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買個私人飛機要多少錢
截止2020年2月,私人飛機的價格從幾十萬到上億元的都有。
新手買私人飛機需注意以下事項:
如果是個人或企業購買非噴氣公務機,需要向民航地區管理局備案,個人或企業向民航地區管理局提交個人身份證件、企業營業執照、航空器的適航文件、購買的數量流程等申報文件。
對於符合條件的申請,民航地區管理局將發出書面備案證明,得到備案證明後申請人才可簽訂買賣合同購買私人飛機,並辦理相關證件。
(1)公務機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選擇一架私人飛機應當理性考慮以下問題:
一、准駕機型
剛剛拿到私照的新飛行員適飛機型比較單一,如,國內直升機訓練機型一般為:R22,R44或C300,如果您看上了貝爾407或空客135,就需要換證為407或135的執照。
新飛行員往往更加青睞與他們訓練時所使用的機型相似的機型,因為它們擁有相似的性能和操作系統。同時,這類用於訓練的機型往往也比較便於操作。因此,用於飛行員培訓的、結構簡單的單發飛機往往是新飛行員的第一選擇。
隨著飛行經驗的積累,很多飛行員就會希望置換一架速度更快、內飾更加豪華、綜合性能更加優異的飛機。有的飛行員或許只是剛剛接觸通用航空,但他們有戰斗機或者民航客機的飛行經驗,甚至兩者皆有。
這類飛行員曾接受過大量訓練,完全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因此他們通過增駕換證後可以駕駛相應機型通航飛機,包括渦槳公務機和噴氣公務機,甚至特技飛機(當然成為特技飛行表演飛行員需要的培訓和努力比偶爾飛著玩玩要多許多)。
二、飛機的固定和變動成本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價格是最關心的問題。在購買飛機時,除了需要考慮飛機的購置成本外,使用和維護成本也需要我們特別關注。一架飛機的成本結構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購置成本:飛機的購買價格,包括稅收等雜費。
固定成本:這部分費用包括償還債務的費用,機庫租賃費,保險費,日常維護費,飛機例行檢查費等。
變動成本:這部分費用包括燃油,航空交通管制系統和導航系統收取的服務費,各類消耗品(如各類潤滑油、輪胎、航材、儀表備件等),突發故障維修等等。
三、飛機的主要用途
雖然大多數飛機在市場上銷售時都宣稱自己能夠滿足各類飛行要求,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飛機都是為特定一種或幾種用途設計的。和錘子可以釘釘子卻當不了牙刷一樣,沒有所謂最好的飛機,只有最合適的飛機。
一架擁有高速巡航速度的飛機適宜長距離旅行、在大機場著陸,但是它卻不能裝載大量貨物並在野外的偏遠地區著陸。一家漂亮的雙座運動飛機能像噴氣式戰斗機一樣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但卻滿足不了一家6口的出遊需求。
因此,購買飛機前一定要明晰自己購買飛機的目的是什麼, 許多時候一架飛機可能不夠。
B. 在中國可以買飛機嗎 那裡有賣的
可以,在中國購買私人飛機,是一個程序過程。有很多資料需要等待審批。一般說:購買私人飛機,首先要向 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公司遞交購買申請,然後進行資產評估,評估完成後,買方才可以與國外航空器材生產銷售商簽署購買協議,然後等待賣方交貨。在中國,私人飛機上天飛行,必須先向當地航空管制部門進行飛行申請,申請獲批後才能飛行,申請時,須向管制部門提供包括飛行計劃和飛行時間的一切材料。
直升機類飛機通常是每年申請一次常飛航線和空域
按照我國的《通用航空飛行管理規定》,直升機類飛機通常是每年申請一次常飛航線和空域,通常的做法是,用戶每年把經常要飛的航線和空域一次性申請好。然後每天無論是否飛行都要發飛行計劃,因為飛行計劃是可以取消或延誤的,這樣每天都可以飛常飛航線和空域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直升機在常飛航線和空域內飛行,是比較方便的。
