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附期限合同法案例

附期限合同法案例

發布時間:2021-07-14 10:36:29

『壹』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

附條件的合同是抄指在合同中指明一定條件,把條件的成就(發生或出現)作為合同效力的發生或終止的根據。

期限合同,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設定一定的期限,作為決定合同效力的附款。其中「期限」,是指:當事人以將來客觀確定到來之事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6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買賣合同屬於實踐合同,以標的物交付生效。

李某將小雞交付給張某,該合同就已經生效。小雞長大後給付價款只是約定了付款的時間,對該買賣合同的生效沒有影響。所以,該合同即不是附條件的合同,也不是附期限的合同。

『貳』 附條件合同和附期限合同各舉一例 急!

附條件合同舉例:

甲對乙說,如果你將來與丙結婚,我把藏書送給你。本例中,乙專何時結婚,是否結屬婚時不確定的,因此屬於附條件的贈與合同。

附期限合同舉例:

甲對乙說,今年國慶節,我送你戒指一枚。本例中,國慶節一定會到來,因此屬於附期限的贈與合同。

附條件合同與附期限合同的區別在於發生與否是否確定,附條件的合同發生與否不確定,附期限合同時確定發生。

(2)附期限合同法案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關於附條件合同和附期限合同的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叄』 求合同法案例(含裁判要旨)

