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中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研究

中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研究

發布時間:2021-07-14 07:22:13

❶ 跪求高手設計債務期限結構和企業價值關系的模型設計方法,用spss的,回歸分析嗎

(1)2010年 4月復13日國家發改委上制調油價,早上7時49分,青海玉樹縣7.1級地震.....
(2)2010年10月25日上調油價。同一天,印尼蘇門答臘島7.2級地震,並引發海嘯.....
(3)2011年 2月20日發改委再次上調油價,紐西蘭發生6.5級地震......
(4)2011年 3月11日發改委再次上調油價,日本發生9.0級地震.......
(5)2011年 4月 7日發改委再次上調油價,日本本州島東北部再次發生7.4級地震.................
2012年 2月 7日發改委再次上調油價,菲律賓中部強烈地震造成43人死亡.................
中國政府承諾,現代戰爭中不首先使用發改委。
昨天,也就是3月20日,我們偉大的發改委又再次宣布上調油價,因此,昨天一天,我都在膽戰心寒中小心翼翼地度過,我們的地球也好好的,沒有聽到有地震的消息,不

-------------------------
墨西哥地震了

❷ 什麼是債務期限結構,它會影響公司價值嗎為什麼

債來務期限結構:是債務融資最重要源的財務決策之一.
不適當的債務期限搭配不僅會影響債務融資治理效益,危及企業自身的財務安全,還可能危及一國的安全.
因為公司資本結構中具有風險性的固定索取權,使承擔盈利性投資項目實現的利益在股東和債權人之間進行分割。在某些情況下,債權人獲得足夠多的利益以至使一個盈利性項目不能給股東提供正常回報。在這種情況下,股東具有拒絕正的凈現值項目的激勵,即產生投資不足問題。由於投資不足問題,公司成長機會影響債務期限結構的選擇

❸ 王麗娟的發表論文(著作)

1、王麗娟,基於基因表達視角的企業文化,《經濟管理》2009年5月
2、王麗娟,基於基因表達視角的企業文化,《人大復印資料「企業管理研究」全文轉載》2009.8
3、王麗娟,《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歷史與現實、誠信與責任》參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6
4、王麗娟,《文化解碼中小企業成長》,專著,科學出版社,2005年6月
5、王麗娟,企業文化變革的自組織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6年6月
6、王麗娟,戰略轉型與企業文化變革的超循環結構分析,《中國流通經濟》2006年9月
7、王麗娟,產品創新過程的復雜性與管理對策,《經濟管理·新管理》2003年6月
8、王麗娟,知識經濟時代的忠誠管理--基於博弈論的思考,《經濟管理》2004年7月
9、王麗娟,企業柔性的悖論特徵及管理,《企業活力》2006年11月
10、王麗娟,21世紀產品創新過程的主流模式:並行工程,《上海管理科學》,2001年6月
11、王麗娟,關於ISO9000貫標認證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上海管理科學》2000年4月
12、王麗娟,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並行工程的過程管理模式及特徵,《企業研究》2003年2月
13、王麗娟,房地產業發展與地方稅收的實證研究,《現代經濟探討》2003年1月
14、王麗娟,構建和諧社會的系統思考,《創新與發展》紅旗出版社,》2006年5月
15、王麗娟,《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7月
16、王麗娟,企業兼並中的文化沖突及整合, 《無錫輕工大學學報社科版創刊號》2000年11月
17、王麗娟,新經濟:企業如何面對和參與 ,《上海管理科學》2000年8月
18、王麗娟,E時代企業決策新特點,《中國企業報第6版》2000年10月19日
19、王麗娟,企業文化建設的動力分析,《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00年10月19
20、王麗娟,網路時代的企業管理權變,《海峽兩岸信息(資訊)技術研討會》 2000年10月
21、王麗娟,Thinking and Practising on Improving the Qua1ity Of Township Entrepreneurs,《43RD ICSB WORLD CONFERENCE--SINGAPORE 會議》 1998年6月
22、王麗娟,文化力與現代企業制度,《江南論壇》1997年12月
23、王麗娟,文化力與質量體系認證,《企業建設》1998年1月
24、周娟、王麗娟,基於現金流量指標的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分析,《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12
25、羅妹、王麗娟,企業並購的全過程文化整合,《商場現代化》2006.8
26、郭志鑫、王麗娟,企業多項目進度管理研究(2/2)《商場現代化》2007/10(中)
27、曹峻峰、王麗娟,試論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及其對股利政策的影響(2/2)《商場現代化》2007/12(下)
28、許麗娟、王麗娟,文化基因對企業可持續成長的解析,《當代財經》2008.年4月
29、段彰喬、王麗娟,我國中小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的研究,《特區經濟》,2010.5(第二)
30、唐燕萍、王麗娟,基於熵值法德財務危機預警研究,《中外企業家》,2009.12(第二)
31、鄭亮、王麗娟,我國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實證分析,《商業時代》2011.10(第二)
32、周旭、王麗娟,上市公司過渡投資影響因素研究,《會計之友》2011.8(第二)
33、汪啟濤、王麗娟,我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公告效應影響因素研究,《特區經濟》2011.12(第二)

