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位建房時的用電工程入固定資產,折舊該按什麼年限計提
用電工程一般包括電力變壓器和簡易配電建築屋,對於電力變壓器(包括桿上變壓器)應作為設備進行計提折舊,一般多的企業為8年12年左右,對於簡易配電建築屋要針對具體建築物情況計提折舊,可參考你單位的會計核算辦法。對於無產權的地面建築物,可作為長期待攤費用進行處理。
㈡ 配電系統的使用年限和凈殘值率是好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回另有規定外答,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配電系統的使用年限為5年。
凈殘值率一般是5%。可以自行估值。
㈢ 配電房裡的變壓器折舊年限是幾年
配電房裡的變壓器折舊年限是10年。
根據《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容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配電房裡的變壓器屬於機械范疇,折舊年限最低為10年。
㈣ 電力設備折舊年限為幾年
電子設備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為3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國稅〔2009〕98號)
第一條規定:新稅法實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企業已按原稅法規定預計凈殘值並計提的折舊,不做調整。
新稅法實施後,對此類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可以重新確定其殘值,並就其尚未計提折舊的余額,按照新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減去已經計提折舊的年限後的剩餘年限,按照新稅法規定的折舊方法計算折舊。新稅法實施後,固定資產原確定的折舊年限不違背新稅法規定原則的,也可以繼續執行。
對於已計提完折舊的固定資產,如果繼續使用的話,在做賬時不用繼續計提折舊,也沒有相關的賬務處理。等待需要報廢時,計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即可。
㈤ 配電櫃的折舊年限是多少
1、配電櫃可以計入「固定資產——配電箱」科目。
2、折舊年限:按專與生產屬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故為5年。
配電櫃
配電櫃(箱)分動力配電櫃(箱)和照明配電櫃(箱)、計量櫃(箱),是配電系統的末級設備。配電櫃是電動機控制中心的統稱。配電櫃使用在負荷比較分散、迴路較少的場合;電動機控制中心用於負荷集中、迴路較多的場合。它們把上一級配電設備某一電路的電能分配給就近的負荷。這級設備應對負荷提供保護、監視和控制。
㈥ 配電變設備 的折舊年限 和方法
按照現行稅法規定,採取年限法計提折舊,准予稅前扣除,配電變設備作為機器設備其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由根據固定資產性質和用途由企業自行確定。
年折舊額=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折舊年限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㈦ 加工廠在建工程(配電安裝工程、鐵棚、沖涼房、電腦)結轉固定資產後,怎麼的、折舊,殘值率折舊年限多少
配電安裝工程 結轉配電設備 鐵棚 結轉建築物 沖涼房 結轉房屋 電腦 結轉電子設備
㈧ 配電箱折舊年限是多少
1、配電櫃可以計入「固定資產——配電箱」科目。 2、折舊年限:按與專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屬、工具、傢具等,故為5年。 配電櫃 配電櫃(箱)分動力配電櫃(箱)和照明配電櫃(箱)、計量櫃(箱),是配電系統的末級設備。配電櫃是電動機控制中心的統稱。配電櫃使用在負荷比較分散、迴路較少的場合;電動機控制中心用於負荷集中、迴路較多的場合。它們把上一級配電設備某一電路的電能分配給就近的負荷。這級設備應對負荷提供保護、監視和控制。 本回答由經濟金融分類達人 張玲推薦
㈨ 電力設備折舊年限為幾年求解
設備分主要設備和輔助設備,主要設備折舊年限10年,輔助5年,
殘值率按公司性質,內資5%,外資10%。
㈩ 電力企業新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按該復類固定資產預計使制用年限作為折舊年限。如果是生產設備,就咨詢工程師或總工吧。
千萬不能按稅法規定來做會計的賬。這是很多老會計會犯的錯。會計法和稅法在很多處理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做賬及編制報表。按照《稅務管理條例》做年終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稅法對企業會計來說,僅是你在做匯算清繳時所要調節數據的標准,而不是會計賬務處理的標准。這個不能搞混。往往很多會計在小公司做賬,沒有能力完成企業匯算清繳,所以所有的賬務全按稅法處理(這樣就不用做匯算清繳調整了),這樣做是違反了《企業會計准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