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種公豬的使用年限是多少
4年左右,看種公豬的體質和飼養管理是否到位。
『貳』 種公豬的種用年限以多少為宜
一頭種公豬在其整個種用年限內,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2歲為青年階段,這時專期豬體正處在屬繼續生長發育階段。因此,不宜頻繁配種,每周以配種1~2次為宜;2~5歲為青壯年階段,這時期豬體已基本發育健全,生殖機能較為旺盛,在營養較好的情況下,每天可交配1~2次;5歲以後的公豬為老年階段,這時期豬體由於體質漸衰,可每隔1~2天用1次。種公豬的利用年限一般可達4~6年,如果養得好,而配種合理,使用年限可延長到8年甚至更長。
『叄』 種公豬淘汰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A 自然淘汰自然淘汰通常指對老齡公豬的淘汰,也包括由於生產計劃變更、種群結構調整、選育種的需要,而對公豬群中的某些個體(群體)進行針對性的淘汰。自然淘汰包括: (1)衰老淘汰:生產中使用的公豬,由於已經達到了相應的年齡或使用年限較長(3-4年),年老體衰,配種機能衰弱、生產性能低下,則應進行淘汰。 (2)計劃淘汰:為了適應生產需要和種群結構的調整,對在群公豬進行數量調整、品種更新、品系選留、凈化疫病等,則應對原有公豬群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選留和淘汰。 B 異常淘汰異常淘汰是指由於生產中飼養管理不當、使用不合理、疾病發生或公豬本身未能預見的先天性生理缺陷等諸多因素造成的青壯年公豬在未被充分利用的情況下而被淘汰。公豬異常淘汰的原因一般包括: (1)體況過肥:由於日糧營養水平過高或後備公豬前期限飼不當,可能造成公豬過肥、體重過大、爬跨笨拙或母豬經不住公豬爬跨,造成配種困難或不能正常配種,此時應對公豬進行限制飼養和加強運動,降低膘情。若不能取得預期效果,應對公豬進行淘汰。 (2)體況過瘦:由於前期日糧營養水平過低、限飼過度或疾病原因,造成公豬參加配種時體況過瘦、體質較差,爬跨困難或不能完成整個配種過程,導致配種操作不利和配種效果較差,此時應對公豬加強營養、減少配種頻率或針對性治療疾病,使其恢復配種理想體況。通過以上操作仍難以恢復的個體,則應進行淘汰。 (3)精子活力差:已入群的後備公豬或正在使用的種公豬在連續幾次檢查精液品質後,死精率、畸形率過高,且後裔同胞個體數較少,通過調整營養、加強管理和治療後,仍不能得到改善的個體,應及時淘汰。 (4)性慾缺乏:由於公豬過度使用或飼料中缺乏維生素A、E、礦物質等,引起性腺退化、性慾遲鈍、厭配或拒配,這種公豬應加強飼養管理,防止過度使用,並加強飼料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注意適當運動,一般可以調整過來。但對於不能恢復的個體,應該進行淘汰。 (5)繁殖疾病:某些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腎炎、膀胱炎、布氏桿菌病、乙型腦炎等引起的公豬性機能衰退或喪失,以及由於其它疾病造成的公豬體質較差,繁殖機能下降或喪失。不能治癒的繁殖疾病和患有繁殖傳染病的公豬,應立即進行淘汰。 (6)肢蹄病:公豬由於運動、配種或其它原因(如裂蹄、關節炎等),可能造成肢蹄的損傷,尤其是後肢,損傷後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造成公豬不能爬跨或爬跨時不能支持本身重量,站立不定,而失去配種能力,這種公豬應及時進行治療,在不能治癒或確認無治療價值時應予以淘汰。 (7)惡癖:個別公豬由於調教和訓練不當,可能會在使用過程中形成惡癖,如自淫、咬斗母豬,攻擊操作人員等。這種公豬在使用正確手段不能改正其惡癖時,應及早淘汰,以免引起危害。
『肆』 怎樣養好種公豬
(1)飼養:飼養種公豬的目的,就是用來配種,在正常情況下,種公豬配種一次其射精量能達120~150毫升(外來品種比本地種公豬高1~2.5倍),而精液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必須從飼料中獲得。另外,公豬配種過程中,消耗體力也大。因此,對種公豬,要注意蛋白質飼料的供應,尤其在配種季節,動物性飼料和青綠飼料的供應必須充足,以使其生產更多的優質精液,保持旺盛的性慾,完成配種任務。一般可利用小魚、小蝦、魚粉、骨肉粉、蠶蛹及蟲類等作為動物性蛋白質的補充飼料。此外,對配種繁忙的公豬,每天可加喂2個雞蛋,這不僅能補充消耗的蛋白質,還能增加其射精量。
在飼料配合上,除了保證蛋白質的含量以外,還應注意及時補給維生素、礦物質飼料,多喂些優質的青綠多汁飼料和塊莖類飼料,如胡蘿卜、南瓜、青草、青貯料、大麥等。
