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勞動合同中對實習期時間有明確規定嗎
如何區別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和見習期、實習期和學徒期?
試用期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後為相互了解、選擇勞動合同法簡明實用問答312問而約定的考察期.適用於初次就業或再次就業時改變勞動崗位或工種的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勞動者可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部辦公廳1996年1月16 日頒布的《關於勞動用工管理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中第4條的規定,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新分配到用人單位工作的,仍應按原規定執行為期1年的見習期制度,見習期內可以約定不超過半年的試用期。
在大學生畢業求職中,經常遇到"見習期"與"試用期"的困惑。見習期制度是我國針對應屆畢業生進行業務適應及考核的一種制度,是繼續加強對畢業生的培養教育,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政治、非務素質和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使他們盡快地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適用於用人單位招收應屆畢業生的情況。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後,原則上都要安排到基層見習.見習期滿如果合格,則對職工辦理轉正手續.按期為其評定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資格,聘任相應工作職務,確定工作崗位。如果見習期滿,達不到見習要求的,可延長見習期半年到一年,或者降低工資標准,表現特別不好的,用人單位可予以辭退。
實習期是針對在校學生而言的,是指學生在校期間,到單位的具體崗位上參與實踐工作的過程,其目的是達到理論聯系實際和更好地學習理解科學文化知識。實習期與在校生積攢實踐經驗密切相關,只涉及在校生。與此相關的還有"學徒期",學徒期是對進入某些工作崗位的新招工人熟悉業務,提高工作技能的一種培訓方式,在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後,這一培訓方式仍應繼續採用,並按照技術等級標准規定的期限執行。
可見,上述四種形式的區別在於:(1)期限不同:學徒期是按照技術等級標准所要求的時間來確定的;見習期限是1年;試用期不超過6個月,實習期則沒有期限限制。(2)效力不同。學徒期、見習期是來源於現有政策法規的規定;而試用期是雙方當事人約定達成的.雙方可以在6個月的時間內自行協商確定期限;實習期則是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源於對在校學生參與實踐工作的要求。(3)適用范圍不同:學徒期主要在某些特定崗位的新招工人中執行;見習期主要在新錄取的大中專、技校畢業生中執行;而試用期則對包括上述人員在內的勞動者均可以適用;實習期適用於在校學生。
以上資料供您參考。
❷ 應屆畢業生一般與用人單位簽多久的勞動合同為好呢,一年還是三年,還是越長越好呢
勞動復合同的期限是根據用人單位與制勞動者雙方的需求共同商定的,一般為一年,三年,五年不等。
簽訂勞動合同的期限並不是越長越好,要根據自己本身的發展而定。
簽訂長時間的勞動合同的好處:人員穩定,有利於公司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也有利於公司的快速發展。
簽訂短時間勞動合同的好處:有利於人才的流通,讓員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❸ 應屆生簽合同一般是簽多久的
勞動合同法有來規定的:源
勞動合同的期限在3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能超過1個月
在1年以上但是不滿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
3年以上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這里有一個很氣人的說,一般公司都會簽3年,這樣子試用期就有6個月了,當然你表現好,有些公司可能會縮短
❹ 應屆大學畢業生什麼時候才能簽勞動合同
應屆畢業生,只要畢業了,並且年齡年滿16周歲,符合簽訂勞動合同的條件的時候,是可以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
一、一般只要年滿16周歲,並且在該公司上班,就應當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
二、一般勞動者從入職之日起一個月之內,用人單位就必須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否則可能面臨支付雙倍工資的風險。
簽訂勞動合同要避免麻煩,至少有以下10個方面要注意。
一、要注意學習《勞動合同法》。
無論什麼專業畢業,掌握《勞動合同法》中有關權利義務,合同訂立、履行、變更、終止和解除等規定,既可及時要求用人單位改正,也可防患於未然。
二、要注意誠實守信。
