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當軍官的期限,或者說當軍官有期限嗎
我軍在戰爭年代,幹部的年齡普遍較年輕。紅軍時期,軍級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二十八九歲,師團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25歲,有20歲的師職幹部和19歲的團職幹部。
抗日戰爭時期,軍職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34歲,最年輕的為28歲。師職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32歲,最年輕的為25歲。團職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26歲。
解放戰爭時期,軍職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36歲左右,有30歲的軍政委;師職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32歲,最年輕的為27歲。
因此,戰爭年代我軍幹部的年齡沒有成為問題,無必要作什麼規定和限制。建國以後,我軍雖然組成志願軍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但總體是處在和平建設的歷史階段,幹部年齡增高的趨勢逐漸發展,加之規定軍官服役年齡是實行軍銜制度國家的通例,故1955年的軍官服役條例,首次對我軍軍官的服役年齡作了規定,1963年又作了修訂。
下面是這兩次對各級軍官服現役和服預備役最高年齡的規定:
1963年修訂的軍官服役條例規定,技術軍官、獸醫軍官的服役年齡,可根據需要適當延長。還規定了海島、邊防守備部隊的軍官服役年齡。
軍銜晉升區分1955年1963年
少尉晉中尉二年三年
中尉晉上尉二年三年
上尉晉大尉三年三年
大尉晉少校三年四年
少校晉中校三年四年
中校晉上校三年四年
上校晉大校四年
大校以上晉升,按職務和功績而定。
條例規定,戰時在前線擔任戰斗任務和勤務的軍官,軍銜晉級的期限應予縮短。在戰斗或工作中有特殊功績者,由於職務提升而軍銜低於編制軍銜者,可提前晉升。軍官在院校學習的時間,應計算軍銜晉級期限。
條例還規定,軍官軍銜晉級期限已滿,因業務能力或其他原因不能晉升者,可以延期晉升,延期兩年後仍不能晉升時,可以調整其職務或轉入預備役。軍銜晉級必須是逐級晉升,特殊情況需超一級晉升時,中校以下軍官由國防部決定,上校至中將由國務院決定。
軍銜晉升期限的規定,可以制約軍官的服役年齡。有的規定側重對軍官的年齡起「上限」作用,即運用超期淘汰的辦法來控制軍官年齡的增長,有的規定側重對軍官的年齡起「下限」作用,即通過軍銜「任期」的要求,從制度上保證軍官有必要的時間積累經驗,豐富知識,防止提升過快而不勝任,有的規定則可同時起到上限和下限兩種作用。
1955年現役陸、空軍和海軍服役年齡規定
少尉:30,35;中尉:30,35;上尉:35,40;大尉:35,40;少校:40,45;中校:45,50;上校:50,55;大校:50,55;少將:55,55;中將:60,60。
1955年一等預備役陸、空軍和海軍服役年齡規定:
少尉:40,40;中尉:40,40;上尉:45,45;大尉:45,45;少校:50,50;中校:55,55;上校:55,55;大校:55,55;少將:60,60;中將:60,60。
1955年二等預備役陸、空軍和海軍服役年齡規定
少尉:45,45;中尉:45,45;上尉:50,50;大尉:50,50;少校:55,55;中校:60,60;上校:60,60;大校:60,60;少將:60,65;中將:65,65。
1963年修訂後現役陸、空軍和海軍服役年齡規定:
少尉:28,32;中尉:31,34;上尉:34,36;大尉:38,39;少校:42,43;中校:46,47;上校:50,51;大校:50,55;少將:55,55;中將:60,60。
1963年修訂後預備役陸、空軍和海軍服役年齡規定:
少尉:38,40;中尉:40,43;上尉:45,45;大尉:48,48;少校:50,50;中校:55,55;上校:55,55;大校:55,55;少將:60,60;中將:65,65。
㈡ 中將和上將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多少
依據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規定:
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高年齡分別為:擔任軍級職務的,副職五十八歲,正職六十歲。
中將一般任職軍級副職,所以法定最高服役年紀為58歲。上將擔任軍級正職時,法定最高服役年紀為60歲。
拓展資料:
1、軍官達到平時服現役的最高年齡的,應當退出現役。
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正團職職務的,五十歲;
(二)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三)擔任軍級職務的,副職五十八歲,正職六十歲;
(四)擔任其他職務的,服現役的最高年齡與任職的最高年齡相同。
2、陸軍上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軍銜制中陸軍最高軍銜。軍銜條例規定,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陸軍上將軍銜。陸軍上將還是正大軍區職軍官的主要軍銜。正大軍區職包括副總參謀長、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後勤部部長、總後勤部政委、總裝備部部長、總裝備部政委、二炮司令員、二炮政委、大軍區司令員、大軍區政委、國防大學校長、國防大學政委、軍事科學院院長、軍事科學院政委等。
