村委,土地使用權是公司,土地用途是工業,使用權類型是批准撥用企業用地使用年限應是多少年
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二、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專工業區)。全國統屬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三、教、科、文、衛等帶有福利性質的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四、商、娛、旅等盈利性項目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五、其他綜合類性質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土地使用權是從國家將土地出讓給開發商起開始計算,而並非是從業主辦理「兩證」時起算,因此,購房業主對土地的使用年限,肯定要少於法定最長年限。
⑸ 土地有使用年限嗎 使用年限是多少
土地的使用年限跟它的用途有關,如果那塊土地批的是居民住房用地,那就有70年的使用期。
⑹ 批地年限是什麼意思,建築年限又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實在有點難,建議你上谷歌查查!
⑺ 土地證 批發零售用地年限是什麼意思
你好。房屋所有權都是永久的,而土地是屬於國家或集體的,個人或單位只享有土地使用權,這個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一、批發零售用地代表土地的用途,批發零售用地屬於商服用地一種,主要用於商品批發、零售的用地。包括商場、商店、超市、各類批發(零售)市場,加油站等及其附屬的小型倉庫、車間、工場等的用地。
二、年限是指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年限,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由國務院規定的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二是指出讓人和受讓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受讓人使用土地的年限,但不得高於法定的最高年限。在我國,享有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其享有的期限受到嚴格限制。不同的土地用途,土地收益有很大的差異。國家根據土地用途的不同,確定不同的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最高年限,體現了國家的土地政策,也說明了土地使用權出讓不是土地買賣,國家對土地使用享有最終處置權。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最高年限具體規定為:(1)居住用地70年;(2)工業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4)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5)綜合或其他用地50年。
三、批發零售用地的使用年限最高不超過40年,期滿之後需要續約。根據2007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中的相關規定則是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最遲於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土地的,應當予以批准。准予續期的,應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權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未獲批準的,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⑻ 新買的二手房土地使用年限只有10幾年了銀行貸款批了30年
這個土地使用年限和銀行貸款年限是肯定是不一樣的,國有土地、集體±地、商用土地、住宅土地使用年限各不一樣,貸款金額和年限也各不相同,金額有大小,還款年限有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