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品生產日期怎麼看
食品生產日期格式
應按年、月、日的順序標示日期,如果不按此順序標示,應註明日期標示順序。
日期中年、月、日可用空格、斜線、連字元、句點等符號分隔,或不用分隔符。年代號一般應標示4位數字,小包裝食品也可以標示2 位數字。月、日應標示2 位數字。
日期的標示可以有如下形式:
2010 年3 月20 日;
2010 03 20; 2010/03/20; 20100320;
20 日3 月2010 年;3 月20 日2010 年;
(月/日/年):03 20 2010; 03/20/2010; 03202010。
注意事項:
1、食品的生產日期指的是成為最終產品的日期。
2、食品的生產日期為國家強制標示內容。
3、應清晰地標示預包裝食品的生產日期(或包裝日期)和保質期,也可以附加標示保存期。如日期標示採用「見包裝物某部位」的方式,應標示所在包裝物的具體部位。
4、日期標示不得另外加貼、補印或篡改。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應按下列方式之一標示保質期和貯存條件:
1、保質期的標示
最好在……之前食(飲)用; ……之前食(飲)用最佳; ……之前最佳;
此日期前最佳……; 此日期前食(飲)用最佳……;
保質期(至)……;保質期××個月(或××日,或××天,或××周,或×年)。
例如:生產日期:2014.5.20 ,保質期兩年,到期日期:2016.5.19
2、貯存條件的標示
貯存條件可以標示「貯存條件」、「貯藏條件」、「貯藏方法」等標題,或不標示標題。
貯存條件可以有如下標示形式:
常溫(或冷凍,或冷藏,或避光,或陰涼乾燥處)保存;
×× - ×× ℃保存;
請置於陰涼乾燥處;
常溫保存,開封後需冷藏[1];
溫度:≤××℃,濕度:≤×× %。
⑵ 新修訂食品安全法規定 食品生產企業建立查驗記錄制度記錄憑證保存期產品保質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五十一條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出廠檢驗記錄制度】,查驗出廠食品的檢驗合格證和安全狀況,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檢驗合格證號、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產品保質期滿後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第五十三條第二款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產品保質期滿後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⑶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得少於幾年呢為什麼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得少於產品保質期滿後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這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的保存期限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五十條 食品生產者采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食品原料,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准進行檢驗;不得采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
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產品保質期滿後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3)食品生產保存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規定:
第十八條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如實記錄並保存進貨查驗、出廠檢驗、食品銷售等信息,保證食品可追溯。
第十九條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對本企業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建立並落實本企業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加強供貨者管理、進貨查驗和出廠檢驗、生產經營過程式控制制、食品安全自查等工作。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協助企業主要負責人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十九條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根據監督管理工作需要,可以對由下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日常監督管理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實施隨機監督檢查,也可以組織下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實施異地監督檢查。
⑷ 怎麼看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
看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基本上在產品外包裝塑料袋上就會有標注,如果是瓶裝的,一般在瓶口或者瓶蓋的地方都會有列印。所以具體情況還要根據食品的種類,才能看包裝的具體位置。
⑸ 食品原料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能少於多少年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第三十七條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出廠檢驗記錄制度,查驗出廠食品的檢驗合格證和安全狀況,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檢驗合格證號、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內容。
食品出廠檢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第三十八條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准對所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廠或者銷售。
第三十九條食品經營者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
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
食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食品經營企業,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進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
第四十條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貯存食品,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⑹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查實保存期不得少於多少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產回品保質期滿後六個月答;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條第一款:食品生產者采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的食品原料,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准進行檢驗;不得采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條食品經營者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
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⑺ 食品保質期和保存期有什麼區別
食品保質期和保存期的區別
保質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保版持食品質權量(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適於銷售,並符合標簽上或產品標准中所規定的質量(品質);超過此期限,在一定時間內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薦的最終食用期)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終日期;超過此期限,產品質量(品質)可能發生變化,食品不再適於銷售和食用。
千萬不要購買超過保存期的預包裝食品:過了保質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但過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要特別注意食品標簽上的保持期或保存期。
⑻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保存期限不得少於多少年
不少於抄二年。
第三十六條
食品生產者采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文件的食品原料,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准進行檢驗;不得采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
⑼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少於幾年
不少於二年。
第三來十六條
源食品生產者采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文件的食品原料,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准進行檢驗;不得采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