經適房買賣合同效力的成功案例及裁判要旨(2011-02-15 22:31:21)轉載▼標簽: 北京市合同法經濟適用住房合同無效規定雜談
一、案情概要:
2009年3月27日,原、被告通過北京某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居間,訂立了《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北京市存量房屋居間合同》,合同約定被告將其位於某區西苑41號樓3單元01號(建築面積147)住宅房屋(已取得產權)以九十萬元價格轉賣給原告,付款方式為:訂合同時交定金兩萬元,2009年4月5日首付二十三萬,餘款通過貸款方式付清。合同約定被告(出賣人)在收到首期購房款的當日將該房屋交付給原告(買受人)。原告按約交付了首期購房款,被告將涉案房屋交付原告。雙方訂立的《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第十條約定了權屬轉移登記事項:「自本合同簽訂之日起430日內,雙方共同向房屋權屬登記部門申請辦理房屋權屬轉移登記手續」,原、被告雙方在合同補充條款中約定,「買賣雙方在簽訂本合同後430日內(房產證發放日期滿五年後),賣方(被告)配合買方(原告)申請貸款」。但在合同約定的辦理產權過戶及銀行貸款時限屆滿後,被告拒絕提供辦理過戶及貸款的手續,依據《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第十條、補充條款2規定,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被告履行合同義務,並依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雙方訂立的合同條款約定,被告承擔違約責任。
二、訴辯主張:被告針對原告的訴訟,提出反訴,請求確認經適房買賣合同無效,理由是經適房不得上市效易,主張的依據是國務院關於保障困難家庭住宅相關規定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經適房管理辦法。
原告對反訴的辯稱:反訴原告與答辯人雙方通過居間房屋買賣,未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合法有效,反訴原告的三項主張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並請人民法院支持答辯人的訴訟請求。反訴狀依「經濟適用房未滿五年不允許上市交易」為由,要求確認無效,其理由不符合法律規定。
1、從住房面積和上市起算時間上看,反訴原告訴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
《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經濟適用住房單套建築面積控制在六十平左右,本案中的房屋面積遠遠超出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規定的限制性條件,不能依據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做為確定合同無效的依據。《辦法》第三十條規定及《北京市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第21條規定,上市交易時間均從購買之日起計算,不是從取得產權證之日計算,北京市2008年4月份以後的相關規定也是按兩種條件計算起點,從取得契稅完稅憑證或者所有權證的時間計算,2008年4月8日以前建成的房屋,仍按購房合同訂立之日計算五年時間。本案中的房屋屬2001年建成,上市交易的時間自購房之日計算,超過五年時間,符合上市交易條件,如果按反訴原告所述的產權證取得時間,根據雙方訂立合同第十條約定「自本合同簽訂之日起430日內,雙方共同向房屋權屬登記部門申請辦理房屋權屬轉移登記手續」,應視為本條對合同效力作了附期限或條件附加,照此計算,雙方約定的交易時間是2010年5月27日,已超過五年時間,依據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雙方訂立的合同合法有效。
2、依據《合同法》第八條、《合同法司法解釋(一)》第四條,《司法解釋(二)》第八條規定,認定合同無效只能依據全國人大的法律和國務院行政法規的禁止性強制性規定,目前關於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的規定,並非合同法規定確認無效合同的法律依據。
3、實踐中根據老房老辦法新房新辦法的處理原則,北京市相關規定,自2008年4月8日以後新建的經濟適用住房,依照面積六十平米的標准和產權證取得之日計算上市交易,本案中的房屋建成時間在2002年,按照老房老辦法規定,符合交易條件。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五條、《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規定,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成就;反訴原告的起訴行為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和相對人的請求作出判決;參照商品房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二條規定的法理精神,在起訴前已滿足了條件的,可認定房屋買賣合同有效,是對合同效力的補正。
三、法院裁判:
原被告雙方訂立的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雖然違反了北京市關於購買經適房的政策,但並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四條規定,合同法實施後,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故被告關於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辯解與反訴請求本院不予採信,原告履行了自己的付款義務,被告如約交付了房屋,現涉案房屋已經具備上市交易的條件,故原告要求辦理過戶登記及貸款手續,理由正當,本院予以支持,反訴原告要求返還房屋並給付房租的反訴請求,依據不足,本院無法支持,綜上所述,依據合同法第八條、第五十二條、第六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四條規定,判決如下,被告於本判決生效後六十日內協助原告辦理貸款及過戶手續;駁回反訴原告的反訴請求。
被告不服一審判決,以原有主張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並向原告發送了解除合同的通知,二審經審理後,依法維持原判,駁回上訴。
四、律師評案:
一、本案無爭議的事實:⑴、房屋建成時間為2001年;⑵、面積147平米;⑶、產權取得日期2005年;⑷、交易時間2009年;⑸、入住時間2009年;⑹、合同明確約定辦證過戶時間滿五年後的2010年5月27日;⑺、付款方式為首付加貸款。
二、被告主張「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理由例舉了「有限產權、土地劃撥、無權處分、公共利益、未獲通知」等,這樣的訴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
二審程序中上訴方補充提交三份證據,並非新證據,不能成為改變案件事實的依據,依據最高院證據規定審核不符合證據三性;解約告知與上訴請求有矛盾,系一審庭審後才形成,被上訴人已經提起繼續履行合同之訴,其解約告知失去法律意義;銀行的貸款規程與本案沒有關聯,僅屬於實際貸款業務中的操作程序及銀行審核規則層面的問題,概與本案爭議的履行貸款義務及辦理過戶責任(前期義務)無關。
三、雙方之間的爭議集中在法律適用方面,經濟適用房屋買賣合同是否無效,上訴人主張無效,但不能提供無效的法律依據。
國務院若干意見不屬於效力性強制規范,該意見第(十)規定和《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控制的是六十平米以下的經適房。北京市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的效力層級低,不能成為確認合同無效的基礎性規范依據。上訴人在簽約時明確約定五年期滿後過戶,表明其明知「限售期滿後」的交易合法。涉案合同繫上訴人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屬有效。
四、根據「老房老辦法、新房新辦法」的處理原則,北京市規定的新辦法規范的是2008年4月8日以後新建的經適房,新辦法限制面積是六十平米,新辦法限制交易起點自產權證取得之日起未滿五年。《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第三十條規定及《北京市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老辦法),上市交易五年時間的起算點從購房之日起計算,不是從取得產權證之日計算。涉案房屋建成時間是2001年,上訴人購房時間是2001年10月17日,交易時間為2009年3月27日,依照老辦法規定交易的行為遠遠超過五年限售期規定。依據《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規定,原被告之間的交易具備法定條件,上訴人關於未滿五年限售期不得交易的理由不能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形式下進一步做好房地產糾紛案件審判工作的指導意見(法發【2009】42號)》規定,正確理解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規關於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的規定,准確把握物權效力與合同效力的區分原則,盡可能維持合同效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五規定,如果強制性規定規制的是當事人的市場准入資格而非某種類型的合同行為,或者規制的是某種合同的履行行為而非某類合同行為,人民法院對於此類合同效力的認定,應當慎重把握。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在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第(三)關於房地產案件審判工作,針對房地產案件審判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就如何認定合同效力和情勢變更原則適用問題:嚴格合同無效的法定條件,盡量維護合同關系的穩定,站在維護法律嚴肅性和社會經濟關系有序協調發展的高度,嚴格把握無效合同的認定標准。按照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結合案件具體情況,分析和把握法律規定的性質和精神,正確界定當事人民事行為的目的,凡不屬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要堅決維護合同對雙方當事人的約束力,通過穩定的合同關系提高市場行為的可預見性和合同利益的確定性與可信賴性,促進經濟生活的協調發展,不要讓司法裁判成為當事人違反誠信避險趨利的途徑和手段。提出無效主張的一方,真實動機和目的在於房價上漲,合同無效為借口,以破壞誠信原則為代價,損害買受方的合法權益,其不當訴求不應得到法律支持。整理律師張生貴13240422999

