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軍隊幹部每一職務有最長任職年限嗎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官法》
第三章 軍官的考核和職務任免
第十一條 各級首長和政治機關應當按照分工對所屬軍官進行考核。
考核軍官,應當實行領導和群眾相結合,根據軍官的基本條件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軍官考核標准、程序、方法,以工作實績為主,全面考核。考核結果分為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等次,並作為任免軍官職務的主要依據。考核結果應當告知本人。
任免軍官職務,應當先經考核;未經考核不得任免。
第十二條 軍官職務的任免許可權:
(一)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至正師職軍官職務,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任免;
(二)副師職(正旅職)、正團職(副旅職)軍官職務和高級專業技術軍官職務,由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總後勤部部長和政治委員、總裝備部部長和政治委員、大軍區及軍兵種或者相當大軍區級單位的正職首長任免,副大軍區級單位的正團職(副旅職)軍官職務由副大軍區級單位的正職首長任免;
(三)副團職、正營職軍官職務和中級專業技術軍官職務,由集團軍或者其他有任免權的軍級單位的正職首長任免,獨立師的正營職軍官職務由獨立師的正職首長任免;
(四)副營職以下軍官職務和初級專業技術軍官職務,由師(旅)或者其他有任免權的師(旅)級單位的正職首長任免。
前款所列軍官職務的任免,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程序辦理。
第十三條 在執行作戰、搶險救災等緊急任務時,上級首長有權暫時免去違抗命令、不履行職責或者不稱職的所屬軍官的職務,並可以臨時指派其他軍人代理;因其他原因,軍官職務出現空缺時,上級首長也可以臨時指派軍人代理。
依照前款規定暫時免去或者臨時指派軍人代理軍官職務,應當盡快報請有任免權的上級審核決定,履行任免手續。
第十四條 作戰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排級職務的,三十歲;
(二)擔任連級職務的,三十五歲;
(三)擔任營級職務的,四十歲;
(四)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
(五)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
(六)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七)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在艦艇上服役的營級和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四十五歲和五十歲;從事飛行的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歲。
作戰部隊的師級和軍級職務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師級和正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副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三歲。
第十五條 作戰部隊以外單位的副團職以下軍官和大軍區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依照本法第十四條第一款的相應規定執行;正團職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歲;師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五歲;副軍職和正軍職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五十八歲和六十歲。
第十六條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歲;
(二)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五十歲;
(三)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六十歲。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
第十七條 擔任排、連、營、團、師(旅)、軍級主官職務的軍官,平時任職的最低年限分別為三年。
第十八條 機關和院校的股長、科長、處長、局長、部長及相當領導職務的軍官,任職的最低年限參照本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執行。
機關和院校的參謀、幹事、秘書、助理員、教員等軍官,每個職務等級任職的最低年限為三年。
第十九條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低年限,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 軍官任職滿最低年限後,才能根據編制缺額和本人德才條件逐職晉升。
