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師對教育局的決定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么
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因為職稱評定具有行政行為必然要產生的相應法律效果,即直接影響或決定相對人的權益或教育行政法上的權利和義務。這正符合或緊扣行政行為的概念──「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管理活動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二、職稱評定具有行政行為的公定力、確定力、拘束力、執行力等行政行為的效力屬性。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並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
行政復議申請人應自知道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復議申請人如對行政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不服,可以自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不得再向復議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制度。即不服從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法定的復議機關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是行政終級決定,行政相對人不服不能再向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制度。
《行政復議法》第12條至15條對行政復議管轄作了集中規定。
根據該規定,行政復議管轄按以下規則確立:
1、對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
2、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
3、對特殊行政主體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
(1)對派出機關、機構行為不服的管轄;
(2)授權關系中的管轄;
(3)對共同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
(4)對被撤銷行政機關行為不服的管轄。
❷ 老師上課講了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時間,我是這樣記的:
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以行政處罰為例),在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之日起60天內可以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書後,在5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那麼要在60天審結;如果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可以在該決定送達之日起15天內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受理後,就進入了行政訴訟的一審程序,審限是3個月;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在判決送達後15天內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也就是2審程序;2審法院受理後,在2個月內審結。另外,如果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不申請行政復議而直接提起行政復議的,自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法院起訴。
❸ 教師行政申訴和行政復議的時間
行政復議是六十日,行政訴訟是三個月。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❹ 教師被開除如何申請復議
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因為職稱評定具有行政行為必然要產生的相應法律效果,即直接影響或決定相對人的權益或教育行政法上的權利和義務。這正符合或緊扣行政行為的概念──「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管理活動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二、職稱評定具有行政行為的公定力、確定力、拘束力、執行力等行政行為的效力屬性。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並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
行政復議申請人應自知道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復議申請人如對行政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不服,可以自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不得再向復議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制度。即不服從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法定的復議機關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是行政終級決定,行政相對人不服不能再向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制度。《行政復議法》第12條至15條對行政復議管轄作了集中規定。根據該規定,行政復議管轄按以下規則確立:1、對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2、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3、對特殊行政主體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1)對派出機關、機構行為不服的管轄;(2)授權關系中的管轄;(3)對共同行政行為不服的管轄;(4)對被撤銷行政機關行為不服的管轄。
❺ 為什麼教師無法通過教育行政復議的方式獲得救濟
你好
(一)教育行政復議的含義
教育行政復議是指教育行政相對人(如學校、教師)認為教育行政機關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做出該行為的機關的上一級教育行政機關或該機關所屬的本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行政機關對發生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復查並做出決定的活動。
(二)教育行政復議的范圍
根據我國《行政復議法》關於行政復議范圍的規定,並結合我國教育行政管理的實際,我國教育行政復議的范圍主要包括:
1.對教育行政處罰不服的;
2.對教育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3.對教育行政機關做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4.對教育行政機關因不作為違法的;
5.行政相對人認為教育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徵收財務、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6.認為教育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7.認為教育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在我國教育管理實踐中,學校對教師的行政處分決定以及學校對學生的處分決定,作為教師或學生如不服的,只能依法通過教育申訴途徑來獲得救濟,而無法通過教育行政復議途徑獲取救濟。
(三)教育行政復議的程序
1.申請。教育行政復議申請可以書面形式提出,也可以口頭申請。書面形式申請應在60日內提出復議申請書。
2.受理。它是指教育行政復議機關基於相對人的申請,經審查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申請條件,決定立案並准備審理的行為。
3.審理。它是教育行政復議的中心階段。復議機關應當在受理之日起7日內將復議申請書副本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在收到復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10日內,應向復議機關提交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或者證據以及答辯書。被申請人逾期不答辯的,不影響復議。
4.決定。它是指對案件進行審理後,在判明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正當性的基礎上,有關機關做出相應的裁斷。復議機關應在復議期限
滿意請採納
❻ 行政復議,給一名教師的組織處分和紀律處分而生效時間卻不一致
你好,非常抱歉,前幾天因為個人私事沒有上網,這是違法的行為。可以申請復議。
❼ 教師對處分不服的申訴期限
根據行政訴訟法,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15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三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你說的申訴,可以理解為行政訴訟嗎?那就是三個月。
❽ 教師對行政處罰不服,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多少日內
教師對行政處罰抄不服襲,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8)教師行政復議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 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 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❾ 什麼是教育行政復議(2)
(3)教育行政復議是一種依申請的行政行為,即教育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行為,必須基於教育管理相對人的申請。如果被處理的相對人不依法提請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就不能主動地實施行政復議行為。可見,行政復議是一種「依申請的行為」,而不是「依職權的行為」。假如行政復議機關基於其對所屬行政主體的領導和監督權,發現下級行政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時,而被處理的相對人又沒有申請復議,那麼,上級行政機關可以依行政監察程序糾正下級的決定,依職權直接予以變更或撤銷。但這不是行政復議行為,而只是上級對下級的行政監督,不適用行政復議的程序及手段。這正是行政復議同行政監督的區別之處。這一特徵也表明,教育行政復議只能由教育行政相對人一方提出,而管理者一方有單方的、強制性的行政處理權,無需藉助復議手段來實現自己的意志。 (4)教育行政復議必須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進行。教育行政復議是解決教育行政爭議的法律行為,解決爭議的活動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否則,就無法保證行政爭議得到公正合法的解決。並且,解決行政爭議的行政復議是遵循行政法律程序進行的,這也使其有別於教育申訴和按照司法程序解決爭議的行政訴訟活動。 2.教育行政復議與教育申訴的關系 教育行政復議與教育申訴都是重要的教育行政救濟途徑。這兩條途徑都是為了解決教育行政相對人和行政主體之間的糾紛,其處理決定都有法律效力,都會對爭議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影響。並且,我國的有關教育法律和文件還規定,對教育申訴處理決定不服的或受理申訴的主體未按期作出申訴處理決定的,其申訴內容涉及人身權、財產權及其他屬於行政復議受案范圍的,申訴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復議。可見,教育行政復議同時也是對教育申訴的救濟。應當說,教育行政復議與教育申訴是兩條密切聯系、互相銜接的教育行政救濟途徑。 但是,教育行政復議與教育申訴還是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其區別主要表現在: (1)提起的主體不同。雖然在教育管理實際中,作為法定的救濟途徑,教育行政相對人只要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就可以依法提起教育申訴或教育行政復議。但是按照我國現行有關教育法律、法規的規定,目前能夠提出教育申訴的還只限於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或對行政主體作出的處理不服的教師或學生,其他組織和個人雖然也是教育行政相對人,但目前法律並未規定他們可以提起教育申訴。而有權提起教育行政復議的主體則較為廣泛,只要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教育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都可依法提起教育行政復議,這其中既包括教師和學生,也包括其他教育行政相對人。
❿ 提出行政訴訟和復議的期限
時間小於復議法規定60日的,按復議法規定的60日執行,時間大於60的的按特別法規定,書上定的沒錯,注意是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