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與賬期有什麼區別
⑵ 請問應收賬款摧討有時限嗎從應收賬款發生日起算幾年之內呢
應收賬款訴訟時效來源:法律快車 作者:admin
【案情簡介】
【案例一】上海某公司與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息公司)訂立銷售合同,由上海某公司向信息公司銷售產品,合同金額為25萬元。約定交貨時間為2002年11月18日,付款日期為2002年11月25日。合同訂立後上海某公司按約履行了合同義務,但信息公司未支付貨款。上海某公司業務人員遂多次或打電話催討或上門催討,平均每月至少催討一次,但信息公司一直未付款。業務人員遂於2005年2月將本案移送法務起訴。但法務在審查證據時發現,我方雖然一直在催討,但從沒有採取書面催討方式,故沒有留下催討證據,本案訴訟時效已過。一旦對方知曉訴訟時效的規定,則我方債權將無法得到法律保障。後本案通過業務和法務的共同努力,利用對方對訴訟時效知識的不了解,通過給對方貼息打折的方式,跟對方簽署了還款協議,中斷了訴訟時效,保障了我方債權。
【案例二】甲公司與乙商店訂立銷售合同,甲公司銷售一批金屬材料給乙商店,貨款總額為人民幣120萬元,約定交貨日期為2002年3月1日,付款日期為2002年3月15日。合同訂立後,甲公司及時向乙商店交付了貨物,乙商店收貨後,對貨物的數量及品質等均無異議。但約定付款日到期後,乙商店未支付貨款。甲公司數次打電話催款,並於2002年9月1日、2003年12月2日先後2次派人前去乙商店當面催款,但乙商店以種種理由,始終未支付貨款。於是,甲公司於2004年8月10日向法院起訴。在法院開庭審理此案件時,乙商店對欠款事實供認不諱,但認為甲公司的訴訟請求已過訴訟時效,要求法院駁回甲公司的訴訟請求。甲公司則辯稱其在約定付款日到期後,曾數次向乙商店催款,訴訟時效已經中斷。但乙商店對甲公司的催款事實予以否認,甲公司也未能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其向乙商店催款的事實。法院審理後認為,甲公司未能提供證明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的確鑿證據,其提出起訴的時間已經超過訴訟時效,因此作出判決:依法駁回甲公司的訴訟請求。
【操作建議】
上述案件本身都十分簡單,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十分清楚,作為債務人的對方當事人,對於其欠款事實也無異議。但一個債權人的債權得到了保障,另一個債權人提出的訴訟請求卻被法院依法駁回。這里涉及的就是訴訟時效問題。
1、法律有關訴訟時效的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及相關的司法解釋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延付或拒付租金、寄存在物品損毀或丟失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國際貿易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四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超過訴訟時效後權利人即喪失勝訴權,如果起訴,其訴訟請求不再被法院保護。
法律同時規定,訴訟時效可以因下列事由中斷:提起訴訟,權利人提出要求,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比如義務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權利人出具了還款計劃,訴訟時效從新的還款計劃確定的最後還款日期起重新起算二年。(此外,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它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原因消失之日起,訴訟時效繼續計算。中止事由不能由當事人自己製造,因此本文下面的內容不涉及。)
上述案例二中,原本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甲公司的催款行為),但由於甲公司不能提供相關證據,導致最終敗訴。甲公司的這種情形,其實在許多企業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著。許多企業因為不了解訴訟時效制度,或者雖了解一點但不知如何應對,而導致自身的權利得不到保障。
2、如何防止訴訟時效過期呢?
