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及工作要求
第4條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應以井口,按水文地質單元,分煤層進行分類,把含水層的補給邊界條件,含水層富水性,水頭壓力,疏水效果,礦井涌水量和突水威脅程度等作為劃分類型的主要依據(表10-1,表10-2)。
表10-1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分類依據分值表
表10-2 焦作礦務局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分類依據表
第5條 復雜型和極復雜型的礦井應注重研究井田內斷裂構造與岩溶發育規律,逐步查明二灰、奧灰水與八灰、沖積層水的補給途徑,並制定可行的防治水措施方案,不斷摸索並掌握突水與隔水層厚度、水壓、構造、采礦等的關系和規律,預防二灰、奧灰突水。並要有可靠的防排水措施。
第6條 中等和簡單類型的礦井,應根據開采需要,結合水文地質條件進行正常的水文地質工作。
說明:
1)直接補給邊界,指對井田或斷塊內主要向礦井充水含水層的直接補給條件,它影響著礦井涌水量的大小及穩定性,要在詳盡研究構造、岩性及人為因素的基礎上確定,在一般情況下石炭系太原群上部為弱補給邊界,含水砂礫層,二灰和奧灰的岩溶裂隙十分發育時為強補給邊界。
2)含水層導水性,為量度含水層富水性的指標,含水層的富水性與含水層的岩性,小構造密度及性質,岩溶裂隙發育程度等密切相關,它影響著涌水量及突水量的大小,可以用導水系數(T)表示,T=K×M,K為滲透系數,M為含水層厚度,本礦區不同含水層的導水系數值范圍見表10-3。
表10-3 大煤頂底板含水層導水性范圍表
3)水壓與隔水層厚度比,采面煤層承受的水壓與煤層到主要含水層間的相對隔水層厚度之比,當工作面的比值V小於突水系數Ts[一般為0.6kg/(cm2·m)]時,可以安全回採,否則應採取防治水措施保證安全生產。
4)疏水效果,指主要向礦井充水含水層的單位壓力的涌水量(涌水量Q與水壓P的比值),或單位涌水量的水位降低值S′(水位降低值S與涌水量Q的比值)。
5)礦井涌水量,指礦井開采過程中,必須疏放的水量,即正常涌水量。
6)突水威脅程度,為突水的工作面個數與回採的工作面總個數之比,突水的工作面指總涌水量大於0.5m3/min的工作面。
㈡ 求助:水文地質勘探類型劃分為哪三類三型
這個問題需要明確一下,具體說一下勘探類型、分類標准等,要不沒法兒說吧?
㈢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怎麼做
需要有水文勘探及報告編制資質的單位進行編制。
主要內容如下:
前 言
一、礦井及井田概況
(一)礦井及井田基本情況
(二)位置與交通
(三)地形、地貌
(四)氣象、水文
(五)地震
(六)礦井排水設施能力現狀
二、以往地質和水文地質工作評述
(一)不同勘探階段地質和水文地質工作成果評述
(二)礦井地質及水文地質工作
三、地質概況
(一)地層
(二)構造
(三)含水地層
(四)岩漿岩
四、區域水文地質
(一)區域含水岩組的劃分及其水文地質特徵
(二)區域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
五、礦井水文地質
(一)井田邊界及其水力性質
(二)含水層
(三)隔水層
(四)礦井充水條件
(五)井田及周邊地區老窯水分布狀況
(六)礦井充水狀況
六、對礦井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的評價
(一)對礦井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的評價
(二)對礦井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的評價
七、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及對防治水工作的建議
(一)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
(二)對防治水工作的建議
㈣ 煤礦地質報告與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有什麼區別
煤礦地質報告是綜合性的報告,以儲量為主,也有水文地質內容;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是專業性的,以水文為主,其它內容很少。
㈤ 煤礦水文地質報告與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有什麼區別
煤礦水文地質報告太籠統,在煤礦建設前的報告是一個階段,包括找煤、普查、詳查、精查幾個階段,形成以上幾本報告,裡面都包括了水文地質報告的專門章節;生產中呢,又有生產地質報告、工程地質報告等為了生產服務的報告,裡面也包括了水文地質專章,最後閉坑還要有閉坑地質報告。目前,煤礦水文地質工作很受重視,在建設前若涉及敏感問題,如大水礦區、泉域、水源地保護等,需要專門做水文地質工作,出具專門水文地質報告並編制防治水規劃,多費電口舌,包括了環境水文地質專項報告(為環評服務),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為國土部門、安監局和發改委審批服務),專項水文地質勘探報告(為安全生產和防治水服務)。
因此,煤礦水文地質報告包括了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是近年來各個煤礦都在做的工作,一是標准變了,類型劃分有改變,需要重新做,二是為了審批和安全生產服務。
㈥ 煤礦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需要哪些單位批復
需要評審,評審當然要找有資質的單位專家。
㈦ 水文地質類型區劃分與水文地質報告有什麼區別
水文地質報告相當與一個人,水文地質類型相當於身體的一個部件。
㈧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的種類及依據有哪些
分為簡單、中等、復雜、極復雜四種。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根據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涌水量、水害情況和防治水難易程度區分的類型,分為簡單、中等、復雜、極復雜四種。
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採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
(8)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有效期擴展閱讀:
礦井水文地質的相關研究:
1、闡述地下水起源與形成的基本知識(包括地下水的賦存條件),並探討大氣水、地表水、土壤水與地下水相互轉化、交替的基本規律。
2、主要研究地下水流的基本微分方程,包括地下水向井、渠的流動,以揭示地下水位和水量的時空變化規律。同時探討包氣帶水與地下水溶質運移的基本方程。
3、討論在不同的天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影響下的地下水動態變化規律,以及不同條件下的地下水水均衡方程。
㈨ 基建礦井對水文地質類型劃分有沒有規定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 第28號 《煤礦防治水規定》
第二章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及基礎資料
第一節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
第十二條 礦井應當對本單位的水文地質情況進行研究,編制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並確定本單位的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由煤礦企業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審定。
㈩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的劃分為哪些種類
中等煤礦水文地質類型劃分4類:
一、水文地質簡單(1、露頭區被粘土類土層覆蓋;2、被斷層切割封閉;3、地表泄水條件良好;
4、屬於深部井田;5、在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上開采;6、屬高原山地背斜正地形,煤層底部灰岩無出露;7、煤層距頂底板上下富含水層距離很大)
二、水文地質中等(受採掘破壞或影響的孔隙裂隙,溶隙含水層補給條件一般,有一定的補給水源)
三、水文地質復雜(1受採掘破壞或影響的主要是灰岩溶隙-溶洞含水層,厚層砂礫石含水層(煤層直接頂底板為含水砂層),其補給條件好,補給水源充沛。2未開展水文地質普查,存在老窯積水,資料不齊的整合和技改礦井。)
四、水文地質極復雜(受採掘破壞或影響的為岩溶含水層,其補給條件很好,補給水源極其充沛;1、礦井經常的直接或間接受煤層頂底部灰岩溶洞-溶隙高壓富水含水層突水的威脅;2、灰岩露頭分布范圍廣,河溪發育,山塘水庫多;3、在高原山地向斜正地形礦區灰岩岩溶特別發育常形成暗河系統或匯水封閉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