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民政部門對參戰人員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有什麼優撫政策 2、軍齡可以直接底沖十五年內的基本
1。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是屬於社保局系統管理的范疇,與民政局、參戰人員徹底無關;僅有1-6級的殘疾軍人按照《軍人優撫優待條例》的規定,醫保有國家保障,不少地方就是與離休幹部同等待遇。
2。參戰人員每人每月發放220元的參戰補貼(同時是殘疾軍人領取撫恤金、涉核人員領取涉核補貼的之內就高的取其中一項)
3。軍齡不管在什麼期間,都算作繳費年限(就是你講的15年的底線事宜);要說明的是,退役到地方,因為地方民政局的原因等待安置時期也是算作軍齡(工齡)的。
㈡ 參戰軍齡視同繳費年限躉交保險什麼時候交起
城鎮退役士兵非個人原因未能及時安置的,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不低於當地群眾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原則發給生活補助費;由於接收單位原因導致不能按時上崗的,從當地安置部門開出介紹信的當月起,由接收單位按照不低於本單位同工齡職工平均工資的80%,逐月發給生活費。對破產、倒閉或停產、半停產企業中的退役士兵,生活確實有困難,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規定條件的,要及時納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接受安置退役士兵的用人單位應按規定與退伍士兵簽訂勞動合同,為其建立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關系,其軍齡及待安置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年)視同社會保險繳費年限。退伍回鄉參加農業生產後,又由勞動保障部門推薦就業或自行找到工作列入正式編制的,其軍齡應合並為連續工齡,並視為社會保險繳費年限。凡開展農村社會保險業務的,其軍齡應視為社會保險繳費年限。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㈢ 軍齡視同社保繳費年限,但軍齡也同樣視同醫保年限
如果累計繳費(含視同繳費的工齡)在退休時達到25年或20年,且實際繳費也達到10年,那麼就可享受退休醫保待遇,不需要再繳費;
如果退休時累計繳費(含視同繳費工齡)達到25年或20年,但實際繳費不達10年,可以一次性躉交至10年,也可繼續繳費至10年後,享受退休醫保待遇,不再繳費;
如果退休時兩個條件都沒有達到,那麼首先需要滿足實際繳費達到10年,如果實際達到10年,可累計還不到25或20年的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則需繼續補繳至25年或20年為止。繳費方式可以躉交也可以逐年續繳。
這是幾種情形的繳費規則,那麼,轉業軍人怎麼繳納,可以借鑒上述不同情形。軍齡肯定視同工齡,也視同醫保的繳費年限。
其中又有兩種情形,一種是軍隊醫保制度實施前的軍齡,則能視同繳費,但不能算實際繳費,退休時如果實際繳費不達10年,需要補繳;一種是軍隊醫保實施以後轉業的,那麼軍齡既是視同繳費年限,也是實際繳費年限,退休時可以計算入10年之內。
兵齡可以視同社保的繳費年限,已有六年兵齡,那麼在繳滿15年時,只要再補繳四年醫保就可以在退休後終身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了。
醫保補繳規定:
未達年限者退休一次補足。
根據政策,參保人達到退休年齡,享受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累計最低繳費年限為:
男滿30年、女滿25年。
職工退休時,應由管理單位在30日內持職工檔案、退休審批表、基本醫療保險證卡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待遇審核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符合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的,從其被批准退休的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