軍官德才優秀、實績顯著、工作需要的,可以提前晉升;特別優秀的,可以越職晉升。
第二十一條 軍官晉升職務,應當具備擬任職務所要求的任職經歷、文化程度、院校培訓等資格。具體條件由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第二十二條 軍官職務應當按照編制員額和編制職務等級任命。
第二十三條 軍官經考核不稱職的,應當調任下級職務或者改做其他工作,並按照新任職務確定待遇。
第二十四條 擔任師、軍、大軍區級職務的軍官,正職和副職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限分別為十年。任職滿最高年限的,應當免去現任職務。
第二十五條 根據國防建設的需要,軍隊可以向非軍事部門派遣軍官,執行軍隊交付的任務。
第二十六條 軍官可以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改任文職幹部。
第四章 軍官的交流和迴避
第二十七條 軍官應當在不同崗位或者不同單位之間進行交流,具體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本法規定。
第二十八條 軍官在一個崗位任職滿下列年限的,應當交流:
(一)作戰部隊擔任師級以下主官職務的,四年;擔任軍級主官職務的,五年;
(二)作戰部隊以外單位擔任軍級以下主官職務的,五年;
(三)機關擔任股長、科長、處長及相當領導職務的,四年;擔任局長、部長及相當領導職務的,五年;但是少數專業性強和工作特別需要的除外。
擔任師級和軍級領導職務的軍官,在本單位連續工作分別滿二十五年和三十年的,應當交流。
擔任其他職務的軍官,也應當根據需要進行交流。
第二十九條 在艱苦地區工作的軍官向其他地區交流,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軍官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擔任有直接上下級或者間隔一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不得在同一單位擔任雙方直接隸屬於同一首長的職務,也不得在擔任領導職務一方的機關任職。
第三十一條 軍官不得在其原籍所在地的軍分區(師級警備區)和縣、市、市轄區的人民武裝部擔任主官職務,但是工作特別需要的除外。
第三十二條 軍官在執行職務時,涉及本人或者涉及與本人有本法第三十條所列親屬關系人員的利益關系的,應當迴避,但是執行作戰任務和其他緊急任務的除外。
2. 消防員幾年制 幾年退役
已經沒有服役制消防員,編制改為行政編制。2018年3月21日,國務院改革方案落地公布,公安消防部隊轉制敲定,現役官兵集體退役轉制移交,其編制由現役編制轉為行政編制,整體移交應急管理部,繼續承擔滅火救援和其他應急救援工作。
根據公安消防部隊整體移交應急管理部隊工作安排,2018年10月9日上午10時舉行「公安消防部隊移交應急管理部交接儀式」。武警消防部隊將成為一段載入史冊的歷史。
2015年,在哈爾濱「1·2」火災事故中犧牲的5名消防戰士名單公布後,人們沉痛地發現,5人皆為「90後」:年齡最大的楊小偉23歲,最小的趙子龍19歲。公眾自發悼念之餘,「消防職業化」的呼聲再起。有學者呼籲,「消防人員職業化可以大幅度減少消防人員傷亡,可以積累大量經驗」。
但,所謂消防員「職業化」早已在各國被證明問題重重,如果在中國推行這一套,不但可能無法減少消防員的犧牲,還可能因為降低消防效率而擴大民眾的傷亡。
中國消防官兵如同解放軍一樣,沒有上下班、沒有雙休日,作訓強度堪稱7*24。在此過程中,經驗的積累、專業性的提升,不是所謂的職業化消防員所能比擬的;消防武警自有其經驗傳承模式,如士官制度,這已是當代發達國家軍隊的「標配」。
3. 在消防部隊里師長級別的幹部最多可以任職到幾歲
消防部隊里師長級別的幹部最多可以任職年齡,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職的最高年齡,到50歲。省消防總隊副總隊長的任免由省公安廳考核、武警總隊下文。省消防總隊副總隊長是副師,但是也以是正團到正師。
4. 07年入伍的消防兵的服役年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公共安全突顯重要,各種災害事故的不斷發生,而我國沒有統一的災害事故防治管理部門,各種救援力量分散調度,指揮體系的不完整,從而導致了大的災害事故面前,搶險救援反應緩慢,再加上現有的公安消防部隊是一種現役體制的部隊,所屬隊員由於服役年限的限制,經驗不足,文化水平較低,導致了滅火、搶險救援中依靠體力而不是靠技能,筆者是一位入伍17年的消防兵,現就目前我國消防體制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探討如下: 一、目前我國消防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現役體製造成消防人員變動頻繁,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士兵復員、轉業和幹部轉業是必須經歷的事實,人員崗位的頻繁交流,造成了人材流失嚴重,工作經驗積累不足,消防人才和專業知識無可持續發展,從而形成了士兵(義務兵,法定二年)———士官(一二三級每級三年)———軍官構成了一個戰士的理想軌跡,在任何一級上止步不前,都意味著三年期滿退伍或轉業。對消防官兵來說,這意味著離開他們熟悉和掌握的消防專業,重新開始。而接替他們的,是又一批新兵———和當初沒有經驗的他們一樣。對於消防隊來說,大量的精力不是用來提高消防員的整體素質,而是忙於應付部隊內部從上至下的各種檢查、驗收,同時部隊每年有幾個月的時間存在幹部轉業、安置、調整、交流,使消防工作很難保證其穩定性。