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訴、刑訴中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有哪些情況
下列期間不計入審理、執行期限:
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刑事案件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備辯護的時間。
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後,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刑事案件二審期間,檢察院查閱案卷超過七日後的時間。
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
民事、行政案件公告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鑒定的期間。
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
中止訴訟(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審理)或執行的期間。
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或者提供執行擔保後,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
上級人民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
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間。
② 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哪些期間不計入審理
1、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2、第二百零六條第二款: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羈押的,適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未被羈押的,應當在受理後六個月以內宣判。
3、第二百一十四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4、第二百三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5、第二百四十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抗訴的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定。
(一)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備辯護的時間;
(三)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後,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四)刑事案件二審期間,檢察院查閱案卷超過七日後的時間;
(五)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
(六)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鑒定的期間;
(七)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八)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
(九)中止訴訟(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審理)或執行的期間;
(十)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或者提供執行擔保後,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
(十一)上級人民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
(十二)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間。
③ 計入辦案期限和不計入辦案期限的期間有哪些窮舉得懸賞:《刑訴法》第一百四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
關於刑訴不計入期間的情形、計入辦案期間的情形以及重新起算辦案期間的情形
延期審理的期限,原則上計入審理期限。但也有例外,根據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之規定,例外情形主要有:
1.完全不計入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9條第(五)項之規定,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1個月之內的期間。此處注意,延期審理超過1個月的部分,仍應計算審理期限。
例如,6月1日為立案日,原審理期限自6月2日起至7月16日止。合議庭於6月21日決定延期審理,6月30日決定恢復審理(延期審理的時間為10天),則變更後的審理期限為:6月2日起至7月26日止;如合議庭於6月21日決定延期審理,在7月21日之後決定恢復審理(延期審理超過一個月),則變更後的審理期限為6月2日起至8月16日止。
2.部分不計入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9條第(五)項之規定,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10止准備辯護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例如:6月1日為立案日,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或者辯護律師,合議庭於6月21日宣布延期審理,如果合議庭決定6月27日恢復審理(准備辯護時間共計7天,不計入審限),本案原審理期限自6月2日起至7月16日止,則變更後的審理期限為:6月2日起至7月23日;若6月30日以後恢復審理的(准備辯護的時間超過10日),則變更後的審理期限為:6月2日起至7月26日止。
3.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法》第168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人民檢察院提出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如何計算審理期限的答復》(法研[2004]43號),又進一步明確,人民法院此類案件的審理期限應從人民法院收到人民檢察院提請恢復法庭審理通知書的次日起,重新計算新的審理期限,原經過的審理時間,不再計人新的審理期限內。
例如:立案日為3月1日,原審理期限為3月2日起至4月16日止。公訴機關於3月20日提出補充偵查需延期一個月,合議庭同意延期。若公訴機關關於4月24日補充偵查完畢,人民法院於4月25日收到檢察院《提請恢復法庭審理通知書》。案件的審理期限應從4月26日起重新計算,變更後的審理期限為:4月26日起至5月25日止,至遲不超過6月9日。
4.完全計入
除上述例外情形外,其餘延期審理的期限,原則上都計入審理期限。其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兩種情形:
(1)由於當事人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計入審理期限。
此種情形,由立法上並未將其規定為例外,因而應適用一般性原則,即計入審理期限。
(2)檢察機關提出延期審理建議,但又不屬於需要補充偵查情形的,如果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計入審理期限。
《高檢規則》第348條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訴人應當要求法庭延期審理:(一)發現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遺漏罪行、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補充偵查或者補充提供證據的;(二)發現遺漏罪行或者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雖不需要補充偵查和補充提供證據,但需要提出追加或者變更起訴的;(三)需要通知開庭前未向人民法院提供名單的證人、鑒定人或者經人民法院通知而未到庭的證人出庭陳述的。這三種情形中,對於因需要補充偵查而延期審理, 《刑事訴訟法》第168條已明確規定不計入審理期限。但對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形,由於立法上並無特殊規定,因而應適用於一般性原則,即計入審理期限。
④ 刑訴哪些情況下,延期審理和休庭是不計入審限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經確定開庭審理日期後,或者在開庭審理過內程中,由於出現某種法定事由,容使開庭審理不能如期進行,或者已經開始的庭審無法繼續進行,從而決定推延審理的一種訴訟制度。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後的審理仍然有效。延期審理原則上計入審限,但不是所有的延期審理都計入審限,具體不計入審限的情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有以下情形
1、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2、刑事案件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備辯護的時間;
3、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後,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4、刑事案件二審期間,檢察院查閱案卷超過七日後的時間;
5、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
⑤ 請問 不計入審理期限是什麼意思 可以舉例嗎
高法解釋第156條的規定,因當事人和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人民法院宣布延期審理的,延期審理的時間不計入審限。
