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員工自動離職還起訴我,我應該怎麼做。
自動離職,是職工根據企業和自身情況擅自離職,是強行解除與企業的勞動關系的一種行為。有的職工因辭職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離職或違約出走;有的職工未說明原因不辭而別;也有的受優厚待遇誘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屬自動離職范圍。
B. 勞動法如何規定員工跳槽
跳槽是員工的自由,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僅供參考
C. 科大訊飛重罰員工跳槽,法院最終的判決如何
科大訊飛是我們國內專注於語音輸入技術的一家科技公司。本次事件的主角陸昀原先並非是科大訊飛員工,在2015年的時候其所在的公司被科大訊飛收購,所以他也順理成章的進入了科大訊飛,並拿到一份年薪50萬元的offer。在科大訊飛工作幾年之後,他決定從公司離職去追求更大的平台,因此,就離職去了騰訊。因為本次跳槽,他被原公司科大訊飛起訴,並受到巨額賠償。
近些年,出現以上這類因離職跳槽而違反競業協議的事件,其實並不少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社會發展,員工意識崛起,追求美好事業。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高科技企業的不斷規模壯大,實力不斷提升,涌現了一大批高科技企業。而人才是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許多企業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會高興聘請人才甚至通過獵頭公司去挖掘高新技術人才。選擇的機會多了,那麼相應員工跳槽的頻率也就會相應遞增。第二、存量市場下各大巨頭相互博弈。各大巨頭做大做強之後為了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必然會共同涉入有發展潛力的賽道,當前市場已經進入了存量博弈階段。
D. 員工跳槽後需要負的法律責任
E. "請問是不是有法律規定立法限制員工跳槽啦
原則上,勞動者可以自由擇業。但勞動者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需要履行相關的義務。對此《勞動合同法》早就有明確的規定。
1、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2、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3、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4、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F. 兩年內跳槽到同行工作被起訴怎麼辦
保密協議 不讓跳槽呀 如果是那樣 就按程序來 你可以不簽收呀 讓你的哥們與你現在的公司簽訂勞動合同 你領工資嘛,但是你的身份不還是個待業青年
G. 企業有權利起訴跳槽員工么
1、起訴不起訴,是它的權利,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的規定,它的訴訟請求通常都會被受理的。但是,訴訟請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則需要看它的訴訟請求以及所依賴的事實和理由如何。
2、如果你跳槽,而你在履行合同方面沒有什麼問題,而且你和企業之間沒有書面的合同或競業禁止協議,也沒有泄露任何商業秘密的因素,那麼你沒有什麼太多需要擔心的。
3、至於你是否能夠要回工資,那和企業索賠是兩碼事。完全可以獨立主張。
H. 跳槽的法律問題
許多公司認為,只要約定了違約金條款員工就不敢跳槽了。這個「尚方寶劍」真的靈驗嗎?還要根據各地的規定來看。上海的《勞動合同條例》就對違約金作出了限制性規定,設立違約金僅限於有服務期約定和保密義務約定,而且服務期只能對由用人單位出資招用、出資培訓和提供特殊福利待遇的勞動者設立,因此不是這些法定情況下設立的服務期和違約金條款都是無效的。無效的條款對勞動者而言就沒有必須履行的義務。因此對上海的用人單位來說,只有設立的違約金符合這些法定的條件限制,它才能成為「尚方寶劍」,否則即使簽了也是「紙老虎」。
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即使在上海也並非所有的職工都適用《勞動合同條例》。根據規定,自2002年5月1日起簽訂和續簽的勞動合同才適用《條例》,而在此之前簽訂並且正在履行的勞動合同,仍適用原來的《勞動合同規定》。《勞動合同規定》與《勞動合同條例》對違約金的規定是有明顯區別的,《勞動合同規定》並未對違約金的設立情況作出嚴格限制,只是作為引導性的規定:用人單位因可能對勞動者出資培訓或分配住房等原因,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有關協議中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因此適用《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合同中如果約定違約金條款的,或單獨約定服務期的一般都是有效的,勞動者必須認真履行,否則也將承擔違約責任。
面對有就業優勢的員工跳槽,用人單位總感覺無奈,但要動用違約金的「尚方寶劍」,還請三思而後行。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運用勞動法保護商業秘密的方法是最簡便和有效的保密措施之一。
根據《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單獨簽訂保密協議。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就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通知期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作出約定,但提前通知期不得超過6個月。在此期間,用人單位可以採取相應的脫密措施。因此,用人單位在與涉密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就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員工應遵守的保密義務,約定提前通知期的,期限要明確。在脫密期中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商業秘密。
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義務的勞動者,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競業限制的范圍僅限於勞動者在離開用人單位一定期限內不得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原用人單位有競爭的業務。競業限制的期限由勞動合同當事人約定,最長不得超過3年,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約定競業限制義務的,用人單位必須按約定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如果不支付補償金的,員工有權要求支付。對單位拒不支付補償金的,員工可以解除競業限制協議。並且要注意的是對員工約定競業限制義務的,就不得再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通知期。
I. 合同沒到期就跳槽是否要對公司進行賠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即,用人單位只有在提供「專項技能培訓服務」及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員工進行「競業限制」的情況下才能與勞動者簽訂違約責任。你說的這起情況,企業涉嫌違法勞動合同法,沒有法律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