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通過離職和入職算年限

通過離職和入職算年限

發布時間:2021-07-16 14:48:58

1. excel中根據入職日期和離職日期計算司齡精確到幾年幾月幾日

A1單元格為入職日期,B1單元格輸入函數「=TEXT(SUM(DATEDIF(A1,TODAY(),{"y","ym","md"})*10^{4,2,0}),"0年00月00天")」(輸入時「」號去掉),返回截至系統當前日期的工作年數、零頭月數、零頭天數。
如果要計算到指定日的工作時間,則在B1單元格錄入指定日期,在C1單元格輸入函數「=TEXT(SUM(DATEDIF(A1,B1,{"y","ym","md"})*10^{4,2,0}),"0年00月00天")」(輸入時「」號去掉),返回截至指定日的工作年數、零頭月數、零頭天數。

2. 在公司工作中間離職過一段時間,工作年限怎麼算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勞動者在公司工作中間離職過一段時間,勞動者重新入職後,勞動者的工作年限重新進行計算,如果勞動者再次離職,如果符合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的,應當以重新入職的年限進行計算。勞動者再次入職,用人單位不得再約定試用期。
《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3. EXCEL根據入職時間離職時間直接算出工作的年月日

大概思路分兩步走:

  1. 用函數DATEDIF分別計算兩個日期間的相差的整年數、整月數、整天數

DATEDIF函數是一個隱藏函數

unit參數含義如下:

2. 起始時間是給定的,用if函數判斷狀態是離職還是在職,離職狀態的結束時間也是給定的,在職的結束時間是today

根據I列「離職」這個欄位是否有時間,如果有時間說明是離職狀態,返回離職時間,否則為在職狀態,返回today,判斷狀態函數: IF(I3<>"",I3,TODAY())

最終公式如下:

=DATEDIF(G3,IF(I3<>"",I3,TODAY()),"y")&"年"&DATEDIF(G3,IF(I3<>"",I3,TODAY()),"ym")&"月"&DATEDIF(G3,IF(I3<>"",I3,TODAY()),"md")&"日"

效果如圖:

4. Excel表如何通過入職日期自動計算工齡,輸入離職日期工齡自動清零

Excel表通過入職日期自動計算工齡,輸入離職日期工齡自動清零,可使用輔助列計算工齡,再通過IF函數判斷是否離職,若離職則工齡清0。

方法步驟如下:

1、打開需要操作的EXCEL表格,插入輔助列,在相應單元格輸入函數=DATEDIF(A2,TODAY(),"Y")&"年"&DATEDIF(A2,TODAY(),"YM")&"月"計算入職至今即不離職狀態下的工齡。【其中A2是入職日期所在單元格】

5. 離職後再次申請入職工齡怎麼算

重新入職的,工齡從重新入職之日起重新計算,以前的工齡不算。如果單位願意合並計算。

對於員工離職後,又再重新入職其工齡與之前的工齡是可以連續計算的。具體的情形如下:

1、國家工作人員經組織動員精簡或批准退職,以後又重新參加工作的,其精簡或退職前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工齡([64]中勞薪字第31號、第218號)。

2、建國後因私營企業倒閉或歇業、經勞動部門或工會介紹重新參加工作的,其在原企業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與重新參加工作後的時間合並計算工齡([64]中勞薪字第522號)。

3、自動脫離革命或未經組織批准自動離職的人員重新參加工作後,自動脫離革命或自動離職期間及其以前工作時間不能計算工齡([62]中勞薪字第86號)。

4、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辭職和辭退前的工齡與重新就業後的工齡可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自動離職人員的工齡從重新錄用之日起計算(人辦函[1998]101號)。

5、停薪留職人員在從事其它有收入的勞動時,原則上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勞動保險基金,其數額一般不低於本人原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二十,其停薪留職期間計算工齡(勞人計[1983]61號)。

(5)通過離職和入職算年限擴展閱讀:

一、休年假時的工齡,應從工作開始計算。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休年假時用的「工齡」指的是勞動者連續工作的時間,不限於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簡單來說員工在之前的公司已經工作了十年,又到新公司的,也可以享受10天的年休假。

二、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又未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合並計算工齡。

一些單位在合同到期時不願支付經濟補償金,又不願意讓員工的工齡增加,便採取更換勞動合同主體,重新簽訂勞動合同的方法,企圖規避法律制度。其實,除了勞動合同中甲方的名稱不同,員工的工作地點、工作內容甚至工資待遇都完全相同。這種時候工齡應當合並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5條規定:

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時,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此,勞動者在打此類官司收集證據時,需要將舉證重點放在證明自己的工作地點和工作崗位從未變化上。

三、將員工調到子公司,未給予經濟補償,應合並計算工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5條規定:

用人單位以組織委派或任命形式對勞動者進行工作調動的,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時,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打此類官司時,勞動者需要將舉證重點放在證明自己工作單位的變更,是依據原用人單位的安排而進行的工作調動,並非自己的主動選擇。

四、關聯企業間的工作調動,未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合並計算工齡。

公司之間的關聯關系,是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企業之間的關系,以及可能導致公司利益轉移的其他關系。

員工由原企業調動到關聯企業工作,本質上屬於員工被用人單位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情形,在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況下,就應當合並計算工齡。

認定勞動者在關聯企業工齡可從三方面考察:

1、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可能最終歸屬同一個集團;

2、關聯企業之間有機會通過變更勞動合同的方式截斷勞動者實際工齡;

3、所涉企業之間有千絲萬縷的利益糾葛。

五、受處罰員工的工齡計算有特殊規定。

企業職工因過失犯罪,情節較輕而被判刑和勞動教養,並由企業保留職工身份的人員,刑滿解釋或解除勞動教養的,由原企業安置就業的,可將服刑或勞動教養前的連續工作時間和回原單位安置就業的連續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其參加工作時間,可從服刑或勞動教養前參加工作之日起算起。

6. 離職時按勞動合同簽約日期算一年還是入職時間算

離職時按建立實際勞動關系日期計算。

7. 員工在同一單位離職後再重新入職的工作年限連續計算嗎

一般都算的,具體看單位是否有明確的規定,如果沒有,涉及到相關福利的話,請在重新入職前與入職單位確認好

8. 離職一星期再次入職如何算入職年限 我咨詢過應該是按最早的入職日期來計算,但不知道是哪一條法律有規定

據我所知,法律上沒有這樣的規定。
另外, 即使社保經辦機構沒有你離職內和重新入職的記錄容,但單位已經有你離職的手續了,就象你說的「但是離職申請單已經在提交時通過所有管理者簽名確認了」,所以單位肯定是不會給你連續計算工作年限的。你如果試圖用社保經辦機構的記錄來抗辯單位的重新計算工作年限的主張,搞得不好單位還會將你離職的申請單和重新入職時簽訂的勞動合同提供給社保經辦機構,要求辦理相應的社保轉移和重新給你辦理社保手續,其間一個星期的時間單位還可以不為你交社保費。所以切不可以做這種沒有效果反而產生負作用的事。

9. 離職再入職工齡怎樣計算

離職後再入職工齡將重新計算,不能作為連續工齡,但可以作為一般工齡計算。

閱讀全文

與通過離職和入職算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