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警察辦案有沒有規定多長時間
1、沒有明確時間的規定。公安機關在刑事案件中,在查獲犯罪嫌疑人的過程中,如果犯罪嫌疑人一直未歸案及調取證據時,那其偵查時間並無限制。
2、如果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並採取強制措施,例如刑事拘留或逮捕的,那羈押的時間有限制,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編第二章第九節關於偵查終結的規定。
3、如果公安機關決定不立案的,應當向受害人或報案人出具不予立案的通知書。
4、不予立案的救濟途徑:
刑訴法規定:
第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八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② 警察受理的案子有期限要求么
提問者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是「立案審查期限」。關於這一點,《刑訴法》還缺乏具體的規范,沒有對立案審查期限進行具體規定。但是,公安部和各地公安機關,為了提高辦案效率和服務水平,也相繼出台了一些規定,對立案審查期限作了具體明確。這些規定中,最有權威的是公安部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和《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現將其中關於立案審查期限的規定匯總如下:
1、公安機關接受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
一般情況下,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
重大、復雜線索,經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三十日。
特別重大、復雜線索,經地(市)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六十日。
2、公安機關接受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
在三日內開始進行審查,一般審查期限是十日,最長期限是三十日。
3、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或書面通知立案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
應當在指定的期限內立案。
4、人民檢察院進行立案監督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
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後,應當在十五日內決定立案。
5、公安信訪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
六十日。情況復雜的,經本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③ 派出所拖延辦案期限
1、可以要求督察對案件進行監督檢查。
2、治安案件雙方當事人對處罰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受害方為輕微傷,雙方又是男女朋友關系,適用於調解處理。一般派出所也會傾向於調解結案。即使調解不成,進入處罰程序,也會考慮到雙方男女朋友關系,以及傷情等情況。
3、雙方都有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是否改變原處罰決定要看行政復議機關的調查情況,減輕、加重、維持都有可能。但不會因為一方提出行政復議就減輕或者加重。
④ 派出所辦案幾天期限交刑警隊
如果是刑事案件肯定會交上報分局,由分局進行偵查,如果是一般社會治安案件,一般派出所就處理了。
⑤ 警察受理案件期限如果不結案警察會受到什麼處罰
樓主的問題來要區分不同情況。自
正常情況下,警察受理案件以後,應當在法律規定的辦案期限內結案,如果故意不結案的,是違反了辦案規程的行為。按法規應當承擔相應的紀律或者法律責任。
但是,任何案件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如果一個案件因為原因特殊,不能在法定的一般辦案期限內收集到足夠的證據,不能確定案件的處理決定,就要依照辦案規則的要求延長辦案期限。這個就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辦案期限了。如果在延長的辦案期限內還不能調查清楚,那就要把案件做出終止或者撤銷的決定了。這個情況下,辦案警察是沒有責任的,更不會受到處罰了。
⑥ 公安機關處理一般案件有沒有時間時效
公安機關不管是處理刑事案件還是行政案件,都有時限要求的。
公安機關無權處理「民事」案件,民事糾紛只能到法院處理。
對於行政案件,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
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自受理後30天內辦結,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批准可以再延長30天。
第一百四十一條: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
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辦案期限的,按照法定期限辦理。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檢測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行政案件處理超期的。可以向公安的督察部門投訴,也可以向上一級公安可是公安的同級政府提起行政提議,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告公安行政不作為。
(6)警察辦案期限擴展閱讀:
民事主體違反了民事法律義務規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權利,由此而產生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民事爭議。總的來講,民事糾紛就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
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 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調解民間糾紛的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對調解達成的協議應當履行;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⑦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一般不超過30天,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30天以上。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
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不嚴格執法或者有違法違紀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依據職責及時處理。
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機關和基層保衛組織依法對需要給予治安行政處罰的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行為和不夠立為刑事案件的輕微違法犯罪行為,通過立案確認、進行查處的案件。
根據有關規定,社會上發生的治安案件一般由當地公安派出所負責查破;發生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的治安案件,由本單位保衛組織查破,沒有保衛組織的單位,由所在地公安機關負責查破。
另外,在農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中需要給予警告、50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裁決。