現役體制也很難保證技術幹部的穩定性。由於消防工作的技術性要求相對公安的其他警種要高,國家消防技術規范和技術標准數量很多,但是由於現役體制的特殊性,很多技術人才由於服役年限的問題而很快退出現役,有的甚至是剛剛對消防監督業務熟悉就不得不離開消防監督工作崗位。尤其是建築工程消防審核驗收工作,所面臨的對象都是掌握技術規范的專門人才,消防技術幹部的不穩定又怎麼能適應消防監督工作呢。 (二)、現役體製造成消防部隊編制緊張。現有的消防部隊編制還是依據1995年公安部116號文件進行編制,12年過去了,所增加的編制寥寥無幾,而12年國家的經濟高速發展,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消防部隊的力量顯得越來越薄弱。多數消防大隊、科僅有二到五人,但要肩負一個縣級區域的消防監督工作。但是如果要由國家大量補充現役消防隊伍的人員來滿足地方經濟建設的需要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就產生了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消防部隊警力不足的矛盾。當然現在好多地方也在發展多種力量來進行補充現役力量的不足,但是由於受到地方編制、當地政府領導重視程度、缺乏法律、規范的強制性規定和標准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力量整和、待遇不能統一標准及管理不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在絕大多數地區多種力量的消防隊伍建設情況是不理想的。這種混合體制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消防監督、滅火救援力量不足的問題。 (三)、現役隊伍執法不符合行政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等行政法律、法規的主體都是行政機關。而我們國家行政組織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就是國家公務員制度(〈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二卷P473),也就是說只有公務員才能是行政執法的主體,現役軍人同公務員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這樣從某種角度來說當地政府在布置工作或者統一領導這方面顯得有些政令不暢。 在當前高度重視經濟建設的大環境下,消防工作尤其是執法工作也必將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全國各地消防執法受到干預的現象較多,執法阻力較大,譬如公安機關的任何一個領導的招呼,市委市政府的任何一個領導的電話,政法部門的領導的面子等都要聽都要給。如果要是嚴格執法呢?那麼就是不聽話,不尊重,更為嚴重的是消防部隊的領導都要面臨轉業這一關,能不能順利就業就看那些人的了,其實就我在工作中了解到遇到的比這還要多。事實上有許多地方消防部隊的領導曾經遭受到這樣的報復。 (四)現役消防體制使各地消防部門不能得到公安機關的重視。消防是屬於公安機關領導,應該說是全國消防部隊人員的共識。但是由於消防部隊是現役的,而且在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並沒有得到正確認識,很多地方公安機關的領導不重視消防部隊建設,不支持消防工作,不關心消防部隊的人員,不尊重消防隊伍的獨立執法主體資格,個別地方公安機關的領導甚至阻礙消防執法,打壓消防隊伍的建設。而且消防隊伍在公安機關的地位較低,一旦遇到公安機關的領導不理解、不重視、不支持消防工作,那麼這個地方的消防工作就難以開展了。消防部隊人事關系復雜,幹部任免弊端嚴重。由於消防部隊副團以上幹部的任免許可權在公安廳(局),以致幹部任免受到非組織的因素較多,甚至出現晚上開會定了的第二天就變了的情況。 (五)消防部隊的經費落實較為困難。由於消防部隊的現役性質,而且有關消防經費的文件只有公安部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的一個通知,而且沒有個人經費的內容,再加上消防沒有任何收費項目。只能依靠財政撥款。很多地方認為消防是部隊的,經費能少則少,對消防工作又不重視,許多大、中隊領導幹部甚至為消防車加油及修理消防車的錢經常發愁。對於個人經費,沿海省份消防部隊的工資待遇比起同級的公安人員低許多,雖然強調講奉獻,但是畢竟消防部隊的人員生活環境不同於大部隊。
5. 消防戰士年齡一般多少-多少
18歲入伍,退役無具體限制 參考09最新士官改革服役年限
二、士官的選取和套改
(三)【選取、套改辦法】士官選取、套改按照改革後士官分級服役規定,結合2009年冬季補兵退役工作進行,於2009年12月31日前結束。選取、套改士官的批准時間統一填寫為2009年12月1日。
1、選取:截止2009年12月1日服現役滿2年、8年、16年的士兵參加士官選取,被選取的分別進入初級、中級、高級士官第一年服役。未選取的一律安排退出現役。
2、套改:截止2009年12月1日服現役未滿本級規定最高年限的士官,原則上套入相應士官等級和年度服現役。其中,服現役滿5年、12年的士官,符合改革後崗位編制數量和最高服役年限規定、勝任本職工作且本人自願的,套入相應士官等級和年度繼續服役。未套改的一律安排退出現役。
3、從非軍事部門直接招收的士官,中專畢業的,比照其考入院校當年冬季入伍士兵的服役年限進行選取、套改;大專以上畢業的,比照其考入院校前一年冬季入伍士兵的服役年限進行選取、套改。
4、在校士官學員中的士官,按照其服役年限套入相應等級和年度。