❹ 論文:企業價值與負債結構的關系研究

一、緒論

(一)問題提出
在學術界,中外學者一直對融資治理效應問題高度關注,最早的研究追溯到MM定理。當時,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設,最後得出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沒有相關關系。但是通過後來的假設,與這一結果截然相反。再後來,學者們進一步研究,放寬了假設條件,引入了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破產成本等其他因素,進而也得到了一些新的理論。對企業來說,融資至關重要,融資合理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除此之外,也是增加企業價值的一種方法與策略。正因為如此,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最優資本結構是多少,如何調整融資結構,對企業來說,是個難以迴避的戰略問題,同樣也是作出融資決策必須考慮的問題。
(二)相關概念界定
1.負債結構
本文中的負債結構,不僅包括總體負債比重,而且包括負債本身的期限結構和類型結構。
筆者認為,資產負債率這一指標能更好地反映企業的負債占總資本的比重,因此採取了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的總負債結構水平。
在負債的期限結構上,一般按時間來劃分。在本文中,用期末一年以上的負債和負債總額的比例反映長期負債率,用流動負債和負債總額的比例反映短期負債率。
在我國,企業的負債一般來自於向銀行的借款即銀行借款;日常經營過程中形成的應付賬款、預收賬款等商業信用;另外就是企業發行的債券,即應付債券。但是由於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較慢,債券融資在企業中的比例較小,因此,本文主要考察了前兩類負債。
2.企業價值及企業價值評估
在實際中,企業價值有內在價值和市場價值之分。一般來說,由公司股票的市場價值和企業債券的市場價值組成市場價值。而內在價值則指企業真實的經濟價值,是企業本身的價值。信息不對稱,根據市場規律,企業市場價值總是在內在價值上下波動。
企業價值評估,是指在充分考慮一個企業各方面影響因素的情況下,依據目前及未來的盈利能力,對其整體資產的價值進行的綜合性評估。
由於評估時把企業看作一個整體,包括有形和無形的資產,因此又稱為整體的資產評估。但是,評估過程並不是把各個單項資產的評估值累計相加,而是按一定的組織管理、科學抽象的邏輯關系,使企業形成一個抽象的有機組合體。隨著技術的發展,評估方法也越來越多,當然,選用何種評估方法至關重要,因為不同的方法計算出的企業價值有較大的差異。目前的評估方法中,代表性的有歷史成本法、收益現值法、期權估價法和市場法。方法體系如圖1所示。

本文的企業價值衡量指標,選擇了學術界常用的托賓Q。為了使其值更能真實地反映我國的上市公司情況,本文結合我國的實際進行了一些方面的調整。
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有兩類: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又有兩類:國有股和法人股。在2004年底,部分非流通股開始在一些條件下逐步轉化為流通股,在轉化過程中,非流通股的定價原則一般是以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來計算的,所以本文在計算托賓Q時也用每股凈資產代替了非流通股的市價。為了計算方便,流通股的股票價格取每年最後交易日的價格。