C. 飛機的一般使用壽命是多少年
飛機有設計壽命,但是沒有強制報廢的規定。
目前各種飛機機型的使用年限一般在~30年之間。
飛機有日歷壽命、飛行小時數、起落次數三種壽命,任一壽命到期即認為該機到壽。
如果日歷壽命到了但飛行小時數和起落次數遠沒有達到,則可對該機進行延壽。
日歷壽命是考慮結構腐蝕,飛行小時數和起落次數是考慮結構疲勞強度。
D. 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的成本需要多少
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的成本還是很高的,一般情況下一架私人飛機一年的飛行成本應該達到百萬元以上,甚至更高。
申請私人飛機飛行的航線,也要交給國家一部分錢,因為根據航線的不同,交的錢也不一樣。
只要你有錢,那麼你完全可以擁有自己想擁有的交通工具,私人飛機。
E. 乘公務機出境需要辦理什麼手續大概多長時間
主要是護照和簽證
護照憑申請人憑居民身份證或戶口簿,到戶籍所在地的公安局出入境大廳辦理,時間大概從一星期到一個月不等。出境登記卡上的出境事由除了出國定居的以外,其他各項出境事由一律註明「短期出境」。換句話說,「短期出境」代表了探親、訪友、留學、就業、旅遊和從事商務活動等一切事由
辦理簽證的需要你自己去目的國家的駐華大使館,或領事館辦理,時間不等,如果要去的國家對中國公民支持落地簽證就方便多了,到了再辦。
一般辦理東南亞簽證需要1-3工作日
辦理日本韓國簽證需要5-7工作日
亞洲其他國家簽證需要7-10工作日
歐洲簽證通常各使館審核時間需要5工作日,但需要提前預約。(長30天預約期,短則1—2天)
美國加拿大簽證1個工作日就可知道結果,但是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面試。
非洲簽證則需要7—15工作日,如:埃及、南非、坦尚尼亞,肯亞等所需工作日相比則較短。
F. 飛機的一般使用壽命是多少年
民用運輸機的典型設計壽命為40000h,雖然它經常升級而延長服役時間,某些情況下可達到將近100000h。軍用運輸機的相應數據大約為20000h,戰斗機壽命則可能低至3000h,雖然也有通過在服役階段修整升級而增加其壽命的趨勢。其他類型軍用飛機的壽命則介於這兩者之間。
不過,用小時計算的壽命並非一個好標准,多種造成疲勞損傷的載荷是飛行次數而非時間的函數,人們可能認為飛行次數可能是一個更好的比較標准。隨著飛機飛行速度加快,和總壽命一定時著陸次數的相應增加,採用飛行次數將更加合理。
遠程亞聲速噴氣運輸機的平均飛行時間可能為4~6h也就是說其壽命期內飛行10000~20000次。小型的支線噴氣飛機平均飛行時間約40min,在其壽命內能飛行超過60000次。值得注意的是,遠程飛機在其壽命期內將在空中飛行超過3000萬km,並可能在地面運行30萬km,相較而言,短程飛機在空中飛行距離較長。
由於腐蝕條件同時影響著飛機結構疲勞壽命和日歷壽命,因此,疲勞壽命和日歷壽命指標存在著一定的制約關系。在飛機壽命期內的使用地域、腐蝕條件和年飛行強度不發生顯著變化的情況下,有些情況其壽命體系以疲勞壽命為主,即飛機結構的首翻、大修及總壽命主要由飛行小時數控制;而另一些情況則以日歷壽命為主,即飛機結構的首翻、大修及總壽命由使用年限控制。
決定上述不同情況的主要因素就是腐蝕條件和年飛行強度。因而,必須弄清腐蝕條件與年飛行強度對飛機結構壽命體系的影響,分別給出疲勞壽命與日歷壽命的首翻期、修理間隔與總壽命,以及在給定的腐蝕條件下,在怎樣的年飛行強度范圍內,壽命體系是以疲勞壽命還是以日歷壽命作為主要控制指標,或是二者必須綜合判斷。這種完善的壽命體系將使用戶能更為主動合理地對飛機結構的大修和使用壽命進行有效的控制。
G. 私人飛機飛一次要多少錢
截至2020年1月,私人飛機飛一趟下來起碼要五六十萬元。
租賃費:若租賃飛機,一架龐巴迪「挑戰者850」每小時1萬美元左右
起降費:25噸以下的飛機一次2000元,25噸到60噸的飛機一次2200元
過夜費:按起降費的15%收取,300-330元不等
