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審計報告有效期是6個月還是一年啊
審計報告的有效期是6個月,該6個月指的是審計截止日距協議簽署日不得超過6個月內。
財務審計報告是具有審容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出具的關於企業會計的基礎工作即計量,記賬,核算,會計檔案等會計工作是否符合會計制度,企業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等事項的報告,是對財務收支、經營成果和經濟活動全面審查後作出的客觀評價。
審計工作涉及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選擇的審計程序取決於注冊會計師的判斷,包括對由於舞弊或錯誤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
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注冊會計師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設計恰當的審計程序,但目的並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審計工作還包括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以及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
㈡ 督察、審計出來的嚴重問題上級避重就輕怎麼辦
唉……
現在很多公司
都是這樣的
我個人分析
上級這樣處理
有可能是考慮
給當事人整改
或重新考量的機會
這也是審計後
處理問題的一般方式
如果問題得到了整改
管理得到規范
又一切向好
又沒有觸犯法律
這樣處理其實是對的
個人觀點,供參考哈
……
㈢ 審計截止日是出具審計報告的日期還是審計的基準日
1、審計截止日是指審計的基準日。
2、審計報告日期是明確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生的重大事項進行審計所負責任的最後期限,因此審計報告日期的重要性就在於其關繫到判斷注冊會計師是否承擔審計責任和責任大小的截止時點問題,注冊會計師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但是,在審計實務中,一些注冊會計師不僅對審計報告日期的理解存在錯誤的認識,而且在審計實務中還存在錯誤運用的問題。如將審計報告日期誤認為是審計報告簽發日以及對「審計報告日期」與「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簽署會計報表日」及「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簽署管理當局聲明書日期」的相互關系區分不清等。
3、審計是由國家授權或接受委託的專職機構和人員,依照國家法規、審計准則和會計理論,運用專門的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經營管理活動及其相關資料的真實性、正確性、合規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查和監督,評價經濟責任,鑒證經濟業務,用以維護財經法紀、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
㈣ 審計應在多長時間內檢查整改情況
審計決定書一般是這樣表述的:
本決定自送達之日起生效。你單位應當自收到本決定之日起90日內將本決定執行完畢,並將執行結果書面報告我局。
如果對本決定不服,可以在本決定送達之日起60日內,提請**裁決。裁決期間本決定照常執行
㈤ 審計整改檢查規定的時間是多久
這個並沒有嚴格時限規定,
要根據問題內容來定。
一般在審計結論中有整改時間要求。
㈥ 請問什麼是審計截止日
審計一般都是對一段時期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一般是一年。審計期限為:比如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截止日指的就是最好那一天。截止日以後的財務活動就不在本次審計的范圍以內了。
㈦ 審計決定執行期限應如何確定
審計決定的執行期限規定為多少天為宜,關繫到審計決定不執行時,審計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因為超過期限申請的,法院不予執行,而審計機關又沒有強制執行權,所以需要慎重對待。
根據人民法院1991年6月11日印發的《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八十二條、第八十四條第三款、第八十八條9款的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在行政相對人起訴期滿之日起3個月內,向行政相對人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具體行政行為。逾期申請的,人民法院不予執行。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實行復議前置制度的,行政機關應當在起訴屆滿之日起3個月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具體行政行為。如果法律、法規規定實行復議前置制度,則行政機關應當在復議期滿之日起3個月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具體行政行為。
根據《審計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六條*9款的規定,審計機關實行復議前置制度,被審計單位不經復議不得向法院起訴。所以,如果被審計單位在收到審計決定後,既不申請復議,又不履行的,則審計機關應當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審計決定,申請執行的期限為被審計單位復議期滿之日起3個月內。
根據《行政復議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被審計單位申請復議的期限為15日。復議期滿之日起3個月內,就是自審計決定送達之日起3個半月內,約105天。所以,審計機關必須在審計決定送達之日起3個半月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審計決定。逾期申請的,法院不予執行。因此,審計決定的執行期限必須少於自送達審計決定之日起3個半月,而且要留出一定的期限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以便當被審計單位在規定的執行期限屆滿仍不執行審計決定時,審計機關有足夠的時間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審計決定。
1999年10月1日起《行政復議法》施行後,《行政復議條例》即行廢止。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九條的規定,被審計單位申請復議的期限為60日。復議期滿之日起3個月,就是自審計決定送達之日起5個月內,約150天。所以,審計機關必須在5個月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審計決定,逾期申請的,法院不予執行。因此,《行政復議法》生效後,審計決定的執行期限必須少於自送達審計決定之日起5個月,而且要留出一定的期限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以便當被審計單位在規定的執行期限屆滿仍不執行審計決定時,審計機關有足夠的時間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審計決定。
㈧ 審計報告的有效期是多久
審計報告的有效期是6個月,該6個月指的是審計截止日距協議簽署日不得超過6個月。有特殊情況最多可以延長1個月。
資產評估報告的有效期才是1年。
--具體可參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規則》9.7條規定
㈨ 審計報告有期限嗎
您好,會計學堂李老師為您解答
一般沒有的哦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㈩ 誰能快點告訴審計師的期限是怎麼規定的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凡遵守國家法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以及有關財經法規和制度,無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熱愛本職工作;從事審計、財經工作,並具備以下條件者,可申請參加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報考條件
(一)報考審計初級資格考試人員必須取得教育部門認可的中專以上學歷。
(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報考審計中級資格考試:
1.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審計、財經工作滿5年;
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審計、財經工作滿4年;
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審計、財經工作滿2年;
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審計、財經工作滿1年;
5.取得博士學位。
(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可報考高級審計師資格:
1.大學專科畢業,取得審計師或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後,從事審計工作滿6年;
2.大學本科畢業,取得審計師或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後,從事審計工作滿5年;
3.獲得碩士學位,取得審計師或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後,從事審計工作滿4年;
4.獲得博士學位,取得審計師或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後,從事審計工作滿2年;
以上報名條件規定的從事審計、財經工作年限計算的截止日期為當年12月31日。
其他需說明事項
參加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由本人提出申請,單位審核批准後,攜帶有關證件到當地考試管理機構報名。經資格審查合格後,發給准考證。考生憑准考證和身份證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參加考試。
中央、國務院各部門及其所屬單位人員參加考試,實行屬地管理原則。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