二、企業價值與融資結構關系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選擇
本文以製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選取2005-2007年的數據分析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的關系,這里的數據來自國泰安資料庫。為了研究的嚴謹性,對數據進行了兩方面的篩選:第一,排除了ST類和PT類公司。這些公司處於非正常狀態,或者連續虧損,如果同時對它們研究,影響實證結論。第二,排除了上市不足兩年的公司,因為剛上市公司的還沒進入正常的經營軌道,有包裝成分。
(二)變數定義(見表1)
由於企業規模有大有小,企業價值和不同的企業規模也有一定的相關性;此外企業成長機會也會影響企業價值,因此本文選取企業規模和企業成長機會作為控制變數,採用總資產對數來表示企業規模,用總資產的增長率來表示企業的成長機會。
(三)研究假設
假設1:企業價值先是隨著資產負債率的增加而增加,然後經過某一點後,隨著資產負債率的增加而減少,並且存在一個最優值。
從權衡理論看出,負債融資具有利弊雙重性。一方面,利息抵稅效用:與股權融資相比,負債主要的優點是它可以給企業帶來稅收的優惠,即負債利息可以從稅前利潤中扣除,相應減少了凈利潤,企業少繳稅,費用流出減少,增加了企業價值;財務杠桿效用,債權人一般只要求企業定期內支付一定的利息,不會對經營成果分紅,當企業利用負債融入的資金經營獲取的利潤遠遠多於需要支付的利息時,那麼剩餘的部分就歸屬於股東,提高了企業業績,即負債的財務杠桿效應;負債可以減少管理者和股東之間的沖突,隨著外部股東的介入,經營管理者會發現,多了一個利益群體——股東,會引起利益沖突,但是負債的融資將管理者和股東的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而有效地減少了兩者之間的代理沖突。另一方面,若是資產負債率過高,會導致財務危機。還本付息的壓力給企業的經營帶來一定的問題,特別是經營不善時,盈利不抵付利息,容易發生財務危機;過度債權融資,需要支付過多的利息,便引起了利益沖突。另外,在資金的用途上,債權人、股權人二者存在分歧,股東偏好於高風險高收入項目,而債權人一般喜歡穩健的投資項目。因此,企業經營中的負債融資與企業價值並不是單一的線性關系,過高過低都不利於企業的發展。企業價值先是隨著資產負債率的增加而增加,然後經過某一點數值後,隨著資產負債率的增加而減少,並且存在一個最優值。
假設2:企業的短期負債融資比例和企業價值有正相關關系;企業的長期負債融資比例和企業價值有一個負相關關系。
短期借款是企業向自身以外的金融機構或非金融機構借入的1年期以內的借款。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隨著資金市場和各種融資工具的發展,短期債務資金相對有更多的優點,如可轉換性、靈活性和多樣性,這樣更利於調整企業的資金結構。短期負債籌集的資金一方面可以彌補投資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約束過度投資,更有利於企業的治理效應。長期負債,一般是指在時間上超過1年的借款,在一年內到期的借款一般歸入短期借款。長期負債與短期負債相比,具有數額較大、償還期限較長的特點。另外,長期借款相對於短期借款來說,由於其時間長、轉化不靈活,很難對企業起到一定的約束治理作用。比如:由於還款時間較長,企業在遇到特殊情況時,會首先考慮挪用長期借款而不是短期借款。由此在監督企業資金使用用途上,短期借款就比長期借款起到更好的監督作用,因而提出:企業的短期負債融資比例和企業價值有正相關關系;企業的長期負債融資比例和企業價值有一個負相關關系。
假設3:企業中的商業信用和企業價值有負相關關系,企業的銀行借款和企業價值有正相關關系。
商業信用是企業在正常的經營活動和商品交易中由於延期付款或預收賬款所形成的企業常見的信貸關系。從其本質上而言,商業信用是以雙方誠實信用為前提的,彼此承諾對各自的義務負責。主觀上要誠信,是指在交易活動中,雙方在理念上要誠實、守信,除了彼此之間的真誠、公平交易外,沒有其他的惡意和叵測之心;客觀上要實現承諾,履行自己的合同、協議義務。從商業信用的定義來看,優點是: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即可形成,籌集得迅速、及時,比如企業正要支付一筆原材料賬款,但是企業其他方面又急需要這筆資金,那麼延期支付原材料款,便形成了一筆商業信用。它的缺點是:商業信用是在信用的基礎上自然形成的,沒有特定的借款手續,如質押品等;其次是企業是真的資金周轉不開,還是拿這筆信用款做其他用途也不清楚,最壞的打算是企業陷入困境,不履行責任,只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利益,因而商業信用對企業的治理效應表現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價值表現為負效應。
銀行借款,是指由企業根據借款合同從有關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所需資金的一種籌資方式,又稱銀行借款籌資。銀行有專門的貸款部門,有專門的專業人才,為了降低壞賬率,對於每筆貸款程序較為復雜。首先是貸款前的信用調查,調查貸款人是否有還債能力;其次是審核通過後簽署一系列的合同協議,要提供抵押、質押、擔保等等。另外,貸款後銀行一般也有能力介入企業的治理當中。相對來說,銀行借款政策更為謹慎,企業壓力更大,從而也促進企業更有效合理地使用各種來源的資金。因而提出企業中的商業信用和企業價值有負相關關系,企業的銀行借款和企業價值有正相關關系的假設。
(四)研究模型
參照回歸分析研究的方法體系,本文對融資結構和企業價值的關系分析時建立以下模型:
模型1:檢驗負債總體水平與企業價值的關系。
Q=α+β1Lev+β2SIZE+β3GROWTH+ε
模型2:檢驗負債期限結構與企業價值的關系。①
Q=α+β1SD+β2SIZE+β3GROWTH+ε
Q=α+β1LD+β2SIZE+β3GROWTH+ε
模型3:檢驗負債類型結構與企業價值的關系。
Q=α+β1BD+β2CD+β3SIZE+β4GROWTH+ε
註明:以上公式中的α、β、ε分別為常數項、相關變數的系數和誤差項。
(五)實證研究結果分析
本文使用SPSS統計分析對融資結構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並根據前述構建的模型對回歸結果進行分析。
1.資產負債率與企業價值的回歸結果分析

