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規定工作期限

規定工作期限

發布時間:2021-07-16 09:37:03

1. 勞動法規定員工每月的工作時間有上限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條 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2. 勞動法規定工作多長時間為長期工

沒有長期工之分,按勞動合通分: 第十二條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十三條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五條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

3. 勞動法關於工作年限的相關規定

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的支付是依據勞動者在公司的實際工作年限;年休假的天數是依據勞動者的累計工作年限。

4. 《行政強製法》第六十九條中十日以內期限的規定是指工作日。我想知道,這里是否包括十日

《行政強製法》第六十九條中十日以內期限的規定是指工作日,包含十日在內。
條文解讀
一、關於工作日和法定節假日
工作日,通俗地說就是需要工作、上班的日子。《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規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實行職工每周工作5天、40小時工作周制度。2008年1月3日,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規定,年工作日為250天。
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國家、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根據《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的規定,我國全國年節及紀念日的假期包括三類:第一類是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包括:(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第二類是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包括:(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第三類是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本條中的法定節假日,主要包括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以及正常情況下每周的周六周日。在少數民族地區,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少數民族習慣節日也屬於本條所指的法定節假日。
二、關於期限的計算
在行政強制中,行政機關、人民法院、金融機構以及當事人的行為應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這就是所謂的期限。法律對期限作出明確規定,一是督促行政機關、人民法院、金融機構等提高效率,及時地作出有關決定、實施行政強制,依法履行職責,切實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二是增強人們的法制觀念,督促或者強制不履行行政決定的當事人盡快履行其義務,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期限的計算是一個重要問題,規定不明確在實踐中就會引起爭議。《民事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等都在法律條文中對期限中節假日的計算問題作出規定,但根據期限的長短,對期限是否含法定節假日作出明確規定的,本法尚屬首次。「十日以內期限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節假日」,本法這樣規定主要考慮到:一是,十日以內的期限本身時間就比較短,而且行政強制執行一般不得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如果十日以內的期限也含法定節假日,在實際執行中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本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依照法律規定凍結存款、匯款的,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三日內向當事人交付凍結決定書」。以9月30日作出凍結決定為例,如果上述規定中的「三日內」期限含法定節假日的話,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最遲要在10月3日,國慶節假期尚未結束還處於休假期間的時候,就要向當事人交付凍結決定書。這樣明顯不合適,實際執行起來也會很困難。因此本法規定十日以下,包括十日以內的期限僅指工作日,不含法定節假日。二是,十日以上的期限本身時間較長,含法定節假日在內也不會因時間緊張給行政機關或者當事人的行為帶來不便,而且如果不含法定節假日,不僅會給計算期滿日期帶來諸多不便,同時會造成期限的實際長短差距很大,不利於對當事人權益的保護。如本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自凍結存款、匯款之日起三十日內,行政機關應當作出處理決定或者解除凍結決定」。此處的「三十日」應當理解為自然日,以2012年4月25日作出凍結存款決定為例,最遲作出處理決定或者解除凍結決定的日期為5月24日。
期限的計算,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期限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限內,從下一個小時或者從次日起算。如本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以人民法院2012年6月11日接到申請為例,那麼計算這一期間時,就應當從第二天,即2012年6月12日開始計算,也就是說應當在2012年6月26日前受理。
2.期限屆滿的最後一日是法定節假日的,以法定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限屆滿的日期。如本法第五十八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是否執行的裁定。以人民法院2012年6月1日受理為例,期限屆滿之日本應為7月1日,但因7月1日是周日,屬於法定節假日,因此,應當以法定節假日結束以後的次日,即7月2日,為作出是否執行的裁定的最後期限。
3.期限不包括在途時間,執法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所謂在途時間,是指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當事人通過郵寄遞交的有關決定、申請的,在途中所用去的時間。確定期滿前是否交郵,應當以郵局的郵戳為准,只要郵戳上的時間證明在期間屆滿前,已交付郵局,就不算過期。
4.「十日以內」包括十日。如果本法規定期限為十日,則只包括工作日,不含法定節假日。

5. 外聘人員最長工作期限有法律規定嗎

法律對此沒有規定

6. 勞動法規定的工作滿一年 對這一年怎麼解釋

公司的解釋是錯誤的,按照你說的情況,過了08年1月30日就已經「滿一年」了,是否「滿一年」不由企業定義。

工作年限是我國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齡的勞動法律用語。工作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時間,一律計算為工作年限。

工作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參加民主革命政權機關工作的時間,應當計算為工作時間。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計算。

在計算退職金、退休金時,按周年計算後剩餘的月數,超過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和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年計算。工作人員在試用期間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工作年限。

工作人員受過開除處分或刑事處分的,應當從重新參加工作之日起計算工作年限;但情節較輕,並且經過任免機關批準的,其受處分以前工作的時間,也可以合並計算工作年限。

(6)規定工作期限擴展閱讀

工齡折演算法

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

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但計算連續工齡時不應包括一般工齡(一般來說,因個人原因間斷工作的,其間斷前的工作時間只能計算為一般工齡)。

現今確定職工保險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備退休條件時,一般只用連續工齡。所以一般工齡當今已經失去意義。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後,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

7. 用人單位可以與職工鑒定協議規定職工工作年限嗎,比如規定職工必須工作滿5年

如符合以下條件,可以約定服務期。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8. 外聘人員最長工作期限有法律規定嗎

我國勞動法下並無「外聘」這一概念。如果勞動者在一家公司工作,正常情況下他們之回間要麼是答勞動關系,要麼是勞務派遣安排下的勞務用工關系。前者是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後者是和勞務派遣服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後由勞務派遣公司派遣到公司工作。 如果你朋友確實在這家公司長期工作,又未簽署任何勞動合同,那麼恭喜你朋友,根據法律他們已經被視為和公司之間成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關系,而且作為賠償,公司應當按照雙倍支付之前三年的工資。

9. 一般法定期限是多少時間

法定期限即法律規定的期限。不同的法律關系、法律程序有不同的期限或時限。比如民事法律關系的法定保護(支持提出訴求)的期限一般為三年,也有更短的為一年,還有更長的期限為二十年,等等。

10. 法律規定每天工作幾小時

勞動法用多條條款規定了勞動的勞動時間,以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
法律條文。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勞動法》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份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年薪休假
如果你的單位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它是沒有固定工作時間的限制,是針對因生產特點、工作性質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需要連續上班或難以按時上下班,無法適用標准工作時間或需要機動作業的職工而採用的一種工作時間制度,是中國現行的基本工作時間制度之一。

閱讀全文

與規定工作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