(四)【檔案手續】對檔案缺少《入伍批准書》、《士兵登記表》、《士官學員入學批准書》、《士官選取報告表》、《士官選取注冊登記表》等法定身份材料的,應當查明原因,分清性質,區別對待。對因管理不善造成缺失的,按照《士兵檔案管理規定》補齊相關材料後,參加選取、套改;對違規入伍、選取、入學的,一律不得選取、套改,並按有關規定處理。
(五)【選取條件】選取為各級士官,除具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規定的基本條件外,還應符合下列條件:
1、在年度考核中達到稱職以上。
2、選取為初級、中級、高級專業技術士官,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原則上分別不少於半年、5年、8年。其中,已開展職業技能鑒定的專業,應當分別具備初級、中級、技師以上技能等級資格。
3、選取為非專業技術士官,應當具備相應的崗位任職能力,擔任副班長以上職務的還應當具備相應的組織領導和管理能力。
(六)【優先選取條件】符合選取條件的下列人員優先選取:
1、在本級服役期內,獲得國家或軍隊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的,受到軍級以上單位通報表彰的,獲得三等功以上獎勵的,參加師旅以上單位軍事考核比武獲得前三名的;
2、年度考核和選取考核成績優秀的;
3、經過院校或總部、軍區級單位訓練機構培訓並合格的;
4、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
5、擔任副班長以上職務的;
6、同等條件下,崗位任職時間長的。
(七)【選取、套改程序】士官的選取,仍按照本人申請、基層推薦、機關考核、選前公示、組織審批的程序組織實施。其中,高級士官選取前,由具有選取批准許可權的單位組織有關專家對預選對象進行考核評議,並將考評結果及其檔案上報總參軍務部審核,考評結果和審核意見作為選取的重要依據。
士官的套改,由基層黨支部對套改對象進行調查摸底,並根據有關規定提出套改建議,經團(旅)級單位司令機關審查匯總後,逐級上報至具有選取、套改批准許可權的單位黨委審批,以軍政主官名義下達套改命令。其中,服現役滿5年、12年的士官,本人自願繼續服役的須寫出書面申請。
(八)【選取注冊】選取、套改的士官,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注冊實施辦法》進行注冊認證。
(九)【選取批准許可權】各級士官選取、套改批准許可權為:初級士官由團(旅)級單位批准,中級士官由師(旅)級單位批准,高級士官由軍級單位批准。
各級司令部、政治部、後(聯)勤部、裝備部以及其他相當等級的機關,對直屬單位和所屬部門士官的選取、套改,執行下一級部隊的批准許可權。師級單位對機關直屬單位和所屬部門士官的選取、套改,由司令機關歸口辦理。
各軍區、各軍兵種司令部、政治部、聯(後)勤部、裝備部審批高級士官,應當向主管部門備案。總部機關和直屬單位高級士官的選取、套改,分別由總參謀部管理保障部、總政治部直工部、總後勤部司令部和總裝備部司令部審批。
(十)【暫緩套改】下列人員暫緩套改:
1、正在受審查的,暫緩套改。審查結束後,根據審查結果確定是否套改。確定套改的,其套改時間按2009年12月1日起算。
2、因病或非因公致傷、致殘,連續住院或病休超過六個月的,暫緩套改。康復後確定繼續服現役的,於上崗當月套改。
(十一)【不予套改】已確定復員、轉業、退休的士官,1999年士官制度改革時未參加選取套改的原軍士長、專業軍士,滯留部隊待移交的傷病殘士兵,不參加套改。正在留用察看的,不予套改,安排退出現役。
三、士官軍銜的授予
(十二)【授予軍銜依據】士官軍銜授予和批准許可權,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第×章的規定執行。士官軍銜的授予與士官選取、套改同時進行,以同一命令下達,軍銜級別起算時間同選取、套改時間。
(十三)【選取、套改士官授銜】2009年冬季選取、套改的士官,按照以下規定授予軍銜:
1、選取的士官,截止2009年12月1日服現役滿2年、8年、16年的,分別授予下士、上士、三級軍士長軍銜。
2、套改的士官,截止2009年12月1日服現役滿3年不滿5年的,授予下士軍銜;滿5年不滿8年的,授予中士軍銜;滿9年不滿12年的,授予上士軍銜;滿12年不滿16年的,授予四級軍士長軍銜;滿17年不滿20年的,授予三級軍士長軍銜;滿20年不滿24年的,授予二級軍士長軍銜;滿24年以上的,授予一級軍士長軍銜(見附表1)。
3、從非軍事部門直接招收的士官,按照套改後的士官等級和年度授予相應軍銜。
(十四)【不予授銜、暫緩授銜】按本辦法規定,不參加套改的士官,不授予軍銜;暫緩套改的,待套改時授予相應軍銜。
義務兵———————2年
初級士官(下士)——4年
(中士)——4年
(上士)——5年
高級軍士長
(三級軍士長)——5年
(二級軍士長)——5年
(一級軍士長)——5年
6. 消防官兵的最長服役年限
那是舊的兵役制度,下面我把新的給你義務兵還是兩年 據總參謀部軍務部副部長楊養申介紹,這是自1999年士官制度改革後的又一次重大政策制度調整,是對現行士官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新的士官制度主要有以下7個方面的改革:
一是增加高技術專業士官編制。在不突破全軍士兵編制員額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士官編制數量,主要用於充實高技術部隊的技術骨幹力量。
二是調整士官結構比例。取消現行士官服役分一期至六期的做法,保留初、中、高3個服役等級,服役時間分別為初級最高6年,中級最高8年,高級可服役14年以上,同時增加中、高級士官數量,減少初級士官數量。