❺ 求一篇關於會計中終極控制股東或債務期限結構的外文翻譯(最好是中英文對照)!一萬字左右!急!急!急!

什麼是債務期限結構來源: 作者:
債務期限結構的選擇是債務融資最重要的財務決策之一,不適當的債務期限搭配不僅會影響債務融資治理效益,危及企業自身的財務安全,還可能危及一國的安全。現有的關於債務期限結構的研究大多是從公司微觀層面研究債務期限的選擇,而實際上企業在尋求最優債務期限結構時除了考慮自身特徵因素外,還要考慮所處國家的經濟等制度環境因素。因此,綜合研究企業債務期限結構的宏觀和微觀影響因素更有現實意義。

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理論分析

債務期限結構理論和經驗研究識別出許多影響債務期限結構選擇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公司未來成長機會、自由現金流量、公司規模、現存資產的期限、公司質量、信息不對稱程度、實際所得稅稅率和波動性等。總的說來,解釋債務期限結構選擇的理論有契約成本假說、信號傳遞假說和稅收假說等。本部分根據債務期限結構理論對影響債務期限結構的因素進行歸類和分析,並給出捕捉這些因素的代理變數。

一、契約成本假說

(1)成長性。

Myers(1977)認為公司未來的投資機會類似選擇權。這些選擇權的價值取決於公司對其進行最優選擇的可能性。公司資本結構中具有風險性的固定索取權,使承擔盈利性投資項目實現的利益在股東和債權人之間進行分割。在某些情況下,債權人獲得足夠多的利益以至使一個盈利性項目不能給股東提供正常回報。在這種情況下,股東具有拒絕正的凈現值項目的激勵,即產生投資不足問題。由於投資不足問題,公司成長機會影響債務期限結構的選擇(Myers,1977;Myers和Majluf,1984;Hutchinson,1995;Mauer和Ott,2000)。

公司投資機會集(IOS)中具有更多成長機會時,股東和債權人對這些選擇權執行的沖突更大。Myers認為公司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控制這個激勵問題:①在資本結構中包括更少的債務;②在契約條款中包括嚴格的條款;③縮短債務的有效期限。Myers注意到如果在執行真實投資選擇權前債務到期,這種妨礙投資的活動將被消除。因此,在投資機會集中具有更多成長選擇權的公司應該使用更多的短期債務。Stulz(1990)、Hart和Gordon Moore(1990)認為債務能阻止公司進行不良投資。他們建議具有更少成長選擇權的公司應發行更多的長期債務,因為長期債務能更有效地限制管理者自由度。因此,擁有大量未來成長機會的公司應使用更多的短期債務,債務期限與成長機會負相關。這里用資產市場的賬面價值(M/B)度量成長機會。