『肆』 合同法習題 一、舉例:1、附生效條件合同;2、附期限合同;只需寫出合

篇一:附條件的合同與附期限的合同
附條件的合同與附期限的合同
附條件的合同、附期限的合同都是對合同生效或失效進行特別約定的合同,實際上是對合同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風險控制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熟練地掌握和運用這兩種合同就可以靈活自如地應付許多復雜的情況。
(一)附條件、附期限合同的用途
在一般情況下,合同都是在最後一方簽字或蓋章後生效的,這主要因為絕大部分合同是在簽訂後要立即履行或作履行准備的。而對某些特殊的交易,雖然雙方已經有了各類權利義務的約定,但合同還不需要立即履行,合同的生效必須等待一個特定的條件成就。如果雙方約定的條件成就了,則雙方按合同中的約定履行、如果條件未成就則雙方無需履行。從這個意義上理解,附期限的合同其實是附條件的合同中的一種而已。
附條件的合同是一種鎖定風險與權利義務的高級合同。任何交易都是存在風險的,但風險的高低有時與收益高低成正比,因而某些偏愛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者並不會因風險的增加而止步。而附條件的合同則既可以充分地約定交易各方的權利義務,又可以用於有效地控制風險。交易的風險按交易內容、環境的不同往往可以分解為幾類,而每類風險又可以識別出產生風險的要素與控制風險的要素,如果這兩種要素之間的關系確定,則可以約定當控制風險的要素具備、控制風險的條件成就時合同開始履行。
以房地產開發為例,由於房地產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有眾多的投資者往往會約定待某一方取得土地使用權後,各方共同組建房地產開發公司或對現有房地產企業進行股權收購等方式共同投資。這樣的約定即是一種簡單的附條件的合同,當一方取得了土地使用權後,雙方的合作即按合同約定履行,如果另一方未能取得則雙方不再履行。
(二)附條件合同的運用
附生效條件與附解除條件的合同在現實生活中均不陌生,特別是附解除條件的合同其實在企業章程、合資協議中普遍存在。這些章程、協議中一般均明確規定了某些具體情況出現時,解散公司或解除合資合同並由各方共同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使用起來比較復雜的往往是附生效條件的合同,從其功能上有以下幾類:
1.通過所附條件控制風險
在企業間簽訂合同過程中往往存在這樣的風險,即一方將合同簽字蓋章後交另一方簽字蓋章,這就存在另一方對合同的條款進行變更或增加某些不合理條款的風險。此類事件一旦發生,由於雙方簽字、蓋章的合同都在後簽一方處,首先簽訂合同的一方往往沒有充分的證據能夠保護自己。
對於此類問題,其實完全可以通過附生效條件的方式加以控制。例如,先蓋章的一方可以在合同中設定生效條件,約定待雙方蓋章後由先蓋章的一方出具確認函,然後合同生效。通過這種生效條件的設定,先蓋章的一方可以充分避免風險。
2.防止對方反悔造成不利影響
有時附條件的合同所附的生效條件是對合同的一種顛覆性的條件,目的是在另一方違約時對其進行更為嚴厲的懲罰,以保護先履行一方的權益。
例如,曾有兩個自然人之間訂立協議,由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但所附的條件是債權人放棄除了協議列明部分以外的其他權益。這種條件就是顛覆性的,如果債權人一方在接到資金支持後反悔,則首先要考慮的是無條件返還所接受的資金支持。在訴訟案件的調解過程中原被告之間也經常有這樣的交易,即原告放棄部分權益,但被告必須在雙方約定的時間內履行,否則原告方有權按全部的訴訟請求及違約金申請法律強制執行。
3.規避限制從事遠期交易
附期限的合同有時被用於進行遠期合同交易,即約定遠期或到了一定日期後才開始履行特定的義務。在這種操作中,應當避免約定在將來的某個時間合同生效,而是約定合同簽訂後即開始生效、到了約定的期限時開始履行,因為對於未生效的合同當事人沒有履行義務。附期限的合同用於20年以上期限的租賃合同可能是更為合適,因為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條中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租賃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而事實上,某些當事人確實有長期租用某地段辦公樓的需要,也有許多人為此對於租用50年的合同採用分三張合同簽訂的方式解決。其中第一、第二份合同分別為二十年,第三份合同為十年,房租則一次性付清。這類合同事實上也屬於附期限的合同,只是許多合同並沒有說透這一點,如果第二、第三份合同中點明是附期限的合同,並約定到了具體的期限後開始履行,應當是在法律上的地位更為有利。
(三)「附期限」的理解
對於合同所附期限存在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認為合同所附的期限只能是合同簽訂以後具體的、以時間計量的期限;而另外的觀點則認為可以從合同生效後某一事件發生開始計算期限,只不過是一個不具體的期限而已。例如某合同中的一個條款「房屋租賃自出租人將房屋重新裝修完畢並交付後開始,為期三年」,如果按前一種觀點會認為是沒有約定期限、而後一種觀點則認為已經約定了期限。
「期限」一詞並無法定解釋。按現代漢語的標准解釋,期限是指限定的一段時間,也指所限時間的最後界限。因此,不能狹隘地將「期限」僅僅理解為有具體的某年某月某日,只要是限定了一段時間就應當理解為「期限」,只要與現行法律規定的各類內容不沖突,就無需考慮其起始時間的計算方法。如果用同樣狹隘的思路去理解,具體的某年某月某日恰恰不是「期限」而是「日期」。更何況後一種約定方式也可以理解為「附條件」,同樣是有效合同。
附失效期限的合同多用於一些需要持續履行的合同,許多交易本身就是一次性的,合同履行完畢後合同自然失效,無需約定失效期限。即使合同未能得到全面履行而產生爭議,對爭議的解決有法律意義的應當是訴訟時效而不是合同失效的期限。因此,對於交易次數明確、每次交易日期明確的交易,合同的失效期限事實上完全可以不約定。如果既約定了合同中的