三是調整士官軍銜制度。士官軍銜由現行6個銜級調整為7個銜級,稱謂由低至高為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
四是改進士官選拔辦法。逐步擴大從地方院校大專以上畢業生中直接招收士官數量,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士官身份進行注冊認證,選取專業技術士官必須具備相應的技能等級資格,建立選取高級士官專家評議制度。
五是完善士官培訓體系。首次選取的士官應進行資格培訓,初級晉升中級、中級晉升高級的士官要按崗位需求進行升級培訓。
六是健全士官管理體系。建立有條件全程退役制度,各級士官在服現役的各個年度,符合全程退役條件的都可安排退役;將士官職業技能鑒定納入軍事訓練考核計劃。
七是調整士官工資待遇。提高中高級士官基本工資,調整士官津貼補貼,適時增設士官技能等級津貼。 我國士官定義、分類與制度及待遇等相關問題
我國志願兵役制士兵稱士官,一般從服役期滿的義務兵中選取,必要時也從軍外具有專業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的軍銜分為三等六級。
【引義】
一些國家軍銜體系中低於軍官、高於軍士的軍銜稱號。只在少數國家設置,如西班牙、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88年重新實行軍銜制時,始設此銜,是士兵軍銜中最高的一級銜稱。士官軍銜分為軍士長和專業軍士兩個類別,二者在等級體繫上無相互從屬和遞進關系,是相對獨立而平行的兩個系統。士官按兵役性質,屬志願兵范圍,服役期限較義務兵為長,退出現役後可享受轉業待遇,由地方政府負責安排工作,符合條件規定的還可作退休安置,或者復員安置。有些國家稱軍士為士官,有的稱「非委任軍官」,名稱不一,但其地位大同小異,都是居於軍官、軍士之間的一個等級。
【士官的分類】
士官分兩種,一種是專業士官、另外一種是非專業士官。
非專業士官大都是初級士官,比如說帶兵,非專業士官一般來說只能幹一期、兩期。很少有非專業士官干到三級四級的,那都是非常出色了。這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是乾的非常好,二級非專業士官很難晉升三級士官。
四級以上士官一般是專業士官。專業士官專業性非常強,只有一些技術性比較強的專業和單位才有,大部分都是從事維修,專業兵種武器維護工作的,比如說導彈維修、高炮維修、雷達維護等等。一般來說能達到高級士官的已經很不容易了,一個大軍區的高級士官更是太少了,而六級士官一個大軍區也沒有幾個,六級士官相當於副團職待遇,五級士官相當於正營職待遇,所以專業士官一般來說在部隊中較容易升職。
【士官的制度】
我國執行的兵役制度是義務兵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普通士兵在部隊服滿兩年兵役之後,可根據需要,經過由團(旅)級單位主官批准可轉為初級士官。我軍中有句話說的好:「士官不是官,士官又似官。」充分說明了士官的性質。
士官分:高級士官(六級士官(一花三粗拐) 、五級士官(一花兩粗拐一細拐));中級士官(四級士官(一花兩粗拐)、三級士官(一花一粗拐一細拐));初級士官(二級士官(一花兩細拐)、一級士官(一花一細拐)) 。
一、二級士官是三年;三、四級士官是四年;五級士官是五年,享受正營職待遇;六級士官是九年,享受副團職待遇。
【士官的軍銜】
新的《士兵服役條例》對士官採取分期服役制,實行一期一銜,並享受工資待遇。士官服現役分為六期,最長可達30年。第一、二期各為3年,第三、四期各為4年,第五期為5年,第六期為9年以上。士官服滿本期規定年限,根據部隊需要和本人自願,經過一定的選取程序,可以進入下一期服役。高級士官的生活福利待遇,可與營團職軍官同等。士官退役安置,分別實行復員、轉業、退休制度,服役滿30年或者滿55歲的高級士官作退休安置。從某種意義上說,軍人成了一種職業。
我軍的士官軍銜實行三等六級,即:士官軍銜分為高級士官(六級、五級士官)、中級士官(四級、三級士官)、初級士官(二級、一級士官)。 我國軍隊士官占士兵總數一半
【士官的待遇】
士官實行工資制和定期增資制度,並按照國家和軍隊的有關規定享受津貼和補貼。
【士官退役後的安置 】
士官退出現役後,初級士官按退伍安置(復員),滿10年的中級士官、高級士官作轉業安置。
【士官的來源 】
士官從服現役期滿的義務兵中選取,也可從非軍事部門具有專業技能的公民中招收。
2003年,我軍首次從非軍事部門具有專業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這是我軍士官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此前,我軍士官均從服役期滿或超期服役的義務兵中選改。從非軍事部門具有專業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旨在提高士官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部隊戰鬥力,以適應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這項工作是依據士官編制的專業、分期和需求情況,直接從非軍事部門招收一部分部隊需要的專業技術復雜、培訓周期較長且數量不足的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特別是部隊配備的新技術武器裝備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招收的專業和數量,納入全軍士官年度選取計劃。凡經過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院)培訓合格的具有相應專業的男性公民,政治合格,身體健康,年齡不超過28周歲(特殊專業需要或具有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年齡可放寬至30周歲),均可報名應招。應招入伍後,經過集訓,統一分配到技術崗位工作,下達士官任職命令,享受現役軍人待遇。這些士官服滿第一次任命的士官服役年限後,必須服滿高一期的士官服役年限。特殊情況的,經軍以上單位批准可以提前退役。退役士官作轉業安置,符合規定退休條件的作退休安置,本人要求復員並經組織批準的可作復員安置。入伍前是企業事業單位職工的,允許復工、復職。