(2)自由現金流量。

代理成本理論(自由現金流量理論,Jensen,1986)認為債務能減少自由現金流量的代理成本。債務的控製作用在於降低管理者所能控制的自由現金流量,從而保證管理者行為符合股東目標,進而降低代理成本。Jensen(1986)進一步認為,當管理者存在著利用公司自由現金流收益從事獲得非金錢私人利益的過度投資道德風險行為時,短期債務融資有利於削減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並通過破產的可能性,增加管理者的經營激勵。Hart和Moore(1995)認為,短期債務融資契約的治理效應主要體現在對公司的清算與約束管理者對自由現金流量的隨意決定權方面,而長期債務融資契約的治理效應主要表現為防止管理者的無效率擴張。因此,具有大量自由現金流量的公司應發行更多的短期債務,債務期限與自由現金流量負相關。這里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總資產×(M/B)]度量自由現金流量。

(3)資產期限結構。

成長機會的融資涉及到為新項目資產投資的融資。然而,公司也必須決定隨著現存資產的到期如何為現存項目資產投資進行再融資。如果債務期限與這些資產的壽命相匹配,公司將減少債務代理成本。人們普遍認為這一匹配原則是作為對風險和財務困境成本的控制。Myers(1977)認為投資不足問題能通過這一匹配原則加以緩和。Emery(2001)認為公司通過匹配債務和資產的期限能避免條款貼水。Hart和Moore(1994)通過表明緩慢的資產折舊意味著更長的債務期限進一步證實了這一匹配原則。因此,可以預料債務期限應與資產期限正相關。與Guedes和Opler(1996)一樣,這里用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度量資產期限。

(4)公司規模。

可論證地,大公司具有更低的信息不對稱和代理問題,擁有更少的成長機會,因此,更容易進入長期債務市場。小公司被迫使用短期債務的原因包括更高的失敗率和在長期債務融資中缺乏規模經濟。大公司能夠利用長期舉債中的規模經濟,甚至有同債權人討價還價的能力(Marsh,1982)。大公司由於信息不對稱性水平較低、破產風險低和融資成本較低而具有發行長期債務的優勢,而小公司不易發行長期債務,因此傾向於使用短期債務(Fama和Jensen,1983;Rajan和Zingales,1995)。股東和債權人間的代理問題(如風險轉移、索取權稀釋等)對小公司而言特別嚴重。那麼,債權人試圖通過限制債務期限的長度來控制借貸給小公司的風險。於是,大公司應具有更多的長期債務。因此,這些論點意味著公司規模和債務期限正相關。這里用總資產的自然對數度量公司規模。

二、信號傳遞假說

(1)公司質量。

Flannery(1986)、Kale和Noe(1990)檢查了公司債務期限選擇的信號傳遞含意。Flannery(1986)認為,當公司具有關於其前景的私有信息時,其所有的證券將被錯誤定價。然而,與短期債務相比,長期債務對公司價值變動更敏感,長期債務被錯誤定價的程度大於短期債務。如果債務市場不能辨別公司質量的優劣,價值低估(高質量)的公司就會選擇定價偏離程度較小的短期債務,而價值高估(低質量)的公司就會選擇定價偏離程度較高的長期債務。理性投資者在對風險性債務估價時將意識到這些激勵。然而,在均衡中,高質量公司將發行更多的短期債務,低質量公司將發行更多的長期債務 。即信號傳遞假說認為,高質量公司偏好選擇短期債務向市場傳遞其質量類型的信號。因此,公司質量應與債務期限負相關。與Barclay和Smith(1995)一樣,這里用公司異常未來盈餘度量公司質量。

(2)信息不對稱程度。

除分離信號均衡(公司選擇債務期限顯示其質量類型)外,混合均衡(pooling equilibrium)也是可能的。在混合均衡中,高質量公司和低質量公司都發行期限相同的債務。Flannery(1986)、Barclay和Smith(1995)認為,由於長期債務產生更大的信息成本,信息不對稱性嚴重的公司(如高成長型公司)更可能發行短期債務。面臨較少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公司將較少關注其債務期限選擇的信號效應,更可能發行長期債務。因此,信息不對稱程度應與債務期限負相關。這里用一虛擬變數度量信息不對稱程度(見變數定義表)。