交易期限、又約定了合同的失效期限,當履行期間發生失效期限屆滿的情況,則合同到底是應當履行還是應當解除便會產生沖突。
篇二:附期限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
附期限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
附期限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合同法》第46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在本文詳細介紹附期限合同的效力認定知識。
一、附期限合同的概念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對合同的效力附期限,即附期限的合同。所謂附期限的合同,是指附有將來確定到來的期限作為合同的條款,並在該期限到來時合同的效力發生或者終止的合同。所附的期限就是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將來確定到來的某個時間。
二、附期限合同的法律特徵
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的特徵在很多方面與附條件合同中的條件是相同的。但是二者是不完全相同的。在附條件的合同中條件的成就與否是當事人不能預見的,條件可能成就(出現),也可能不成就(不出現),因此,條件是不確定的事實。
但是在附期限的合同中,合同的當事人在合同中規定一定的期限,把期限的到來作為合同生效和失效的根據,但期限的到來是當事人所預知的,所以期限是確定的事實。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對於確定的事實只能在合同中附期限,而不能附條件。
三、不同附期限合同的效力
附期限合同中的附期限可分為生效期限和終止期限。生效期限又可稱為始期,是指以其到來使合同發生效力的期限。該期限的作用是延緩合同效力的發生,其作用與附條件合同中的生效條件相當。合同在該期限到來之前,其效力處於停止狀態,待期限到來時,合同的效力才發生。終止期限是指以其到來使合同效力消滅的期限。附終止期限合同中的終止期限與附條件合同中的附解除條件的作用相當,故其又稱為解除期限。
《合同法》規定,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期日,如某年某月某日;也可以是一個期間,如「合同成立之日起5個月」。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附期限合同中的附期限與合同的履行期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對於這兩個概念是否一致曾有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為,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實質上就是合同中的履行期限,二者沒有區別的必要;另一種意見為,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與合同的履行期限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混淆。
合同的履行期限僅僅是規定債務人必須履行其義務的時間,法律除了特殊情況外,並沒有絕對禁止債務人提前履行,債權人接受履行的,也是正當權利。但是在附生效期限的合同中所附生效期限到來之前,當事人根本沒有債務,只有期限到來後合同的債務才產生。
篇三: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合同
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合同
一、附條件合同
1.附條件合同的概念
附條件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特別規定一定的條件,並以條件是否成就來決定合同是否生效的合同。《合同法》第45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2.條件的概念及其要件
所謂條件,是指當事人以將來客觀上不確定的事實,作為決定合同的效力的附款。 要件:
① 條件是合同的附款。條件是合同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由協定的,但對合同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② 條件是決定合同效力的附款。合同成立時並不當然的具有效力,當條件成就時,合同生效;條件不成就,合同不生效。
③ 條件是以將來客觀上不確定的事實為內容的附款。條件必須是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實,但不一定會發生。而如果確定會發生,那麼就是附期限的合同了。
3.附條件合同的分類
①以條件的作用是限制還是消滅合同效力的發生為標准,附條件合同可以分為延緩條件合同與解除條件合同。
延緩條件是指以其成就來決定合同效力發生的條件。合同成立之後,當事人不願使它立即生效,待所附條件成就後合同才開始生效。故有延緩或停止合同生效的作用。 解除條件是指合同效力的終止決定於所附條件的成就。如所附解除條件成就時,原來的權利或義務即行解除,如所附條件不成就,則合同繼續有效。
②以條件的事實發生或者不發生為法律行為生效的標准,附條件合同可以分為肯定條件合同與否定條件合同。
肯定條件是指以發生某種客觀事實為附條件的內容,故又稱積極條件。它以一定事實(所附條件)的發生為條件成就,而以所附事實的不發生,則為條件不成就。 否定條件是指以不發生某種客觀事實為其條件的內容,故又稱消極條件。否定條件與肯定條件相反,它以一定事實的不發生為條件成就,而以該項事實的發生為條件不成就。