3、陸軍中將是副大軍區職軍官的主要軍銜。副大軍區職包括總後勤部副部長、副政委,大軍區副司令員、副政委、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軍區職軍官。此外,陸軍中將還是正大軍區職和正軍職軍官的輔助軍銜。
㈢ 軍官升職是一定按年限的嗎
當然有到了時間不升職的。要看你自身的情況了。
軍官的職務(專業技術等級)調整。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低年限一般為三年,任職滿三年後,才能根據編制缺額和本人德才條件逐級晉升。其中德才優秀、實績顯著、工作需要的,可以提前晉升;特別優秀的,可以越職晉升。(專業技術軍官、文職幹部,參照此標准晉升專業技術等級)
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職務等級: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正大軍區職、副大軍區職、正軍職、副軍職、正師職、副師職、正團職、副團職、正營職、副營職、正連職、副連職、排職,排職為最低級。
專業技術軍官、文職幹部的專業技術職務及技術等級:專業技術幹部的技術職務(地方一般稱「職稱」)分為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十一級、十二級、十三級、十四級(類似於排職),體育等級設一級(對應專業技術五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一級為最高級。
非專業技術文職幹部職務等級:副大軍區職待遇、正軍職待遇、副軍職待遇、正局級、副局級、正處級、副處級、正科級、副科級、一級科員、二級科員、辦事員(類似於排職)。
軍銜(文職級別)晉升。軍官軍銜設下列三等十級:(一)將官:上將、中將、少將;(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平時軍官軍銜晉升的期限:少尉晉升中尉,大學專科以上畢業的為二年,其他為三年;中尉晉升上尉、上尉晉升少校、少校晉升中校、中校晉升上校、上校晉升大校各為四年;大校以上軍銜晉級為選升,以軍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和對國防建設的貢獻為依據。
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軍銜等級: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海軍、空軍軍官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
專業技術軍官軍銜等級: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在軍銜前冠以「專業技術」。
文職幹部級別: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類似於少尉)。特級為最高級。
㈣ 現在當少將一般多少歲
1、現在相對和平時期,授少將軍銜通常至少需要有20年及以上的軍齡。
2、少尉、中尉、大尉有三級,少校、中校、上校、大校有四級。
3、平均每級至少需要兩年,大多是三至四年。授少尉軍銜之前還有一年的實習期。
4、一共有8級需要經歷,每級兩年就有16年,加上兩三年軍校與一年實習,就需19年。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期間的某一級到兩級干三四年是很平常不過的。
所以,軍齡20年升到少將的,少之又少,全國找不出幾個。每級干三年,就是25年軍齡,升到少將的稍多一些。
例如前總後勤部長廖錫龍,1959年當兵,1984年任陸軍11軍軍長,少將軍銜,軍齡正好25年。
例如現西藏軍區司令員許勇,1977年入伍,對越反擊戰時是付班長,2007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隨後出任第十三集團軍軍長,正好是軍齡20年升至少將。這些是屈指可數的。還有一位王西欣,與許勇同是446團一個連隊的戰士,因為79年對越作戰時,兩人參加四號橋反伏擊戰里,戰功卓著。於2007年任38軍軍長,授少將。
㈤ 少將到中將到上將分別需要多少年
達到相應的軍銜不是用時間來衡量的。
㈥ 少將什麼年齡退休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規定:
第十四條作戰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排級職務的,三十歲;
(二)擔任連級職務的,三十五歲;
(三)擔任營級職務的,四十歲;
(四)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
(五)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
(六)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七)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在艦艇上服役的營級和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四十五歲和五十歲;從事飛行的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歲。