《勞動合同法》第8條規定,用人單位應如實告知工作內容、條件、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報酬等情況;也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如實說明。簽約前既要充分了解單位,也要如實提供情況。
三、要注意分清合同類型。
《勞動合同法》第12條規定,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三類。合同類型直接影響合法權益,不能不分性質一簽了之。
四要注意訂立書面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10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有不少單位試圖不簽書面合同而規避法律規定。也有應屆生礙於情面只簡單地口頭協議。這樣,一旦發生勞動爭議,解決起來就會很困難。
五要注意拒絕不合法要求。
《勞動合同法》第9條規定,不得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提供擔保或以其他名義收取財物。所以,應注意拒絕交保證金或身份證等習慣做法。
六、要注意檢查必備條款。
對照《勞動合同法》第17條規定,審查9項必備條款:即單位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勞動者姓名、住址和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號碼;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的其他事項。上述條款一項都不能少。否則,如有缺漏,就埋下勞動爭議隱患。
七、要注意依法約定試用期。
要注意《勞動合同法》第19條試用期最多不得超過6個月,且只能約定一次的規定。同時要注意,根據第20條規定,試用期工資不得低於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八、要注意仔細推敲合同。
簽字時,不僅要對文本仔細推敲,還要仔細閱讀崗位說明書、責任制、勞動紀律、工資支付規定、考核等規章制度,這些作為合同附件,具有同樣的法律約束力。發現表述不清時,要及時要求說明和修訂。
九、要注意不隨意約定違約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5條規定,除第22條規定提供專項培訓費用約定服務期和第23條規定的違反競業限制約定應按約定支付違約金外,不得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十要注意妥善保管文本。
要注意合同簽訂後,雙方各執一份,且妥善保管。否則,合法權益被侵害或發生勞動爭議就沒有了重要證據。
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講急於想找到一份工作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因為這樣就不顧自己的權益,隨便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❺ 大學畢業生剛到單位工作簽訂合同應該是幾年
一般來講可以是1-3年。無固定期合同是不會的。
❻ 應屆大學畢業生的試用期和勞動合同是什麼關系
試用期是勞動合復同法規定了的制。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或者勞動合同期限與試用期相同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至於你說的應屆生轉正定級,不知道是不是這個:
單位委託人事代理或個人委託代理的大中專畢業生,一年見習期滿後,填寫《大中專畢業生轉正定級表》,提交畢業生本人800字以上的見習期工作總結,用人單位簽發考核(蓋章)意見後報送所屬政府人事部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辦理轉正定級手續,確定工資級別,初次認定技術職稱,審核後裝入本人檔案,作為幹部身份的依據。《應屆畢業生轉正定級審批表》是新參加工作人員檔案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個人職稱晉升、工資調整、檔案驗收等諸多方面。
❼ 畢業生簽勞動合同幾年為好
您這一個問題含著n個小問題:
1、沒有一定說簽幾年為好,這個是雙方協商的結果,而且回你在初次答求職的時候,真的會因為合同期限就放棄這次機會么。肯定考慮了別的因素,所以建議您全面考慮。
2、合同上寫明的工資不一定完全不動,有可能漲工資啊,當然也有可能按照合同工資執行下去。這個你最好是提前和單位溝通好,問清楚。
3、如果你因為個人原因工作了一兩年,之後不想幹了,你需要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向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書面提出辭職就好,依法辭職不需要賠償。當然如果你們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二十三條約定了服務期限或者競業限制,那麼你未到期離職就培訓費要支付違約金,並且離職後一定期限內要受到競業限制條款的約束。
4、還有一種情況,比如用人單位為你解決了城鎮戶口的,用人單位可能要求你工作達到一定年限,我個人認為,這個法律上是沒有強制性規定,但是,我覺得這個涉及個人誠信問題,如果你要想辦理戶口,那單位又告知你期限問題了,還是應當遵守。
如解答清楚,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