③以條件的成就是否取決於當事人意思為標准,附條件合同可以分為附隨意條件合同、附偶成條件合同與附混合(來自:www.XIelw.Com 寫 論文網:)條件合同。
隨意條件,是指當事人一方意思決定合同所附條件是否成就的條件,即合同的條件成就與否完全取決於一方當事人的意思。
偶成條件,是指以偶然的事實來決定合同所依附條件是否成就的條件,該條件是否成就與當事人的意思無關,而取決於第三人的意思或者自然事實。例如,甲與乙約定,如果今年沒有大旱、大澇,則甲向乙提供若干數量的糧食,則屬於自然事實。
混合條件,是指合同所附條件是否成就取決於當事人意思以及第三人意思。甲的父母與甲約定,如果甲與乙結婚,則贈甲一套別墅。甲是否能夠與乙結婚取決於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甲本人的意思;二是乙的意思,兩者缺一不可。
4.附條件合同的效力
當事人可以對合同附加條件,是意思自治原則的表現。
對於條件成就與不成就時,合同的效力。當條件成就,合同生效時,當事人無疑是受其約束的;當條件還沒成就,即合同尚未生效時,其效力也可以根據《合同法》推知。《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由此可以看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的約束力有兩方面,一方面「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即為信守合同、不擅自毀約的約束;另一方面「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是履行合同、不違約的約束。
對於條件成就與不成就的擬制時,合同的效力,《合同法》第45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為自己利益不正當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不正當地促進或阻止條件的成就,是指行為人違反法律、道德和誠實信用原則,以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促成或阻止條件的成就。因為按照法律要求,作為條件的事實必須是按其自然進程發生或不發生,如果一方以不正當行為對條件的成就與否施加影響,可能會對對方當事人產生不公平的結果。因此,當事人為自己利益不正當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二、附期限合同
1.附期限合同的概念
當事人在合同中設定一定的期限,並將期限的到來作為合同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的依據,這種合同就是附期限合同。例如,甲乙約定,在房屋租賃合同成立之日起10日內,甲將房屋交付給乙使用,這就是一個附期限合同。
2.期限的特徵
①期限是由當事人約定的而不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
②期限須符合法律規定。
③期限是將來確定要到來的事實。
3.附期限合同的分類
①附延緩期限合同與附解除期限合同
附延緩期限合同,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在所附期限到來之前不發生效力,期限到來之際,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才開始發生效力的合同。延緩期限,又稱為始期。
附解除期限合同,是指在約定期限到來之際,該合同所確定的權利義務歸於消滅的合同。解除期限,又稱為終期。
②附確定期限合同與附不確定期限合同
確定期限的合同,是指作為期限內容的事實具體發生的時間確定的合同。例如,約定某年某月某日,或者半年、一年後。
不確定期限的合同,是指作為期限內容的事實的具體發生時間不確定的合同。例如,約定以某人死亡為期限。人必然死亡,屬於必然要發生的事實,而具體發生時間卻是不確定的,故屬於不確定期限。
篇四:4.買賣合同的生效——附條件和附期限的區別
案情簡介
1998年10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鋼材購銷合同。合同約定甲方為乙方提供鋼材1000噸,履行期限為1999年8月。在價格條款上,合同暫定為每噸價格2500元。同時合同約定,如果在1999年7月市場價格漲幅或者跌幅每噸不超過100元,將按每噸2500元履行。合同還約定,在1999年7月雙方就合同中鋼材價格達成一致意見時,乙方應預付定金80萬元。乙與甲簽約後,與1998年11月又與丙簽約,乙向丙提供鋼材1000噸,每噸價格為3000元,履行期限為1999年9月。合同還約定,如乙不能供貨或者丙中途退貨均支付貨款總額30%的違約金。1999年7月,鋼材價格漲至每噸3500元。乙急速向甲匯去定金80萬元,甲收到定金後如數退還。時至1999年10月,乙因無法履行合同被丙追索。
爭議點
本案爭議涉及連環買賣合同的合同效力認定問題。
第一、本案中乙、甲訂立的買賣鋼材合同與乙、丙的買賣鋼材合同屬於連環合同。乙與甲訂立的合同是附生效條件的合同,之後因鋼材價格漲幅每噸超過100元,雙方又未就價格從新達成一致意見,所以該合同無效。由於連環合同的標的物是同一的,所以乙與丙訂立的買賣合同也無效。
第二、盡管乙與甲的買賣合同無效,但乙與丙的買賣合同有效成立,所以乙應承擔違約責任。
法理分析
連環買賣合同是指就同一標的物簽訂的一連串的買賣合同,同一當事人在買入的合同中是買受方,在賣出的合同中是出賣方,各買賣合同之間形成一種連環關系。本案中乙與甲之間訂立了買賣鋼材的合同,乙又與丙就同一標的物訂立了買賣合同,故形成了連環買賣合同關系。