三、稅收假說

(1)實際稅率。

債務期限結構的選擇也受公司應稅能力的影響。因為選擇長期對短期債務產生了回購或再發行這一債務的納稅時機選擇權(tax timing option)。當收益曲線是正傾斜時選擇長期債務也能產生更多的債務稅盾。公司的邊際稅率越高,這些效應越重要。因此,面臨更高實際稅率(effective tax ration)的公司將發行期限更長的債務(參見Mauer和Lewellen,1987;Emery,Lewellen和Mauer,1988;Brick和Palmon,1992;Leland和Toft,1996和Brick和Ravid,1985)。Scholes和Wolfson(1992)建議用稅收委託人觀點預測債務期限結構與稅收的關系。人們普遍認為,盡管源於展期短期債務的交易成本變高,但並非所有的公司都能發行長期債務。Scholes和Wolfson主張具有高邊際稅率的公司應構建一個廉價的長期債務自然委託人(長期債務產生更高的稅盾)。因為公司能使用正在進行的長期債務稅收優勢,他們預料債務期限與邊際稅率正相關。

(2)公司價值波動性。

Kane 等人(1985)在他們的模型中考慮了稅收因素,且表明最優債務期限與公司價值波動性負相關 。由於關注預期破產成本,低價值波動性導致公司頻繁地重新權衡其資本結構。於是,這些公司被預期發行長期債務而不是短期債務。也就是說,由於資本結構調整成本(交易成本)的存在,高水平公司價值的任一變動將導致其定期發行短期債務。因此,債務期限應與公司價值波動性負相關。這里用息稅前利潤(EBIT)的變動百分比與這一變動的平均值之差度量波動性。

公司債務期限結構與公司價值

國外學者在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進行經驗研究的同時,也有少數學者對債務期限結構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進行經驗研究。Schiantarelli和Srivastava(1996),Schiantarelli和Sembenelli(1997)經驗研究了債務期限結構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

Schiantarelli和Srivastava(1996)使用印度私有化公司面板數據經驗檢查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且檢查了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對公司業績的影響。研究發現,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是資產的構成,具有較高固定資產比例的公司支持較高的債務期限;更長的債務期限與隨後更高盈利性、銷售增長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而且Cobb-Douglas生產函數估計表明長期債務對公司水平生產力具有正面影響。

Schiantarelli和Sembenelli(1997)採用英國和義大利公司面板數據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決定因素以及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對公司價值的影響進行經驗調查。在公司債務期限結構選擇中,他們發現公司傾向於資產和債務的期限匹配。他們的研究沒有支持短期債務通過更好地監督和控制以提高公司價值的假設。他們研究發現,這兩個國家的初始債務期限與公司隨後的中期業績(用盈利性和銷售收入增長率度量)呈顯著正相關關系;當當期及滯後的債務期限變數同時進入方程時,總要素生產與債務期限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研究特點

綜觀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問題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經驗研究逐步受到重視,而國內的相關研究相對較少。在國內,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問題研究是目前較為新穎和值得研究的課題。現有國內外有關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問題的研究具有以下特點:

(1)側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的經驗研究,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與公司價值之間關系的研究甚少。在國外,Schiantarelli和Srivastava(1996),Schiantarelli和Sembenelli(1997)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和公司價值之間關系做了經驗研究,目前還沒有學者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信息含量問題進行研究。在國內,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問題的研究剛剛起步,且主要集中在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上,目前還沒有學者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和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進行系統研究。

(2)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的研究,多數研究採用橫截面「快照(Snapshot)」框架,從靜態視角進行研究。然而公司債務期限結構決策在本質上是動態的,公司對債務期限結構的選擇是個動態過程,因此應該在一個動態框架內進行分析,採用面板數據,構建動態計量模型進行實證檢驗。

(3)經驗檢驗模型沒有控制時間特徵效應(Time-specific effects),如通貨膨脹,經濟周期,利率等可觀察或不可觀察的宏觀經濟因素;沒有系統研究宏觀經濟因素對債務期限結構選擇的影響。沒有控制時間不變的不可觀察公司特徵效應(Time-invariant imobservable firm specific effects),如管理者能力、動機和對待風險的態度等。沒有考慮債務期限結構和資本結構的內生性(Endogenous)問題。

