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幫我解析一下 終值 的計算公式: FV=PV×(1+i)n i表示年利潤率 n表示年限
終值等於現值乘以1加上年利率,再乘年限,這是單利的,復利是現值乘專以1加收益率的付息次數屬次方,fv=pv×(1+i)^(付息次數)
復利計算的求終值的公式
FV=PV*(1+i)^n,i是每期利率
如果每期中付息m次,每次的平均利率是i/m
則本利和:FV=PV*(1+i/m)^nm
(1)n是年限擴展閱讀:
復利終值是本金在約定的期限內獲得利息後,將利息加入本金再計利息,逐期滾算到約定期末的本金之和。簡單來講,就是在期初存入A,以i為利率,存n期後的本金與利息之和。公式:F=A*(1+i)^n.
例如:本金為50000元,利率或者投資回報率為3%,投資年限為30年,那麼,30年後所獲得的利息收入,按復利計算公式來計算本利和(終值)是:50000×(1+3%)^30
由於,通脹率和利率密切關聯,就像是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所以,復利終值的計算公式也可以用以計算某一特定資金在不同年份的實際價值。只需將公式中的利率換成通脹率即可。
❷ n+1賠償中的n代表年限,這個年限有沒有封頂
N指的是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支付工資,具體是指經濟補償按 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是N+1,其N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執行,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❸ 工作滿N年,這個N是指畢業年限還是工作年限
這自然是你參加工作滿5年,他需要知道的是你的工作經驗,或者說你工作了多長時間,來判斷你涉世或者說從業深度。 工作滿5年,從事資產評估相關工作滿3年。但是這種的話,你只要相關工作滿3年,畢業滿5年就應該沒有問題。中間兩年好辦的呀。
❹ 公司主動解除勞動合同按N+1補償,N是指工作年限還是在公司的工齡
我國《勞動法》第四十七條明文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❺ 〈防護性能字母對照表》期限N 代表什麼意思
既然是期限,就是時間長短,n代表年,一般防護性能的期限是五年,如果五年中回物理性能有損壞答,比如裂縫等,就不能等到期才換,必須馬上換,如果5年後,經過檢測,還具有防護功能,那麼還可以再用一年。所以一般用五年就夠了
❻ 本標准中"n"表示使用年限,可以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己確定 必須配備嗎
對於小固定資產核算在小會計制度中有相關說明:
小應當根據固定資產定義,結合本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於本的的固定資產目錄、分類方法、每類或每項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折舊方法和預計凈殘值,作為進行固定資產核算的依據。
❼ N什麼時候
無數,不可數的。一般情怳就說不可數。
❽ 關於∑公式 n ∑ t=1 n是可使用年限,這個符號說明什麼
簡單點講就是1+2+3+…+n的和
❾ 計算經濟補償金時n指的是工作年限還是合同期限
工作年限。N+1,這個1一般是額外支付的一個月工資,這種情況適用於勞動合同規定的法定可以解除的情形,還有就是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採取的。
申張正義團隊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