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債的保全和擔保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在行使期限上,撤銷權應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
一、如何行使撤銷權、行使撤銷權的條件
1、撤銷權的概念
撤銷權指債權人在債務人放棄對第三人的債權、無償或以明顯低價處分其財產而有害於債權人的債權時,可申請法院撤銷的權利。
2、撤銷權的行使應具有
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條件
3、客觀條件
1)債務人有使自己的財產減少或者負擔增加的行為,包括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等。
2)債務人的行為發生在債權成立之後,並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3)債務人的行為危害債權。
4、主觀條件
1)如果債務人所實施的行為為無償行為,不管債務人或受益人是否有惡意,債權人均可以申請撤銷。
2)如果債務人的行為為有償行為,則需要受讓人具有惡意。
二、撤銷權的行使范圍、撤銷權的行使期限
1、撤銷權行使的范圍
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以及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均可以行使撤銷權。
2、可撤銷合同中行使撤銷權時應遵循如下規則
行使撤銷權的主體要符合法律規定撤銷權的目的
行使撤銷權的客體要合法
行使撤銷權的方式要適當
行使撤銷權須在法定期間內行使
2、撤銷權的行使期限
行使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否則,法律不予保護,可撤銷合同仍應為有效合同。
三、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注意事項
1、了解構成撤銷的事由
2、掌握行使撤銷權的方式
3、把握行使撤銷權的時間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沒有訴訟時效限制,但是有一定的期限限制。 根版據法律規定,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權應該在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一年內沒有行使,或者自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的,該撤銷權即消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五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C. 民法中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有多久
民法中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是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二條對此作了規定,可變更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一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1年,也就是說在這1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當事人就失去了撤銷合同的權利,那麼當事人就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為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期限,也就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開始計算撤銷權的行使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本條中的「1年」是除斥期間,而不是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內,不存在期間的中斷或者中止的問題,這「1年」是一個不變的期間,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間。
D. 民法總則撤銷權時效是多久
您好!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回或者應答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因重大誤解導致民事行為被撤銷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3個月內未主張撤銷的,撤銷權消滅。當事人受脅迫, 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對司法考試的影響——可撤銷民事行為中,撤銷權的除斥期間不再是統一的,區分重大誤解和受脅迫。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