不計入審理期限是指:法律規定處理某些特定事情的時間 ,不計算在法院的審理期限之內,通俗的講就是做該事情的時間不能算在法院審理案件的時間內,要在法院的審限內扣除該時間。比如說,申請重新鑒定,鑒定用去了3個月,該3個月的時間不計算在法院審判案件期限內,要從審限內扣除申請鑒定的時間的。
⑥ 民訴、刑訴中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有哪些情況求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 第八條 案件的審理期限從立案次日起計算。
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刑事案件的期限,從決定轉為普通程序次日起計算;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的期限從立案次日起連續計算。
第九條 下列期間不計入審理、執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備辯護的時間;
(三)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後,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四)刑事案件二審期間,檢察院查閱案卷超過七日後的時間;
(五)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
(六)民事、行政案件公告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鑒定的期間;
(七)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八)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
(九)中止訴訟(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審理)或執行的期間;
(十)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或者提供執行擔保後,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
(十一)上級人民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
(十二)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間。
⑦ 司考高分交流,一:1關於刑訴不計入期間的情形和2計入辦案期間的情形以及3重新起算辦案期間的情形 二:民訴
一、關於刑訴不計入期間的情形、計入辦案期間的情形以及重新起算辦案期間的情形
延期審理的期限,原則上計入審理期限。但也有例外,根據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之規定,例外情形主要有:
1.完全不計入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9條第(五)項之規定,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1個月之內的期間。此處注意,延期審理超過1個月的部分,仍應計算審理期限。
例如,6月1日為立案日,原審理期限自6月2日起至7月16日止。合議庭於6月21日決定延期審理,6月30日決定恢復審理(延期審理的時間為10天),則變更後的審理期限為:6月2日起至7月26日止;如合議庭於6月21日決定延期審理,在7月21日之後決定恢復審理(延期審理超過一個月),則變更後的審理期限為6月2日起至8月16日止。
2.部分不計入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9條第(五)項之規定,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10止准備辯護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例如:6月1日為立案日,因另行委託、指定辯護人或者辯護律師,合議庭於6月21日宣布延期審理,如果合議庭決定6月27日恢復審理(准備辯護時間共計7天,不計入審限),本案原審理期限自6月2日起至7月16日止,則變更後的審理期限為:6月2日起至7月23日;若6月30日以後恢復審理的(准備辯護的時間超過10日),則變更後的審理期限為:6月2日起至7月26日止。
3.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法》第168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人民檢察院提出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如何計算審理期限的答復》(法研[2004]43號),又進一步明確,人民法院此類案件的審理期限應從人民法院收到人民檢察院提請恢復法庭審理通知書的次日起,重新計算新的審理期限,原經過的審理時間,不再計人新的審理期限內。
例如:立案日為3月1日,原審理期限為3月2日起至4月16日止。公訴機關於3月20日提出補充偵查需延期一個月,合議庭同意延期。若公訴機關關於4月24日補充偵查完畢,人民法院於4月25日收到檢察院《提請恢復法庭審理通知書》。案件的審理期限應從4月26日起重新計算,變更後的審理期限為:4月26日起至5月25日止,至遲不超過6月9日。
4.完全計入
除上述例外情形外,其餘延期審理的期限,原則上都計入審理期限。其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兩種情形:
(1)由於當事人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計入審理期限。
此種情形,由立法上並未將其規定為例外,因而應適用一般性原則,即計入審理期限。
(2)檢察機關提出延期審理建議,但又不屬於需要補充偵查情形的,如果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計入審理期限。
《高檢規則》第348條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訴人應當要求法庭延期審理:(一)發現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遺漏罪行、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補充偵查或者補充提供證據的;(二)發現遺漏罪行或者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雖不需要補充偵查和補充提供證據,但需要提出追加或者變更起訴的;(三)需要通知開庭前未向人民法院提供名單的證人、鑒定人或者經人民法院通知而未到庭的證人出庭陳述的。這三種情形中,對於因需要補充偵查而延期審理,《刑事訴訟法》第168條已明確規定不計入審理期限。但對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形,由於立法上並無特殊規定,因而應適用於一般性原則,即計入審理期限。
二、民訴決定的適用范圍是:
把握概念中的關鍵詞!!民事決定(在民事訴訟進行中,人民法院針對某些特定事項所作的認定。)
1 迴避問題的處理
2 對妨礙民事訴訟的人採取的強制措施
3 對當事人訴訟費用的減、免、緩問題
4 對某些重大疑難問題的處理
5 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延長訴訟期間的處理
三、民訴裁定適用范圍
把握概念中的關鍵詞!!裁定的概念(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經濟案件或民事執行的過程中,對於所發生的程序問題所作出的認定。)
民事訴訟法第140條:
1不予受理;
2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3駁回起訴;
4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
5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6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7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8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9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10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11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一、二、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其他事項用裁定的相關法律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2年7月14日 法發〔1992〕22號)
166.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款第(七)項中的筆誤是指法律文字誤寫、誤算,訴訟費用漏寫、誤算和其他筆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02年7月30日 法釋〔2002〕23號)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經審查發現有下列情況的,破產申請不予受理:
(一)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為了逃避債務而申請破產的;
(二)債權人借破產申請毀損債務人商業信譽,意圖損害公平競爭的。
第十三條人民法院對破產申請不予受理的,應當作出裁定。
破產申請人對不予受理破產申請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胡燕來律師提醒:點擊返回《民事訴訟法》目錄
第十四條人民法院受理企業破產案件後,發現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受理條件或者有本規定第十二條所列情形的,應當裁定駁回破產申請。
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的破產申請後,發現債務人巨額財產下落不明且不能合理解釋財產去向的,應當裁定駁回破產申請。
破產申請人對駁回破產申請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⑧ 請問民訴、刑訴、行訴中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情況各有哪些
偵查機關補充偵查30天,申請證人出庭10天 申請迴避10天
因客觀原因或者身體疾病的,要提前通知法院
我就記住這么多了 你可以去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