7. 部隊軍官年限
《軍官服役條例》對現役軍官的任職年限作了如下規定:
第十三條、作戰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
擔任排級職務的,三十歲;
擔任連級職務的,三十五歲;
擔任營級職務的,四十歲;
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
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
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在艦艇上服役的營級和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四十五歲和五十歲。
作戰部隊的師級和軍級職務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師級和正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副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三歲。
第十四條、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系統、後勤基地和分部、院校、科技單位的團級以下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依照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相應規定執行;師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五歲;副軍職和正軍職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五十八歲和六十歲。
第十五條、人民解放軍各總部機關、大軍區級機關的營級以下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依照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相應規定執行;師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五歲;副軍職和正軍職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五十八歲和六十歲。總部機關的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四十五歲,工作需要的,可以延長五歲;大軍區級機關的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四十五歲,少數工作需要的,可以延長三歲。
擔任總部主要領導職務的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十六條、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
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歲;
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八歲;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六十歲。
擔任中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
第十七條、各級主官平時任職的最低年限:
擔任排級主官職務的,三年;
擔任連級主官職務的,四年;
擔任營級主官職務的,三年;
擔任團級主官職務的,四年;
擔任師(旅)級主官職務的,三年。
軍級以上主官任職的最低年限,由中央軍事委員會另行規定。
四級艦艇、飛行中隊、導彈連隊的主官,任職的最低年限為三年;三級艦艇、飛行大隊、導彈營的主官,任職的最低年限為四年。
第十八條、機關和院校的股長、科長、處長、部長及相當領導職務的軍官,任職的最低年限參照本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執行。
機關和院校的參謀、幹事、秘書、助理員、教員等軍官,每個職務等級任職的最低年限為三年。
第十九條、專業技術軍官任職的最低年限,由中央軍事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二十條、軍官任職滿最低年限後,才能根據編制缺額和本人德才條件逐職晉升。
軍官德才優秀、實績顯著、工作特別需要的,可以提前晉升;個別特別優秀的,可以越職晉升。
8. 請問部隊任職年限和地方任職年限能合並計算嗎
你好:軍官轉業回地方後,如果安排在政府機關或者事業單位的,會專按照部隊的屬職務級別套改的,在行政職務上通常比部隊降低一級使用,在職務待遇上保持不變的。至於在部隊的任職年限能不能與地方的任職年合並計算?這要看具體單位和擔任的具體職務,不能一概而論。例如:正團轉業後,安排虛職正處調的,這種情況,通常會合並計算的,如果安排實質的,會安排副處長一職,這樣一來,在部隊的任職年限和在地方的任職年限自然就無法銜接了。
