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老人遺產分配不服起訴有時間限制嗎
對老人遺產分配不服起訴。應該是沒有時間限制的。隨時都可以起訴。珍老人遺傳的人也不是怎麼很好的。不應該起訴。
❷ 孩子有遺傳病,老公要離婚跟別人孩子怎麼辦
來自心理分析類芝麻團 推薦於 2018-04-16
這是我整理的《婚姻法》關於通常離婚問題的規定,供你參考借鑒:
1、關於離婚的條件
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夫妻雙方感情確已破裂的,可以判決離婚。
2、關於孩子的撫養及撫養費
對於孩子撫養問題,要從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仔細確認雙方的情況後判決,但哺乳期間的孩子一般判給女方撫養,如果不是哺乳期,就要看那方更適合小孩成長並徵求小孩本人的意見。不撫養小孩的一方在孩子18歲以前應當每月支付撫養費,撫養費的標准一般是年收入的20—30%之間。如果在今後的撫養期內,一方不適合撫養小孩,另一方可以到法院重新起訴,要求變更小孩撫養權。
3、關於共同財產的分割
婚姻存續期間一方取得的財產均屬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和債務歸夫妻共同所有和負擔,一般是一人一半 。如果一方有過錯,分割財產是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具體份額由法院裁定。一般情況,結婚後婚前彩禮作為共同財產處理,不能要求退還,如果沒有結婚,可以要求對方退還彩禮。
❸ 父子可以法院起訴遺產分割嗎
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老爺子去了之後,共同房產中老爺子那一份由配偶和子女平分,故房子 父佔1/4,其母佔3/4,立遺囑的,由其孫繼承3/4。
❹ 離婚訴訟中關於親子鑒定的幾個問題
離婚訴訟中關於親子鑒定問題,現行的法律沒有作明確規定。但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87年6月15日的〈關於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中能否採用人類白細胞抗原作親子鑒定問題的批復〉對親子鑒定的適用予以肯定。但強調應當從保護婦女兒童角度出發,慎重對待親子鑒定。
在親子鑒定確認為非婚生子後,法院除會作出准予離婚的判決,還會應當事人的要求作出以下的判決:
1、子女由女方撫養,並由女方承擔子女的撫育費。當親子鑒定一旦證實子女非男方所在,丈夫就沒有義務負擔非婚生子女的撫育費。其日後的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由女方及承擔。
2、女方承擔男方一定數額的精神賠償金。《婚姻法》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互相尊重。"而女方卻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與其他異性保持性關系,生育非婚生子女。此行為不僅違法,且違反社會公德,無異給男方帶來重大的精神損害。女方應依法予以損害賠償。
3、女方應返還男方原所承擔的子女撫養費。對男方已經付出的撫養費應當酌情返還。對於返還多少,法律沒有作出具體規定。具體數目應根據女方的償還能力及男方的收入撫養情況而定。
至於對一方不配合作親子鑒定的,法院一般不會強製作親子鑒定。但男方可採用舉用舉證辦法強妙地向法院提供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決。如果舉證不能,那麼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妻子所生的孩子,則推定為婚生子女。男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舉證:
1、提供夫妻雙方及子女的血型證據;根據血型遺傳規律,真接否定親子關系。如父母親均為O型,其子女為A型的,根據OO型結婚不可能產生A型的遺傳規律予以排除親子關系。
2、提供無生殖能力的醫學鑒定結論,懷孕時雙方沒有同居的證據,子女外貌特徵與夫妻雙方的種族特徵不同的證據。至於對於那些單方與子女私下去作親子關系鑒定,根據司法實踐,法院在對方否認的情況下是不會作為證據予以認定的。
男方向法院提供這方面證據後,男方又向法院申請鑒定,女方拒絕鑒定的,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應推定該證據成立。也可認定該子女為非婚生子女。
❺ 繼承權到底有沒有訴訟時效啊
繼承權有訴訟時效。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八條 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七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5)遺傳訴訟期限擴展閱讀:
有關繼承權的法律規定
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權主體可以通過法律的直接規定明確,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遺囑指定,也可以通過被繼承人與他人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指定。具體為以下三類:
1、法定繼承人。即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繼承權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繼承法》第31條規定:
「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❻ 精神疾病如果是遺傳的可以起訴離婚嗎,有勝訴嗎
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況下離婚同正常健康人離婚程序。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需要設置訴訟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者近親屬作代理人,夫妻之間作為第一監護人並不能作為離婚訴訟的代理人。而對於間歇性精神病人,不應該剝奪他們的訴訟權利,在其清醒時,應保障其處理自己婚姻事務的權利。因一方患有精神病而提起離婚訴訟主要有三種情形:1.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婚後久治不愈的;2.一方婚前患過精神病,但患者和親屬隱瞞其精神病史,婚後共同生活中又復發的;3.一方在婚後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另一方要求離婚的。對於因夫妻一方患精神病而起訴離婚的,如果確實屬於久治不愈,一方堅決要求離婚,證明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經調解無效,人民法院可判決准予離婚。但要安排好患者的監護、生活、治療等問題。
❼ 婚後,檢查出對方患有遺傳病,我能提出離婚嗎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提出離婚的理由第五項中指出「其他導致夫妻破裂的情形」,是指前四項法定理由以外的其他理由。因配偶患有精神病,導致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如果理由成立,經調解無效,人民法院可以判決離婚。
配偶患有精神病的情形有以下三種情況:
1.婚前曾患過精神病,婚後因受某種刺激復發;
2.婚前未曾患有精神病,婚後因某種強刺激或外傷造成精神病;
3.因精神病遺傳而在婚後患精神病。
因婚前患過精神病或因家族有精神病遺傳患精神病,不論是否隱瞞,均不是准予或不準予離婚的理由。只有因配偶患有精神病而導致夫妻雙方「感情確已破裂」時,才可作為離婚的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對方要求離婚的,處理時既要保障婚姻自由,又要有利於患者的治療和生活上的安置。婚前隱瞞了病情,婚後經治不愈的,應做好工作,准予離婚;原來夫妻感情比較好,結婚多年,生有子女的,應指出夫妻間有互相扶助的義務,做好思想工作,以不離為宜。如確系久治不愈,事實證明夫妻關系已無法再維持下去的,經對方、親屬以及有關單位安排好精神病患者的生活、治療、監護等問題後,可准予離婚。根據上述司法解釋意見,夫妻一方患有精神病,對方要求離婚的,是否判決准予離婚的關鍵是患者的精神病能否治癒。無論精神病患於何時,對方在結婚前是否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只要可以確定夫妻一方的精神病經治不愈(適用於婚前隱瞞了精神病的情況)或者久治不愈(適用於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的情況),即可以認定夫妻雙方感情確已破裂,經調解無效,人民法院可以判決准予離婚。但「經治不愈」或者「久治不愈」過於抽象,缺乏可操作性。還有待司法實踐中摸索和把握尺度。總之從立法原則看,對一方患有精神病的離婚案件應謹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