(4)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公司特徵因素上,缺少公司治理結構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選擇影響的理論和經驗研究,如股權結構、董事會特徵、CEO任期、投資者法律保護、公司控制權市場和產品競爭市場等。Jensen(1986)的自由現金流量假說認為,當管理者存在利用公司自由現金流量收益從事獲得非金錢私人利益的過度投資道德風險行為時,短期債務融資有利於削減公司自由現金流量。自由現金流量假說成立的一個前提是股東能夠很好地監督、制約管理者。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極易導致管理者壕溝效應(Management entremenchment effect),因此,研究管理者壕溝對中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5)缺乏對中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制度背景分析。中國正處於轉軌經濟體制中,由於歷史、體制等原因,中國上市公司存在特殊制度環境。西方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理論及經驗結果在中國可能不適用。即使可能適用,也得按中國的特殊國情做一定的修改。所以做中國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經驗研究決不能把中國的資料往西方的模式上硬套。目前國內學者在做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問題研究時,沒有對中國的制度背景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

❻ 什麼是壕塹效應

壕溝防禦效應,大股東擁有控制權,有條件以小股東和公司的利益為代價,謀取控制權私利,形成壕溝防禦效應。

大股東利用控制權,通過並購而自利,而其他股東沒有因並購獲利,甚至利益被犧牲的現象。利用並購將上市公司和小投資者利益轉移到大股東手中,是發生最多、最為典型和危害最大的大股東自利性並購。大股東自利性並購現象在許多國家都存在,在我國「一股獨大」的市場現實中尤為突出和激烈。

在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大股東常常派遣高層管理人員,把持著公司的戰略決策和日常經營。外部小股東一般無力參與企業經營,與掌管著企業的大股東之間存在著實質上的委託一代理關系。



(6)中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研究擴展閱讀

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公司特徵因素上,缺少公司治理結構對公司債務期限結構選擇影響的理論和經驗研究,如股權結構、董事會特徵、CEO任期、投資者法律保護、公司控制權市場和產品競爭市場等。

Jensen(1986)的自由現金流量假說認為,當管理者存在利用公司自由現金流量收益從事獲得非金錢私人利益的過度投資道德風險行為時,短期債務融資有利於削減公司自由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假說成立的一個前提是股東能夠很好地監督、制約管理者。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極易導致管理者壕溝效應(),因此,研究管理者壕溝對中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❼ 王麗娟的學術簡介