從本案來看,盡管是連環買賣合同,但這兩個買賣合同的效力完全不一樣。就乙與甲之間的買賣合同而言,該合同應認定為附條件的合同。附條件的合同是指在合同中規定了一定的條件,並且把該條件的成就或不成就作為確定當事人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發生法律效力或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據的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訂立合同時,對合同的生效或者失效可以附加條件,也可以不附加條件。是否附加條件,由當事人根據意思自治原則自行協商確定。合同所附的條件,其種類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其一,延緩條件和解除條件。其二,積極條件和消極條件。將上述條件綜合起來,構成了下列四種條件:積極的延緩條件;積極的解除條件;消極的延緩條件;消極的解除條件。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約定合同應當附條件的,在合同成立後,如果所附條件尚未成就,合同就不產生法律效力或失去法律效力;如果所附條件一成就,合同邊立即生效或者失去法律效力。
本案1999年7月市場價格漲幅或者跌幅每噸不超過100元,是該合同生效的條件,該合同是附消極的延緩條件的合同。事實上1999年7月,鋼材價格漲至每噸3500元,所以該合同生效的條件未成就。之後雙方又未就鋼材價格協商一致,故乙與甲之間的買賣合同應認定無效。當然甲沒有履行合同的義務,其退還乙交付的定金也是正確的。
本案中,乙與丙訂立的鋼材買賣合同,因雙方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即合同的標的、數量、價格、履行期限、違約責任等協商一致,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也即具備了合同生效的條件,所以該合同有效成立。認為連環買賣合同中一個合同無效必然導致另一個合同無效的觀點,既否定了合同的相對性規則,而且也與本案的實際情況不符。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雙方應按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否則應承擔違約責任。從本案來看,1999年10月,因乙公司無法履行合同,構成違約,所以乙公司應按合同約定
承擔支付違約金的責任,如實際損失大於違約金的,可以請求法院後仲裁機構增加違約金的比例。
篇五:附期限合同的效力
想學法律?找律師?請上
http://hao.lawtime.cn 附期限合同的效力
附期限合同的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本條是對附期限合同效力的規定。
根據本條的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對合同的效力附期限,即附期限的合同。所謂附期限的合同,是指附有將來確定到來的期限作為合同的條款,並在該期限到來時合同的效力發生或者終止的合同。所附的期限就是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將來確定到來的某個時間。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的特徵在很多方面與附條件合同中的條件是相同的。但是二者是不完全相同的。在附條件的合同中條件的成就與否是當事人不能預見的,條件可能成就(出現),也可能不成就(不出現),因此,條件是不確定的事實。但是在附期限的合同中,合同的當事人在合同中規定一定的期限,把期限的到來作為合同生效和失效的根據,但期限的到來是當事人所預知的,所以期限是確定的事實。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對於確定的事實只能在合同中附期限,而不能附條件。
附期限合同中的附期限可分為生效期限和終止期限。生效期限又可稱為始期,是指以其到來使合同發生效力的期限。該期限的作用是延緩合同效力的發生,其作用與附條件合同中的生效條件相當。合同在該期限到來之前,其效力處於停止狀態,待期限到來時,合同的效力才發生。終止期限是指以其到來使合同效力消滅的期限。附終止期限合同中的終止期限與附條件合同中的附解除條件的作用相當,故其又稱為解除期限。本條規定,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期日,如某年某月某日;也可以是一個期間,如「合同成立之日起5個月」。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附期限合同中的附期限與合同的履行期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對於這兩個概念是否一致曾有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為,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實質上就是合同中的履行期限,二者沒有區別的必要;另一種意見為,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與合同的履行期限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混淆。我們認為。合同的履行期限僅僅是規定債務人必須履行其義務的時間,法律除了特殊情況外,並沒有絕對禁止債務人提前履行,債權人接受履行的,也是正當權利。但是在附生效期限的合同中所附生效期限到來之前,當事人根本沒有債務,只有期限到來後合同的債務才產生。
有法律問題,上法律快車http:///
篇六:附期限合同糾紛案
附期限合同糾紛案
【案情介紹】
劉某為了購物結算的方便,於2003年9月在華林超市購買了1 000元面值的購物卡,這樣在付款時可以直接用購物卡結算,以避免現金結算的麻煩。劉某在購得卡後發現在購物卡的反面上寫著「本卡請於2003年12月底以前消費完畢,否則過期作廢」。劉某也沒在意,便用此卡在超市購物。2003年10月份,劉某的單位派劉某外出學習,時間3個月,此間一直未使用此卡。2004年1月份,劉某學習回來後到華林超市購物,在付款時,售貨員告訴劉某,其所使用的購物卡已過期,不能用於結算。經查詢,劉某的購物卡上還剩餘750元。劉