清潔費:一次120元左右燃油費、接機費用等,飛一趟下來共計五六十萬元。
私人飛機年使用成本
一架小型公務機:約500萬—700萬元
一架中型公務機:約1000萬—1500萬元一架大型公務機:更高。
(7)公務機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飛機維護費:
通常50萬以下的輕型小飛機一年養護成本也就10%,5萬左右可以拿下,比養輛路虎、法拉利貴不到哪裡去。目前國際流行的十幾座公務機售價2000萬至3000萬。這種飛機需停在專業的機場上,光託管費、養護費就需100萬元/年,加上其他耗材等開支,200萬每年的開支還是比較節約的。
如果飛機到大修時間,比如有些直升機通常1500個飛行小時就需要大修,有些飛機則可以長達十年才大修一次,機型不同大修間隔的時間需要參考各個機型的廠家資料。
如果飛機一旦大修,那就要看飛機的損耗程度和年限了,如果僅僅是正常范圍內的大修養護,價格也不會太貴,估計大修一次應該也不會超過整機價格的5%。
H.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319機型機齡是什麼意思
: 指的是國航空中客車319從購買至今使用的年限。機齡就是飛機的年齡。
空中客車A319公務機(通常簡稱:A319公務機)是在空客A319原型機基礎上研製的公務機,為空客公司最早開始研製的公務機機型。A319項目發起於1993年6月,1995年8月首飛,1996年4月獲型號合格證,5月交付使用。易捷航空先行訂購了120架A319系列,之後又增加120架。是航空史上最大的銷售案例。易捷航空將旗下的A319型飛機改裝剩餘空間,採用了單一座位布局以運載156名乘客。為符合逃生規定的要求,在機翼上新增了逃生門。
在貨艙格間附加燃料箱,使其在載25人的情況下續航能力達到6500海里(12000公里)。 A319公務機與空客A320系列使用相同型號的發動機,在國際航線上提供高級商務服務。機身長度33.84米,機身寬度3.96米,翼展34.09米,機高11.76米。這種公務機具有寬敞的內部空間和靈活的內部設施,能提供任何競爭公務機所沒有的運營靈活性。A319CJ能以12500的最大高度飛行,巡航速度達0.82馬赫。而成本只有3600萬美元。目前,中國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已訂購3架空客A319CJ型公務機。
I. 如何選購一架合適的私人飛機
大佬們出場方式很特別,比如前段時間以「實現一個億小目標」成為新晉網紅的王健林,就乘坐私人飛機亮相廈門機場。
今年投洽會期間,廈門機場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景象:停機坪上多了許多公務機的身影,它們有的是大佬們的私人飛機,有的是富豪們的專屬包機。
十多年前,乘坐公務機出行,幾乎不可想像。而如今,僅廈門機場,每年接待的公務機就將近200架。
這些公務機可以自由飛行嗎?飛到廈門後停在哪裡?停機費用如何?接下來,晨報記者為您一一揭開。
能自由飛嗎?A.不能,得申請
9月7日,王健林乘坐私人飛機灣流G550,從北京飛抵廈門;9月9日,他又乘坐這架飛機離開了廈門。王健林乘坐的這架灣流G550,是國際頂級遠程噴氣式公務機代表機型之一,市場價格在3億左右。換句話說,要用「3個一億小目標」才能實現。
許多人分不清公務機與專機,實際上二者概念完全不同。公務機一般指噴氣式的小型飛機,專機是特指國家領導人乘坐的飛機。這幾年,中國有不少富豪購買了私人飛機,購買不起的,也可以通過租賃的形式包機。
為什麼大佬們都喜歡包機?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來是身份的象徵,二來包機在時間和選擇目的地上更加自由。比如說,廈門到連城沒有直達飛機,但如果大佬們願意,可以申請廈門至連城的航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全國分為11個飛行情報區,廈門就屬於上海飛行情報區,如果在情報區區域內飛行,只需要向情報區管制中心所在地申請,而如果跨情報區飛行,則統一向北京申請。
