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所得稅申報時間
1,企業所得稅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具體日期,可以向當地的稅務部門咨詢。 2,像你所說的,1月份申報的所得稅是預交的。年度所得稅申報應該是在每年的4月份之前。 3,如果你們賬目核算清楚的話,每年的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15號以前申報預繳,企業無論盈虧均要申報,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如果你們核算不清楚的話,稅務機關會給你們核定徵收的,核定徵收的企業,稅務機關會每年的6月以前重新進行核定,鑒於你目前的情況,建議你按規定期依據你的賬簿先行申報。 4,企業所得稅是按季度預交申報與年度匯算申報。季度預報時間是:每年的4月15日前預交第一季度、7月15日前預交第二季度、10月15日前預交第三季度、次年的1月15日前預交第四季度。年度匯算清繳時間是:於次年的5月31日前申報繳納上一年度的企業所得稅。(註:節假日則順延,國稅會自行通知納稅人的)
⑵ 企業所得稅繳納時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十四條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2)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二十二條
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第二十三條
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後五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後的余額進行抵補:
(一)居民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
(二)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應稅所得。
第二十四條
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於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抵免。
⑶ 請問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申報期限
內外資統一5月31日前申報,具體地方稅務規定不太一樣,但你5月31日前申報肯定會受理。回因為合法答!!
2007年度的企業所得稅匯繳期,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做好2007年度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的通知》(國稅函〔2008〕85號)規定,匯算清繳的期限按照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執行,即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⑷ 年度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是多少
從匯算2008年所得稅時已經由原來的截止4月30日改為5月31日,參考資料: 《國稅發〔版2009〕79號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權管理辦法》:第四條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企業所得稅稅款。第五條 納稅人12月份或者第四季度的企業所得稅預繳納稅申報,應在納稅年度終了後15日內完成,預繳申報後進行當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⑸ 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申報時間是什麼時候
根據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辦法》第二條規定,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是指納稅人自納稅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或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企業所得稅的規定,自行計算本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根據月度或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的數額,確定該納稅年度應補或者應退稅額,並填寫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提供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有關資料、結清全年企業所得稅稅款的行為。
⑹ 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期限
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期限為次年1月1日到5月31日
⑺ 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的申報期限是什麼時候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如下: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回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根據上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答業所得稅季度納稅申報表應該在每個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是為了使中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繳納企業所得稅制定的法律。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3月16日通過。2017年2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修正。
⑻ 企業所得稅季報時間
按月份或季度預繳稅款的納稅人,應在月份或季度終了後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並預繳稅款。其中,第四季度的稅款也應於季度終了後15天內先進行預繳,然後在年度終了後45天內進行年度省報,稅務激光在5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企業合理的工資、薪金予以據實扣除,這意味著取消實行多年的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度,切實減輕了內資企業的負擔。但允許據實扣除的工資、薪金必須是「合理的」,對明顯不合理的工資、薪金,則不予扣除。今後,國家稅務總局將通過制定與《實施條例》配套的《工資扣除管理辦法》對「合理的」進行明確。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是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以及准予扣除項目的金額。成本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和各項間接費用。
費用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等。
除此以外,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對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按照稅收規定予以調整。企業所得稅法定扣除項目除成本、費用和損失外,稅收有關規定中還明確了一些需按稅收規定進行納稅調整的扣除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