『伍』 合同法案例 求速解!

A公司與B公司所簽訂協議為附條件還是附期限的協議?
附條件的合同是,條件可能回達到,也可能不達到,而附期答限的是條件肯定會達到,但不一定什麼時候達到。比如人都會死,但不一定什麼時候死,所以以人死為前提的合同是附期限的合同。
同樣,這份合同一BC之間正在進行的合同到期為前提,正在進行的合同肯定有期限,不存在會不會到期的問題,所以是一個附期限的合同。

A公司與D公司所簽訂的協議呢?
根據上面的原理,AD之間合同的前提是AB之間開始合作,而AB之間的合作是可能成就的也可能不成就的,因此是附條件的合同

D公司的損失應當由誰承擔?
自己承擔,因為條件沒有成就,合同還沒有生效

『陸』 求合同法案例詳解!

(1)不是。因為同時履行抗辯權中的債務,必需是基於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而在本案中,電費和機器租金並非基於同一個合同產生,所以不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
(2)沒有。根據誠實信用原則,A公司既然將櫃台租賃給姜某,就應該保證姜某的電力供應。
而且,對於拖欠的電費,姜某已經主張了抵消。抵消權是形成權,當事人一方表示即可生效。公司更沒有理由因為姜某拖欠電費而將其櫃台斷電。
(3)合同中規定「承租方在租賃期內自行退出,出租方不給予返款」,實際上是賦予了承租方以解除權(代價是放棄櫃台的使用權和已經交付的租金),而當姜某退出的時候,他是被迫的,意思表示不真實,不能看做他已經行使了解除權。因此A公司沒有權利將櫃台轉租給他人。
(湊合答了,僅作參考,你有其他的解釋也說一下吧)

『柒』 合同法案例

要看縣農場是以什麼形式告訴農民的,如果構成要約那就要賠償的,如果構不成要求那就沒有賠償的義務。
要約是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訂立合同的條件。希望對方能完全接受此條件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一方稱為要約人,受領要約的一方稱為受要約人。
a.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明確。所謂「具體」是指要約的內容必須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條款。如果沒有包含合同的主要條款,受要約人難以做出承諾,即使做出了承諾,也會因為雙方的這種合意不具備合同的的主要條款而使合同不能成立。所謂「確定」,是指要約的內容必須明確,而不能含糊不清,否則無法承諾。 b.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表明一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拘束。

《合同法》第16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自要約實際送達
合同法給特定的受要約人時,要約即發生法律效力,要約人不得在事先未聲明的情況下撤回或變更要約,否則構成違反前合同義務,要承擔締約過失的損害賠償責任。需明確一點,到達是指要約的意思表示客觀上傳遞到受要約人處即可,而不管受要約人主觀上是否實際了解到要約的具體內容。例如,要約以電傳方式傳遞,受要約人收到後因臨時有事未來得及看其內容,要約也生效。

