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銅陵長江大橋收費什麼時候到期
目前沒有到期時間,現在對銅陵本地拍照車輛實行免費通行政策。(全面免費最快也要到G3替代橋建成開通了)
㈡ 上海長江隧橋什麼時候取消過路費
這個可能性不復大,因為這制是G40滬陝國家高速的組成部分,想要免費的話可能性不高,計劃中崇明和上海的通道在西面還有一個,等東西通道全部建成好後說不定開放一個免費的,就像現在的閔浦大橋(上面收費,下面免費),奉浦大橋和閔浦二橋(一個收費一個免費),以及松浦大橋和二橋也是一個收費一個免費
㈢ 南京長江三橋過橋費是多少
下面大概會有你想要的答案,請看看吧
從省物價局獲悉,從10月7日起,南京長江三橋車輛通行費試行優惠標准轉為正式標准,正式標准仍按原優惠收費標准執行。
車輛通行費優惠標准改為正式標准後,計程車仍按正常標准減半繳納通行費;公交車實行月票制,標准為400元/輛月;單位上下班交通客車(二型車及以上車型)實行月票制,標准為800元/輛月;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的車輛,實行月票制,給予不超過各15輛車月票指標,標准為400元/輛月;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憑省交通廳、農林廳發放的綠色通道通行證,免繳通行費;起訖點為南京市的省內長途客車實行月票制,標准為2000元/輛月;為引導車輛合理分流,減緩長江大橋的通行壓力,對私家車(一型車),按15元/輛次收取通行費。收費年限仍按原規定暫定25年。
㈣ 誰知道江陰長江大橋收費年限是多久江陰大橋現在收費嗎
收費的年限,咱們不知道,可能會一直會延期下去的,但是現在江陰長江大橋還是收費的,車流量比較多,橋面也會有損傷,也需要維護,可能會一直收費下去
㈤ 關於大橋的壽命
當然了,什麼東西都有它的使用壽命的,尤其是像橋這種每天都要承受那麼多的重壓的建築,就更有嚴格的壽命年限了,不然一旦出現坍塌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武漢長江大橋的使用壽命也是100年,不過當然肯定不會等到那個時候的,等到快要達到壽命年限的時候會進行評估的,以確定還到底能不能用
至於說到了使用壽命的時候怎麼辦,一般的橋自然是拆了重建了,但是我想武漢長江大橋應該到時不會拆,而是在旁邊另建新橋,把它好好保護起來吧,畢竟它可不是一般的大橋,而是有特殊意義的,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是在蘇聯的幫助下建造的),並且還有毛澤東題寫的橋名以及題書的名句「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啊,所以意義可以說是非同一般啊
㈥ 為什麼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延長收費年限4年
出於還貸和平時養護等因素考慮,經發展改革委批准,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於1994年5月至2010年4月30日實行收費,此次延長收費年限4年,至2014年4月30日。
㈦ 武漢長江大橋設計使用年限多長
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開工興建,1957年10月13日建成通車。原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據2000年權威部門測定:在使用40多年後,完全可再服役100年。
㈧ 蕪湖長江大橋要收費到哪一年
收費至2030年,共30年(2000年10月8至2030年10月7日)。國家經營性路橋收費最長年限不是25年嗎?蕪湖長江大橋為什麼要收30年!!!