作戰部隊的師級和軍級職務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師級和正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副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三歲。
第十五條作戰部隊以外單位的副團職以下軍官和大軍區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依照本法第十四條第一款的相應規定執行;正團職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歲;師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五歲;副軍職和正軍職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五十八歲和六十歲。
第十六條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歲;
(二)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五十歲;
(三)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六十歲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
第四十六條軍官達到平時服現役的最高年齡的,應當退出現役。
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正團職職務的,五十歲;
(二)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三)擔任軍級職務的,副職五十八歲,正職六十歲;
(四)擔任其他職務的,服現役的最高年齡與任職的最高年齡相同。
少將是正軍級,而且在作戰部隊任職,所以本身他的任職只能是55歲,但是加上作戰部隊任職,而且延長最長年限5年,那他也60退休了,而正軍的退休年齡也是60,所以最多到60就退了,如果是副軍級,58就退了。
㈦ 一般要當多少年兵才能當到少將軍銜
1、現在相對和平時期,授少將軍銜通常至少需要有20年及以上的軍齡。
2、少尉、中尉、大尉有三級,少校、中校、上校、大校有四級。
3、平均每級至少需要兩年,大多是三至四年。授少尉軍銜之前還有一年的實習期。
4、一共有8級需要經歷,每級兩年就有16年,加上兩三年軍校與一年實習,就需19年。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期間的某一級到兩級干三四年是很平常不過的。
所以,軍齡20年升到少將的,少之又少,全國找不出幾個。每級干三年,就是25年軍齡,升到少將的稍多一些。
例如前總後勤部長廖錫龍,1959年當兵,1984年任陸軍11軍軍長,少將軍銜,軍齡正好25年。
例如現西藏軍區司令員許勇,1977年入伍,對越反擊戰時是付班長,2007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隨後出任第十三集團軍軍長,正好是軍齡20年升至少將。這些是屈指可數的。還有一位王西欣,與許勇同是446團一個連隊的戰士,因為79年對越作戰時,兩人參加四號橋反伏擊戰里,戰功卓著。於2007年任38軍軍長,授少將。
這幾位我比較熟悉,因為都是參加過79年對越的老戰友。簡歷網路上有。
㈧ 在中國軍隊將軍有沒有年齡限制啊
中國軍隊的將軍都有年齡限制。
除了軍委委員,其餘軍官的最高服役年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規定
第十四條 作戰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排級職務的,三十歲;
(二)擔任連級職務的,三十五歲;
(三)擔任營級職務的,四十歲;
(四)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
(五)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
(六)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七)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作戰部隊的師級和軍級職務軍官,但是師級和正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副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三歲。
第十六條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歲;
(二)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五十歲;
(三)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六十歲。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
也就是說,擔任軍級職務的將軍,最多應該在60-63歲退休,軍區級職務的,應該在65歲退休。
而作為全軍最高的權利機構——中央軍委委員,屬於副國級,根據國家公務員的相關規定,副國級幹部在70歲退休。
㈨ 大校升少將一般幾年
大校升少將屬於「選升」,也就是只有一部分人能升,沒有什麼「一般年限」,牛逼的人大校一年就能升少將,而大部分人么,就只能大校扛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