『捌』 附期限合同的效力如何,如何審查合同是否有效

關鍵看期限的種類以及期限是否到來。
期限分兩種:生效期限(始期)和終止期內限(終期)。
合同附容了生效期限的,只有在該期限到來時,合同才開始生效;在該期限到來前,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不生效。
合同附了終止期限的,在該期限到來前,合同有效;在該期限到來時,合同效力消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玖』 求合同法的案例,最好有法院的判決結果

××年8月19日,廣東省某市海化貿易公司(以下簡稱海化公司)委託供銷員呂某某和孫某某持本單位介紹信和蓋有單點陣圖章的空白合同書到浙江省臨海縣訂購蛇皮。呂某某和孫某某來到某鎮蛇類養殖場(以下簡稱養蛇場),看樣後比較滿意,於10月3日將情況電告海化公司,徵求訂貨意見。海化公司復電:「要求堅持質量標准,脫鱗不要,有多少訂多少。」呂、孫接到電報,即與養蛇場洽談,於10月4日簽訂了購銷眼鏡蛇等7種類型、3種規格的無脫鱗蛇皮5萬張的合同。合同規定:總價款為40.75萬元;由海化公司先付給養蛇場貨款總值的30%作為定金;養蛇場收到定金之日起10天內到深圳北站交貨,運費自理;如一方違約,按貨款總值的25%支付違約金給對方。合同簽訂後,養蛇場即行備貨。呂某某也將合同的內容電告海化公司,並讓海化公司快給養蛇場定金。海化公司復電時未對合同的簽訂及內容提出異議,只講銀行不給款。此後,雖經呂某某多次催促,海化公司一直沒有匯出定金。同年11月28日,海化公司發給呂某某的電報稱:「長度欠標准,外商不簽訂合同,銀行不給款,此批貨不接收,說明情況,你倆即回。」呂某某收到電報後,將電報內容轉告養蛇場,並欲回海化公司,一走了事。此時養蛇場已備好蛇皮25000張,對呂某某和孫某某拒不放行。雙方遂發生爭議。養蛇場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海化公司繼續履行合同,並承擔違約責任。海化公司辯稱:10月4日所訂合同無效,因為代理人超越代理許可權,且合同規定的定金未付。
問題:

1、 本案宜如何處理?
2、 本案各有關方面應吸取哪些經驗教訓?

分析:本案應該屬於合同簽訂過程中需要謹慎防範的「成約定金」合同。否則很容易引發不必要的復雜糾紛,處理起來非常棘手。

請看:雙方在合同中這樣約定:總價款為40.75萬元;由海化公司先付給養蛇場貨款總值的30%【雙方約定的定金過高應屬無效,應該不超過總價款的20%,超過的10%無效】作為定金;養蛇場收到定金之日起10天內到深圳北站交貨,運費自理;【也就是說,收到定金之日起10日內才進行交貨這一主要合同義務,不收到定金則不用交貨,這點上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只是我的個人理解】

所謂成約定金,是指作為主合同成立要件而約定的定金。合同是否成立,是否發生法律效力,取決於定金是否交付。交付了合同就發生法律效力;不交付,合同就不成立。既然合同不成立則養殖場就不能主張海化公司的違約責任。【從這點上來看,對蛇類養殖場非常不利,但本人認為應該還不至於徹底悲觀】

因為:如果給付定金的一方當事人沒有支付定金,但是主合同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響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此時,已經履行或者部分履行的合同就不再以定金交付與否作為成立或者生效的標志,即合同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再有權宣稱合同不成立或者不生效。履行合同的主要部分,指履行合同的主義務,如買賣合同中的供貨義務,而不是合同的次要義務、附隨義務,如通知義務、說明義務等等【而蛇類養殖場確已完成備貨並准備交付的主要合同義務】。基於上述分析的情況下,我個人的意見是應當認定雙方約定的定金合同無效,但主合同有效,蛇類養殖場有權主張違約責任。考慮到繼續履行會導致雙方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應該不予支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百二十一條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百分之二十的,超過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響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

『拾』 合同法案例(急)

1根據《合同法》和當事人的約定,還合同已經成立。因為被告發出的450萬的價格的書面材料是反要約,構成一個新的要約。並約定了承諾的期限,即原告應該在4月3日前答復。所以要約應當在要約約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合同法》26條規定,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是生效。承諾生效是合同成立。所以在本案中合同應該已經成立了。
2被告人的行為不符合法律規定,該合同的生效不需要其他要件,即一般成立即生效。所以被告的行為是預期違約行為,原告可以主張違約責任。

閱讀全文

與附期限合同法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