㈨ 武漢長江大橋可以用到什麼時候
武漢修建長江大橋是千百萬人民群眾近百年來的渴望。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軍曾在龜蛇兩山之間鋪設長江浮橋。清末,郵傳部開始擬定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計劃。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也提出「以橋或隧道聯絡武昌、漢口、漢陽為一市」的設想。1913年,詹天佑請北京大學德籍教授喬治米勒帶領13名土木科畢業生來漢測量長江大橋橋址。1929年,國民政府鐵道部請美籍顧問華德爾博士來漢勘測,在江中鑽了8孔,計劃沿武昌蛇山至漢陽鳳凰山線建橋,長4 010英尺,共15孔;中孔主跨300英尺,設升降梁,橋面一層由公路鐵路共用。1934年,茅以升主持的錢塘江橋工處又對長江大橋橋址作測量鑽探,並請駐華莫利納德森工程顧問團擬定又一建橋計劃:橋址在武昌黃鶴樓到漢陽蓮花湖北劉家碼頭,橋長1 932米,設兩台7墩8孔,6、7號墩間主跨237.74米,以拱形鋼梁架設於6、7兩墩之上;橋面一層,公路鐵路並列;橋下在最高洪水位時凈高30米,可通航最大江輪;在漢江上分設鐵路橋與公路橋,工期4年。這兩個計劃均給後人建橋以啟示。
建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決定修建武漢長江大橋。1950年,政務院責成鐵道部進行勘測和設計,1953年3月完成初步設計,延聘蘇聯專家進行指導並委託蘇聯交通部對設計方案鑒定。1955年初,鐵道部大橋工程局編制了技術設計,9月1日建橋工程開工,1957年9月底竣工,10月15日正式通車。武漢長江大橋西北始於漢陽龜山南坡,東南止於武昌蛇山入江的山頭。由於龜蛇鎖江,江面狹窄,縮短大橋的長度。江底為兩山余脈,除7號墩地質條件較差外,正橋的7個橋墩都立在堅固岩石上。利用兩岸山勢,橋下凈空高,可滿足通航需要。大橋為公路鐵路雙層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長1156米。
正橋8墩9孔,每孔橋跨128米。橋墩基礎施工採用「管柱鑽孔法」,開創了中國建橋史上的新工藝。正橋鋼梁由平弦菱形連續梁組成,鋼梁設計三聯,每聯三孔。鋼梁製作精確,由兩岸平衡懸臂向江心拼接合攏。連續梁由一組絞式固定支座和三組輥軸式支座所支撐。在最高洪水位時,橋下凈高18米,可滿足上行大型輪船的通航要求。
漢陽岸引橋長303米,有17孔;武昌岸引橋長211米,12孔。每孔跨度不超過17.2米,均為鋼筋混凝土門式拱橋。連接正橋與兩岸引橋的橋台為8層樓式橋頭堡,第8層在公路橋橋面兩側各設一對仿古雙檐小角亭,成為橋頭附近黃鶴樓與晴川閣之間的連結點。橋面上下兩層。下層設鐵路雙軌,南北列車可同時對開。兩側有2.25米寬小道,專供大橋養護人員行走。上層為公路橋橋面,車行道寬18米,可並行6輛汽車,設計荷載汽—18、掛—100,其兩側人行道寬2.25米。正橋人行道外緣為鑄鐵雕花欄桿,圖案有丹鳳朝陽、孔雀開屏、雄雞報曉、鳥語花香、菊黃蟹肥、石榴結籽、獼猴摘桃、魚躍荷香等。
人行道內緣後來增設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防撞護欄。每隔32米矗立一對燈柱,兼作無軌電車供電線路的支架。入夜成串的橋燈遠望如過江銀龍,壯麗奇絕。大橋管柱基礎、墩台、梁體及鐵路聯絡線由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施工,公路橋橋面及兩岸引道由武漢市建設局協同施工。大橋工程耗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12.63萬立方米;安裝鋼梁24 372噸;打入鋼筋混凝土管樁3 000根,總長62.5公里;直徑1.5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柱224根,總長3 752米。總結算投資1.38億元,大橋主體工程投資7 189萬元。公路橋橋面由武漢市建設局負責維修管理,其餘均由鄭州鐵路局武漢長江大橋橋工處維修管理。
經過30多年運行檢驗,雖因航運事故大橋鋼梁嚴重受撞兩次,橋墩受船舶撞擊多達50次,正橋的穩定性仍然良好,在交通量逐年增長、負荷已趨飽和的狀況下,仍能保證火車和機動車的正常通行。橋梁的常年維護內容為:鋼梁油漆翻新,橋面易損件翻修和橋頭堡裝飾層的維修。漢陽岸引橋發生過嚴重的病害,經維修加固後趨於穩定。大橋通車前,一列鐵路貨車車廂經輪渡過江,需往返多次,最快也需5個多小時。
大橋通車後頭5年,鐵路通過貨運量800多萬噸,縮短運輸時間約2400萬車小時,貨運費用的節約已超過大橋造價。公路橋部分,30多年中過橋車流量逐年增長,1988年晝夜行車在3萬輛次以上。這座萬里長江第一橋的修建為以後長江各處修建大橋積累了成功經驗,培養造就了大批建橋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