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違章建築限期拆除期限一般是多久
違章建築限期拆除的限期在現行的建設行政法律法規中未作明確的規定。
從具體的操作看應視違章建築的結構,面積,拆除作業的難易程度確定一個合理的期限。責令違法當事人在15日內自行拆除,而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未自行拆除,那麼行政機關將依法按下列程序處理,直至強制拆除:
1、立案:對初步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違法行為,在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2、調查:執法人員7日內製作《調查詢問筆錄》及收集其它相關證據。
3、審批:執法人員對違法行為調查終結後,提出處理意見,由負責人對調查結果及執法人員提出的建議進行審查,然後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決定。
4、告知:擬給予處罰的,執法人員將所認定的違法事實,處罰的理由和依據處罰的具體內容告知行政相對人,收到告知書之日起3日內有向本機關進行陳述和申辯要求聽證的權利。
5、聽證:被告知聽證權利之日起3日內提出聽證申請的,行政機關應當在3日內決定是否予以聽證;行政機關應當於舉行聽證的七日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必要時予以公告。
6、處罰決定:行政執法主體作出處理、處罰決定,若不服決定,可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三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7、送達:把行政處罰、處理決定書送達行政相對人。
8、違法當事人在三個月的行政訴訟期限屆滿當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或行政機關可中止或停止起動強制執行程序,待二審終結後再起動強拆程序(具體時間無法確定)。
9、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三十五條,依法予以催告,自收到催告之日起10日內履行。
10、強拆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八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若不服決定,可收到決定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三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11、拆除公告:自公告發布之日起15日內自行拆除。逾期未拆除,將依法強制拆除。
12、執行:當事人不履行的,由縣政府責令相關部門進行強制拆除違法建築。
所以,依法強制拆除「一處」簡易結構的違章建築,最快應為7個月,如遇訴訟最快應為9個月。
(1)查處違章建築的期限擴展閱讀:
依法行政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五證」齊全的項目,卻成了違章建築,項目合法性之爭無外乎三種情況。
一種可能是行政許可錯誤,規劃部門「五證」頒錯了,把一級路當成了二級路;一種可能是行政處罰錯誤,公路管理部門對違章建築認定錯了,把二級路當成了一級路;還有一種可能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公路等級從原來的二級路升級為一級路。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不應讓企業和群眾承擔損失並為解決此事奔波十餘年。
根據我國行政許可法和行政處罰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因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要求賠償;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准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實現良法善治,需要久久為功,需要認真對待每一個行政審批、每一個行政處罰,讓人民群眾從每一個具體的行政行為中感受到依法、合理、公正。
只有不斷從個案中積累社會公眾對法治政府建設的信心,才能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才能使企業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參考資料來源:瀘州市網路問政平台- 違章建築限期拆除 期限一般是多久?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五證」齊全,何以成了違章建築(來信調查)
B. 依法拆除違章建築公示期是多少天
拆除違章建築屬於行政強制執行 縣級以上政府有權強制拆除 行政強製法規定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機關可依法強制拆除 所謂的公示期即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期限
C. 超過行政處罰期限的違章建築還算違建嗎
超過行政處罰期限的違章建築還算違建。
違章建築是由持續狀態的,只要違章建築仍存在,永遠都不會超出行政處罰的期限。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 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
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土地,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違章建築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八種:
(1)未經批准、無證建造且政府已出面制止,確屬違章建築的;
(2)相關法律出台前已建成的建築物,不存在合法或者違法之說,法律出台後未辦證,相關政府部門也未要求辦證;
(3)確實無證、客觀上屬於違章建築,但在建造過程中當事人主觀上不知道是違法;
(4)當事人建成的建築物系違章建築,但政府亦違法,不給辦證甚至連答復都不給;
(5)當事人建成的建築物系違章建築,但是政府默許;
(6)通過受讓取得他人的違章建築;
(7)棚戶區;
(8)政府拆遷徵收時違法吊銷當事人證照造成事實上的違章建築。
D. 認定違章建築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現在通用的了理論為違章建築自建設時即為違章建築,因違章狀態一直處於持續狀態,故多數行政執法機構或者拆遷部門都不會去考量你違章建築建設有多久了,而一般無論時間長短都認定為違章建築。
你的情況除非你能拿出車間建設時的相關審批文件等證據,若為擅自建造一般都將無條件拆除。拆遷部門頂多賠償你建設材料費。
E. 違章建築的房子達到一定年限是不是就不屬於違章建築了
不是的,違章建築來沒有年限。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並處臨時建設工程造價一倍以下的罰款:
(一)未經批准進行臨時建設的;
(二)未按照批准內容進行臨時建設的;
(三)臨時建築物、構築物超過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5)查處違章建築的期限擴展閱讀: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二十二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三條: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
除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第二十四條: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F. 違章建築的行政處罰受時效限制嗎
對違章建築行政處罰不受時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