9. 軍官的任職年齡和年限是怎樣規定的
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擔任排級職務的,三十歲;
擔任連級職務的,三十五歲;
擔任營級職務的,四十歲;
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
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
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低年限分別為:
擔任排級職務的,八年;
擔任連級職務的,副職十年,正職十二年;
擔任營級職務的,副職十四年,正職十六年;
擔任團級職務的,副職十八年,正職二十年。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歲;
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五十歲;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六十歲。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低年限分別為:
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十二年;
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十六年;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二十年。
拓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3號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2000年12月28日第二次修正)第二條的規定:軍官是指被授予排級以上職務或者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並被授予相應軍銜的現役軍人。
軍官按照職務性質分為軍事軍官、政治軍官、後勤軍官、裝備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 所以,軍隊中的文職幹部(比如許多軍事院校的教員、軍隊醫院中的醫師)都不屬於軍官,也不持軍官證。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10. 消防武警一般會服役到什麼年齡
我國實行的是義務兵和士官相結合的兵役制,義務兵服役期限為2年。下士、中士各3年,上士至二級軍士長各四年,一級軍士長則一直服役到退休。服役指根據法律由國家強迫其公民實行一定期限的義務工作,通常是參加勞動或參軍。後特指服兵役即參軍。後延伸出某種設備在軍隊中使用的意思。
第十四條
作戰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排級職務的,三十歲;
(二)擔任連級職務的,三十五歲;
(三)擔任營級職務的,四十歲;
(四)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
(五)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
(六)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七)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在艦艇上服役的營級和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四十五歲和五十歲;從事飛行的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歲。
作戰部隊的師級和軍級職務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師級和正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副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三歲。
第十五條
作戰部隊以外單位的副團職以下軍官和大軍區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依照本法第十四條第一款的相應規定執行;正團職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歲;師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五歲;副軍職和正軍職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五十八歲和六十歲。
第十六條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歲;
(二)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五十歲;
(三)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六十歲。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