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借款合同裡面如果要約定擔保人擔保期限可以約定最長多少年
如果對保證期無約定,則保證期限為借款到期後6個月內,如果對保證期限有約定,則根據約定辦,但該約定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借款到期2年。
㈡ 經過公證的借款協議擔保人的擔保期限是怎麼規定的
擔保主要是保證、抵押,擔保期限相應是保證期間、抵押期間,與是否公證並無關系。
保證期間的規定在擔保法及其解釋,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五條,二十六條規定,如果當事人對於保證期間未作約定的,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保證期間約定不明的處理。在我國,除約定保證期間外,法律還認可法定保證期間的存在。根據《擔保法》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法定保證期間系對約定保證期間的補充,主要適用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在當事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情形,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二是在約定保證期間無效情形,同樣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三是在保證期間約定不明情形,適用兩年的保證期間。
抵押見物權法202條,抵押權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也就是說只要債務訴訟時效在,就可以行使抵押權。
㈢ 借款合同保證期限如何確定
借款合同保證期限的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㈣ 銀行貸款擔保人的擔保期限是如何劃分的
1、擔保人的擔保期限為有約定的從約定,但不得短於或等於主債務期限,也不得超過主債務到期後的二年;無約定的,為主債務到期後的六個月。
2、擔保人的擔保期限,就是保證人的保證期限。最高法院《擔保法解釋》第32條規定:「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於或者等於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
3、《擔保法》第25條第1款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4、第26條第1款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㈤ 民間借貸擔保人的期限是多長
民間借貸中,擔保人的保證期限由雙方約定,如果沒有約定的,保證期限最內長為六個月。
根據容《擔保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拓展資料:
民間借貸作為一種資源豐富、操作簡捷靈便的融資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銀行信貸資金不足的矛盾,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顯而易見,民間借貸的隨意性、風險性容易造成諸多社會問題。向私人借錢,大多是在半公開甚至秘密進行的資金交易,借貸雙方僅靠所謂的信譽維持,借貸手續不完備,缺乏擔保抵押,無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遇到情況變化,極易引發糾紛乃至刑事犯罪。由此看來,民間借貸也必須規范運作,逐步納入法制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