停在哪?B.廈門機場常備3個遠機位
在廈門機場,看到公務機的身影並不是很罕見的事。
不同於直升機可以有自己的停機坪,公務機必須在專用的飛機跑道上起飛。因此,公務機抵達廈門時,須停靠廈門機場停機坪內,由廈門機場代為管理。
在廈門機場,常年為公務機准備3個遠機位,即位於T3航站樓的32號、83號停機位,與位於T4航站樓的225號停機位。
據統計,2015年全年共有198架公務機停靠廈門機場,也就是說,平均每周有3-4架公務機降落廈門。飛往廈門的公務機大多來自北京、上海、香港。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在10多年前,這樣的景象幾乎不可想像。
今年,這組數據還在不斷增長。截至今年8月,廈門機場已經迎來了186架公務機,幾乎已達到去年全年水平。難得一見的是,9月7日當天,廈門機場就迎來了6架公務機。
對於廈門空管站而言,公務機與其他飛機一樣,並無特殊待遇。「假設飛機多時,一樣得流量控制,一樣聽指揮。」
停機費如何?C.在廈一晚至少1萬元
在費用方面,無論是購買一架飛機,還是租用飛機,都十分「燒錢」。比如從北京飛往廈門,就需支付航路費、起降費、油費、停機費、放行費等等。
單單停機費,廈門機場每晚要收取1萬至2萬元不等,國內航線停機費一晚1萬元,國際航線停機費一晚2萬元,晚上有專人幫忙看飛機。
一年下來,維護這些飛機需要多少錢?專業人士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以王健林的灣流G550為例,一年的維護費用至少上千萬元。雖然大佬們購買飛機,但卻沒有運營權和管理權,他們需要委託專業的公司託管飛機,一年的託管費用在500萬元左右。
此外,還需要支付運營費用,這筆費用依據協議具體協商,一年使用300個小時的費用大約為1800萬元-2000萬元。
與此同時,還需支付機組人員的費用。一名機長的工資在2500—3000元/小時,副機長在1500-2000元/小時。
王健林同款飛機深受富豪喜愛
這幾年來,中國富豪們擁有私人飛機已不是新鮮事。常見的公務機有灣流、比亞喬、龐巴迪、塞格萊、獵鷹等等,中國富豪買得較多的是龐巴迪和灣流。明星買的並不多,除了已知的成龍和趙本山買了「入門款」,大多數都是大型企業老總購買。
王健林的私人飛機灣流G550的出鏡率很高,似乎王健林對此並不避諱。不久之前,他還在這架飛機上直播鬥地主,豪華的內飾一覽無余。以王健林制定的「一個億小目標」,要購買這架灣流G550公務機,需要實現3個小目標。
雖然記者無緣親睹其內飾,但在金鹿公務航空公司的官方網站上,記者看到,按照基本配置,灣流G550可以容納12-16人,有2個床位。
在中國,這種機型頗受中國富豪青睞。據媒體公開報道,史玉柱、張近東、李彥宏等多位中國富豪都購買了灣流G550。
福建富豪也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
去年,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15年胡潤富豪榜與他們的公務機》,榜單顯示,在2015年胡潤富豪榜前一百強中,共有28人擁有公務機,總數量為41架。其中,福建僅陳發樹一人上榜,擁有豪客4000和空客A319兩架公務機。
廈門機場工作人員證實了這一點。據介紹,以前他們常常在停機坪上看到這一架飛機,機身上印有「新華都」的字樣。
實際上,百強富豪中福建籍的應該不止陳發樹一個人擁有公務機。按照百強富豪所擁有的公務機價值來看,福建富豪表現得比較低調。
44%公務機用於私人出行
根據《2015年中國航空租賃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截至2013年,中國的公務機市場已經達到367架(包含港澳台),其中44%的公務機用於私人出行,22%用於包機。在中國內地注冊的公務機數量已從2008年的32架增加到2013年的202架。
據公開資料顯示,公務機業務在中國的興起大約可以追溯到2003年。此後的10年間,這一市場經歷了蓬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