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被人打傷,派出所處理時間要多久
報案後就立即處理,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七十七條 公安機關對報案、控告、舉報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主動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司法機關移送的違反治安管理案件,應當及時受理,並進行登記。
第七十八條 公安機關受理報案、控告、舉報、投案後,認為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認為不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應當告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投案人,並說明理由。
第七十九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對治安案件的調查,應當依法進行。嚴禁刑訊逼供或者採用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手段收集證據。 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證據不得作為處罰的根據。
(1)傷害案件辦理期限擴展閱讀:
打傷他人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治安管理處罰的有效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二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B. 輕傷案件和輕微傷派出所處理有期限嗎
如果雙方因打架都受到傷害,一般派出所都是先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先對雙方行為人作出行政處罰(涉嫌致人輕傷的行為人提請檢察院起訴,承擔刑事責任),然後告知雙方就有關民事賠償部分到法院訴訟解決。
C. 派出所處理輕傷案件需要多長時間
輕傷案件派出所處理時間為15-60天。
派出所鑒定案件行為為輕傷後需立案,案件正式進入訴訟回程序。若案件確實答符合鑒定,公安機關對嫌疑人傳喚到案刑拘,報請檢察院批捕;如嫌疑人在逃,要抓捕歸案。
在此期間,輕傷案件可以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功,則由公安部門部門向法院提起公訴,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被害人可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4條之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對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對故意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故意傷害他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D. 公安局處理重傷刑事案件有期限嗎
你好:傷害罪的偵查時間要受傷情鑒定的限制。公安部《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第十八條:「公安機關受理傷害案件後,應當在24小時內開具傷情鑒定委託書,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鑒定機構進行傷情鑒定。」第十九條:「根據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人身傷情鑒定標准和被害人當時的傷情及醫院診斷證明,具備即時進行傷情鑒定條件的,公安機關的鑒定機構應當在受委託之時起24小時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在3日內出具鑒定文書。對傷情比較復雜,不具備即時進行鑒定條件的,應當在受委託之日起7日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對影響組織、器官功能或者傷情復雜,一時難以進行鑒定的,待傷情穩定後及時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
《刑事訴訟法》第124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一般不得超過2個月。這是對一般刑事案件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如果犯罪嫌凝人在逮捕以前已被拘留的,拘留的期限不包括在偵查羈押期限內。一般情況下,偵查機關應當在法律規定的偵查羈押期限內偵查終結案件。
E. 派出所處理輕傷案件多長時間
所有的刑事案件,在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最長可以達37天,拘留轉逮捕後最長可以內達3個月。也就是容說在公安機關處理超過37天加3個月,還沒有移送檢察院或做出其他處理決定,那麼公安機關就存在違法行為了。
參考《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第一百二十四條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如果是輕傷,應該逮捕,可以辦理取保候審,然後移送檢察院起訴。如果是輕微傷,就在派出所處理。
F. 故意傷害報案後公安機關有無處理時限的規定
這在《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中有規定的,一個是公安部125號令,一個是公安部127號令。
你如果涉及這方面的問題可以搜一下這兩個規定,看一下就明白了。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公安部125號令)第一百四十一條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辦理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辦案期限的,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公安部127號令)第一百九十一條 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利害關系人對於公安機關及其偵查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有權向該機關申訴或者控告:
(一)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不予以釋放、解除或者變更的;
(二)應當退還取保候審保證金不退還的;
(三)對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
(四)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不解除的;
(五)貪污、挪用、私分、調換、違反規定使用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的。
受理申訴或者控告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核實,並在收到申訴、控告之日起三十日以內作出處理決定,書面回復申訴人、控告人。發現公安機關及其偵查人員有上述行為之一的,應當立即糾正。
第一百七十五條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後,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於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不予立案。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製作不予立案通知書,並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第一百七十六條 控告人對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後七日以內向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後七日以內作出決定,並書面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對不予立案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核;上一級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核申請後七日以內作出決定。對上級公安機關撤銷不予立案決定的,下級公安機關應當執行。
第一百七十七條 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自接受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決定立案的,應當書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依法不予立案的,應當說明理由,並將不予立案通知書送達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相應退回案件材料。
第一百七十八條 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對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後三日以內向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行政執法機關的復議申請後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並書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
第一百七十九條 對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通知書後七日以內,對不立案的情況、依據和理由作出書面說明,回復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作出立案決定的,應當將立案決定書復印件送達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通知公安機關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通知書後十五日以內立案,並將立案決定書復印件送達人民檢察院。
第一百八十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應當立案而立案,提出糾正意見的,公安機關應當進行調查核實,並將有關情況回復人民檢察院。
第一百八十一條 經立案偵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不屬於自己管轄或者需要由其他公安機關並案偵查的案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製作移送案件通知書,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或者並案偵查的公安機關,並在移送案件後三日以內書面通知犯罪嫌疑人家屬。
G. 打架案件派出所一般幾天內處理
一、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30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版經上一級公權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30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二、公安機關的鑒定機構應當在3日內出具鑒定文書。對傷情比較復雜的,應當在受委託之日起7日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
三、相關規定:《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第十九條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人身傷情鑒定標准和被害人當時的傷情及醫院診斷證明,具備即時進行傷情鑒定條件的,公安機關的鑒定機構應當在受委託之時起24小時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在3日內出具鑒定文書。
對傷情比較復雜,不具備即時進行鑒定條件的,應當在受委託之日起7日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
對影響組織、器官功能或者傷情復雜,一時難以進行鑒定的,待傷情穩定後及時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30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30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H. 派出所處理輕微傷案件的規定時限是多久
根據公安部125號令《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規定》的規定,一般是30日之內,案情重大復雜的可以延長30日。
第一百四十一條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辦理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辦案期限的,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客觀原因造成案件在法定期限內無法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進行調查取證,並向被侵害人說明情況,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8)傷害案件辦理期限擴展閱讀:
輕微傷害治安處罰
1、輕微傷不構成刑事案件,沒有刑事責任、只有行政責任(治安處罰)和民事賠償責任。一般輕微傷可以由公安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後不再處罰;若調解不成可處罰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
2、拘留或罰款:
(1)、給予雙方治安處罰,應由縣級公安局決定。
(2)、拘留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殘疾人或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拘留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3)、罰款可以是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嚴重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4)、可以既拘留、又罰款,即並罰。
依據:《治安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3、立案起訴步驟:寫好起訴狀,帶上身份證、相關證據(是對方打的證據、治療花費的證據等),到法院的立案庭請求立案,然後等到法院通知參加庭審。
I. 輕傷害案件的處理期限
會移送檢察院起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