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證據現行登記保存決定書需要延長時間怎麼申請
現在尚未有規定"先行登記保存"可以延期,不存在延期申請。
《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㈡ 煙草先行登記保存如何解除
先行登記保存期限為7天,解除情況有:
1、7天期滿後自動解除。
2、7天內當事人來處理,並下處罰決定書,在處罰決定書中對先行登記保存的煙草製品作出了處理決定,此時先行登記保存自動解除。
3、因案情重大、復雜,需要將先行登記保存的煙草製品作為證據保存,此時另開一份證據保存單據,這樣先行登記保存的煙草製品在性質上就由待處理的煙草製品轉為該案的證據材料,此時先行登記保存自動解除。
4、先行登記保存的涉嫌違法煙草製品,經查當事人無違法行為,將煙草製品歸還當事人,此時先行登記保存自動解除。
5、其他原因而終止。
㈢ 對先行登記保存的物品,商務行政管理機關沒有在7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怎麼辦
自己看《行政處罰法》吧,規定是登記保存的七日之內必須作出處理。至於沒有作出處理怎麼辦,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記住一個原則:法無明文不罰,法不禁止則可行。
㈣ 煙草專賣局違法超期先行登記保存怎麼處理
只要來證據確鑿,可以舉報到其上自一級煙草專賣局對該行為進行處理。因為,各級煙草專賣行為歸屬於國家煙草專賣局管理。
國家煙草專賣局(STATE TOBACCO MONOPOLY ADMINISTRATION)成立於1984年,與中國煙草總公司合署辦公,對我國煙草行業實行統一領導、垂直管理、專賣專營管理,對全行業「人、財、物、產、供、銷、內、外、貿」進行集中統一管理。
所以,需要收集證據,然後向國家煙草專賣局舉報。
㈤ 煙草專賣局證據先行登記保存通知書到期怎麼辦
可以去補辦新的,他那邊有操作指令,可以去問一下要補辦好,否則到期之後你這批就是違規的話。
㈥ 先行登記保存
先行登記保存的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收集證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從三十七條可以看出,實施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是行政執法機關在對立案工作進行調查過程中遇到特殊、緊急情況時所採取的一項證據保全措施,它在實施時必須符合以下要件:(1)必須是在特殊、緊急情況下實施;(2)在七日內作出處理決定;(3)須經行政執法機關負責人的批准;(4)登記保存的物品是須是與違法行為直接關聯的證據;(5)對採取保全的物品進行登記。證據先行登記保存作為獲取證據的一個重要途徑,在行政處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行政執法部門日常執法中使用頻率也比較高。 在實施證據先行登記保存中存在的問題 在執法過程中,一些行政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對證據登記保存概念及適用要件的認識上存在誤區,導致在調查取證時不能依法、全面、客觀進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超過法定期限實施證據登記保存。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實施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如果行政機關在七日內不能做出處理,則應將登記保存的證據發還給所有人。對於這一款規定,一些行政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認為,處罰法規定的時間太短,七天內不可能作出處理決定,從而超出法定期限進行證據登記保存。例如在王某訴貿易局行政違法一案中,貿易局在查處未經定點屠宰生豬時,對行政相對人私宰的生豬肉產品進行登記保存後,七日內未作出處理決定,也沒將生豬肉產品發還給行政相對人,從而引發行政糾紛。 2、任意擴大證據登記保存范圍。實行證據先行登記保存,必須是在特殊、緊急情況下,如證據有可能滅失、時過境遷後將難以取得等,行政執法機關才能實施。對沒有必要進行證據登記保存,或通過詢問筆錄、證人證言、現場筆錄等其他證據就能夠確定行政相對人違法事實的,則不能採取該措施。在執法中,行政機關往往把握不準實施證據登記保護的條件,在沒有必要採取證據登記保存或用其他證據就足以認定行政相對人違法的情況下,任意擴大其范圍,以貌似合法的方式進行變相的強制扣押。如我院審理的宋某訴交通局交管行政徵收案中,交通局為責令原告交納規費,在不必要的情況下將宋某的摩托車扣押,聲稱需要登記保存,原告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經審理,依法判決被告將車返還。 3、需要保存的證據不予登記或登記不規范。登記保存物品是採取這項措施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行政執法機關在現場提取證據後,應當製作登記保存物品的清單。但行政機關在執法中往往忽略了這一點,通常只考慮證據登記保存的「實質」,在形式和程序上存在瑕疵,或者不製作證據先行登記保存單,或者不認真規范製作,馬馬虎虎,草率了事,漏填或者用「一車、一筐、半箱」等含糊單位標記,以至於不能完全、准確地反映登記保存的物品內容,容易與相對人在保存物品的名稱、種類、數量、質量等方面產生分歧,引發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如我院審理的一起工商行政強制案件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登記保存物品清單中只表明衣服三箱,最後法院支持了原告的主張。 4、實施先行登記保存的物品與被處罰行為無關聯性。先行登記保存的物品作為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證據,必然具有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三個基本特徵,它必須與違法行為有直接必然聯系的。但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往往不注意這一點,如城管執法部門在查處違反市容管理亂貼手機廣告案時,對與違法行為毫無關聯的手機實施先行登記保存,違背證據關聯性的原則要求,從而引起矛盾糾紛和行政訴訟,造成被動局面。 5、未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實施登記保存。進行證據登記保存,必須經行政執法機關負責人批准,這種批准可以是「一案一批」,也可以是「事先授權」,即在明確具體標準的情況下,授予行政執法人員根據具體情況處置的權力,行政執法人員採取「先行登記保存」後,應及時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匯報。但在實際操作中,執法人員往往憑借個人一時沖動,感情用事,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隨意採取先行登記保存措施;或者在情況緊急的情況下,為保全證據而採取這種措施,事後怠於向負責人匯報,以求追認。 從上述內容看,「對卷煙予以先行登記保存是否違法?」的關鍵在於行政機關負責人是否已批准?也就是說,只要有證據證明在行政機關負責人沒有批準的情況下,行政執法人員對卷煙予以先行登記保存,這個行為就是違法的。但是,證據是很難有的。因為行政機關負責人的批准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既可以「事先授權」,也可以「事後追認」。
㈦ 先行登記保存物品在7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
先行登記保存的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專收集證據,在屬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處理方式有以下幾種:1、解除封存;2、當事人涉嫌違法需進一步調查的進入立案調查程序,保存期限順延,以待進一步行政處理,但必須發出處理決定書,在該書中說明以立案並隨案處理。
㈧ 農業行政處罰機關對先行登記保存的證據,應當在7日內如何處理並告知當事人
登記保存7日並不是案件調查的期限,在這7天內主要作以下幾點就可以了:應當根專據情況在七日內采屬取下列措施:(1)及時採取復制、拍照、錄像等證據保全措施;(2)需要鑒定的,及時送交有關機構鑒定並告知當事人所需時間;(3)依法應當移送其他有關部門處理的,作出移送決定,並書面告知當事人;(4)違法事實不成立或者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解除先行登記保存措施並告知當事人。
㈨ 先行登記保存最後一天遇到節假日什麼辦
一般情況下,因節假日不上班,登記保存最後一天遇到節假日,保存期順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