(2)管理:保持種公豬體質健壯,提高配種能力,一方面在於喂給營養價值完全的日糧;另一方面要科學的管理。除了經常注意圈舍清潔、乾燥、陽光充足,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外,還應加強運動,鍛煉肢蹄。讓公豬經常合理的運動,不僅可以加強其新陳代謝,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增強體質,健全肢蹄,而且還能增強其精子的活力,提高配種性能,延長公豬的種用年限。一般情況下,每天對種公豬進行野外驅趕運動1~2次,每次以2~4千米/小時的速度行走1~2小時。夏季可選擇早晚涼爽的時間進行,冬季選擇中午進行。配種期間的運動量應適當減輕。平時應注意讓豬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妥善地安排喂養、飲水、運動、刷拭、休息的生活日程,有條件的應對公豬定期進行稱重和檢查精液品質,以此來檢查飼養管理和配種利用是否適當,從而適時調整營養、運動和配種,保證公豬體格不顯得過瘦或過肥,具有高度的配種受胎率。
『伍』 種公豬的成熟期是什麼時候種公豬的成熟期是
青年種公豬的初配年齡,往往隨其品種、氣候和飼養管理等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雖然有些豬種性成熟較早,但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馬上配種利用。如果初配時間過早,不僅會影響公豬今後的生長發育,而且所生仔數數目少,體小而弱,生長緩慢,縮短公豬的利用年限。如果初配時間過遲,也會影響公豬正常性機能活動和降低繁殖力。
種公豬最適宜的初配年齡,應根據豬的不同品種、年齡和生長發育情況來確定,一般宜選在體成熟之前配種,培育品種不早於8~9月齡,體重不低於100千克;北方地方豬種於8月齡,體重80千克左右;南方早熟豬種於6~7月齡,體重65千克左右開始配種為宜。
『陸』 種公豬什麼時候開始配種為宜
青年種公豬的初配年齡,往往隨其品種、氣候和飼養管理等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雖然有些豬種性成熟較早,但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馬上配種利用。如果初配時間過早,不僅會影響種公豬今後的生長發育,而且所生仔豬數目少,體小而弱,生長緩慢,縮短種公豬的利用年限。如果初配時間過遲,也會影響種公豬的正常性機能活動和降低繁殖力。
種公豬最適宜的初配年齡,應根據豬的不同品種、年齡和生長發育情況來確定,一般宜選在性成熟之後和體成熟之前配種。培育品種不早於8~9月齡,體重不低於100千克;北方地方豬種,8個月齡,體重80千克左右;南方早熟豬種,6~7個月齡,體重65千克左右開始配種為宜。
『柒』 種公豬的種用年限以多少為宜
一頭種公豬在其整個種用年限內,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2歲為青年階段,這時期豬體正處在繼續生長發育階段。因此,不宜頻繁配種,每周以配種1~2次為宜;2~5歲為青壯年階段,這時期豬體已基本發育健全,生殖機能較為旺盛,在營養較好的情況下,每天可交配1~2次;5歲以後的公豬為老年階段,這時期豬體由於體質漸衰,可每隔1~2天用1次。種公豬的利用年限一般可達4~6年,如果養得好,而配種合理,使用年限可延長到8年甚至更長。
『捌』 種公豬什麼時候開始配種為宜
青年種公豬的初配年齡,往往隨其品種、氣候和飼養管理等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雖然有些豬種性成熟較早,但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馬上配種利用。如果初配時間過早,不僅會影響種公豬今後的生長發育,而且所生仔豬數目少,體小而弱,生長緩慢,縮短種公豬的利用年限。如果初配時間過遲,也會影響種公豬的正常性機能活動和降低繁殖力。
種公豬最適宜的初配年齡,應根據豬的不同品種、年齡和生長發育情況來確定,一般宜選在性成熟之後和體成熟之前配種。培育品種不早於8~9月齡,體重不低於100千克;北方地方豬種,8個月齡,體重80千克左右;南方早熟豬種,6~7個月齡,體重65千克左右開始配種為宜。
『玖』 種公豬的使用年限以多少為宜
一頭種公豬在其整個抄種用年限內,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2歲為青年階段,這時期豬體正處在繼續生長發育階段,不宜頻繁配種,每周以配種1~2次為宜;2~5歲為青壯年階段,這時期豬體已基本發育健全,生殖機能較為旺盛,在營養較好的情況下,每天可交配1~2次;5歲以後的公豬,由於體質漸衰,可每隔1~2天用一次。種公豬的利用年限一般可達4~6年,如果養得好,配種合理,使用年限可延長到8年甚至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