發表論文(著作):
1、王麗娟,基於基因表達視角的企業文化,《經濟管理》2009年5月
2、王麗娟,基於基因表達視角的企業文化,《人大復印資料「企業管理研究」全文轉載》2009.8
3、王麗娟,《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歷史與現實、誠信與責任》參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6
4、王麗娟,《文化解碼中小企業成長》,專著,科學出版社,2005年6月
5、王麗娟,企業文化變革的自組織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6年6月
6、王麗娟,戰略轉型與企業文化變革的超循環結構分析,《中國流通經濟》2006年9月
7、王麗娟,產品創新過程的復雜性與管理對策,《經濟管理·新管理》2003年6月
8、王麗娟,知識經濟時代的忠誠管理--基於博弈論的思考,《經濟管理》2004年7月
9、王麗娟,企業柔性的悖論特徵及管理,《企業活力》2006年11月
10、王麗娟,21世紀產品創新過程的主流模式:並行工程,《上海管理科學》,2001年6月
11、王麗娟,關於ISO9000貫標認證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上海管理科學》2000年4月
12、王麗娟,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並行工程的過程管理模式及特徵,《企業研究》2003年2月
13、王麗娟,房地產業發展與地方稅收的實證研究,《現代經濟探討》2003年1月
14、王麗娟,構建和諧社會的系統思考,《創新與發展》紅旗出版社,》2006年5月
15、王麗娟,《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7月
16、王麗娟,企業兼並中的文化沖突及整合, 《無錫輕工大學學報社科版創刊號》2000年11月
17、王麗娟,新經濟:企業如何面對和參與 ,《上海管理科學》2000年8月
18、王麗娟,E時代企業決策新特點,《中國企業報第6版》2000年10月19日
19、王麗娟,企業文化建設的動力分析,《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00年10月19
20、王麗娟,網路時代的企業管理權變,《海峽兩岸信息(資訊)技術研討會》 2000年10月
21、王麗娟,Thinking and Practising on Improving the Qua1ity Of Township Entrepreneurs,《43RD ICSB WORLD CONFERENCE--SINGAPORE 會議》 1998年6月
22、王麗娟,文化力與現代企業制度,《江南論壇》1997年12月
23、王麗娟,文化力與質量體系認證,《企業建設》1998年1月
24、周娟、王麗娟,基於現金流量指標的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分析,《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12
25、羅妹、王麗娟,企業並購的全過程文化整合,《商場現代化》2006.8
26、郭志鑫、王麗娟,企業多項目進度管理研究(2/2)《商場現代化》2007/10(中)
27、曹峻峰、王麗娟,試論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及其對股利政策的影響(2/2)《商場現代化》2007/12(下)
28、許麗娟、王麗娟,文化基因對企業可持續成長的解析,《當代財經》2008.年4月
29、段彰喬、王麗娟,我國中小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的研究,《特區經濟》,2010.5(第二)
30、唐燕萍、王麗娟,基於熵值法德財務危機預警研究,《中外企業家》,2009.12(第二)
31、鄭亮、王麗娟,我國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實證分析,《商業時代》2011.10(第二)
32、周旭、王麗娟,上市公司過渡投資影響因素研究,《會計之友》2011.8(第二)
33、汪啟濤、王麗娟,我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公告效應影響因素研究,《特區經濟》2011.12(第二)
主持科研項目:(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1、2001年,鄉鎮企業家流動站,獲國家優秀教育成果二等獎,第三
2、2001-2003,江南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品牌專業建設項目,江蘇省教育廳教改課題,主持人,2003年結題,第一
3、2001-2004,民營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的評估模型研究,教育部十五人文社科規劃項目,主研人員2006年結題,第二
4、2005.6-2005.12,中國本土化企業與高校管理案例庫組建工程研究,科技部,國家軟課題子項目,主研人員,2005年結題,第二
5、2004.1-2004.12,民營經濟發展報告,中華全國工商聯,主研人員,2004.12結題,第三
6、2003.1-2005.12,校園環境下的公選課網路教學改革,江南大學重點課題,主持人,2005.12結題,第一
7、2002.5-2003.12,質量功能展開(QFD)的系統化管理方法研究,江南大學,主持人,2003.12結題,第一
8、2005.5-2005.12,無錫市房地產業與地方稅收的實證研究,無錫市地稅局,主持人,2005.10結題,第一
9、2006.4-2006.12,中小企業創業、創新及企業家精神研究,企業委託項目,主持人,2006年結題,第一
10、2003.5-2003.12,安徽龍津集團資產重組方案研究,企業委託項目,主研
11、2009.11,吳江市創建江蘇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規劃,主研人員,第二,10萬元/23萬元
12、2009,9,無錫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規劃,主研人員,第二,5萬元/15萬元
13、2011,4,甘肅省農副產品市場調研,主研人員,第二,2萬元/20萬元

❽ 什麼是債務期限結構

債務期限結構是債務融資最重要的財務決策之一,是指不同的債務期限搭配從而內影響債務融資治理效益,保證企業自容身的財務安全的一種債務期限組合方式。不適當的債務期限搭配不僅會影響債務融資治理效益,危及企業自身的財務安全,還可能危及一國的安全。
現有的關於債務期限結構的研究大多是從公司微觀層面研究債務期限的選擇,而實際上企業在尋求最優債務期限結構時除了考慮自身特徵因素外,還要考慮所處國家的經濟等制度環境因素。因此,綜合研究企業債務期限結構的宏觀和微觀影響因素更有現實意義。
債務期限結構理論和經驗研究識別出許多影響債務期限結構選擇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公司未來成長機會、自由現金流量、公司規模、現存資產的期限、公司質量、信息不對稱程度、實際所得稅稅率和波動性等。總的說來,解釋債務期限結構選擇的理論有契約成本假說、信號傳遞假說和稅收假說等。

❾ 請解釋債務期限結構,它會影響公司價值嗎為什麼

這方面我也不是很懂,隨便說兩句吧。所謂債務期限結構應該是公司債務中短期中期長期債務所佔的比例吧,短期債務所佔比例過高可能會導致公司資金壓力較大,風險較高,也就影響到了公司的價值。

❿ 陳國欣的研究成果

財務管理學(主編),財務管理(主編),企業財務管理(主編),財務管理精要(譯著),財務管理實務(譯著),現金流量表(專著)等出版的教材、專著、譯著、辭典共計30多本;債務期限結構的影響因素及其企業績效關系,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約束與投資行為研究,公司財務杠桿政策研究,營運資本管理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財務報告舞弊識別模型研究,資本結構與代理問題研究,上市公司配股行為與盈餘管理行為,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我國企業投融資運作與管理研究等發表的中文、英文論文計50餘篇。

閱讀全文

與中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