(1)、發現自己的權利即將超過訴訟時效,如果對方有償還能力,應立即起訴(有仲裁協議的應申請仲裁)。
(2)、如因種種原因不想立即起訴,則應造成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具體做法有:
A與義務人訂立新的履行義務協議(或製作相關的備忘錄、會議紀要等);
B由義務人出具新的履行義務計劃;
C保留義務人發來的承諾履行義務的信函、傳真等;
D在訴訟時效期間內義務人履行部分義務的,保留有關證據;(義務人的行為實際上表明其同意履行義務,因此也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
E 向義務人發出要求其履行義務的催款函,並要求其簽收;
F 如義務人拒絕簽收催款函,則向其發特快專遞信件、電報、掛號信等,並保留相關證據(應表明提出要求的內容);
G向義務人發出律師函,並保存好郵寄憑證和律師函內容的復印件;
H 由公證部門證明催款的事實;
I如義務人就其義務問題發來信函、傳真等,即使無答應履行義務內容,但如其內容中能表明權利人主張權利內容的,也可以作為證據;(如權利人向義務人發傳真要求對方償還債務――向外發送的傳真因為容易偽造一般不能作為證據,對方回傳真稱「貴司X月X日發來之傳真收悉,我方對貴司所述的債務存在異議,因此不同意給付。」對方回復的傳真即能表明權利人曾主張權利。)
3、如果已經超過訴訟時效,則盡快爭取以下方式彌補:
(1)由義務人在催款函上簽字蓋章,對義務重新進行確認;
(2達成履行義務的新協議。 此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義務人對訴訟時效制度是否了解,如其不了解,則可能做到;如其了解訴訟時效制度且不願履行義務,則很可能做不到。
(3)僅僅要求對方承諾盡快還款,而沒有要求對方承諾具體哪天之前還款,這樣既減輕了對方壓力又降低了對方的警惕性,還能中斷訴訟時效,實踐中效果很好。
⑶ 如何從應收帳款帳期,應付帳款帳期以及存貨的周轉天數確定付款天數
根據業務往來的多少,合作年數,信譽程度等方面來確定應收帳款帳期,應付帳款帳期以及存貨的周轉天數的付款天數。
⑷ 應收賬款的賬齡是指賒銷的時間還是逾期的時間比如給客人30天的賬期,賬齡是指這30天嗎
應收賬款賬齡是指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從銷售實現、產生應收賬款之日起 ,至資產負債表日止所經歷的時間。簡言之,就是應收賬款在賬面上存在的時間。
通俗的說就是客戶欠賬的時間,自產生應收賬款之日起開始計算
⑸ 應收賬款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只要對方沒有被產掉,都是可以回收的。但是在稅收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到3年以上就可報稅前扣除了。
⑹ 應收賬款超過合同周期,其中的合同周期是什麼意思
這個是什麼類型的合同?合同周期要結合上下文以及合同意思來理解。
很多類似長期供貨合同,其中有約定結算周期,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等等,問題中的那個「應收賬款超過合同周期」從字面上也可以理解為合同的一個結算時間,比方說,合同結算周期為一個季度,應收賬款結算後,超過一個季度到了下一個結算周期仍然沒有支付,則構成違約,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當然,重點還是要結合合同本意以及上下文做正確的理解。
⑺ 什麼叫應收賬款的賬期
付款人應該規定期限內付款的時間規定
⑻ 請問法律中對應收帳款的期限規定
法律中沒有對應復收帳款的期限有規定製,但在產生應收帳款的同時可以用法律約定好期限。
收到債務人清償債務的現金金額大於該項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組債權已計提的壞賬准備,借記「壞賬准備」科目,按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8)應收賬款付款期限擴展閱讀:
現金折扣情況下的應收賬款:現金折扣又稱銷售折扣,是企業為敦促顧客盡早付清貨款而提供的一種價格優惠。
現金折扣的表示方式一般為「a/A,b/B,n/C,a,b為折扣百分比;A,B為折扣期限。例如,A公司向B公司出售商品30000元,付款條件為「2/10,n/60」即如果公司B在10日內付款,只需付29400元,如果在11-60天內付款,則需付全款30000元」。
⑼ 收款期比付款期限時間長對企業意味著什麼 是好事情還是壞事情 謝謝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並不是好事。
企業的命脈是現金流。收款期長會使應收賬款收回版的時間變長,也權就是流動資金的時間也會長,使其他主體長時間佔用資金。還款期短會讓流動資金更快的流出企業。如果企業在兩方面不注重把控,會導致企業自身資金鏈緊張,資金難以周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